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家庭教育论文 >

地震灾区“类隔代”教育存在的问题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12-02 共4627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4 “5.12”重灾区“类隔代”教育存在的问题
  
  8 年前政府为缓解“5.12”重灾区巨大人口损失以及灾民的丧子之痛,出台了人口“再生育”关怀政策,使很多因震失独家庭因再生育婴儿的诞生而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但是,现在 8 年已经过去了,再生育儿童大部分已经步入学龄前阶段(最大孩子已达 7 岁),但也因“类隔代”的巨大年龄差,随之又衍生出一系列类隔代家庭教育问题,这使得再生育家庭再次陷入迷茫阶段,孩子未来的教育何去何从?家庭越来越繁重中的经济包袱该如何缓解?这一切都使得再生育家庭陷入未来严峻困境之中。
  
  “5.12”重灾区映秀镇“类隔代”教育的学龄前儿童的两个主要活动空间为家庭和幼儿园,但是针对家庭教育而言,父母作为类隔代教育的施教主体对再生育儿童的影响尤为突出。本章节主要结合家庭现状以及典型案例归纳出“5.12”重灾区映秀镇再生育家庭在“类隔代”教育中潜在诸多不容小觑的问题:
  
  4.1 巨大的年龄差导致心理代沟
  
  据统计,在“5.12”重灾区再生育家庭中,90%的父母与孩子存在巨大年龄差,大部分父母与孩子年龄差都高于 40 岁,这就是“类隔代”家庭的一个显着特征,同样也成为“类隔代”教育产生的核心根源。
  
  在中国现在的农村家庭中,年龄在 48-55 岁的夫妇应该处于“儿子已成家,孙子绕膝前”的晚年阶段,但“5.12”重灾区映秀镇的同龄夫妇却不然。在映秀镇调查的 100 个再生育家庭中,75%的父母处于 49-54 岁阶段,他们本是到了做爷爷奶奶的阶段,但因为震后再生育使他们重新做起娃娃们的父母。他们对比正常家庭同龄人时,自己与他们同样是带小娃娃,但他们带的是孙子,自己带的依旧是儿子,其中的辛酸与苦楚也就不言而喻。
  
  8 年后的今天,这批再生育小孩已经步入学龄前儿童阶段,大部分已经开始上幼儿园(统计显示,主要集中在大班与中班),也就成为幼儿园儿童的重要组成成员。在父母接送小孩的过程中,再生育儿童每日看见其他同龄人父母年轻的面孔难免会在心底将自己的父母与其他父母进行对比,好奇心驱使再生育小孩产生疑惑:为啥子他们的爸妈年轻漂亮,我的爸妈却跟他们的爷爷奶奶很相像?父母对此也一肚子苦水…长此以往,再生育孩子的无知与虚荣心对比会增加他们心底落差,甚至产生自卑。
  
  【案例六】付女士今年 51 岁了,是映秀镇中滩堡的一位再生育母亲,再生育的娃娃现在 6 岁,在幼儿园上大班,为了照顾一家老小,付女士在映秀镇主要靠贩卖一些季节性水果为生,来贴补家用。据付女士介绍:她生第一个孩子记得是 22 岁,如果不在地震中夭折现在 26 岁,也应该结婚了,她或许也早早上抱孙子了,但是地震破灭了这一切的美好场景,更糟糕的是,付女士丈夫的右腿也在“5.12”地震中被砸成重伤,腿伤好后劳动能力也随之严重减弱,只能呆在家里,有时候帮忙照看水果生意。当问及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付女士又开始愁眉不展,可见这自然也是家庭的沉重话题。付女士最担心就是再生育家庭中类隔教育的核心问题:“随着娃娃越来越大,我们也越来越老了。年龄老到岁数了,我们自然就跟不上这个时代,哎,掉队啦!”、“以后孩子大了,我们也越来越不懂他的生活世界,真怕他有什么不和我们说,真焦心啊!”
  
  在孩子快速成长的同时,本就高龄的再生育父母也越来越老,那么家庭生活负荷也就越来越重。加之巨大的年龄差致使孩子与父母产生认识以及心理代沟,父子之间很少袒露心迹,共同话题自然少之甚少,这样父母对孩子就更加不了解。所以,类隔教育让再生育父母们开始忧心忡忡。
  
  付女士所担心的心理代沟问题应该是“5.12”灾区再生育家庭普遍面临的教育问题。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信息知识飞速更替,正常家庭成员之间尚且存在不少心理代沟,更何况是这种特殊情况的再生育家庭呢?到底该怎样探寻再生育儿童的内心世界,怎样熟知小孩的心理需求,怎样规划他们的未来教育,又该怎样促进再生育家庭进行有效沟通,这些都将是“类似隔代”家庭将面临的难题。
  
  4.2 经济缺口产生抚养“青黄不接”局面
  
  “类隔代”家庭最大特征是父母与孩子年龄差距巨大,真是因为这种巨大年龄差导致家庭出现经济缺口,抚养能力退化。上文调查数据显示:75%的被调查父母均处于 49-54 岁阶段,可是再生育小孩目前主要集中于 4-5 岁年龄段(最大年龄者只有 7 岁)。当再生育孩子们步入中学时代时,再生育父母普遍进入 60 岁的赡养年龄。伴随年龄老化,劳动动力自然随之退化,父母到了需要赡养的阶段,但此刻孩子们尚未成年,正处于学业拼搏阶段,也正是需要父母给予学业资金支持阶段。由此,父母与孩子均需经济抚养的经济缺口出现,导致再生育家庭出现抚养“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
  
  【案例七】6 岁的小明是映秀镇枫香树村的单身家庭小孩,父亲虽在地震中幸存,但身体不太好,在震后重建两年去世了,母亲刘女士就带着他一个人过日子,为了谋生,母亲一直在舅舅家开的饭馆帮忙维持母子开支。在饭馆看到刘女士时,她正在给客人端面条,知道我们的来意,刘女士招呼我们坐下,收拾完桌子碗筷后,她向我们袒露“:他以前有一个大儿子,如果他还活着今年应该上大二了”说到这里,她面部显现难以掩饰的悲伤。接着,她继续补充道:“儿子的初中同学现在都上大二了,每次放假他们都来我这里吃面,看见他们我都会想起儿子”说到这里刘女士面部开始抽动,眼睛开始红了。提及再生育的娃娃,刘女士也很忧愁“现在这个娃娃还这么小,我都 49 岁了,他现在上幼儿园我还能够维持,等他再大些上中学,我都快 60 了,挣不动钱了,孩子上不起学咋办!”.
  
  案例中刘女士的担忧并不无道理,每个父母都希望把最好的悉数留给孩子,但迫于自身年龄老化,劳动力退化,孩子尚在幼年,谁来补全这种摆在两代人面前的“经济缺口”,这种“青黄不接”的抚养局面到底该由谁来买单呢?
  
  4.3 家庭教育内容片面,教育方法(观念)陈旧
  
  教育内容片面化在农村普遍存在,也是乡村教育的普遍缺点,“类隔代”教育也不例外。通过与上文数据分析,映秀镇“类隔代”家庭教育片面化主要突出表现在忽视孩子天赋的挖掘,可能与父母自身文化素质有关,只会机械教授数字与汉字,要求孩子重复记忆,并不顾孩子自身接受进度,方法也尤为陈旧。表 3.9数据显示,对于绘画、唱歌、舞蹈、手工、下棋等才艺培养的家庭不到 10%,家长们自身不会,自然也意识不到要培养孩子这方面的天分。另外,孩子的自理能力和生活习惯家长们也没有重视培养,比如孩子饭前不洗手,直接用脏手抓东西吃,乱喝生水、见长辈不打招呼等等。再生育父母们大部分宠爱震后新生儿,很少要求孩子做这做那,对于孩子礼仪习惯方面也没有严格要求,教育内容显得尤为欠缺。
  
  调查显示:81.34%的父母进行家庭教育主要是通过与周围邻居或同事交流经验得来(见图 3.5),很少咨询医疗人员,家教知识缺乏科学系统的指导。再生育父母与孩子存在巨大年龄差,那么这也说明孩子的教育环境并不同于父母 40 年前的成长背景,进而不同时代的世界观也有所迥异,光有丰富的教育经验是远远不够的,父母的教育观也应该跟上时代进步的步伐。从表 3.10 看出,51%父母对于孩子不良行为是持明令禁止态度的,缺少耐心引导,这样对孩子性格及智力开发方面都将产生不良影响。
  
  与此同时,表 3.5 数据得出:再生育家长受教育主要集中在小学,一小部分为初中文化,他们文化水平都偏低。源于家长自身素质有限,教育心理学知识贫乏,他们只看重孩子学了多少知识,更看重孩子考试分数,却从来没有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及性格形成,更有父母认为只要保证再生育小孩在生活上吃饱穿暖即可,关于孩子的教育都应该是学校全权负责。表 3.8 显示大部分父母对孩子的早教意识淡薄,近 70%竟认为孩子学龄前不需要学东西,并满心认为教育孩子的重大责任应该由幼儿园和学校教师承担,更有 85%的家长认为自己不会教育小孩,幼儿园和老师对自己小孩的教育最重要,从而弱化父母在孩子成长阶段的教育职责。再生育家长这种“只重分数、不重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靠老师”的教育观念,将严重影响再生育儿童的性格形成及心理人格的健全。
  
  4.4 缺乏情感沟通与引导
  
  在“5.12”再生育家庭基本情况调查中,表 3.4 数据显示:85%的再生育家庭收入比震前减少,本就拮据的生活加上再生育孩子的抚养费用,巨大的经济负担也就不言而喻。或许因为灾后得子的缘故,艰难的生活困境并未减轻父母对再生育小孩的疼爱。大部分父母更多地注重孩子的营养健康,并且尽力满足孩子的一切物质需求(见表 3.8),却忽视了满足孩子心理需求。
  
  通过调查发现,90%以上的再生育小孩的业余时间都是在看电视或与小朋友玩,他们与父母也很少言语沟通,缺乏很多交际引导,很多孩子怯生,甚至不愿说话。72%的家长也表明自己没有意识到孩子在心理方面的需求(见表 3.8)。
  
  【案例八】 龙龙今年 7 岁,刚刚步入一年级,地震之前他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如果现在还活着应该都 20 多岁了。震后组织重建房舍后,龙龙家房屋宽裕,于是楼上作为客房开起了小客栈供游客歇息,龙龙妈妈就近在门口卖小饰品,爸爸外出务工要年底才能回家。放学后,龙龙趴在桌子边做作业一声不吭,妈妈招呼客人的同时,时不时盯两眼他的作业。可能是龙龙算术做错了,妈妈用重语气提醒了他,他低着头,趴在桌子上不停写,不一会儿,妈妈又看了一眼,这次貌似妈妈没有耐心了,开始以强硬的语气呵斥他,并且手在桌子上拍的啪啪响,责怪龙龙笨,演草纸也被拍到了一边,小龙龙坐在凳子上一动不敢动,依旧不敢吭声,然后低头继续演算…做完作业,龙龙边吃饭边看了会电视,妈妈依旧端着碗在门外看生意,直到天黑,龙龙睡去。
  
  和龙龙妈谈起教育孩子需要耐心引导,多沟通谈心时,龙龙妈一肚子苦水:“我们这的旅游业不光景,挣不了几个钱,外地人来买东西还要讨价还价,还说地震时给我们捐了款的,一天到晚操持这个家都还拮据的不行,哪还有时间教娃娃呀”、“我们文化不高,能盯着点都算尽力”.
  
  龙龙的案例是再生育家庭教育中存在的普遍现象,他们的父母都是直接强硬的态度,对待孩子缺少耐心引导。这也与震后再生育家庭收入的入不敷出有关,大部分父母外出务工或勤于农事或操持小本生意,从早忙到晚,无暇顾及照料孩子,也很少有时间陪孩子,据关于“家长每天真正陪小孩玩耍、与孩子沟通的时间”的问卷统计,86%的再生育父母表示没时间陪孩子,只有 18%父母能做到每天陪孩子 1 个小时左右。关于亲子活动的问卷统计:96%的再生育父母没有与孩子进行过亲子活动互动,加上自身文化素质有限,父母劳累不会向孩子吐露生活的艰辛,也不会定期与孩子进行坦诚心扉的交流,更不用说什么情感沟通了。这样长期压抑孩子的心性,很多孩子即使有什么心里话也不愿向父母吐露,势必会造成孩子性格孤僻、自我封闭,轻轻淡漠。
  
  4.5 对孩子寄予高期望值
  
  每一个作父母的都有一颗“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心,映秀镇再生育家庭父母也不例外。从表 3.11 统计数据不难得出:大部分再生育家长对再生育儿童的未来发展寄予过高的期望;92%的再生育父母认为孩子要上大学并接受更高的教育,还有 56%的父母认为相比大学,他们更看重技能,认为孩子必须掌握一项技能,以后能用自己的看家本领挣个“铁饭碗”.总之,大部分再生育父母有望子成龙的期盼,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功成名就,能够为家族增光。
  
  对孩子寄予高期望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过高期望难免会给孩子带来的巨大的心理负担,达到父母期望还好,若没达到怎么能忍心让他们父母失望?在孩子早期就给予过高期望也会剥夺他们本应该拥有的快乐的童年,这样孩子很容易产生抵触心理,他们开始厌学,更严重的会导致孩子因不堪重负而心理畸形发展。
  
  与此同时,孩子早期的性格、品性、道德感与价值观的形成都会受到干扰。高期望未必能造就社会可用之才,一个能立足社会的人,缺乏责任感与道德约束,也不一定就是优秀人材。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家庭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