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家庭教育论文 >

“5.12”后再生育家庭“类隔代”教育现状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12-02 共7323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3 “5.12”重灾区再生育家庭“类隔代”教育现状
  
  3.1 重灾区概况

  
  “5.12”地震受灾范围波及全国,其中陕西、甘肃、四川是“5.12”受灾最严重的三个省份。其中:地震中死伤人数最多的 10 个极重灾区(汶川县、茂县、北川县、安县、什邡市、平武县、绵竹市、都江堰市、彭州市、青川县)都集中在四川省,地震造成四川省 62161 人遇难,347401 人受伤,是全国人口损失最严重的地区(如图 3.1)。
  
  四川省作为经济和人口损失最为惨重的重灾区,其人口损失主要集中分布在龙门山脉一带居住区。灾区人口伤亡主要集中在汶川县(42513 人)、绵竹市(36766人)、什邡市(32242 人)、北川县(27939 人)以及青川县(15577 人)①,从伤亡数据上也能看出,汶川县人口损失是最严重的(如图 3.2)。由于汶川县处于地震震中地区,所以地震震中心----映秀镇的人口损失也尤为惨重。
  
  映秀镇位于汶川县南部,地处 213 国道与 303 省道线交汇处,是通往四姑娘山、九寨沟、卧龙景区的重要通道。映秀全镇面积 115.12 Km2,近 1 万人,在“5.12”大地震中仅有 2300 多人幸存,且近千人造成重伤。因此,“5.12”灾后映秀镇是实行“人口再生育”政策的重点灾区,目前,该区震后再生育儿童已达 300 多人,有 267 名儿童已经步入学龄前教育阶段。映秀镇再生育家庭集中分布在岷江流域两侧的河谷冲积区,本地大规模集中的再生育家庭非常具有代表性。
  
  所以,本研究选取“5.12”汶川县映秀镇为主要调研区域,分别向映秀周围村社辐射调查,主要调查的再生育家庭集中在枫香树村、黄家院村、中滩堡村、渔子溪村、张家坪村、黄家村、老街村、白花滩、大坪、马家村等 10 个村民组,大部分再生育儿童已经进入幼儿园和一年级。
  
  3.2 重灾区“类似隔代”家庭教育的现状
  
  本文总共发放了 200 份关于《5.12 重灾区再生育家庭教育中“类隔代”教育的问题的研究》的问卷,其中:再生育家长问卷 100 份,再生育儿童问卷 100 份,样本内容主要是围绕再生育家庭基本信息、家庭发展、教育期望以及教育再生育儿童入学教育后出现的问题而设计,主要反映入学后家长与孩子间真实教育状况。
  
  3.2.1 “类隔代”家庭的基本情况
  
  家庭背景是孩子成长的关键环境,本研究首先通过分析被调查再生育家庭的婚姻组成与经济情况来了解再生育家庭的基本信息。
  
  从表 3.1 可以看出:映秀镇被调查的 100 户再生育家庭中主要有三种家庭类型:即:原配、重组和单亲家庭。原配家庭居大部分,占样本总量 79%.
  
  与此同时,关于再生育母亲的年龄调查,从数据上不难看出:再生育母亲当时再生育年龄在 35 岁及以上共有 93 位(问卷中仅有 7 位母亲再生育年龄低于 35岁),占问卷总数的 93%,41-46 岁有 75 人,占 75%;35 岁以上原配再生育母亲有 75 人,占原配家庭高龄比 94.9%;重组家庭占重组高龄比重为 83.3%;3 个单亲家庭全部都是在高龄段进行再生育。样本统计还发现:再生育母亲当年生育时最大年龄达 46 岁,最小年龄为 27 岁,再生育的平均年龄为 41.06 岁,也就是说,当年再生育母亲大部分是冒着高龄风险产下婴儿的。
  
  从表 3.2 数据明显看出:地震导致亲人离世、家庭破碎后,再生育儿童的出生为破碎的家庭新添希望与活力,成为维系再生育家庭父母的重要纽带,进一步促进再生育家庭的和谐与稳固发展(如表 3.2)。但在再生育家庭中,再生育母亲年龄普遍偏大且进入高龄产妇行列。她们在经历地震中丧子之痛后,要冒着高龄生育风险生下孩子,之后又要从零起步抚养孩子长大,这些困难都是短期能够解决的。但是,再生育父母由此与孩子产生的巨大年龄差却难以跨越,这或许就是再生育家庭发展后期产生一系列教育问题的重要因素。
  
  表 3.3 显示:父亲为主要劳动力的再生育家庭有 57 户,超过总样本量的一半;母亲是家庭主要劳动力的比重为 3%,主要为 3 个单亲家庭;父母均为家庭收入主心骨的再生育家庭有 21 户。综合表 3 数据得出:父亲主导家庭收入的总比重为97%,母亲支撑家庭经济的总比重为 24%.
  
  从再生育父母职业构成看:父亲外出务工比重最大,占总职业 68%,再次是在家务农比例达 20%;母亲务农比重较大占 77%,务工比例只有 10%;其他待业情况父亲占比重占 9%,母亲多占比例为 11%,这可能与震后身体素质下降有关。
  
  “5.12”大地震导致灾区巨大生命伤亡的同时,还让灾民遭受巨大经济损失。表 3.3 显示:调查区 85%的再生育家庭认为当前家庭收入减少,消费能力拮据不堪,家庭经济条件大不如从前,灾后家庭经济确实发生了巨大变化。
  
  综上数据可以看出:再生育家庭主要经济收入大多是靠父亲务工而得,然后就是留家务农的家长占很大部分。再生育母亲大部分在家务农,与此同时还要照看与抚养再生育儿童。“5.12”大地震已经造成家庭经济困难,震后家庭经济来源又非常单一,不是靠务工就是务农,较为廉价的劳动力,尚勉强维持家庭开销。
  
  但震后再生育儿童后续养育费用却非常吃力。由此看来,再生育儿童的教育投入并不乐观。
  
  3.2.2 “类隔代”教育施教主体的基本情况
  
  在家庭教养过程中,父母既是孩子认知世界的的启蒙老师,又是孩子思想及行为形成的引导者[40].对于孩子早期教育身教更是重于言传。所以,再生育父母自身素质以及各方面的综合特点在孩子成长期都会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表 3.5 数据显示:“类隔代”家庭中父母的监护年龄 主要集中在 45- 55 岁之间,高达 71%-89%的比重,这也说明映秀镇再生育地区“类似隔代”家庭现象普遍存在。关于监护人的文化程度,不难发现再生育父母的文化程度主要集中在小学、初中文化水平,高中文化的父母都在个位数,还有一部分父母是文盲。再生育父母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再生育儿童的教育形势令人堪忧。
  
  表 3.6 显示:样本调查中再生育儿童年龄主要集中在 5-7 岁刚进入学龄阶段,一部分 7 岁的孩子进入一年级,这说明震后第一批再生育儿童已经步入义务教育阶段。但是,通过数据可以得知再生育的高峰期主要集中在 5-7 岁的年龄段,也就是正处于幼儿园的阶段。
  
  通过调查数据还可以看出,灾区再生育家庭监护主要有父母共同监管、母亲监管、全职托管三种类型。母亲在家监管的比重最高达 47%,可能与父亲外出务工,母亲留家务农有关。但还有 32%的儿童被家长送到学校或幼儿园进行全职托托管,这也是灾区教育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
  
  3.2.3 “类隔代”家庭教育观念的调查
  
  施教者的教育想法对受教者特别是在成长过程中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它直接通过影响施教者的教育行为来影响孩子的行为举止[41].通过调研数据可以看出,在“5.12”重灾区,“类隔代”家庭父母大部分都在 45-50 岁阶段,与正常同龄孩子的父母相比,有将近 20 岁之差。巨大年龄差距也意味着家长们成长环境、受教育程度与教育观念的巨大差异,这些都将影响再生育儿童的成长与发展。因此,本研究通过再生育父母的养育观与教子观了解其家庭教育观念,进一步揭示“5.12”重灾区类隔代教育的现状。
  
  通过表 3.7 问卷数据看出,调查区再生育家庭养育孩子的初衷是传宗接代、光宗耀祖,这两个比例高达 74%,但认为是“奉献祖国和社会”的家长只有 14%,这说明中国家族香火延续的传统观念在重灾区影响依旧很深。再生育家庭养育孩子不管是为家庭血脉延续,还是家族兴盛,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类隔代”养育孩子的功利化,并且这一观念在访谈中也有所证实。
  
  另外,关于“家长教养孩子时遇到问题怎么解决”的问卷,结果显示:62% 的再生育家长选择咨询孩子老师,还有 36%的父母选择顺其自然,他们认为“孩子小时候不懂事犯错误很正常,长大懂事自然就好了”,却没有主动意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前期行为的引导的起重要作用。关于孩子心理健康状况,仅有 10%的家长经常关注,完全没关注的竟然高达 72%.无论是 关注孩子教育问题还是心理健康的问题,问卷数据均显示出再生育父母一味奉行“自然成才”论,缺乏教养孩子动机的主动性。
  
  表 3.8 数据显示:75%的再生育父母在教子观上比较感性的溺爱孩子。可能由于灾后得子不易致使他们抚养再生育孩子时,会尽力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但这样过分溺爱对孩子并不好;调查再生育家庭中,大部分父母对孩子的早教意识淡薄,近 70%竟认为孩子学龄前不需要学东西,他们认为教育孩子主要靠幼儿园和老师,还有 85%的家长认为老师对孩子教育最重要,从而弱化父母在小孩教育成长阶段的教育职责。
  
  3.2.4 “类隔代”家庭教育内容的调查
  
  “类隔代”家庭是“5.12”重灾区再生育家庭形成的一种特殊家庭群体,了解“类隔”家庭教育内容有利于揭示“5.12”重灾区再生育家庭“类隔代”教育规律。本研究通过对再生育家长和儿童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典型家庭辅以访谈调查以及观察发现,“类隔代”家庭对再生育儿童在教育内容上存在以下特点:
  
  3.2.4.1 只重视简单的认字和数数,对孩子学习辅导能力很低。
  
  在走访再生育家庭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许多家庭客厅墙壁都贴有各种“幼儿学数字”、“幼儿学汉字”挂图,挂图内容都是图字结合。当问及孩字掌握的情况,家长说“空闲时候会抱娃娃看些挂图,教他们看图识字数数”、“我们文化水平有限,只会教他们这些。”、“挂在墙上不求孩子一下子都会,别人家都买了,我们也不能亏了自己娃娃”.
  
  在访谈中,78%的再生育儿童反映父母对自己有一点辅导能力,还有 15%的孩子说父母对自己学习根本没有辅导。关于父母辅导的学习内容的问卷结果如下:
  
  再生育家庭在教授内容上还是重视识字与数学,关于孩子才艺及智力开发方面却很少涉及,辅导内容较单一。这可能与再生育家长的教育水平与自身素质的限制有关。
  
  3.2.4.2 孩子自理能力较强
  
  中国有句励志古语“穷人孩子早当家”,在重灾区再生育家庭中的再生育儿童也是如此。震后大部分的再生育父母整日都在为家庭生计而奔波,对于再生育娃娃虽然爱护有加,但是为生活所迫,并不能时时刻在他们身边守护着,照顾并不十分周全。所以,很多再生育儿童尽早的学会了自己事情自己做,养成较强的自理能力。本研究从大量个案访谈内容中能说明这一点。
  
  【案例一】 笔者走访的一个名叫洋洋的 7 岁再生育男孩的家庭。地震中 10 岁的哥哥在学校没能幸存,所以才有了震后再生育的洋洋。妈妈震后身体也不太好,但迫于生活在映秀镇街边摆了一个炸土豆和炸豆腐的小吃摊,爸爸为了能时常帮衬家里老人、妻子和孩子,去了离家不太远的地方打零工。下午 4 点映秀小学一年级准时放学,洋洋背着书包跑到妈妈的小吃摊,自己很乖的搬个小凳子坐在妈妈摆好的摊桌边,拿出书本趴在桌边很认真的做起了作业,不到半小时,洋洋写完了今天老师布置的 10遍汉语拼音。然后洋洋妈在卖土豆闲暇时刻检查完作业。小洋洋自己整理好书包后,就开始帮妈妈收拾客人吃完土豆留下的餐盒,一直到 6 点天黑,妈妈转辗到人多的地方还要卖土豆,洋洋按照妈妈的指示,回到家把妈妈提前准备好的晚饭热熟吃了。
  
  案例一中: 洋洋放学回来,不需要大人催促就会主动做完自己的作业,还会在妈妈安排下回家自己吃晚饭,说明他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习惯,习惯了自己事情自己做;另外,小洋洋做完作业还会给妈妈帮帮忙,说明洋洋在这种环境中已经学会过早的体贴妈妈。 由此可见,“类隔代”家庭独特的环境及成长背景非常容易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并且他们伴随父母的艰辛生活一起成长,能够更早的学会体贴父母,更早的懂事。
  
  3.2.4.3 忽视情感沟通能力的培养
  
  在“5.12”再生育家庭基本情况调查中,表 3.4 数据显示:85%的再生育家庭收入比震前减少,本就拮据的生活加上再生育孩子的抚养费用,巨大的经济负担也就不言而喻。或许因为灾后得子的缘故,艰难的生活困境并未减轻父母对再生育小孩的疼爱。大部分父母更多地注重孩子的营养健康,并且尽力满足孩子的一切物质需求(见表 3.8),却忽视了满足孩子心理需求。
  
  农村家庭收入的入不敷出,导致大部分父母外出务工或勤于农事或操持小本生意,从早忙到晚,无暇顾及照料孩子,也很少有时间陪孩子;加上自身文化素质有限,更不用说什么情感沟通了。通过调查发现,90%以上的再生育小孩的业余时间都是在看电视或与小朋友玩,他们与父母也很少言语沟通,缺乏很多交际引导,很多孩子怯生,甚至不愿说话。72%的再生育家长也表明平时没有意识到孩子的心理方面需求(见表 3.8)。
  
  【案例二】 在映秀街道,46 岁的父亲马先生牵着 5 岁女儿双双去中铁幼儿园,行色匆匆的父亲伴着小双双跟不上的小跑步伐尤为亮眼。父亲一路呵责早上女儿的林林总总耽搁时间,时时不忘催促女儿走快点,不然要迟到了。直到把女儿送进幼儿园大门,这位老父亲才松口气。
  
  通过了解得知:马先生是重组家庭,地震时妻子去世,自己的大娃娃在地震时腿受了重伤,小双双是重组家庭后再生的孩子,小双双的妈妈已经 44 岁了,身体一直不太好。于是马先生在政策引导下开了一家羌族特色小饭馆,他说:“饭馆主要是夏季有游客来吃,其他都是淡季,饭馆经营不太好”,迫于生计,马先生又做起贩卖草药的小生意,在饭馆边摆起个草药摊,“顺便卖一些天麻、松贝、红花等中药给游客贴补家用,都是小本生意”.当问及家庭教育知识重要性,马某夫妇都认为很重要;但问他们是否主动与孩子沟通/关注孩子心理状态时,马某抱怨道:“我们天天为了赚点钱忙得都不行,哪有时间关注小孩心理动态”、“她只要在学校不闹事,老师不找我们,就说明她没啥子问题。”
  
  【案例三】 当当是映秀镇众多再生育小朋友中的一个,他性格有点内向,不爱说话,正值羌历年放假,许多小朋友都在街道玩,唯独他不愿意玩。当街上小朋友将我们带到他家门口时,他奶奶在家,并热情的招待了我们。当我们送上爱心小礼物时,当当却躲在了奶奶身后,偷偷用怯生的眼神看着我们。奶奶将礼物递到他面前时,他才收下了小礼物,但无论我们好心和他谈什么,他始终不理人,也不说话,也不愿意和小伙伴一起出去玩。
  
  通过与奶奶交谈得知,当当的父母亲都在离家不远处务工,每隔几天回来看一次。
  
  “震后家已经没有了田地,吃根葱都得花钱,不得不出去打工赚钱”,当谈及孩子,奶奶又愁容不展“第一个孩子如果不丢,都 22 岁了,估计都快结婚了。这个娃娃是早产,他妈妈怀他时 44 岁,能生下来也不容易”;提到当当她脸上扬起无尽笑容“这个娃娃是家里的独苗苗,对他都是疼爱有加,说重话都不忍心,每次他爸妈回来都给他买好吃好喝的”、“他天生就不爱说话,不爱理人,性格比较内敛估计是胎带的”.
  
  当问及父母是否单独陪孩子,引导孩子沟通交流时,奶奶也很无奈地说“每次他爸爸妈妈干完活回家都很晚,有时候孩子都睡着了,第二天孩子还没醒,他们又早早干活去了,哪有这个闲心教他呀”.
  
  从上面案例可以看出:再生育父母背着家庭重负,为了缓解生活困境忙着打拼挣钱,的确很难兼顾教育孩子的重要任务,父母们要么没时间,要么没精力,其中苦楚可想而知;加上自身文化素质的限制,他们唯一意识到的只是物质需求的重要性,却看不到孩子心理健康需求以及沟通能力的培养。父母不与孩子沟通情感,对孩子不予有意识引导,孩子对父母自然不会吐露心声,对父母也没有情感依赖。如果这样长久下去,恐怕会造成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心理距离及内心隔阂。
  
  3.2.4.4.重视孩子“孝”道
  
  在家长问卷调查中,“5.12”重灾区再生育家庭关于德育方面突出了“孝”道。
  
  当问及“您对于孩子德育方面期望时”,90%的家长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孝顺、诚实、善良、勇敢、乐观”,75%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首先能够做到对父母孝顺,能体贴父母长辈。他们认为如果不孝顺,成才再有作为,挣再多钱也没有意义。
  
  3.2.5 “类隔代”家庭教育行为的调查
  
  关于“5.12”再生育家庭教育行为的调查,本问主要从教育方式、父子相处时间、教养知识来源、教育期望四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
  
  通过表 3.10 数据统计看出:再生育家庭中父母对于孩子做错事情或不良行为持坚决制止态度的居大半,所占比例达到 51%;在教授知识方面,76%父母是进行重复识记教授,再生育父母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知识有限,家教知识贫乏,他们只会选取生搬硬套、死记硬背的机械传教方法;关于孩子动手实践方面,只有11%的父母教孩子动手做教务,增加一些生活技能,而大部分的父母都没有教孩子做家务活,或许灾后得子不易的缘故,再生育家庭成员尤为宠爱孩子,不让孩子在家做这做那,从而忽略培养再生育儿童的动手能力以及适应环境能力;关于孩子未来教育方面,大半父母担忧孩子未来教育,有 34%的家庭有时或经常担心孩子叛逆期心理发展与教育,大多数家庭对孩子未来教育已经有所焦虑。综上看出:“类隔代”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大多是坚决制止或明令禁止,恰恰不是和孩子面对面沟通,心平气和的说理,缺少正面鼓励与耐心引导。因为受再生育家长本身文化水平和经济制约,很多父母开始忧虑孩子叛逆阶段的发展和未来教育。
  
  再生育家庭父母大部分时间都为忙于生计而外出务工、务农或经营小本生意,再生育儿童的闲余时间就显得尤为充足,通过以上调查数据发现:在再生育儿童闲余时间分配中,大部分时间看电视以及与小伙伴玩耍的比例最高达68%与63%,而家里大人在空余时间陪孩子玩的比例最低仅为 19%;除此以外,有 41%的父母没有给再生育儿童讲过故事,陪小孩玩耍的时间也极少。由此可见:再生育家庭父母整日为了家庭忙于打拼挣钱,却很少有时间与孩子相处,任由孩子个性自由生长,教育孩子的精力也显得力不从心。
  
  关于家庭教养知识方面,从图 3.5 统计数据不难看出:再生育父母对家庭教养知识的获取最多的是来源于经验交流和电视,所占比例分别为 86%和 85%;通过看书获得教养的家长也比较多,比例达到 83%;家教知识获取来源最低的是咨询教育专家或医疗人员,经常咨询的家长只有的 5%,不交流的家长占大半,是六种教养来源的最低排名。这说明再生育父母主要是从身边便利资源处获取最直接的教养知识,他们更看重同悲贱的教养经验,而向于医疗人员正面咨询的则很少,这一方面与家长自身素质修养有关,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医疗保障方面尤其是农村医疗覆盖面有待于提高。
  
  通过对再生育家庭父母关于孩子未来期望值的调查,从表 3.11 统计数据不难得出:大部分再生育家长对再生育儿童都寄予过高期望;92%的再生育父母认为孩子要上大学并接受更高的教育,还有 56%的父母认为相比大学,他们更看重技能,认为孩子必须掌握一项技能,以后能用自己的看家本领挣个“铁饭碗”;但是也还有 57%的父母赞同孩子至少要中学毕业,55%的父母赞成孩子能自力更生、独立生活即可,这种低期望可能与之前震中丧子的打击有关,震后他们更看重生命的存在,只奢望子女的安康。综上得出:大部分再生育家庭都盼望自己的小孩望子成龙,希望他们能够功成名就,并且为家族增光,但父母这种高期望的急切心态难免会忽略孩子真实想法与早期兴趣的开发与培养,甚至会扭曲孩子的健康心理。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家庭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