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狭窄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神经介入技术的发展,支架置入术已成为治疗颈动脉狭窄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但是由于脑血管迂曲、复杂,在介入治疗术后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因此颈动脉狭窄患者除需要合理的治疗外,护理工作也不容忽视。近年来对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术后做针对性护理干预,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将在本院住院并行颈动脉支架置入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 照 组 男14例,女11例,年 龄46~72岁,平 均(62.2±10.5)岁;观察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47~72岁,平均(61.7±8.3)岁;两组患者术前均经CT、MRI及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等明确诊断有颈动脉狭窄,程度70%~95%。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采取常规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常规基础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心理护理、病情观察、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及饮食护理等。
1.2.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护理措施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包括如下:(1)心理指导。当患者回到病房,立即与手术室护士交接患者术中穿刺置管情况,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了解此时患者的需求和心理变化,指导患者术后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抑郁、焦虑发生,注意卧床休息,避免过度活动。(2)病情观察。询问患者有无头晕、恶心、肢体无力等症状表现,密切观察穿刺一侧肢体的情况,如颜色、温度等,一旦发现穿刺侧肢体颜色变深或温度变高,立即采取指压法按压肢体止血。按压力量应以能接触到足背动脉波动为宜,并配合使用弹力胶布给予加压止血,并确保弹力胶布不松脱和对皮肤造成过敏反应。(3)预防缺血性卒中发生。预防缺血性卒中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术后应及时了解患者的不适主诉,密切观察患者的四肢肌力和意识表现情况。研究报道,在手术过程中采用保护伞和术前给予服用氯吡格雷及阿司匹林,可明显降低缺血性卒中并发症的发生。(4)预防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发生。患者出现血管迷走神经反射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血压下降、视力模糊、恶心呕吐,面色发白。护理对策主要是术后正确评估高危人群,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意识以及尿量,并遵医嘱给予患者补液以增加血容量和升高血压,同时鼓励患者术后尽早进食,多补充水分,尽早排尿,以加速造影剂排除。(5)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由于术中穿刺血管受到损伤而导致出血,造成血肿夹层和血栓的形成。针对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主要鼓励患者加强肢体被动训练,合理应用抗凝剂,密切观察患肢皮肤的颜色、温度、肿胀以及动脉搏动等,一经发现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应指导患者卧床休息,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并预防栓子脱落。
1.3 评价标准参照第8版内科学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局部血肿、缺血性卒中、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并采用本院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表总分100分,≥95分为非常满意,90~<95分为满意,80~<90分为一般,<8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每组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后,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且护理满意度调查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1】
3 讨论
颈动脉狭窄是由于颈动脉粥样斑块导致的颈动脉管腔狭窄,常见于6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以往的文献报道,由于老年人身体功能衰退,抵抗力较差、术后恢复缓慢,不少患者会出现各种术后并发症。为此,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护理过程中,必须结合临床实际,给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研究表明,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治疗效果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提高有明显的提高作用。
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是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并发症的重要手段。及时的心理护理和密切的临床观察能有效提高患者心里应变能力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中,通过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术后局部血肿、缺血性卒中、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并发症实施重点关注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四种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也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有针对性地实施专业护理干预,可最大限度控制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使患者早日融入社会,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汤薇.颈内动脉狭窄血管支架置入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0):947-948.
[2] 谢新朵,齐少春,刘洪珍,等.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0):1690-1691.
[3] 朱伟慧.颈动脉狭窄患者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的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1,6(5):219-220.
[4] 于晓敏.ACS患者PCI围手术期的用药和护理[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3,28(2):91-93.
[5] 周小平,吴筱娴,常芸.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并发消化道出血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4(26):247-248.
[6] 葛均波.内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55-157.
脑性瘫痪是指出生前至出生后1个月内,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多伴有智力低下、癫痫、行为异常等。是继小儿麻痹症后,又一个以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致残性疾...
脑卒中是一组以急性起病,局灶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脑血管病,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存活的患者中,致残率高达80%以上。由于脑卒中康复较慢,导致患者住院时间长、费用贵。我院神...
脑梗塞(Cerebralinfarction,CI)又称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is-chemicstroke),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多发生于50~60岁以上的动脉硬化者,且多伴有高血...
HAS患者发生下肢功能性障碍通常是因脑卒中损伤机体神经细胞和运动传导的通路,进而致使躯体主动控制的能力下降,并使肌张力变化,相应肌肉正常功能减弱等因素导致[1].早期HAS患者步行能力较为低下往往是其所需面对的主要日常问题。其中下肢肌肉乏力和平衡...
中风是由于循环系统的血管破裂或闭塞所导致的各种脑血管意外,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现已与心血管疾病一起成为我国人口中主要的致死和致残的原因.目前,我国的中风患病率仍呈上升趋势,北方高于南方,东部高于西部,城市高于农村,积极防治中风,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疾病,患者由于应激反应,机体处于高代谢、高分解状态,能量消耗剧增,胃肠外营养往往不能满足患者机体需要,鼻饲成为脑卒中患者的主要营养方式。然而,脑卒中患者经鼻胃管插管行肠内营养,可引起各种并发症,容易出现食物返流、...
有机磷农药中毒致迟发性神经病(organophosphateinduceddelayedneuropathy,OPIDN)是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并发症,严重者出现瘫痪,遗留有终身残疾,对病人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影响很大,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严密的病情观察和恰当的早期护理非常重要.对我院2006...
我国目前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迅速增长,老年疾病也与日俱增,其中老年性痴呆是一种常见的老年...
昏迷是神经系统病变的常见症状,是神经外科手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而随着昏迷时间不断延长,各项临床其他系统的并发症也相应增多,常常提示预后不良,病死率可高达30%~50%[1]。因此,促进昏迷患者的早期复苏一直是临床的热点问题。神经电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