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疾病,患者由于应激反应,机体处于高代谢、高分解状态,能量消耗剧增,胃肠外营养往往不能满足患者机体需要,鼻饲成为脑卒中患者的主要营养方式。然而,脑卒中患者经鼻胃管插管行肠内营养,可引起各种并发症,容易出现食物返流、胃潴留、呛咳等危险,导致吸入性肺炎的发生[1],常常影响患者的治疗,不能按计划给予饮食,导致营养不良,影响预后甚至引起严重后果。我们对90例脑卒中住院患者采用不同体位给予鼻饲,观察体位改变对食物返流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11年7月~2013年7月住院治疗的90例脑卒中并发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障碍指固体或液体从口腔至胃的运动障碍或传送延迟),经CT或MRI确诊为脑卒中,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2]。其中男性49例,女性41例,年龄58~81岁,平均年龄(69.5±11.4)岁,病程9d~2年。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1组和实验2组,每组各30例,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方法
1.2.1鼻饲方法三组患者采用同样材质、同一厂家生产的硅胶16号胃管,使用输注管滴入,鼻饲速度为250ml/h,鼻饲时间为06∶00、10∶00、14∶00、18∶00各一次。每4h进行回抽胃液。住院期间,对照组患者采用抬高床头15°,进行鼻饲进食共2 300次,实验1组和实验2组患者分别采用抬高床头30°和45°分别进食4 200次和3 800次。
1.2.2护理措施
1.2.2.1鼻饲前的评估宣教 护士在患者进行鼻饲前,全面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理特点,如年龄、饮食习惯,了解患者和家属对鼻饲营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程度及其相关知识。在开始鼻饲时特别注意鼻饲液的浓度,应按由低至高、总量由少到多、速度由慢到快的原则进行输注。鼻饲管应尽量选用材质柔软、弹性好、管径较小的聚氨酯胃管,置管时适当增加置管长度以减少返流,在常规基础上增加置管长度约10cm,使胃管的侧孔全部进入胃内,并妥善固定防止胃管滑脱。翻身拍背、搬动、吸痰等改变体位及刺激性护理操作应于鼻饲前进行。
1.2.2.2鼻饲中的体位管理 鼻饲时抬高患者床头,取左侧卧位,保持30~60min,可以有效降低胃内容物从胃向食管返流的概率,还能使口咽部的分泌物向咽部聚集,刺激患者吞咽,从而降低口咽部发生感染的概率。
1.2.2.3鼻饲后的病情观察 脑卒中合并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口腔内分泌物极易发生积聚,一旦变换体位,容易导致食物返流、误吸、呛咳等症状,因此,鼻饲后持续抬高床头,并保持30~60min。鼻饲后30min尽量不进行拍背、翻身、吸痰等刺激性护理操作,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咽喉部刺激,以免胃内压升高引起食物返流发生。观察患者面色及有无呕吐、腹泻等情况。一旦发生误吸、呛咳、呼吸困难等症状,立即取右侧卧位,头部放低,吸出气道内的返流液,并回抽胃内容物,防止进一步返流。
1.2.3观察指标 (1)食物返流的观察:口鼻腔内见鼻饲液或吸痰吸出鼻饲液即为食物返流;(2)吸入性肺炎的诊断标准:1)既往没有支气管及肺病史,但脑卒中后无诱因出现呛咳、气急、发绀、咳嗽、发热3d以上;2)双肺可闻及干湿啰音,体温>37 ℃;3)外周血白细胞>11×109/L,中性粒细胞>0.7,肺CT或胸片提示双肺有片状阴影;(3)观察不同体位患者鼻饲期间食物返流和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情况。
1.3统计学方法
原始数据录入SPSS 13.0统计软件包,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X²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表1,2)
3讨论
3.1脑卒中患者由于疾病原因引起中枢神经功能障碍,从而影响患者迷走神经调节胃肠道运动。如果鼻饲方法不当,可刺激十二指肠壁上的渗透压感受器,通过胃肠反射,抑制胃的排空。脑卒中患者由于下丘脑调节失衡,血管收缩极易引起胃肠道黏膜缺血、缺氧,影响胃肠道的正常消化功能,所以脑卒中患者常伴有胃潴留,从而易引起误吸。
3.2脑卒中合并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采用抬高床头45°进行鼻饲,可促进肝颈静脉回流,并有利于患者呼吸。同时借重力的作用,加速胃的排空,因为抬高床头45°体位,有利于更好维持胃肠的生理位置,符合食物在消化道的正常生理运行。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可有效降低鼻饲输注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侯学荣.脑卒中患者误吸的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J].中国中医急症杂志,2006,15(7):800.
[2]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脑性瘫痪是指出生前至出生后1个月内,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多伴有智力低下、癫痫、行为异常等。是继小儿麻痹症后,又一个以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致残性疾...
脑卒中是一组以急性起病,局灶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脑血管病,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存活的患者中,致残率高达80%以上。由于脑卒中康复较慢,导致患者住院时间长、费用贵。我院神...
颈动脉狭窄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神经介入技术的发展,支架置入术已成为治疗颈动脉狭窄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但是由于脑血管迂曲、复杂,在介入治疗术后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因此颈动脉狭窄患者除需要合理的治疗外,护理工作也不容忽视。近年来对...
脑梗塞(Cerebralinfarction,CI)又称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is-chemicstroke),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多发生于50~60岁以上的动脉硬化者,且多伴有高血...
HAS患者发生下肢功能性障碍通常是因脑卒中损伤机体神经细胞和运动传导的通路,进而致使躯体主动控制的能力下降,并使肌张力变化,相应肌肉正常功能减弱等因素导致[1].早期HAS患者步行能力较为低下往往是其所需面对的主要日常问题。其中下肢肌肉乏力和平衡...
中风是由于循环系统的血管破裂或闭塞所导致的各种脑血管意外,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现已与心血管疾病一起成为我国人口中主要的致死和致残的原因.目前,我国的中风患病率仍呈上升趋势,北方高于南方,东部高于西部,城市高于农村,积极防治中风,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
有机磷农药中毒致迟发性神经病(organophosphateinduceddelayedneuropathy,OPIDN)是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并发症,严重者出现瘫痪,遗留有终身残疾,对病人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影响很大,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严密的病情观察和恰当的早期护理非常重要.对我院2006...
我国目前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迅速增长,老年疾病也与日俱增,其中老年性痴呆是一种常见的老年...
昏迷是神经系统病变的常见症状,是神经外科手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而随着昏迷时间不断延长,各项临床其他系统的并发症也相应增多,常常提示预后不良,病死率可高达30%~50%[1]。因此,促进昏迷患者的早期复苏一直是临床的热点问题。神经电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