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效果研究
4.1 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效果研究假设。
4.1.1 有关两种会计准则下财务信息差异的假设。
会计信息依托于公司的财务报表,而财务报表是依据会计准则制定的,可以说,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会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总体而言,会计准则的趋同理论上会导致会计实务的趋同,会计实务的趋同可以用两种准则之下的会计数据是否具有显着性差异来衡量(刘永泽等,2012)36.理论上讲,如果中国的会计准则已经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那么中国会计准则在实务上也应该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所以为了使得研究更加直观,更加全面,本文以在 A 股和 H股同时上市的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净资产差异、净利润差异以及经营现金净流量差异三项财务数据来确定新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是否在实务上实现存在显着差异。
假设 1:两种会计准则下 A+H 股上市公司财务信息不存在显着差异
4.1.2 有关新会计准则会计信息相关性的假设。
会计信息使用者在做出经济决策的时候,往往需要参考会计信息,但并非所有的会计信息都能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有用的会计信息指的是能够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会计信息使用者在接受了这些会计信息后作出了的经济决策会引起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以及交易量的变化。也就是说,会计信息具有价值相关性,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依据会计信息的内容做出投资决策或者修改投资决策,这种相关性可以通过财务指标和股票价格来衡量。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终极目标是向世界各国的会计信息使用者、评价者提供高质量且具可比性的会计信息(王跃堂,2003)37,使这些会计信息有助于使用者作出决策。所以本文认为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能够使得中国企业的会计信息更加可靠、相关性程度得到提高。
假设 2:新会计准则提高了 A+H 股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相关性。
4.2 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效果研究方法。
4.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从 2007 年 1 月 1 日开始,新中国会计准则开始实施,也意味着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实现了实质上的趋同。所以本文关于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效果的实证研究从 2008 年开始,选用 2008 年至 2015 年的财务数据,以同时在 A股和 H 股同时上市的公司作为初选对象。为避免研究结果产生偏差,对初选对象进行如下筛选:
(1)选取在 2007 年 12 月 31 日以前在中国大陆和香港同时上市的公司;(2)剔除金融、保险和证券行业的上市公司样本;(3)剔除数据缺失的公司样本;在对上述 3 个条件进行筛选和比对过后,本文最后得到 31 家 A+H 股上市公司为有效样本,进行下一步的实证研究。
本文的财务数据来源主要分为两个部分:按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数据主要来源于东方财富网;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数据则来自HKEXNEWS.
4.2.2 研究步骤。
本文主要研究 2008 年至 2015 年 8 年间,31 家 A+H 上市公司根据新中国会计准则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分别制定的财务报表间的净利润、净资产、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三项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差异情况,通过一般性统计、描述性统计和显着性检验来分析中国会计准则向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状况和效果。
主要研究步骤如下:
(1)逐年计算样本公司 2008-2015 年的净利润、净资产和经营现金净流量差异额,计算公式如下:
净利润差异额=按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中的净利润一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中的净利润净资产差异额=按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中的净资产一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中的净资产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差异额=按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中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一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中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若计算的结果大于零,则为正差异;若小于 0 为负差异;若等于零,则为零差异,即无差异。
(2)对(1)的计算结果进行一般统计和描述性统计,并针对统计结果分析其变化趋势。
(3)对净利润、净资产、经营净现金流量的差异的逐年变化情况,运用 T 检验法进行显着性检验,并分析其变化趋势。
(4)结合上述几步的分析结果,对上述统计分析和显着性检验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从而评价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效果。
4.2.3 模型分析。
当前研究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主要是直接验证会计盈余与股票价格或报酬之间的线性关系是否显着,一般以价格模型或报酬模型为主要工具。在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研究过程中,关于选择哪个模型更有效或者能得出更可靠的结论,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结论。有学者如 Gonedes 和 Dopueh(1974)等认为从理论上而言,当不存在完备的价值模型时,报酬模型比价格模型更有效;Ball 和 Brown(1968)发现,会计盈余数据是有信息含量的,他们以年作为观察的时窗,研究会计盈余的变动与股票报酬之间的关系。Easton 和 Harris(1991)在他们的研究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更具说服力的模型来验证盈余和股价关系,这一模型以盈余水平和盈余变化作为解释变量,以股价为被解释变量,这比单独使用任何一个变量,能更好地解释证券报酬。
4.3 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财务报表差异实证检验。
4.3.1 一般性统计。
双重披露净利润差异的一般性统计。从总体来看,负差异数在上下波动,最大的上升是从 2011 年的 11 家上升至 2012 年时的 17 家,上升幅度达 55.55%;正差异数总体则也呈波动的趋势,最大的下降是从 2009 年至 2010 年以及 2011 年至 2012 年,下降公司数为 5 家,下降幅度分别为 27.78%、26.32%;2011 年甚至出现了 1 家双重披露净利润差异为 0 的公司,其余年间该项指标为 0.
另外,正差异公司数量和负差异公司数量逐渐趋向一致,2015 年的数据更加显示正差异公司数几乎等于负差异公司数,显示了按照两个准则披露的净利润金额逐渐趋同。
双重披露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的一般性统计情况。从总体来看,负差异数总体呈递增趋势,从 2008 年的 7 家上升至 2015 年时的 12 家,上升幅度达 71.43%;正差异数总体则呈递减趋势,公司数量从 2008 年时的 23 家减少至 2015年时的 19 家,下降幅度为 17.39%.双重披露经营现金净流量差异的一般性统计显示零差异公司数量变化情况不大,而正负差异公司逐步减少。
4.3.2 描述性统计。
2008 年至 2015 年的净利润差异额的均值有正有负,2011 年、2012 年以及 2015年三年未负,其余五年均为正数,说明从总体上看,根据中国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中的净利润水平高于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中的净利润,表明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仍存在差异,但是很明显,这种差异随着时间变得越来越小,这就说明了新中国会计准则的实施使得 A+H 股公司在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下净利润差异呈缩小的趋势,差异不显着。
2008 年至 2015 年的净利润差异额的均值呈减小的趋势,2011 年由负差异变为正差异,但差异的绝对值还是在减小。总体上来说,虽然新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仍旧存在差异,但是均值总体上也在随着时间而逐渐减小,说明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也在逐年缩小,这就说明了新中国会计准则的实施使得 A+H 股公司在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下净资产差异呈缩小的趋势,差异不显着。
从 2008 年至 2015 年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均值来看,新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下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差异额均值均为正数,标准差也均为正数,且标准差总体上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因此,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角度,新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下的差异逐渐缩小,这就说明了新中国会计准则的实施使得 A+H 股公司在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下净资产差异呈缩小的趋势,差异不显着。
4.3.3 显着性检验。
根据上表列示的 T 检验法的结果,作出以下分析:
净利润差异分析。
各年净利润差异符号绝大多数为正,说明依据国际会计准则披露的净利润小于依据新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水平,体现出了两种会计准则在计算净利润时的稳健性与谨慎性不一致。2011 年时,T 值的绝对值最大,为 1.7956,相应的显着性水平为 10%,其他 7 年的显着性水平均大于 0.1,表明净利润差异不显着,净利润差异在减小。可以说,2008 年至 2015 年双重披露的净利润差异总体呈下降趋势,会计准则趋同效果明显。
净资产差异分析。
各年净资产差异符号除开 2009 年、2011 年、2015 年为负,其他 5 年均为正数,说明依据国际会计准则披露的净资产小于依据新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水平,体现出了两种会计准则在计算净利润时的稳健性与谨慎性不一致。从显着水平上看,P 值最小值在 2011 年,P 值为 0,其次是 2009 年,P 值为 0.0024,然后是 2013年,P 值为 0.0339,P 值最大值在 2014 年,P 值为 0.1893.再看看 Z 的绝对值,2008 年至 1015 年分别为 1.3617、3.1633、1.0231、4.5988、1.2737、2.1712、1.3277、1.5242,总体来说呈现出一条上下波动的曲线,但是下降趋势还是比较明显的,表明了双重披露在净资产上的差异越来越少。可以说,2008 年至 2015 年双重披露的净资产差异总体呈下降趋势,会计准则趋同效果明显。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分析。
各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差异均为负数,说明依据国际会计准则披露的净资产大于依据新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水平,体现出在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披露方面中国会计准则比国际会计准则更加谨慎和稳健。从显着水平上看,P 值最小值为 0,分布在 2009 年和 2011 年,显着水平在 1%,其次是 2014 年,P 值为 0.0057,显着水平在 1%,然后是 2013 年,P 值为 0.0236,显着水平在 5%,P 值最大值在 2015年,P 值为 0.1375.再看看 Z 的绝对值,2008 年至 1015 年分别为 1.5726、4.6522、1.6981、5.1382、0.2022、2.3219、2.8683、1.5052,Z 值的趋势与显着性水平相近,Z 值最大的两个值分布在 2009 年和 2011 年,其余年间几乎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表明了双重披露在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的差异越来越少。可以说,2008 年至2015 年双重披露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差异总体呈下降趋势,会计准则趋同效果明显。
4.4 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价值相关性检验。
4.4.1 变量描述性统计。
价格模型下 2008 年至 2015 年间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A+H上市公司的 A 股 GROSP 均值为 0.069,表明了期间出现了上涨,涨幅为 0.069%,这可能与期间 A 股指数表现较好有关;H 股 GROSP 均值为-0.802,显示期间 H 股股价出现了-0.802%的跌幅,这可能与期间香港恒生指数出现跌幅有关。每股收益增长率 GROPERP 方面,A 股均值为-0.904,H 股均值则是-1.166,表明了期间每股收益 PERP 的变动不大,但 CAS 和 IAS 披露均出现了微降。总资产对数方面,国内披露数和香港披露数几乎一致,均值为 24.734 和 24.780,体现了中国会计准则向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效应。
4.4.2 报酬模型分年度多元回归检验结果分析。
2008 年至 2015 年报酬模型回归结果,具体分析如下:
从各年报酬模型 F 值来看,2008 年至 2015 年间 A 股 H 股 F 值虽然有波动的情况,但总体来说呈现的是涨幅,A 股 F 值最小值为 0.34,最大值为 5.53,H 股 F值最小值为-0.063,最大值为 3.99;从显着性水平(Sig.)来看,2008 年、2012 年和 2014 年这三个年度 A+H 股均未能通过显着性测试,可能与这几年间发生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系统性风险,股票市场非正常波动所导致。从判定系数 Adjusted R2变化趋势可以看出,Adjusted R2总体呈现出上升的态势。分别来看,A 股的 AdjustedR2最大值为 0.312(2011 年),最小值为-0.070(2012 年),H 股的 Adjusted R2 最大值为 0.230(2013 年),最小值为-0.062(2009 年),A 股的 Adjusted R2上升的最大幅度是从 2012 年到 2013 年,上涨了 0.38,H 股的 Adjusted R2 上升的最大幅度是从 2010 年到 2011 年,上涨了 0.259,Adjusted R2的上升趋势表明了报酬模型的拟合优度不断改善,表明了两地的会计信息质量总体呈平稳增长的趋势,内地和香港的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时,越来越信赖会计报表的信息。上述三个指标各年大致呈平稳上升状态,表明了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逐年提高,报酬模型的实证结果验证了新会计准则提高了 A+H 股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相关性这一假设。
4.5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是对 2008 年至 2015 年间 31 家 A+H 股上市公司根据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选取了净利润、净资产和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三项财务指标以及其差额进行一般性统计和描述性统计,并通过对其进行显着性检验来验证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效果。
通过对净利润差异额、净资产差异额和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差异额三项财务指标进行一般性统计与分析,本文将差异额分为正差异、负差异和零差异三种,通过对各项指标的统计结果分析,发现 2008 至 2015 年间,随着新中国会计准则向着国际会计准则的持续趋同,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正在不断缩小,这就说明新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有效果的。
通过对双重披露下各项指标及差异额进行 T 检验,表明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双重披露下各项财务指标及其差异额无显着性差异,换句话说,新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实现了实务上的趋同。
另外,本章主要通过报酬模型对 2008-2015 年的 A+H 股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分年度进行回归分析,以检验两种准则下的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模型的研究结果显示,从总体上来说,随着企业会计准则的趋同,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呈增长趋势,会计信息的质量稳步提高。财务指标对股价的解释能力越来越强,表明两地投资者越来越依赖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进行投资决策,验证了新会计准则提高了 A+H 股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相关性这一假设。
财务问题是企业发展中的重中之重,一旦企业发生了经济危机,就一定会对其日后的发展趋势造成影响,甚至还可能引发破产,因此,十分有必要落实好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
农业科研单位和其他事业单位相比,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从而决定了其独特的管理方式.而农业科研单位的财务管理,有别于行政单位完全侧重于社会效益和企业主体完全追求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方式,而是在社会效益优先基础上,追求经济效益的事业绩效最大化[1],农业科...
一、煤炭企业内部控制于财务管理的重要性煤炭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也是我国具有优势资源的行业。这是由我国煤炭储量及国民经济发展阶段决定的。因此,煤炭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相当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各地通过规范行业发展,企业重...
一、问题的提出预算作为传统使用最广泛的管理控制手段,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鉴于国内外组织经营环境的变化和预算执行难度的增加,预算管理效率的提升受到了广泛的质疑。因此,如何提升预算管理效率,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成为学术界研究的内...
本文使用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的方法,对以往税务会计研究热点及热点之间的关系做出总结,并预测了税务会计的研究方向。大家在有关税务会计论文写作时,可以参考这篇题目为税务会计研究的热点问题探究的税务会计论文。原标题:税务会计研究的规律、热点和趋势...
参考文献[1]陈欢。浅析紫鑫药业财务造假案[J].当代经济,2013.12[2]陈莉。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舞弊及其审计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3]冯果,袁康。国际板财务欺诈风险的防范与法律控制[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Z1):51-55.[4]黄...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决策部署,在水利部党组的高度重视下,水利部正式建立了由水利预算项目储备、水利预算执行考核和水利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组成的水利部预算管理三项机制。其中,政府采购管理与执行是作为水利预算执行中的重要环节。但在政府采...
会计是信息系统,主要的目的就是能够让信息的使用者依靠这些信息进行作出准确的判断。在当前的低碳经济理念的提出之后,我国在经济发展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尤其是在众多企业的发展中,为能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就在外部的负面效应层面比较突出,这就有着环境...
第2章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中国的会计制度很早就出现了,内容众多,在大学里都有专门的学科会计系。每个国家都根据国际会计准则(IFRS)设立适用于本国国情和企业制度规范的会计准则。例如,中国有自己的会计准则(PRC),美国也有自己的会计准则(USGAAP...
第4章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作为一个1920年成立并不断发展的全球跨国集团企业,无论从会计制度,还是从实践方面,都有自己独到并且非常成熟的经验和政策,研究润滑油工厂的会计制度设计,对于我国发展此类工厂企业,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4.1建立完善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