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留守妇女的基本情况调查
以笔者所在嵩县为例,该县地处豫西伏牛山区,全县人口58万人,全县每年外出务工人员超过15万人,占全县人口的25.86%,其中男性占85%。随着大量的男性外出务工,农村妇女为了照顾家庭,被迫选择留守农村。根据嵩县法院对5000名留守妇女调查,对留守妇女年龄分布情况、文化程度、法律维权意识等进行统计分析。
图一: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中,18-30岁1310人,占26.2%;31-45岁2694人,占53.88%;45-60岁862人,占17.24%;60岁以上134人,占2.68%。
图二:调查对象中,小学学历816人,占16.32%;初中以下学历2537人,占50.74%;高中以上1647人,占32.94%。
图三:调查对象中,缺乏安全感的留守妇女达到80。08%,遇到困难有71.81%的人会求助亲戚朋友,寻求法律保护的不足30%,遇到家庭暴力选择报警的仅5.88%,因家庭暴力选择离婚的只有2.75%。
二、2010年—2013年留守妇女离婚案件数据分析嵩县法院2010-2013年审理的离婚案件情况。见表一:
从统计调查的情况看,离婚案件是在近年来呈逐年上升趋势,成为农村留守妇女权益受侵的主要领域。导致留守妇女离婚的原因主要有:
1、婚外情。由于夫妻长期两地分居,受外界环境的冲击,产生婚外情成为导致涉留守妇女离婚的主要原因。
2、闪婚。由于外出务工流动性较大,农村青年恋爱期间短暂,婚后感情基础薄弱,难以建立夫妻感情。
3、婆媳关系恶化。农村女性文化程度低,处理家庭矛盾能力弱,男性长期在外缺少调和,长期积累导致家庭矛盾恶化。
三、农村留守妇女在法律维权中面临的困境
(一)财产权益保护难。1、分割共同财产处于劣势。由于农村仍然沿袭着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模式,妇女对家庭财产了解和掌握较少,离婚时男方隐匿、转移财产,甚至虚构债务,侵害妇女财产权益现象普遍。2、居住权得不到有效保障。农村婚后一般由男方在宅基地上建房,在离婚时,难以分割,房屋一般判给男方,留守妇女将面临居无定所的困境。3、土地承包经营权无法实现。留守妇女在离婚诉讼中提起出分割土地承包经营权不足10%,缺乏主张权利的意识。另外,“从夫居”的婚姻家庭模式使妇女在争取土地承包经营权方面存在极大困难。
(二)诉讼权益维护难。1、送达难。男方长期在外务工,人户分离,地址、联系方式频繁更换,导致送达难,致使案件审理陷入僵局。2、举证难。农村留守妇女文化程度偏低,缺乏维权意识和证据意识,因不会举证等,承担不利后果。3、执行难。留守妇女与外界接触少,独立参与诉讼、执行能力不足,难以提供有效执行线索、执行财产、被执行人下落。涉及抚养权等人身权利的案件,根据现行法律,对拒不执省行行为难以采取有力措施。
四、对农村留守妇女法律维权的思考和建议
(一)从立法上完善农村妇女财产权益制度。1、应当建立离婚经济帮助制度。经济帮助是由原婚姻关系派生出来的一种责任,并以一方在离婚时存在生活困难为前提,是离婚效力的一种体现。美国、法国等国家建立有离婚后抚养费给付制度。结合我国国情,可以借鉴国外立法经验,离婚时根据留守妇女对家庭的隐性贡献、经济水平、谋生能力等因素,确定经济帮助的标准、方式及期限。鉴于离婚经济帮助制度的人身依赖性,原则上应在离婚时一并提出,以单独起诉为例外。2、应当完善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细化离婚赔偿条件,拓宽离婚赔偿范围,除了《婚姻法》第46条规定的四种情形外,应当将通奸、强奸、猥亵、侮辱妇女等性犯罪的行为列入赔偿范围,赔偿数额按照家庭共同资产的一定比例(30%-40%)予以规范化。
(二)在司法程序上加强对留守妇女权益保障。1、建立证据运用特殊程序。农村留守妇女法律维权意识弱,对丈夫隐瞒收入、有外遇等往往举证不力。因此,除了在举证责任分配上,需对留守妇女予以制度倾斜外,在调查取证方面,建立法官依职权取证制度,当事人自己无法取证的,只要提供了相关线索,法官应当积极调查取证。而在证明责任方面应推行过错推定原则。例如,女方提交书信、照片等初步证据,证明对方有“与他人同居”等过错行为时,就应当推定其存在该过错。2、规范务工人员信息管理。加强进城务工人员信息管理,对务工人员的现住址、工作单位进行信息录入公安部门的人口信息平台,实现异地联网查询。完善法院执行信息共享网络平台,对下落不明、恶意规避送达、执行等当事人的信息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发布,实现法院系统信息共享。3、提高农村妇女独立能力。一是拓展政府职能,为农村留守妇女提供创业扶助,在农村建立妇女之家、农民学校,培养农村妇女创业技能;通过政府政策扶助,以创业带动就业,增强农村留守妇女自立自强的信心。二是鼓励农村妇女参与社会活动。通过建立农村文化载体,使其乐意走出家庭,自觉走进社会,增强其社会交往能力。4、健全农村妇女服务体系。完善婚内人身侵权社会保护责任制,对受害人向村委会、公安机关、妇联会等部门报案或求助时,应按照最先受理原则,建立案件受理、证据固定、矛盾化解等责任制度,加强对婚内侵权社会保护措施。建立社会联动机制。法院、妇联、司法行政等部门应深化合作,加强法制教育,组建民间法律援助中心,加大法律援助,加强对农村留守妇女的法律维权帮助。
摘要作为夫妻财产制度重要构成部分,夫妻财产分割,尤其是其间的夫妻股权分割,不仅关涉婚姻双方的股东身份和财产利益,也可能影响到公司及其他股东甚至于社会公众合法权益。我国现行法(主要是公司法、婚姻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夫妻股权分割规定不够全...
传统的离婚制度主要是以丈夫专擅离婚的七出制度为核心构建起来的,在这样的制度下,妇女并无真正的离婚权。妻子完全是一个任丈夫或夫家处置的客体,无丝毫人格可言。法律虽然也规定妻子在丈夫逃亡三年、夫殴妻至折伤以上、夫典雇妻妾及抑勒或纵容妻妾与人通...
婚姻的解除从来都不只是婚姻当事人之间的私事,这其中最重要的相关者也是最容易受到伤害的当属家庭中的未成年子女。一段婚姻关系的解除,对于父母而言,可能是一种解脱,而对于孩子而言有可能是一场灾难,对其性格,生活,学习等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而...
夫妻双方离婚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是达成离婚协议后到民政部门登记离婚;二是到法院诉讼离婚。如果夫妻双方对是否愿意离婚、财产的分割、子女的抚养等问题能达成一致意见,就可以采用协议离婚到民政部门登记离婚的方式,否则,就只能到法院诉讼离婚,由法院...
引言婚姻制度是社会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而离婚制度作为婚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问题最多,争议最多的部分。随着如今中国经济文化的高速发展,人民思想观念的逐渐开放,离婚的限制条件的日益减少,我国的离婚率呈逐年上升...
一、离婚扶养制度概述(一)离婚扶养制度概念和性质离婚扶养制度作为离婚救济制度中的一种,在处理因离婚产生的难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不同国家离婚扶养有不同的名称,英美国家把它称作扶养或配偶间的扶养,《德国民法典》中称之为离婚配偶的扶养,《法...
我国“预约离婚”等试行实践,没有对夫妻权利义务进行规定。冷静期内夫妻尚未离婚,不能产生离婚的效力,不能要求他们结束夫妻共同生活,分割共同财产。...
第二章我国离婚财产分割制度理论设计与司法实践我国离婚财产分割制度的发展,遵循了我国婚姻制度的发展,遵循了婚姻关系中所涉及的一系列基本原则。离婚财产分割制度的理论原则,既是我国离婚财产分割制度的理论背景,又是相关制度的价值追求。在原则的指...
一、离婚案件人力资本分割的必要性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提升自身的人力资本能够有效提升自身社会价值从而带来更高的收益。随着人力资本价值含量的逐步提升,越来越多的家庭投资注入到人力资本的投资中,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对配偶方人力资本提升带...
随着社会的转型,人们的婚姻观念也发生了变化。近年来,离婚率一直不断攀升,1980年中国离婚夫妻为34.1万对,2012年已上升到1324万对,庞大的数字令人惊叹。因此,笔者认为研究离婚财产分割制度有现实意义,它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