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家庭教育论文 >

5.12重灾区隔代教育问题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12-02 共3453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7 结论与展望
  
  “类隔代”家庭是震后“人口再生育”政策下衍生的一种新群体,也是“5.12”重灾区独有的一种家庭现象。“再生育”政策实施 8 年来,由于再生育父母自身经济条件及年龄的限制,“类隔代”家庭产生的一系列教育缺失、经济“青黄不接”、心理代沟、情感沟通欠缺、高期望等问题也日益显露出来(如图 7.1)。
  
  “类隔代”教育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政策的非持续性与家庭功能弱化。当初“人口再生育”政策并未充分考虑再生育家庭的长远发展,特别是再生育父母年老时的养老问题与再生育家庭重新有了孩子后产生的一系列教育、经济、心理等问题。面对巨震对经济毁灭性的打击、后续孩子教育、经济“青黄不接”等问题,该政策都缺少长效规划。目前,再生育父母大多步入中老年化是映秀镇再生育家庭最大的特点,随着父母年龄老化,劳动能力的退化,经济收入就更加微薄,家庭对于再生育孩子成长和教育高额成本支出就显得更加艰难。
  
  作为“5.12”重灾区汶川县映秀镇,“类隔代”教育的研究刚刚步入起步阶段,大量理论与实际问题也亟待解决。其中包括:地区教育发展不平衡、区域间经济发展差异大;政府、学校关于“类隔代”教育重视度有待提高;家长教育理论及水平不高;社会对“类隔代”教育关注不多等。
  
  因此,针对再生育父母的双功能退化引起的类隔代家庭教育困境,急需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对解决该教育困境,政府是关键,需依托政府政策的支撑。
  
  就像最初为解决众多失独家庭问题,政府出台“人口再生育”政策,必须长期长效支持一样。所以,“人口再生育”政策衍生的后续家庭教育问题,同样需要政府出台“人口再生育政策”的延续政策。国家支撑、(家长)自我提升和学校(社会)支持的“三位一体”的人口再生育延续政策(如图 7.1),应该是未来出台政策的方向,不能仅是谈政策就是政府政策,还应该包括自我提升和社会帮扶。否则,解决问题的突破仅局限于政府,类隔代家庭教育问题永远都得不到持续有效的解决。而“三位一体”的人口再生育延续政策综合考虑再生育家庭、社会组织和国家的交互补充作用,其融合效应会扩大。政府、学校、家庭需要在充分了解“5.12”重灾区现状的基础上共同努力,合力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格局和支持体系。
  
  全社会只有形成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格局,再生育家庭教育问题才能得到有序高效的解决。
  
  本研究希望:通过对“5.12”重灾区“类隔代”教育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对“类隔代”家庭教育中潜在问题及原因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解决“类隔代”教育问题的可行性性建议,除了能够为我国家庭教育体系的完善提供参考价值外,还能为“5.12”重灾区“再生育”延续政策的出台提供客观依据,对我国即将普遍到来的“二胎”家庭也能具备启发思考与借鉴意义。
  
  本研究更期待:社会各界对“类隔代”群体能投以更多的关注,通过全社会的齐心协力,“类隔代”教育能成为中国特殊国情下的特色家庭教育,并在将来能够帮助再生育家庭实现“一解家庭后顾之忧;二促孩子快乐成长;三让父母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的“多赢”局面。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办公厅。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R].国务院令[2008]526 号,2008-6-8.
  
  [2]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做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R].国发[2008]22号,2008-7-5.
  
  [3] 国务院办公厅。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R].国发[2008]31 号,2008-9-19.
  
  [4]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地震灾区学生伤亡有关善后工作的通知[R].国办发电[2008]6 号,2008-5-30.
  
  [5] 周建瑜。汶川地震灾区开展丧子家庭再生育服务工作情况的调研-以极重灾区绵竹市为例[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0,(3):93-96.
  
  [6] 刘星。 3106 个新生命带来奇迹[N].四川日报,2011.10.20.
  
  [7] 刘云 , 张果 .“5.12” 震后再生育背景下 “ 类似隔代家庭教育 ” 问题研究 [J]. 西北人口,2015,7:123-125.
  
  [8] 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新时期家庭教育的特点、理念、方法研究》课题组。 我国家庭教育的现状问题和政策建议[J].理论视点,2012,1:6-11.
  
  [9] 王琴。优化体制机制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J].河南社会科学,2011.4:89-92.
  
  [10] 邹强。中国当代家庭教育变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9:5-7.
  
  [11] [德]老卡尔·威特,小卡尔·威特。卡尔·威特家训全书[M].北京出版社,2007.9:156.
  
  [12] 李天燕。家庭教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4):70.
  
  [13] 李安。美式教育成功之秘[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7):56.
  
  [14] 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第七[M].合肥:黄山书社,2000(9):53.
  
  [15] 刘湛秋。中华家庭读物[M].合肥:黄山书社,2000(9):52-57.
  
  [16] 朱庆澜,赵忠心。中国家庭之道[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1):297.
  
  [17] 戴军。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社会化行为的个案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297.
  
  [18] 吴海霞 . 母亲教养方式 . 母子依恋与小班幼儿入园适应的关系研究 [D]. 首都师范大学,2009:22.
  
  [19] 莫艳清。家庭缺失对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的影响及其对策[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l):151.
  
  [20] 肖美兰。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伦理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08:15-16.
  
  [21] 孔屏 , 周利娜 , 刘娟等 . 祖父母教养与孙子女情绪适应关系的实证研究 [J]. 教育学术,2010,8:18-19.
  
  [22] 李雪莲。震后农村 0-3 岁再生育婴儿的家庭教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 2012,3:4.
  
  [23] 谢鸿斌,秦莉。北川再生育家庭孩子的教育和养育现状[J].现代企业教育,2013.12:300.
  
  [24] 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W].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52-57.
  
  [25] 李路路。再生产的延续:制度转型与城市社会分层结构[W].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41-164.
  
  [26] 于丹。婴幼儿亲子教育初探[J].黑河学刊,2013,5:155-156.
  
  [27] 张萌萌。浅议我国农村家庭亲职教育[J].新西部(理论版),2012,7.
  
  [28] 傅晨。试论隔代教育对幼儿个性养成的影响[J].科教纵横,2010(9): 197.
  
  [29] 李洪曾。祖辈主要教养人的特点与隔代教育[J].上海教育科研,2006(11):145-146.
  
  [30] 吴忠观,杨致恒等。试论我国人口再生产[J].人口研究,1980,7(4) :56-60.
  
  [31] 刘铮。人口理论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5:57.
  
  [32] 金平。论人口生产模式及其转换[J].西北人口,2000,02:45-46.
  
  [33] 李建民,原新,王金营。中国人口转变地域差异的聚类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1,02:52-56

        [34] 朱中仕。人口生产的家庭理性与社会理性的分析[J].西北人口,2013,34(4):12-17.
  
  [35] 班华。心育再议[J].教育研究,2001(12):28-33.
  
  [36] 崔景贵 . 关于我国心理教育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 [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12(4):100-103.
  
  [37] 陈敬朴。为教育共同发展作证[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35-36.
  
  [38] 洪朝辉。当代中国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33:45.
  
  [39] 高群峰。当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08:21.
  
  [40] 穆彦青。家庭教育该如何与幼儿园教育实现互补[J].家长学校,2010,3:37-40.
  
  [41]武传君,杨江明。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动运行机理分析[J].安康学院学报,2007,2,19(1):110-112.
  
  [42] 王维,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化[J].家庭教育,1994:18-19.
  
  [43] 赵忠心,《家庭教育学》[J].人民出版社,2005.8:267-269.
  
  [44] 曹旭东。大冶市农村隔代家庭教育现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11:6.


  致 谢
  
  首先,衷心感谢我的导师张果教授,这篇论文主要是受到张老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12”地震后再生育小孩及家庭可持续发展研究》(基金号:12BRK021)的支持才得以形成。从开题报告到论文的写作到论文的定稿,其中的每一个环节张老师都给予我热心的帮助。但是张老师对我的支持远不止论文的指导,更在于其学术的指引和高瞻远瞩的眼见,张老师为人拥有“大气磅礴”的胸怀,做事长存“规范严谨”的态度,这些都对我影响深远。此外,我还要感谢政治与教育学院的彭燕教授,在我毕业论文研究内容出现迷茫期时,给予我的细心的指点建议与启发。
  
  其次,感谢我的同门师兄弟姐妹们给予我的帮助与支持。特别感谢大师兄曾永明博士在学术上,给予我非常大的启蒙,引导我逐步走向一条“规范”的学术路线;感谢二师兄卫言老师,在生活、学习上给予我的关心和照顾;感谢刘静雯、梁青山在我返校不便时给予我的热心帮助。
  
  在研究生生活即将结束之际,衷心感谢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的各位领导和研究生期间任课的各位老师。谢谢你们在研究生三年对我的关心、帮助和支持!
  
  感谢我的家人,一直在我背后对我学业的默默支持,始终给予我最大的精神支撑;感谢 13 级朝夕相处的小伙伴,在这三年中给予我无私的帮助,是你们一路陪伴我度过了研究生三年的美好时光!谢谢大家!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家庭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