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乡村高校学生的群体偏爱问题研究
【第一章】农村大学生对城市人的态度研究背景
【第二章】农村大学生外显群体偏爱研究
【第三章】农村大学生內隐群体偏爱结构
【第四章】农村大学生群体偏爱与疏离感的关系研究
【第五章】农村高校学生如何看待城市群体研究讨论
【总结/参考文献】乡村大学生群体偏爱与疏离感探析总结与参考文献
1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1.1问题提出
中国城乡的巨大差异,使农村学生进入城市和大学后面临着许多适应问题,也使他们成为研究的倍受关注的对象。农村大学生在融入大学和城市的过程中,有的人能够顺利地过渡,适应并爱上城市;但有的人却无法适应,会产生固步自封、退避、逃离,甚至仇视城市和城市人的想法和行为。那么在这一过程中,作为外来者的农村大学生是如何看看待城市和城市人,是什么影响着他们态度的发展,他们对对待城市的态度与融入城市有着什么样的关系?这些问题十分值得探讨。
由于我国社会发展不平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能进入大学的农村生源也正不断地减少。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有数据显示,重点大学中农村学生的比例已经从上个世纪50年代的百分之五六十下降到16%,清华大学2000年的农村学生比例也仅为17%.南开大学2006年农村学生比例为30%,2008年为24%.这一现象使农村学生在大学中从数量上处于弱势,更重要的是他们进入大学后比城市生源面临着更多的变化和适应问题。因此,农村大学生是大学校园中的弱势群体。
弱势群体的群体偏爱是近年来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群体偏爱是个体对群体的态度,指个体在心理和行为上出现对某一群体的偏好,给予该群体更积极的评价。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个体会以一定的标准去划分群体,把自己所在的群体定为内群体,而其余的定为外群体。多项研究结果发现,当个体认为自己处于弱势群体时,他们即会喜欢自身群体,又会喜欢外群体。本文通过外显和内隐两种方法对测量农村大学生对内群体和外群体的态度,并探究时间因素对群体态度的影响。
由于国内对群体偏爱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少有研究者从实证的角度研究群体偏爱的影响因素,以及弱势群体对待不同群体的态度对其自身的影响。本研究希望探讨农村大学生的群体偏爱对其顺利融入大学生活的影响。疏离感是个体与周围人、事物、环境之间疏远程度的指标。研究者把疏离感作为研究农村生源学生能否顺利融入大学生活的指标,研究农村大学生群体偏爱与疏离感的关系。
另外,群际合作被认为影响群体关系的重要因素;而人格特征是较为稳定的心理因素,影响着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多个方面。本研究希望探讨二者对农村大学生群体偏爱的影响,及讨论其对适应学校生活的影响。
1.2研究意义
1.2.1研究的理论意义
本研究通过对农村大学生群体偏爱的研究,探究了农村大学生群体偏爱的发展特征、影响因素,以及与疏离感的关系,为拓展群体偏爱研究领域作出努力。
本研究是对前人研究的补充,拓展了其研究范围和深度,希望能为后续的农村大学生群体偏爱研究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1.2.2研究的实践意义
首先,对外群体是否喜爱,是影响个人是否愿意融入外群体的重要影响因素。
本研究通过探究农村大学生群体偏爱与疏离感的关系,可以有效地了解到与农村大学生顺利融入大学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为实际工作提供指导。
其次,本研究通过探索性别、年级、群际的合作和接触与群体偏爱的关系,能有效地指导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加强农村大学生对城市大学生的喜爱程度和融入的意愿问题,以及在此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3文献综述
1.3.1农村大学生
1.3.1.1农村大学生的界定
所谓农村大学生,是指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群体,如果要对它进行明确的定义,需要先了解农村社区和农民这两个与之密切相关的概念。农村社区是指居民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地域性共同体或区域性社会。农民是指直接参加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同时也包括暂时把田地租借,但住宅仍然在农村的农民工。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纯正的农民和农村社区越来越少,而能进入城市高等学府的农民子弟更是少之又少。更重要的是,除了纯正的农村学生外,许多集镇籍的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适应问题。因此,本研究中所指的农村大学生,既包括从小生活在中国农村最基层社区单位、父母为农民的大学生,又包括乡村知识分子(如乡村中小学公办教师等)的子女和集镇籍大学生。
1.3.1.2农村大学生的研究现状
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及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群体无论在生产方式、经济水平、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方面都存在着显着的差异。农村生源学生来到城市上大学(特别是重点大学)后,在这些方面会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必然产生一系列的不适应症状。并且近年来农村生源学生在大学中的所占比例不断减少,这现状使得他们更加孤立、特殊和弱势,不利于他们融入校园与城市。正是由于农村大学生的特殊性,使他们成为不少研究者的重点研究群体。
1)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
有研究表示农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城市大学生更低,主要表现在焦虑、强迫倾向和偏执几个维度上。在性别上看,农村女大学生比较农村男大学生表现出了更多的抑郁、焦虑和恐怖症状。不同专业的农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也存在着显着的差异,其中,艺术类学生的心理问题较少,文科学生心理问题较明显。
卜鹏翠研究发现,农村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比城市学生更低,发现男女生的自我效能感存在显着差异,男生的自我效能感明显高于女生;所在学科也会造成自我效能感的差异,文科类的学生自我效能感最低,然后是理科学生,而艺术特长生的效能感最高;较一般大学生相比,学生干部的效能感更高。在人格特征方面,农村大学生表现出不稳定、胆小、不敏感、易焦虑和内向的人格特点。
2)农村大学生角色认同的研究
由于社会化环境变化和角色的转变,农村大学生进入高校以后要经历一个再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农村大学生容易出现角色认同问题。主要特点是:
角色认知模糊,由于城乡差异过大而造成了农村大学生一时无法认同新的角色和了解新角色的内容和责任;角色冲突与紧张,进入高校后农村大学生所扮演的角色数量会比较中学时期明显增多,顾此失彼,无所适从;角色认同的封闭和失败,对一部分农村学生来说重新学习城市的文化与规范,摆脱旧的生活习惯和学习方式,是十分痛苦的,因此,农村大学生患有心理障碍、退学、自杀等的比例远远高于城市学生。
3)农村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研究
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与不就业,关系着其个人的前程、家庭的幸福乃至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所以农村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也是学者门研究的重点之一。在农村大学生的就业和择业过种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在选择专业之初就过于功利,没有过多考虑能力与兴趣,最终导致学业上难以取得成就,就业心态也较差。其次,农村大学生作为城市里的弱势群体,掌握的社会资源极少,容易产生畏惧竞争的自卑心理。最后,择业预期过高,就业观念落后,“鱼跃龙门”的观点根深蒂固,因此不少学生要求高薪、稳定、社会地位高的职业,但是这些职位少,竞争激烈。
1.3.2群体偏爱
1.3.2.1群体偏爱的概念解释
群体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当个体以一定的标准把人群体分为不同的群体时,就会对不同的群体产生一定的情感和行为倾向。
社会心理学家威廉姆斯认为,人们会根据不同特点把人群分为内群体和外群体两种。当个体在行为和情感上都倾向于内群体,认为内群体更好时,就存在内群体偏爱。相反,个体在行为和情感上都更倾向于外群体,认为外群体更好时,就存在外群体偏爱。
在群际关系研究的初期,研究者发现人们普通存在着内群体偏爱,也就是群体成员会更喜欢自己所在的群体,而不是其他群体。然而随着研究的发展,有研究发现在弱势群体成员中同时存在外群体偏爱和内群体偏爱。近年来,外群体偏爱已成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群体关系的热点问题。下面将从研究发现和理论的角度介绍内群体偏爱和外群体偏爱。
1.3.2.2内群体偏爱
群际关系研究的早期发现,不管用什么标准去划分群体,一旦群体形成,群体成员对内群体和外群体的评价都会出现一定的倾向性:对内群体表现出更多宽容和理解,对外群体则更加苛刻和严厉。人们会认为外群体的成员都有相当高的一致性和极低的可变性;而对于内群体成员,认为他们差异性更大,而且具有较高的可变性。也就是出,在群体关系中存在着内群体偏爱和外群体贬损。
1)内群体偏爱的相关研究
在早期的研究中,内群体偏爱的现象得到了不少实证研究的支持,例如印象评价和报酬分配等。比较经典的是Tajfel的实验研究,他发现人为对人群体进行分类,也能使群体成员产生内群体偏爱。
在这一群体偏爱的实验中,研究者让被进行一个测试。测试后,研究者告诉被试根据测验成绩把他们分成两组,而事实上只是随机进行分组。分组后,一部分被试被要求进行一资源分配的任务,另一部分被试要对其他人作印象评价。研究发现,在对组内其他成员不了解、没有组织结构、与另一小组不存在竞争关系的情况下,被试同样表现出对自己所在小组成员的偏爱。在分配资源的任务里,被试为同组成员分配了更加多的资源;而在印象评价的任务中,被试倾向于给同组成员给予更高的评价。根据这一实验结果,Tajfel提出了着名的社会认同理论,用于解释群际关系中的内群体偏爱现象。社会认同理论被后来的许多研究的支持。
2)内群体偏爱的理论解释社会认同理论
社会认同理论是解释内群体偏爱现象最重要的理论之一。这一理论认为群体对于成员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群体成员从自身所在的群体中获得更多的积
极认同,因而表现出内群体偏爱。通过社会比较,人们会选择在一些方面夸大自身群体和外群体的差异,使自身群体获得更加正面和积极的评价。当个体认为自己所属群体的积极性较高时,个体可以因此而提高其自尊感。另外,个体也可以通过提出自身所在群体的价值,而提高自信。正因如此,个体更愿意给予内群体积极的评价,随之带来的就是对外群体的贬低。个体通过扩大内群体和外群体之间的差异,而为自己所在群体带来更加正面的影响。
群体服务偏向
群体服务偏向理论中,有两个重要的概念:群体服务偏向和自我服务偏向。
这一理论认为,个体倾向于维护自己群体的利益。一旦“我们”这个词在脑海中形成后,人们在解释客观事件时,就会给予自身群体更加积极的评价,维护群体的利益。这种为内群体服务的倾向,会使个体忽略内群体的消极方面,从而降低评价的准确性和可信性。
下位比较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群体实质上是个体自我的延伸。个体可以从其所在群体中获得自尊感和自信心。一旦自尊受到外界威胁,个体需要对自身群体和外群体进行重新评估。为了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个体会贬低外群体并给予更消极的评价。
通过与下位群体的比较,提高内群体的价值,从而提高自尊水平。该理论认为,这个贬损外群体而提高内群体价值的动机十分常见。
自我锚定原理和分化原理自我锚定原理是指个体对内群体的评价是建立中自身的标准之上的。根据这一原理,个体以内群体的评价大多是基于对自我的了解。分化原理认为个体会不自觉地夸大外群体与自身群体的差异,内群体和外群体在各个方面都南辕北辙。
根据这一原理,内外两个群体被认为是截然相反,内群体更加优秀和积极,而外群体更加消极。
3)对现有理论的评论和质疑
以上关于群体偏爱的理论,清楚地阐述了内群体偏爱产生的原因,有效地解释了这一现象。在后续的研究中,这些理论都得到了研究者的验证。因为个体的自我与内群体紧密相联,为了保护自尊,所以产生了内群体偏爱。然而随着研究的发展,有研究发现在弱势群体成员中同时存在外群体偏爱和内群体偏爱。近年来,外群体偏爱已成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群体关系的热点问题。
1.3.2.3外群体偏爱
弱势群体成员偏爱外群体,这一现象与以上几个内群体偏爱理论相违背。同时,近年来研究者发现外群体偏爱不仅存在于弱势群体中,来自于优势群体的成员同样也存在外群体偏爱。下面将从实验和理论两个方面介绍外群体偏爱。
1)外群体偏爱的研究
国外对于外群体偏爱的研究从总体上分为弱势群体和优势群体两个部分。
在美国进行的洋娃娃偏好实验,能较好的反映出弱势群体的外群体偏爱现象。
此实验由心理学家Clark设计,他在实验室中摆放了多个黑人和白人洋娃娃。他邀请白人小孩和黑人小孩选择自己喜欢的洋娃娃进行游戏。实验结果表明,无论白人小孩子还是黑人小孩都更愿意选择白人洋娃娃进行游戏。黑人小孩清楚知道自己的肤色,但仍然选择白人洋娃娃。黑人是美国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在这一实验中,黑人孩子明显表现出了外群体偏爱。
后来,心理学家同样从种族分类出发,研究优势群体的外群体偏爱。实验以白人大学生作为被试,请他们把自己当作大学入学资格审批员,需要对一批申请人进行筛选。审批能否通过的主要标准是入学考试成绩和外加课程的数量。研究发现,被试在作出决定时,没有完成依照查核要求进行,而是更多地让黑人学生通过资格评审。在审批完所有学生后,他们都否认以黑人学生具有偏向性。在这一实验中,优势群体明显表现出了外群体偏爱。
国内对于外群体偏爱的研究并不多,主要是在国外研究基础上作了验证性研究。连淑芳运用内隐联想的方法,研究以地域为基础的群体偏爱。研究以上海市本地人和外地人为被试,发现本地人作为优势群体,既存在内群体偏爱和外群体偏爱,但内群体偏爱高于外群体偏爱。外地人作为弱势群体,同样存在着两种群体偏爱,但外群体偏爱却更高。这一结果,随后也被杨治良(2006)和邹庆宇(2006)所验证。彭嘉桦(2007)研究发现,弱势群体外显和内隐态度上都同时存在内群体偏爱和外群体偏爱。但在外显态度上,内群体偏爱更加强烈;在内隐态度上,外群体偏爱则更加明显。
2)外群体偏爱的理论解释
对于弱势群体出现外群体偏爱的现象,有以下几种理论解释:
社会认同理论该理论认为,不同群体在相处过程中会出现三种行为。一种叫现实竞争,也就是为物质资源而进行斗争。另外一种叫社会竞争,群体之间会在某些方面产生直接对抗。还有一种叫共识性歧视,各个群体对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都有着一致性的看法。也就是说优势群体知道自己拥有着更多的社会资源,在社会中占据着更有利的地位;而弱势群体也接受了自己在社会中的低地位。此时,无论优势群体还是弱势群体,都会更加喜欢优势群体。
在弱势群体中,可能会出现两种行为。首先,弱势群体与优势群体进行社会竞争,力图改变自身群体在社会中的地位。同时,在弱势群体和优势群体之间也存在着共识性歧视,这使得他们更喜欢优异群体(即外群体)。而这一行为代表弱势群体对自身群体社会地位的接受和理解。
社会优势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研究了个体为什么会并如何保护自身群体的利益,同时也研究了个体为什么会作出违背自身群体利益的行为。社会优势取向是理论的核心概念,是指个体对社会中群体间存在平等地位的期待,它会影响着个体如何看待和处理群际关系。只要个体存在着对不平等地位的期望,他们就会在行为和态度上维持这个群际地位的差异。因此,无论处于优势群体还是弱势群体,他们的社会优势倾向越高,就会越喜欢优势群体。这一理论对弱势群体的外群体偏爱作了比较合理的解释。
系统公正理论
这一理论强调了公正动机在群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系统公正理论中提出了三种动机,分别是:自我公正动机、群体公正动机、系统公正动机。自我公正动机是为了维护自我的利益和形象。群体公正动机则是为了维护自身所在群体的利益。而系统公正动机是为了保持社会现状和稳定。对优势群体而言,这三种动机的结果是相同的;而对于弱势群体来说,前两种动机是一致的,而但系统公正动机则与前而两种动机相反。正因这样,在弱势群体中会出现外群体偏爱的现象,使他们支持不平等的群体关系。
1.3.2.4影响群体偏爱的因素
1)接触
许多实证研究表明,群际接触有助于改善群际关系,即个体与外群体接触得越频繁,就越有可能喜欢外群体。在美国曾经进行一项实验,把黑人大学生和白人大学生安排在一个宿舍,在同住一年后,两个群体对外群体的态度都有所改善,喜欢程度都有所提高。另外,这一研究还发现,个体当因接触而降低对目标群体的偏见时,也会同时降低对其他群体的偏爱。
Allport提出群体接触理论,认为积极有效的沟通是改善群际关系的重要方法。
他同时提出群际接触需要满足地位平等、有共同目标、群际合作、有权威和法律的支持,才能达到改善群际关系的效果。
2)友谊
群际成员之间建立友谊也是改善群际关系的重要途径之一。这是因为在建立友谊的背景下,可以为个体提供次数更多、更有深度的群体交流。随着深入交流的次数增多,不同群体成员会慢慢淡化固有的社会分类,并得到对方的信任。群体之间的相互信任,有助于消除不同群体之间的摩擦,和减少偏爱和歧视。
国外曾经有人从不同教派的角度研究群际关系,心理学家让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之间建立友谊,研究发现这种不同群体之间的友谊能增加相互之间的信任和喜爱。这是因为群际友谊建立后,为不同群体之间的成员提供之更多的机会,去修正过去不正确的刻板印象。
3)合作与竞争
有研究者认为,当个体与外群体的成员同处和交流时,合作的情况会更少,而竞争的情况会更多。相反,个体在与内群体成员相处时,合作会更多,而竞争会更少。合作能有效够促进群际良性关系的发展,而竞争则会使群际关系恶化。
所以,个体对待群际合作和竞争的态度,对群际关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当个体认为不同群体间的成员都处于竞争状态中,就容易对其他群体产生消极的印象,认为一事件对外群体有利,就会对内群体有害。这样群体之间总是处于竞争状态,不利于群际关系的发展。但是若个体认为与其他群体成员之间是合作关系,两者能够相互促进,则有利于群体关系的良性发展。当这种群际间的合作能够为1外群体的消极刻板印象。
1.3.2.5研究方法
在未有引入内隐测量方法之前,对于群体态度的测量是以直接测量为主要方法。随着研究方法得更发展,特别是内隐测量的方法出现后,内隐测量的方法被逐渐引入测量群体态度领域。目前在群际关系的研究中,主要使用的是内隐测量的方法。以下以这两类型的方法作介绍。
1)直接测量方法
直接测量的方法主要是在刻板印象研究的初期得到应用。自由反应法、KaZt一Braly法、Gadener法是只种比较常见的方法。
(1)自由反应。这种方法是指研究者为被试指出某一特定的群体,让被试主动用一系列的词语形容这一个群体。
(2)Katz一Bralv法。这一方法其实是对自由反应法的改进,在自由反应法中,被试需要自己想出描述群体特征的形象词。这容易造成被试想不出来,或者一时间考虑不全的情况。而在Katz一Bralv法中,主试会出一系列描述群体特征的词都列出来,被试只需要从中选择即可。因此,这一做法避免了被试无法写出特征形容词的尴尬。
(3)Gadener法。
在Katz一Braly法中,被试只需要选择描述群体特征的形容词,但这样无法测量群体在出某一特征上表现的程度如何。于是有学者提出了Gadener法。这一方法给出一系列群体特征,要求被试为某一群体在这给出的特征上进行等级评分,然后计算了这一群体在不同特征上的得分率。那些中统计学意义上高于中值的特征,就被认为是被试对该群体的刻板印象。这一方法可以细化并确定不同特征对群体的适用程度。使用量化的方法去测量个体对群体的态度,可以使获取更清晰对待不同群体更清晰的态度。
2)间接测量方法
近年来,随着内隐测量方法的发展,研究者也拓宽了对内外群体偏爱的研究范式。
(1)内隐联想测验(IAT)。这一方面是由Greenwald提出的,是从内隐的角度,不受意识影响的情况下,获取个体对不同群体的真实态度。内隐联想测验的原理是给出一类目标词和一系列属性词,通过反应时间判断两都的相关程度。反应时间越长,就代表内部的认知加工过程越复杂,这可能说明目标词和属性词之间不相符,个体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把二者联系起来;反应越快,代表认知加工过程比较简单,目标词和属性词之间的联系比较紧密,说明个体认为属性词能有效描述目标词。这是内隐程度上个体对不同社会群体的认知和态度。我国也有研究者使用内隐联想法去研究地地域刻板印象下的群体偏好,研究上海本人群体与外来务工人员对不同群体的态度。
(2)GNAT(TheGo/No-GoAssociation)。这一方法是对内隐联想法的有效发展和补充。虽然同样是考虑目标词与发信词之间的相关或联系程度,但这一方面采纳了信号检测论的论理思想。在进行测验过程中,会包含了信号和噪音两种。
信号是指与目标与其一致的属性词同时出现,此时个体需要作出的反映称为Go,再噪音是指与目标不一致的属性词同时出现,此时个体需要作出的反映为No-Go.然后计算辨别力指标d,其中包括的错误率,这个可以测量不同个体对不同群体的态度。
(3)情感错误归因法。这一方法是2005年由KeithPayne提出的,开辟了社会认知领域态度测量的新路径。在情感错误归因法中的原理是当一个被试喜欢、或者不喜欢的启动刺激出现在一个中性刺激之前时,会影响被试对中性刺激的判断。所以说,被试对中性刺激的的喜好反应是对前面启动项的间接体现。与传统的启动测验不一相同,情感错误归因法的启动刺激是可以被试清楚看见的,并且在实验之前会有相应的指导语提示被试在进行喜好判断时不要受前面出现的启动刺激影响。这样做可以有效地避免被试有意地把二都联系在一起,保证测量的是被试的内隐态度。Payne在研究种族态度和吸烟问题时都采用了这一种研究方法,皆获得了较好的效果,证明这一方法有效可行。
1.3.3疏离感
每个人都是生活在关系网中,这张关系网的节点包括周围的人、社会和生活环境。当个体与其关系网系保持着健康、良好的互动,就有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和良好的生活状态。但若个体与周围正常的联系遭到破坏,就会不利于个体的成长和情绪稳定,可能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
对于离乡背井到城市上大学的农村学生而言,首先在学习上面临着巨大变化,他们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都在作出新的调整;其次,他们需要重新构建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建立新的社会支持系统,然而城市里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与农村有着很大的差别,这些都成为了农村生源学生融入大学生活的障碍,从而对周围的人、事、物产生陌生、疏远的感觉。在本研究中,研究者把疏离感作为研究农村生源学生有效融入大学生活的指标。
1.3.3.1疏离感的概念
疏离这个词最初来自于拉丁文字Alienatio“和”Alienare“,主要是指被别人支配和分离的意思。后来”Alienation“这一词引入心理学领域,一般被翻译为”疏离感“,主要用于描述成员内心体验到的无力、疏离远等感受;这通常被引入解释不同群体之间的敌视、偏见、人际关系冷淡等现象。许多国家都对疏离感作过一定的研究,研究疏离感产生的原因和对人们可能造成的影响。
在美国的研究中,疏离感主要被用于描述青年。这一部分疏离感比较强烈的青年,常常是少年犯、有出走行为,未能顺利融入主流的文化中。研究者认为产生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是现有的社会文化未能够满足和适应青年发展需求。
日本的研究者也对疏离感作了一定的研究。宫下一博和小林利宣对它的定义认为:在集体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个体自己感到被其他的人、事所排斥(包括他人、社会以及在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事件以及自己引起的事件,甚至自己等),或者感到与其它的人和事之间的距离感,不和谐感,认知到自己怎么也不能融入到其中去的感情。
在中国,”Alienation“被称为疏离感,有不少学者对其进行定义。其中张春兴教授曾经把疏离感定义为由于社会变迁和都市工业化的影响,使人与其生活环境间失去了原有的和谐,终而形成现代人面对其生活时的疏离感,疏离感是一种复杂的心态,包括四种情感成分,即社会孤立感、无意义感、自我分离感、无能为力感。
杨东、吴晓蓉认为疏离感的定义为:个体与周围的人、社会、自然以及自己等各种关系网络之间,由于正常的关系发生疏远,甚至被客体支配、控制,从而使个体产生了社会孤立感、不可控制感、无意义感、压迫拘束感、自我疏离感等消。根据这一的定义,可认为疏离感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疏离感的原始含义,主要是指由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疏远、距离和不和谐等而产生的一些消极情感;第二层含义主要是指疏离感扩展和转化以后的含义,包括转让、异化、分离、让异己的力量统治、让别人支配等含义,其产生的基础还是与客体之间的疏远、距离和不和谐引起的。本研究采用杨东、吴晓蓉对疏离感的定义。
1.3.3.2疏离感的维度建设
为了更好地描述疏离感,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测量,研究者们以不同的角度把疏离感划分成不同的维度。其中美国学者Seeman.M所建立疏离感的5个维度的最能发挥其影响力,影响身边人和社会)、社会孤立感(与他们不能建立正常的情感联系)、价值疏离感(对于意义和价值感的丧失)、自我疏外感(自我同一性低)。
日本研究者,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利用因素分析的方法,从自编的问卷中给疏离感建构了三个维度。其中包括:人际疏离感(即对人与人的关系不信任、疏远)、社会疏离感(指的是对自己的人生、社会等悲观的看法,对各种事情关心的欠缺,有很强的压力意识)、自我疏离感(对自我产生厌恶的情绪)。
我国台湾学者张春兴(1989)认为,疏离感是一种复杂心态,包括四种情感成分:(1)社会孤立感。指都市人口集中,拥挤的人群彼此漠不关心,所谓道义相尚、人情温暖,已为冷淡、孤独寂寞所代替。(2)无意义感。指虽身处熟悉的世界,但自觉一切陌生,甚少感情投入,对原本共识共守的传统习俗与社会规范,也都感到对个人生活失去了意义,失去了价值。(3)无能为力感。指朝夕万变、世事无常,个人对未来不能定向,对现在不能把握,一切感到空虚无力。(4)自我分离感。指个人的理想为现实所摧毁,社会竞争激烈,工作职业的报酬只能满足生存的基本需求,生活中情趣的享受、尊严的获得以及自我实现理想的追求更困难。
杨东等人通过实证研究构建出一个二层次、多维度的理论模型。第一层次有三个维度(一阶因素),包括社会疏离感、人际疏离感、环境疏离感。其中,社会疏离感主要是与社会观念、价值、文化、目标等精神文化层次之间产生的疏离感;人际疏离感主要是指与他人(亲人、朋友、同学、邻居、集体等人际网络)在情感层次上产生的疏离感;环境疏离感主要是个体与其生活的自然、物理环境等物质空间之间产生的疏离感;第二层次有九个维度(二阶因素),包括无意义感、自我疏离感、孤独感、自然疏离感、亲人疏离感、生活环境疏离感、压迫拘束感、不可控制感、社会孤立感。
1.3.3.3疏离感的研究现状
1)疏离感发展特点研究
目前的研究现状尚未能够能确定疏离感是否存在着性别差异。有研究支持疏离感存在性别差异。在印度的一项以青少年为对象研究中表明,男性所体验到的疏离感要高于女性,而且他们比女性更有可能偏离主流的社会价值观念。后来Tani(2001年)对青少年疏离感的研究也同样支持这一结果,即女性所体验到的疏离感比男性要低。但英国一项同样以青少年为对象的研究结果表明,女性比男性感受到更多的无能为力感,自我评价也相对偏低。这与印度的研究结果相反。另外,在国内则张进辅(2003年)和孔祥娜(2005年)的两项研究皆表明疏离感没有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造成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有:首先,研究未能使用统一的研究工具,以致研究结果不一致;其次,文化背景、地域因素可能会影响不同性别的疏离感体验。
对于疏离感发展的年龄特点和差异,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能取得比较统一的结论。英国和美国的多项研究表明,19岁是体验较高水平疏离感的高峰期。
杨东在2003年的研究也发现,高中和大学阶段的学生更容易体验到疏离感。另外,不同年级和年龄的学生,所体验到的疏离感受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中,初中生的疏离感水平最低,发展也比较缓和。而从高中到大学阶段,疏离感体验呈现出先低后高,再由高到低的发展趋势。实际上,除总体疏离感存在年龄差异外,在疏离感各个细分维度上,同样存在差异,但由于多项研究所使用的测量工具不一致,因此未能进行比较。
2)同伴关系对疏离感的影响研究
国内外的研究皆表明同伴关系对疏离感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Furman等人的研究表明,青少年可以从同伴群体中获得归属感,这有助于减轻疏离感的体验。
反相,长期被孤立会使青少年产生自卑和退缩的行为,这将大大加强了他们的疏离感体验,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徐夫真以国内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结果发现同伴接纳反向预测男青少年的社会疏离感、人际疏离感和总疏离感,而同伴拒绝则正向预测了女青少年的社会疏离感、人际疏离感和总疏离感。通过研究结果可以得出无论对于男生还是女生,同伴关系都是影响他们疏离感体验的很重要因素。
3)疏离感与个体心理与行为关系的研究
国内外研究皆表明,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与疏离咸有着紧密的联系。国内学者以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发现若中学生与家长或教师的正常情感关系被疏远,会使他们产生较高的人际疏离感。但宫下一博的研究则表明,若个体能够接受这种疏离感的体验,能在自我同一性、自我实现和创造性人格等方面取得更大的发展。
同样有研究表明,自我同一性也是影响疏离感发展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自我同一性发展程度高者,他们所体验到的疏离感会相对更低。因为同一性程度更高的人,能够比较好的与社会整合起来,容易产生归属感,同样也有助于提高其自尊水平和自信心。
疏离感还与与青少年的问题行为有关。日本有研究表明,疏离感较高的儿童与一般的儿童相比,更容易产生问题行为。美国的研究也发现,疏离感与青少年的犯罪行为呈正相关。另外,也有研究发现酒精成瘾和酒精中毒与社会疏离感呈现正相关。较高的疏离感体验会影响青少年对事件的归因方式,使他们在面临模糊事件时无法作出客观的判断,倾向于做出敌意归因,从而采取不恰当的应对方式。
1.3.3.4疏离感的测量
疏离感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因此,研究者依照不同的定义制定了多个疏离感的量表。本文依据量表的内容,不同的疏离感量表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把疏离感划分为不同的成分,仅测量其中一个成分的量表。其中有Dean的无力感量表、Neal和Groat的无力感量表、Pearlin的驾驭感量表、Kohn和Shoole的无范感量表,还有无意义感量表。这些量表主要是外国研究者在疏离感的研究初期制定的。
第二种是概括化地测量疏离感,即把疏离感分成若干个成分,并在同一人测量工具中测量。这种疏离感的测量工具其是对上面一种测量工具的改进。Jessor在1977年制作的《疏离感量表》就属于这一类,主要用于测量青少年的疏离感。西南大学杨东制作的《青少年疏离感量表》也是属于这一类。
第三种有针对性地对产生疏离感所在的情境所制作的量表。其中Finifter曾经制作《政治疏离感量表》,有效地区别了两种不同的政治疏离感:政治无力感和政治无范感。还有《教室疏离感量表》,用于测量学生对教学情境的疏离感。Maddi在1979年也针对五种具体的情境制作的疏离感量表。由于针对情境所制作的疏离感量表较多,本文不作一一介绍。
1.4对研究现状的思考
1.4.1对农村大学生问题的研究仅停留在状态上
以往对农村大学生心理及适应问题的研究,大多数集中在状态的描述上,而不是把它看作一个动态的过程。使用这种方法作来研究农村大学生所得出的结论往往是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比一般城市大学生出现更多的不适应症状。
但这些消极的结果无益于解决他们的心理健康和适应性问题。
1.4.2国内关于弱势群体群体偏爱的研究较少
国内有关弱势群体的群体偏好的研究还是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研究较少,大多数文章都是对国外研究进展的翻译和综述,只有极少数的研究表明弱势群体的群体偏好具有双向性,即既喜欢内群体又喜欢外群体。而关于弱势群体的外显和内隐群体偏爱的关系、发展特点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在国内都不多见。
1.4.3对大学生群体偏爱的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足以往关于大学生群体偏爱的研究仅仅局限于城乡大学生之间的对比,而没有对单个群体的群体偏爱作深入的研究,也没有对群体偏爱的相关影响因素和对学生的影响作研究。使得对大学生群体偏爱的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足。
1.5研究设计
1.5.1研究目的
在进行大学后,农村籍学生面对着一个陌生的环境,他们改变过去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必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挫折。来到新的环境后,他们是如何看待它,以什么态度去对待新的环境,与他们能否融入和适应新的环境有着莫大的关系。
结合现实问题和以有研究的不足,本研究希望通过外显和内隐的方法深入研究农村大学生对自身群体和城市群体态度的发展特征和影响因素,及其对适应大学生活的影响,以揭示农村大学生能顺利适应大学和城市生活的部分规律,为高校工作者有效地快速地引导农村大学生融入大学生活提供指导。
1.5.2研究思路
首先研究农村大学生外显和内隐态度上,对自身群体和城市群体偏爱的一般特点。外显态度使用问卷测量获得,内隐态度使用情感错误归因法获得。其次,探究农村大学生外显和内隐群体偏爱与疏离感之间的关系,了解不同类型的群体态度对农村学生融入和适应大学生活的影响。
在本研究中,作者加入人格特征和群际合作两个因素,探究两者与农村大学生群体偏爱的关系,并根据群体偏爱与疏离感的关系作适当的讨论。人格特征是个体最为稳定的心理因素,探究其对群体态度的影响,有助于了解不同性格的农村学生对不同群体的态度差异,有助于高校工作者对不同性格的学生进行合理引导。根据群际接触理论,群际合作有利于消除群际偏见,改善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但国内尚未有研究;本文希望研究探明群际合作与群际偏爱的关系,并依据群体偏爱与疏离感的关系作适当讨论,讨论群际合作与疏离感的关系。
1.5.3研究假设
(1)不同年级间,农村大学生的外显和内隐群体偏爱有显着的差异。
(2)群际合作对农村大学生的外显和内隐群体偏爱都有显着的影响。
(3)人格的内-外倾性会对农村大学生的外显和内隐群体偏爱都有显着的影响。
(4)农村大学生的外显和内隐群体偏爱与疏离感有显着的相关。
学习倦怠指学生由于学习压力或缺乏学习兴趣而对学习感到厌倦的消极态度和行为。学生如果出现学习倦怠,缺乏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就会大大降低,从而影响学习效率及学习成绩。成就目标定向是指个体对从事成就活动的目的或意义的知觉。不同个体追求成...
本文主要围绕大学生恋爱心理展开论述以及如何引导大学生拥有正确的恋爱心理。大家在相关论文写作时,可以参考这篇由学术堂整理,题目为大学生错误恋爱心理与应对措施的大学生恋爱心理论文。原标题:大学生恋爱心理研究摘要:大学生恋爱已经是一个很普遍的...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犯罪、休学、退学、精神失常等心理健康问题呈现高发趋势,给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因此,对问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研究是社会和谐发展的迫切需要,是高校和谐稳定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大学生规避心理风险,健康成长的切实需要...
本文通过对90后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找出大学生中在恋爱观方面的缺陷及不足,从而给予相应的建议,引导学生度过恋爱难关。大家在相关论文写作时,可以参考这篇题目为90后高校学生恋爱现状调查与应对措施的大学生恋爱心理论文。原标题:90后大学生恋爱现状及...
艺术类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较高的心理问题发生率已逐渐引起学校、家庭及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重视。有资料显示,有10-30%的大学生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已被列为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了解农村艺术类大学生...
大学生因恋爱动机多样化、爱情主义至上、忽略爱情道德与责任、个人保护意识淡薄等,引发了诸多严重的恋爱问题。下面由学术堂为大家整理出一篇题目为高校大学生恋爱现状与教育策略的大学生恋爱心理论文,供大家参考。原标题:高校大学生恋爱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第4章讨论4.1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大学生手机持有率较高,其中智能手机的普及率高达98.2%,与其他研究结果相似[54-56].根据相关报道,至少59个国家的手机普及率已高达100%,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移动电话用户高达13.06亿,普及...
大学是人生的重要分水岭,需要学生自觉排解焦虑情绪,充分利用音乐教学工具提升自己的幸福感,高校针对学生出现的情感焦虑等问题,也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合理采取音乐治疗方案,提高学生对困难与挫折的适应能力,帮助学生更好融入日常生活和学习之中。...
同伴关系主要是指同龄人之间心理水平相当的个体在交往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人际关系,在个体不同的发展阶段,同伴关系都有重要意义。大学生同伴关系主要包括同学、室友、闺蜜、知己、伴侣以及同龄的其他友人等的依恋关系模式。...
未来的社会竞争不仅要求人们智力高、知识技能丰富,更需要适应社会发展,并且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新的发展时代里,经济全球化和改革所带来的冲击,让我们的美术理念发生着根本的、多元的改变,面对各种变化,大学生们措手不及,犹豫不决,甚至有时候会觉得基本功的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