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疗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理疗学论文 >

对谈升老师治疗儿科发热急症的经验总结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5-26 共1971字
论文摘要

  发热是儿科常见的症状,通常是指体温超过正常范围,达到或超过37.5℃.小儿发热可见于多种疾病。临床常见的小儿发热多以气候骤变、饮食不节为诱因,以急性起病、有一定的季节性为特点。一般病程较短,患儿体温介于37.8℃~39.5℃之间为常见。对儿科发热,传统中医疗法正逐渐成为西医物理疗法以外的临床有效方法。目前在美国,拔罐和针刺是儿科发热使用较多的来自中医的“补充和替代疗法”.

  谈升老师创建真气堂20余年,平均每年诊治病人一万余人次,涉及内、外、妇、儿各科病种,谈老师勤求古训,发扬师承,博览群书,深研一方一法,学问人品,堪称师范楷模。现将师父多年钻研之儿科理疗方法和对儿科发热急症的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急性发热理疗的步骤
  
  对急性起病体温39.5℃以上无汗的昏睡患儿,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给予治疗。首先退热,点刺大椎后迅速吸罐,致少量出血,一般紫黑色或暗红色血为主。严重者,可再行点刺十宣放少量血,十宣穴出血多为鲜红色或暗红色,退热时间最短为3h,一般2h热退病情稳定。

  1.刮痧。操作步骤:①轻刮手太阴肺经,从肘部尺泽至少商穴30~50次。②点刮曲池穴、合谷穴、鱼际穴,各1min,以出痧点为佳。③分刮风池穴至肩井穴、巨骨穴20~30次。操作中应尽量拉长刮拭,中途不要停顿。④从风府穴、哑门穴开始刮至大椎15~20次。用力要轻柔。⑤由上向下刮拭大杼穴至身柱穴20~30次,操作时应轻柔,不可用力过大,以免伤及脊柱,用力均匀,尽量拉长刮拭。⑥予大椎穴、肺俞穴、风门穴处闪罐,吸罐各1min(如小儿阳气旺,病邪轻,出痧快,以皮肤潮红及出痧点即可,可缩短留罐时间)。

  2.推拿。①推天河水:取双前臂内侧,大陵穴至曲泽穴段,操作者用大拇指桡侧端从大陵推至曲泽,要求速快(150~300次/min),力量均匀,每一侧手臂各推300次左右,以达到皮肤潮红或发热为止。对推拿介质的选择也很讲究,秋冬季节用生姜水,春夏季节用藿香正气水。退六腑:取双臂阳谷穴至小海穴段,操作者用拇指与食指桡侧从小海穴推至阳谷穴,要求速度快,每次约50~80次左右,力量均匀,以达到通腑泄热的作用。
  
  ②旋推手掌大小鱼际:大鱼际属脾土,小鱼际属水,旋推约2min.纳呆脾弱、消化不良者,平补水土。若腹泻需运土入水,若大便干则运水入土。约2min计100圈即可。运土至水15~20次。
  
  ③推五指经:先从左手开始,依次是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每一指立轮旋推300次,每指历时约20s.
  
  ④点按曲池穴、合谷穴、内关穴各1min.

  ⑤捏脊疗法:捏脊疗法主要通过刺激督脉和相应脏腑的背腧穴,以达到补虚和调节内脏阴阳的功效。具体做法是:从尾骨旁开1寸开始,两手食指相对平置,拇指挟持背部膀胱经皮部经筋,均匀推提,推行至大椎穴旁开1.5寸,共7遍。如果患儿在发热同时伴有纳差或便溏等脾虚症状,捏脊至第5~7遍,到达脾胃腧穴时,推提弹开一遍,令发出“啪”的响声。背部捏脊治疗每次25min即可。如果发热体温达38~39℃,大便不通,则捏脊完后点按足太阳膀胱经,特别是脾俞穴、大肠俞穴、肺俞穴处,点按完后从上(大椎)到下轻拍脊椎2遍。

  ⑥如有腹痛,大便干时,点按足三里穴、天枢穴、中脘穴各1min,摩腹顺时针15~30次。

  3.食 疗 退 烧。将 淡 豆 豉20g,大 米 一 小 把,水500ml放砂锅煎熬,熬至淡豆豉、大米熟透后,再将薄荷20g,葱白三节放入砂锅,继续煎10min(不要超过时间)。然后将熬制成的药液当水饮。

  典型病例
  患者,男,9个月。就诊日期:2011年10月25日。主诉:外感发热。病史:大便稀,次数多,水样,流清涕。查体:体温39.4℃,手凉。脉细滑数。舌质淡苔中间厚。治疗原则:健脾化湿,解表透邪。治疗手法为:推法、指揉法、提捏法、按法。治疗过程为:①推五指经,每指运作200次左右,平补平泻法。②运土化水20次,补法。③捏脊从下(尾骨尖处)向上提捏7次左右,提至脊背微微出汗;揉、按足太阳膀胱经5~7次。

  治疗一次热退。平补平泻法加艾灸神阙、脐贴2次后,大便成形。经5次治愈。
  
  结语
  
  从多方面多角度治疗和护理病人是目前美国医疗界实践的新观点。笔者参加了刚刚落幕的2013年国际针刺研究学会年度大会(Society for Acupuncture Re-search 2013International Conference,University ofMichigan,Ann Arbor,MI,USA),其中有研究报告指出,多种干预措施的组合(即多种治疗方法的协同作用)比传统单一的治疗方式更为有效,病人满意度也更高。

  最近一次的“美国国民健康访问调查”(NationalHealth Interview Survey,NHIS)结 果 显 示,有 超 过11%的儿童已经接受过中医等补充和替代医学的治疗,而越来越多的家长对化学药品安全性的顾虑,使这一趋势在逐年上升。目前,美国医疗界也正在极力探寻如何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诉求。真气堂儿科理疗也已经被在美国从事中医的有识之士大卫·海润(David Her-on)医师详细地学习,并通过出版物详细地介绍到了美国中医界。美国的社会需求加上当地专业人士的推广,相信这一疗法很快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理疗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