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大学生是高校校园的一个特殊群体。少数民族大学生与其他民族学生相比存在着语言文化差异,风俗习惯差异、民族性格差异,宗教信仰差异等多重差异。
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呈现特殊性,复杂性和敏感性,历来是社会的热点,也成为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高校辅导员作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一直以来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也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直接接触与管理少数民族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离不开辅导员的全心投入。辅导员如何立足于本职,扎扎实实、精细化地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成为大学生们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值得辅导员们用心思考。由此可见,基于高校辅导员的视野去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知学生情”,是辅导员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基本前提。目前,有包括55个少数民族在内的近百万在校民族大学生,分布于全国所有高校,特别是集中在地处边疆地区的13所民族院校。辅导员要精细化摸清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情况,明晰自己工作面临的挑战,提升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 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受家庭和民族背景影响,宗教意识较为浓厚。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也是一个多种宗教并存的国家。在我国现有的信教人数中,少数民族信教人数所占比重较大。“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中,群众性信仰宗教的民族就有22个。宗教作为观念形态拥有其历史继承性或延续性。这种观念形态的历史继承性和较深厚的宗教文化,是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教现象存在的主要原因。”少数民族大学生受到父母及成长环境的影响,往往拥有宗教信仰。据调查显示:“信仰宗教的同学比例为22.5%,其中有87.5%的人是来自全民信教的民族。”
在此背景下,辅导员一方面要尊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宗教信仰,同时面临着如何认真贯彻党的宗教工作政策,旗帜鲜明地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问题,正确区分民族文化与宗教信仰等。
2. 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比例相对较高,经济资助和心理辅导急需加强。“在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等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里,生活着蒙、回、苗、藏、维吾尔、哈萨克等46个少数民族,其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80%。”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和历史传统等因素,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相对缓慢,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家庭经济贫困。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经济上的贫困导致缺乏自信,产生自卑,甚至封闭心理。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长期生活于人烟稀少、资源贫瘠的环境中,性格刚强独立、行为自我、自控能力差,不适应寝室生活和班级集体生活,喜欢聚集本族同学的小圈子内,呈现抱团现象。
3. 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比较突出。据调查显示,“64.82%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自己最苦恼的问题是就业压力,40.40%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自己最苦恼的问题是学习压力。”受限于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设施和基础条件,其教育水平、质量不尽如人意,大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其专业成绩与其他同学相比存在明显差距,部分学生在享受减分政策后依然无法按时毕业。少数民族大学生由此产生自卑,甚至出现严重的厌学心理,此外近年来,全国就业形势严峻,少数民族大学生受限于地域、民族风俗、宗教信仰的影响无法得到用人单位的亲睐,承受巨大的就业压力。辅导员面临着将教育管理工作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相结合,切实缓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就业等压力等挑战。
二
“解学生难”,是辅导员从事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契机。教育是需要把握契机的,解学生难,无疑是最佳教育契机,精细化帮助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生活学习上的各种困难,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大学生实际困难相结合。
1. 建立少数民族大学生个人信息库和困难档案,明确困难所在。一是自少数民族学生入校以来,辅导员应该对其建立详尽的个人信息库,完善包括姓名、性别、详细的住址、家庭背景,尤其是父母的联系方式等重要信息。通过翻阅学生档案,与家长沟通交流,与中学教师联系,详细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所有信息,明晰其已存在或可能遇到的困难。二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入学后,和其他大学生一样会面临大学学习、生活环境、人际交往、管理环境等不适应,甚至可能出现理想的失落和价值观的迷失,尤其是对文化环境的不适应,辅导员要提前制定工作预案。三是辅导员要定期找少数民族大学生谈话和定期调研,全面掌握每一位学生的相关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记录进其困难档案,时刻翻阅,督促自己及时解决,确保工作的科学性。
2. 定期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辅导。针对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存在的学习障碍、生活障碍、人际交往障碍等,辅导员应通过定期的心理辅导帮助其克服。如果超出能力范围,辅导员应及时上报学校相关部门,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或专家帮助。一是把握新生入学心理普查这一重要环节。协调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把握好新生入学心理普查这一环节,重点关注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特征,但要注意方式方法,防止其感觉被“特殊对待”。二是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针对新生学习、生活、文化环境的不适应,举办系列讲座与咨询,令其消除不适应,尽快融入新生活。针对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封闭、抱团的心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团或集体活动,拓展人际交往。三是加强职业生涯规划与辅导。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探索,明确自我成长方向和未来职业方向,形成自己人生的奋斗目标,给予各种生涯引导,重视健全人格的塑造,尽可能引导其“以人生生涯之终,谋划大学生涯之始”,合理地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适应社会发展。
3. 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帮扶、经济帮扶和就业创业帮扶工作。一是在所带年级中,建立完善学习激励机制,激发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整合教师和优秀学生资源,推行“教师单独辅导、学生结对帮扶”等措施,引导形成勤于学习、勇于进步、善于互助的良好学风。二是完善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经济资助,既要助人更要助心。积极利用学校的资助政策和措施,并积极协调,扩大少数民族学生的受助面。在资助工作中,融入感恩教育、生命教育,引导少数民族学生自立自强、心怀感恩、传递正能量。
三是细化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一定要细化,辅导员在入学伊始,便可针对每一位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指导,引导其确立就业创业目标,提升就业创业能力。临近就业季,辅导员应着重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还可以针对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内容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强化指导,对于欲创业的学生,对其进行政策的宣传和搭建平台。
三
“暖学生心”,是辅导员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情感基础。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灵魂与灵魂的对话,更是情感与情感的交融。亲其师,才能信其教。
1. 尊重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尊重的前提是了解,只有真正用心去学习和了解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才能在日常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做“有心人”。我国少数民族众多,部分民族拥有各自的语言、文字、宗教、道德、风俗习惯、文学艺术、历史等。我们不能要求辅导员精通所有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但可以根据自己所带学生的具体民族,划分重点了解的对象,如维吾尔、藏、回等少数民族,对其了解越充分,越能与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沟通交流,并在日常工作中避免触犯学生的民族禁忌,引发不必要的事端。少数民族大学生通常能歌善舞、爱好体育,辅导员可以利用古尔邦节、藏历新年等重大节庆日,开展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主题教育和文娱活动,如借助少数民族文化节、体育节等契机搭建各类文体活动平台,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借此也可增强各族学生情感交流,促进共同进步。
2. 精心做好后勤服务。教育是蕴含在吃穿住行这样的琐屑细节之中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生活习俗深深镌刻着本民族文化认同、宗教信仰的烙印,生活习惯的不适应是他们在大学生生活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辅导员自己要精细化服务,同时也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协助学校各相关职能部门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做好精细化服务,以服务温暖学生。在少数民族学生寝室的分布,还有寝室文化环境的营造上,要融入各民族的文化元素。建设有少数民族学生专用的清真食堂,吸纳少数民族学生成立食堂学生委员会,参与清真食堂的管理和监督,确保食品符合宗教和风俗习惯。辅导员组织学生餐饮聚会时要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学生的饮食习惯,在细微之处体现辅导员的关怀之情。
3. 倾听诉求,引导其合理表达。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文化环境的差异,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与其他民族的学生或者与学校管理部门往往会发生一些小摩擦。辅导员要善于倾听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诉求,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尽可能解决其提出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如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要引导其合理表达,通过“领导信箱”“领导接待日”等途径,有理、有据、有节地表达诉求,而不是采取极端过激的手段。辅导员也要成为沟通的桥梁,关注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并及时将相关情况反馈至后勤集团等管理服务部门,大家一起提高服务水平。总之,辅导员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关键在平时,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既能严格要求、饱含信任,又始终能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喻之以义,施之以爱”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成长成材。
四
“引学生行”,是辅导员对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终极依归。教育管理的终极依归是将受教育者已经内化了的思想观点、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外化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行为的改变源于思想的改变,只有通过精细化的“知学生情、解学生难、暖学生心”的教育管理工作,拥有强大的思想基础和情感基础之后,才能真正实现“引学生行”。精细化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不仅要在思想上,更要在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1. 引导少数民族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观。少数民族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成因复杂,要积极引导少数民族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观。一是辅导员自身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学习,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正面教育和引导,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二是加强对各类报告会、论坛、学生活动的管理,抵御宗教势力渗透。始终强化学生的纪律意识,要求其防止宗教势力的渗透,不参与传教活动。三是对个别学生在校内开展宗教活动,穿着宗教服饰,要依据校规校纪坚决制止,同时尊重其风俗习惯,注意处置的方式方法,及时与其沟通谈心。
2. 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和加强民族团结。中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加剧,西方思潮大量涌入,各种意识形态谋求发声,西方敌对势力和民族分裂势力一直致力于向高校渗透,少数民族大学生总是成为他们的重点攻克目标,对部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产生消极影响,尤其削弱了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国家和中华民族的认同。在这种形势下,辅导员工作承受巨大压力与挑战,要不断提升自身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以丰富多样、富有实效的教育形式,切实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引导其将维护国家的统一与稳定、促进国家的繁荣与发展、扞卫国家的利益和荣誉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一是强化爱国主义教育。辅导员要利用《形势与政策》课堂、年级会专题教育、支部会民主生活会以及寒暑假社会实践等各种平台,融入爱国主义教育,让广大少数民族学生明白昔日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华夏民族的光辉历程,今日是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的繁荣富强。二是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建工作。注重对优秀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培养,加大少数民族学生党员的发展力度,积极将其发展进党组织中来,不断提升其党性修养,发挥其典型示范引领作用。三是注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干部培养工作。重视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干部,让他们有机会担任重要职位,促使其全面发展,增强其爱国情怀和民族团结意识,发挥其标杆效应。积极打造各种平台,如年级庆典,宣传表彰少数民族大学生先进典型,增强荣誉感。四是辅导员要积极主动研究QQ群、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信息传播规律,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使新媒体成为弘扬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精神、开展教育管理工作的“利器”。
***总书记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辅导员要进一步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增强工作的实效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引领少数民族大学生将自我梦融入中国梦,不断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依里合木·牙生,王丹华,李 莉.当前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信仰宗教成因及对策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2] 王 星,孟盛彬.少数民族大学生宗教信仰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12,(7).
[3] 马毓新.民族院校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社科纵横,2003,(5).
[4] 阿勒泰·赛肯.试论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
[5] ***总书记深情阐述“中国梦”[N].人民日报,2012-11-30.
校园欺凌危害巨大,一旦发生,它不仅直接伤害被欺凌者和加害者双方,还会间接祸及他人。无论事后弥补措施多么得力有效,都无法彻底弥合学生心灵上的创伤。...
当今,留守学生的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学校教育面临的新课题。而在学校教育中,班主任担任着重要的角色。那么,班主任应如何做好留守学生的教育呢?一、深入了解,建立档案了解学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班主任只有全面了解和研究留守学生,才能从实际出...
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是一所顺应时代发展, 以培养音乐传媒、国际演艺、影视娱乐等应用型、复合型、原创型人才为主要办学定位的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
一、新媒体概述技术的不断变革使媒体传播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成为当今信息新的传播方式。新媒体是指依托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
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职业倦怠最早由弗洛登伯格于1974年提出,他认为职业倦怠是一种最容易在助人行业中出现的情绪性耗竭的症状。随后玛沙奇等人把对工作上长期的情绪及人际应激源做出反应而产生的心理综合症称为职业倦...
1前言作为教育教学的一种活动过程,课堂管理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通常情况下,课堂管理的有效与否被视为教师教学能力高低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然而,什么是课堂管理?关于课堂管理的概念,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定义。曾维芳在综合约...
班级是学校实施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马卡连柯提出:一切良好的教育应从建立班集体开始。一个班级学生的思想、行为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共性,这种共性的形成受班级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班级文化是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素质、塑造学生行为的重要资源和途径。...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教师。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教育每天都在进行,而家庭培养和学校教育又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重要途径,所以教师和家长沟通十分必要。如何做好学校和家庭的教育,是一线班主任的首要任务。一、...
在现代社会,小学班主任的工作,看起来是一份十分繁琐和非常平凡的工作,但是在繁琐和平凡的背后,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却有重大意义。教师的优秀代表就是班主任,同时也是教师职业完美而集中地体现者,班主任可以组织一整个班集体,对整个班集体进行领导和教育...
6回顾与展望在目前高职院校大力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形势下,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改革研究更是一个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课题,不仅理论要创新,系统性和实践性也要加强。目前,对教学管理的一般研究比较细致,结合具体教学理念的研究很少。本文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