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教育心理学论文 >

高校思政教育中积极心理学的渗透路径

来源:现代交际 作者:张瑶
发布于:2021-03-18 共4828字

  摘    要: 积极心理学充分肯定人的发展潜力和优秀美德等积极力量,倡导以人为本,重视鼓励与肯定,这些理念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积极心理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契合性,为二者的有机结合提供了可能。从积极心理学的三大研究成果出发,思考将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人格特质和积极的组织系统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接触的对象是现实的人,具有独特的心理特点和发展需要。积极心理学研究人积极的品质,以“发展”为导向,重视挖掘个体潜在的积极力量,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

  在对消极心理学批判的基础上,积极心理学产生并逐渐发展起来。战争尤其是“二战”使心理学的研究视角发生了转变,转向治疗战争创伤和精神疾患,消极心理学应运而生。消极心理学只看到人类的心理问题和外界的恶劣环境,致力于消除人的心理和社会问题,以此谋得人类幸福与社会稳定。然而由于过分关注消极、负面的东西,使患心理疾病的人数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成倍增长。
 

高校思政教育中积极心理学的渗透路径
 

  心理学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认为关注人类积极层面更有助于谋取幸福;同时受以罗杰斯、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思潮影响,积极心理学应运而生。积极心理学倡导用积极、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个体,注重激发人的积极品质和潜能,并通过获得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帮助人们获得幸福和快乐。正如积极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所说,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1]

  二、积极心理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契合性

  1. 主观幸福感的理念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2]。纵观党的历次重大会议可以看出,“人民幸福”越来越受到党中央的关注,它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还是中国梦的重要内涵。提升人民幸福感,也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不竭动力。

  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马丁·塞利格曼曾说:“当一个国家或民族被饥饿或战争所困扰的时候,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的任务主要是抵御和治疗创伤;但在没有社会混乱的和平时期,致力于使人们生活得美好则成为他们的使命。”[3]马丁·塞利格曼旗帜鲜明地指出,积极心理学这门学科的主题是让人们过上有意义和幸福的生活。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曾说,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然而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学业压力、就业压力及人际关系紧张,成为制约幸福度提升的主要因素。《中国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调查与研究报告》显示,只有30%左右的大学生对自己的生活总体上持满意的态度。[4]大学生幸福感的研究和培养,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作为大学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开设实践教学环节,组织学生以“大学生幸福感的调查与分析”为主题开展校园调查,撰写调研报告,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提升幸福感离不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引导。为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理应将国家倡导的“人民幸福”落实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幸福”“如何追求幸福”等问题,加强对学生的幸福观教育,从而缩小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之间的差距,努力实现“学生幸福”。

  2.“以人为本”的视角建构

  积极心理学一改传统心理学把人的行为等同于动物的本能,把人看作客观环境的产物,认为人只能消极被动地适应环境变化的观念。积极心理学发扬人本主义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走向,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主张每个人内心都有潜在的积极力量,能够与环境互动,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改变客观世界。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把思政课建设成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什么样的思政课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呢?以往思政课,学生到课率不高、上课“低头族”普遍存在、师生互动几乎为零。扭转这一不利局面,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教学理念和独特人格魅力等,会影响学生的接受程度。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了解并尊重学生的心理需求,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自己的需要被满足,这样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参与课堂。虽然思政课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但是课堂的主动权只有交到学生手里,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作用。这是一种值得倡导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平等、轻松的学习氛围中主动、积极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3.“引导性”的路径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八个“相统一”,为新时代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提高思政课质量水平明确了重要指向和基本遵循。其中之一就是“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灌输”不等于填鸭式教学,坚持灌输教育,符合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科学的理论不会自发产生,也不会自觉跑到学生头脑中,需要从外面灌输进去;因此,“灌输”对学生形成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品德具有重要意义。当然,仅依靠灌输是不够的,会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要注重对学生启发式引导,通过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的环节,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

  积极心理学作为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一种新的心理学研究维度,注重以预防、引导为主,强调培养人的积极品质和挖掘人的积极力量。积极心理学与传统心理学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视角不同。它强调挖掘积极层面,注重引导和培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启发式、引导式的教学理念不谋而合。

  三、积极心理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

  1. 积极的情绪体验——倡导乐观与满怀希望

  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积极的情绪体验包括:对过去的幸福感与满足感,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主义,以及对现在的快乐和幸福。[5]大量研究表明,满怀希望和乐观情绪对人实现目标和价值有着重大作用,乐观的病人比其他病人恢复得更快更好。为此,将积极心理学倡导的乐观和希望的情绪体验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能提高其吸引力和感染力。

  一方面,受教育者要转变观念,以乐观的心态看待问题。根据情绪ABC理论,诱发事件不可改变,唯一能改变的就是我们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认识变了,情绪也会发生改变。由此可见,影响我们情绪变动的是我们对事件的态度和观念,而非事件本身。为此,要磨炼内心对外在世界的适应能力,改变对事物固有的认识,乐观对待自己面临的困境,把困境当成通往成功之路的“垫脚石”。

  另一方面,教育者要满怀希望,相信其有巨大发展潜能。调查显示,被寄予希望的孩子取得成功的机会往往更大。然而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大都关注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侧重改变学生的缺点和陋习,很少对学生做得好的方面给予肯定的评价,更不用说挖掘他们身上的积极品质和潜能。积极心理学家提倡对传统教育的反思,认为教育不只是对学生进行纠错,更重要的是从学生自身出发,挖掘和研究各种积极品质,相信每个人都有发展的可能性。为此,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从“问题取向”向“发展取向”转变,思考大学生如何发展,以及发展成为什么样的人等问题。

  2. 积极的人格特质——感恩教育的应用与创新

  塞利格曼和彼得森为了让人们能更好地利用自己的长处提高生活效率和幸福感,共同写下了《优秀品质和美德:手册与分类》。这本书将优秀品质和美德进行了分类,即积极心理学所提出的6大美德和24种优秀品质。6大美德包括智慧与知识、勇气、仁慈和爱、正义、修养与节制、心灵超越,其中“心灵超越”这一美德是研究个体与整个人类相联系的品质。人处于社会之中,时时刻刻与他人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每个个体都不能脱离与他人的联系而单独存在。正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人的本质的论述:“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6]“心灵超越”这一美德中包括了感恩这一优秀品质,积极心理学为感恩教育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并实现其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理念和新方法。

  哲学家西塞罗曾经说过:“感恩不但是一切美德中最伟大的,而且是其他美德存在的基础。”不论是在西方文化特色中强调的感恩,还是我国素有的“感恩”传统美德,从“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到“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无一不折射出各个国家所特有的感恩理念,对感恩的重视。当代大学生缺乏感恩的态度和精神,忽视父母的关心和照料,甚至认为父母对自己的照顾理所当然,这些问题引发我们对感恩教育缺位的思考。为此,应将感恩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大学生对父母的责任感,培养他们的感恩之情。

  首先,懂得知恩。老师在对学生感恩教育时,要引导学生注意体验和捕捉生活中得到的点滴恩惠,利用班会、讨论会等形式表达,并鼓励学生每周记录至少三件值得感恩的事情。

  其次,榜样示恩。着名的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指出,人们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及带来的后果学习。在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中,如果我们能经常树立一些感恩模范,并宣传他们的感人事迹,就会对学生产生很好的教育影响。与此同时,要注意案例和事迹的新颖性和针对性,切实培养大学生感恩意识。

  最后,学会报恩。对别人的感激之情仅牢记在心中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勇敢地表达出来。班主任可以组织一些以“感恩”为主题的班级活动,例如写感恩信。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认为重要的人,描述为什么对这个人心怀感恩,这个人的行为给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哪些积极的影响。然后,找一个合适的时间和地点,把这封信朗读给这个人听。感恩只有落实到具体实践中,才是有效的。

  3. 积极的组织系统——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积极心理学意识到,积极团体的建立有助于个人健康成长,实现家庭、学校和社会等组织系统的和谐统一,有助于培育和发展人的积极力量。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小至课堂氛围的营造、校园文化的建设,大到同辈群体的交往模式、新型载体大众传媒的影响。为此,必须利用各种条件和资源,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后盾支持。

  第一,开设新型课程,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哈佛大学开设“幸福课”后广受学生好评,成为比经济学导论更受欢迎的课程。高校应该借鉴国外开设这门课的成果,结合本国实际国情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加快教材开发和学科建设,尽快普及积极心理教育课程。

  第二,加强校园内部环境建设,形成积极向上的校风和学风。首先,要优化校园物质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大学生成长与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其次,教育者应营造多层次的校园文化,以高品位、高学术性为目标,形成良好的整体氛围,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和引领风尚的作用。最后,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塑造积极的人格品质,推动学生个性多样化发展。

  第三,扩展校外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由封闭式教育转化为开放式教育。正如杜威所说,离开了任何现存的社会情境,就等同于在岸上通过做动作教儿童游泳,是毫无效果的。为此,应将学校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从社会现实和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出发,引导学生走出校门,给学生提供接触社会的途径和机会,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价值实现的快乐和幸福,进而提升自己的幸福感!

  四、结语

  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念,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能有效弥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不足,对我国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卢丽娟.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中的思考[J].西昌学院学报,2016(4):24-25.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
  [3]丛建伟.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4(9):79.
  [4]朱小根.积极心理学视阈下的大学生幸福感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4(3):197-200.
  [5]张晓婷.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长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43-147.
  [6]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5.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原文出处:张瑶. 积极心理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 现代交际,2021,(02):109-111.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教育心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