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引 言
武汉是省会大都市,是中国中部金融发展的中心,长江经济带的龙头,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城市三镇两江百湖,面积世界第一,人口密集。随着武汉市城市经济建设、城市进程化的飞速发展,公共交通发展也在不断提速,而且规划将武汉打造成为世界旅游名城,在不久的将来,还将武汉打造成国际枢纽城市、世界公交都市。作为城市大众代步工具的公交车,其发展形势喜人,与之同步发展的武汉市公交车广告,如海潮般澎湃而来。电子媒介、无线数字视频、数字化设计、互联网的参与,更为武汉市公交车广告拓开了发展空间。武汉市公交车广告,在宣传产品或品牌的过程中,同时为服务市民,推动武汉经济的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公交车广告是起源于经济,发展于经济,但其功能却远不止于传递商品信息、追求经济效益。武汉市公交车广告,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武汉城市形象的代表,武汉市公交车广告在传播产品或品牌信息的同时,还承载着亮丽武汉城市形象、推介武汉文化、宣讲武汉精神的使命。武汉是经济建设城市,也是文明建设城市,武汉市公交车广告在这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不仅如此,武汉市公交车广告还有引领时尚,提高人们生活品质、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等一系列的功能。人们的生活在不断地提高中,审美水平也在提高,消费者对于广告艺术的要求自然也就提高了。作为以其优于其他媒介形式广告而迅猛发展起来的武汉市公交车广告,虽然脱去了青涩,但远没有成熟。武汉市公交车广告在成长中,自身出现了不少问题。就设计形式方面来说,存在的毛病,如主题或主体不突出,色彩混杂,版式编排没能与媒体特征相结合,视频画面颜色明亮度不合适,语音不柔和,构思缺乏创意,武汉城市元素运用得很少,互动性还不够突出,甚至粗制滥造等等。客观上,这些问题直接使广告的意图大打折扣,直接影响广告传播产品信息的效果,也让受众群体产生抵触情绪,还给武汉市城市形象带来不良影响。要提高广告的设计水平,让武汉市公交车广告健康成长,完成时代赋予武汉市公交车广告的光荣使命。国内外对公交车广告研究的角度各有不同,对于武汉市公交车广告设计形式没有提供可直接套用的理论,本文就是从设计形式入手,结合国内外有关公交及公交广告研究的理论,对实地调查来的武汉市公交车广告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一套适合武汉市公交车广告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性意见。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公交车广告有着能与受众亲密接触、覆盖面广、流动性强、传播时间长、篇幅大、经费少这样的显着优势,成为了移动式户外媒体广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快速的让消费者知晓,形成记忆,刺激消费欲望,并在短期内抢占市场先机”,选择公交车广告这种媒介形式,成为广告主的优先考虑。
正是因为公交车广告优于其它媒体广告形式,使产品能快速扩大知名度和树立品牌形象,以致很快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倍受重视的传播方式。
1.1.1 研究目的
本文根据武汉城市发展的需要,和武汉公交车广告的现状,结合国内外研究的理论和优秀案例,分析研究,从设计形式着手,提出了个人的建议,以供有关部门参考。
1.1.2 研究意义
通过对武汉市公交车广告设计形式案例的分析研究,提出武汉市公交车广告要在设计形式方面,提高设计质量,并设计出精美的广告,加强广告与受众的互动性,推介武汉的产品或品牌,传播武汉城市的精神、文化,推动武汉的经济建设和文明城市建设。让武汉市公交车广告健康发展。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对城市建设力度的加大,作为城市大众中最普遍的出行公交车工具,随着城市持续性发展而快速地发展。公交车为人们出行带来了快捷和方便,也为广告提供了有利的市场,繁荣了城市经济。公交车广告随着地理位置、人文环境、地方特色和外来文化等的不同而变化,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局面,成为了城市中美丽的风景。而传统广告制作在发展中,不再只是起初的手绘或简单的喷绘,新的科学技术、新的印刷工艺和新的材料,使广告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有了革新,给公交车广告开辟了更大的空间。当今,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普及,不断的推动了广告行业的发展,公交车广告也不再只拘泥于传统的平面广告形式,车内出现了电视视频广告、LED 广告和触摸屏广告等不同媒介体的现代表现形式。
当今的中国公交车广告还处在上升期,大多以商业目的为主,时常为了赢得消费者的眼球,而出现无创意广告,甚至盲目堆积色彩和图案,不顾忌受众的心理需求,广告内容杂乱无章,广告形式不规范等问题,严重影响公交车广告的发展,甚至波及到城市精神面貌层面,使受众对公交车广告产生了抗逆、忽视等心理。
于是,如何让城市生活的氛围具有高品质、城市整体视觉形象完美、城市环境舒适感良好等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而如何让公交车广告可持续性健康的发展,也成为城市良性循环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国内外学者对于公交车、广告、公交车广告等,从不同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自己相关的见解,发表了很多论文着作。为公交车广告的发展,建立了理论依据。
1.2.1 国外研究现状
英国最早使用公交车做交通媒体,研究的学说也有不少,国外学者罗伯特·瑟夫洛的《公交都市》,是以城市公交系统可持续性发展为出发点,研究如何将城市公交服务与城市布局相结合,为我国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经验。
如 1898 年 E. ST. ELMO LEWIS 在广告效果方面,建立了“AIDA”模式,将其分为 Attention.Interest.Desire 和 Actio 四个方面,即注意、兴趣、欲望和行动四阶段,奠定了广告阶段性效果的理论基础;1925 年,Edward. K. Strong Jr 在前者模式的基础上,又提出“AIDMA”模式,补增了 “记忆(Memory)”阶段。
国外学者多数就广告的创意、法律以及广告与环境、与人文的结合方面进行了研究。而且产生了很多经典性的公交车广告。
1.2.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公交车广告及其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正在迎头赶上。周韧的《车身视觉展示设计》,对各国优秀公交车广告案例作了展示,体现城市不同的人文环境对城市公交车广告设计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陈雪松《营销传播精要》一文,从营销传播的角度来研究了公交广告传播的特性与优点。而肖勇的《汽车图形》文章,是从车身广告的图形应用方面而进行的分析研究。他对其图形进行了分类,提出“车身广告图形的功能性在于信息传递。具有艺术性和功能性双重特点的车身广告,可以强化大众对车身广告的识记”.还如王艳华、王永红《让流动的风景更美丽--车身广告管理探析》站在广告市场规范角度,提出公交车身广告管理建议,处在发展过程中的车身广告,需要加强公交车广告市场的规范管理,促进公交车身广告健康发展。成诗维在《论户外车身广告媒体的优势》中,侧重广告学的角度, 总结出了车身广告覆盖范围广、千人成本低、接触频次高等特点,比较科学地分析了车身广告具有一般户外媒体所没有的独特优势,提出了车身广告具有它独特的审美功能和潜在的广告效益。中央美术学院郁建军在《车身广告视觉语言研究》文章中,调查研究了车身广告视觉语言的现状,将其与心理学相关的知识结合,指出公交车身广告作为一种广告视觉语言,它的运用与消费者认知心理存在着一定关系和矛盾,通过对两者的关系揭示,探索公交车身广告是不是还具有存在的价值及必要性。
由于数字化技术的广泛运用和互联网的普及,学者们对于公交车广告的研究广度和深度,又有了新的拓展和发掘。走在前沿的研究文献和论文层出不穷。如李波的《广告设计与数字化艺术联系》(《现代装饰理论》2012 年)、陈祁岩,陈汗青的《数字化、网络时代的广告设计艺术风格》、余淼的《浅谈数字化时代下情景环境中的互动广告设计》(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王婧的《网络广告的互动性研究》等这方面的论文都产生了一定影响。
国内外的这些文章,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对公交车广告进行了研究,为公交车广告设计、制作奠定了理论基础,总结出了成长中的优长和不足,为公交车广告的健康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论文从武汉市公交车广告设计形式入手,分析了武汉公交车广告表现形式的分类、特点及其公交车广告设计元素,对武汉市公交车广告设计形式进行了系统的梳理,阐释了武汉公交车广告形式设计要求,针对武汉市公交车广告设计的现状,提出了武汉公交车广告数字化设计应该与武汉城市环境相结合、加强与受众互动的见解。
城市公交车的快速发展,视频广告、LED 广告及 DM 广告等的加入,改变了以平面广告为主体的单纯形式局面。正因为公交车广告多样化形式急速的进入了市场,随之而来的公交车广告出现了不少问题,如:公交车广告设计排版不恰当、公交车广告设计创意匮乏不被受众认可、车内广告形式繁多而杂乱、与城市环境、文化不够融合、与受众互动性不够深入等,这些问题影响了受众群体心理,也影响了广告传播,还影响了城市环境及形象,如何将妥善的处理好这些问题,让广告主及消费者达到双赢,使武汉市公交车广告服务于城市经济建设和文明城市建设,是本文探讨的方向。
1.3.2 研究方法
1)文献检索法:通过查阅大量与公交车广告相关的书籍、论文、期刊,了解所研究对象的历史及现状,明确公交车广告的基本原理,并制定了研究的方向和范围。
2)市场调研法:(1)、随机调查形式,针对武汉市居民日常出行及公交车广告有关的喜恶进行采访和调查报告搜集(见附录),从而得到公交车广告在受众眼中的不足。(2)、通过实地考察,对武汉市公交车广告存在的问题为论文的论题搜集了大量相关的论据。
3)案例分析法:研究分析个别的广告投放案例,如武汉市 402 公交车旅游线路,总结得出它在广告设计形式方面的典型意义和普遍意义。
4)比较分析法:通过国内外公交车广告案例对比,综合归纳出武汉市公交车广告传播的优势与不足,从而找出问题分析、研究,并汲取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武汉城市环境、人文等来提出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