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艺术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领导艺术论文 >

陈云“就地取材”的干部任用思想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3-21 共3787字
论文摘要

  毛泽东把领导者的责任明确地概括为做决策用干部,陈云则进一步把用干部形象地比喻为共产党的用人之道,并强调 “用人之道对于领导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能够称之为 “道”,就很有讲究了,自然有许多的学问和奥妙在里面。1987 年 1 月 16 日,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陈云讲到用人之道时说: “我们用干部,要五湖四海,平常不熟悉的干部也要用。就地取材是很重要的一条原则。”他并且结合自己选拔使用干部的经历,讲了一句经验之谈: “我新到一个地方工作,经常是不带什么干部的。”

  无论是执掌中央组织部,还是出任西北财经办事处副主任负责陕甘宁边区的财经工作; 不管是参与领导东北局的工作,还是重操旧业主持东北经济的恢复和重建,陈云都始终坚持五湖四海,就地取材。“就地取材”蕴含着高超的政治智慧,杰出的领导艺术,无私的品德风范和高尚的公仆情怀,用陈云自己的话说,对领导者而言,“就地取材”是用干部的最高境界。

  一、“就地取材”体现着领导者不拘一格,广纳贤才的政治智慧

  在用人方面,陈云极力主张,领导者要有大气魄。所谓大气魄就是领导用人不能仅仅局限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学会超越自我,以政治家的气度和风范,不拘一格,广纳贤才。“就地取材”不仅体现胆识,而且蕴含智慧。当地有材,方可取之; 倘若无材,运用这一原则似乎就有些冒险的味道。那是否会出现无材可取的情况呢? 这就涉及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何谓人才。陈云见解独到,他认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才不等同于全才,“天下没有一个人是毫无长处、毫无优点的,也没有一个人是毫无短处、毫无缺点的,所以我们说,在革命队伍里,无一人不可用。”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人才,人人皆是人才,关键是领导的气量如何,智慧怎样。气量就是敢于用才,“只要这个人有一技之长,就要用,只有这样,才能成大事业”。而智慧在于善于用才,扬长避短,趋利避害, “一个人的长处里同时也包括某些缺点,短处里同时也含着某些优点。用人就是用他的长处,使他的长处得到发展,短处得到克服。”

  只用自己熟悉的人,身边的人,亲近的人,导致很多领导觉得无才可取,无人可用。世不患无才,患无用之之道。从来都不缺人才,缺的是发现人才的方法和胸怀。这正是 “就地取材”的智慧所在。此外,陈云还着重指出,“就地取材”是选用干部的重要原则,但并非唯一原则,“就地取材”不意味着是才就用,唯才是举,还要注意德才兼备。 “才干固然要有,但德还是第一。”五湖四海,就地取材,“再加一个德才兼备,这是我们提拔干部的大方针”。囿于原部下、旧同事、老相识的小圈子,必然有意无意把很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摒弃在外,实在是缺乏知才识才的政治智慧。

  二、“就地取材”体现着领导者团结干部,推进工作的领导艺术

  领导的艺术就在于正确处理上下级关系,上级不仅要指导下级,而且能够 “吸收下级的经验来改善领导”。领导 “不仅自己会干,而且会推动别人干”。陈云是我们党内公认的处理急难险事的高手,每遇山重水复,他都能够化险为夷,绝处逢生,为党和人民屡建奇勋。这一方面源于他杰出的政治才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另一方面也由于他善于倾听不同意见,吸收集体智慧,注重发挥干部群众的作用。“无论何人,哪怕他再高明,哪怕他很有本领,但还是有犯错误的可能。”

  一个优秀的团队从来都不苛求一把手是文武兼备博古通今的领导全才,这不现实,也无必要,但却需要一把手招贤揽才,将之聚集到自己周围,群策群力,推进工作。现实生活中,一些领导喜欢任用旧部,或欣赏其工作能力,或秉性相同,将其视为心腹。其他干部因得不到信任,消极怠工,默不作声,不发表意见,不提出建议。“如果鸦雀无声,一点意见也没有,事情就不妙。”

  最后离心离德,各行其是,造成整个干部队伍的不团结。陈云分析,干部队伍闹不团结,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从主观上说,是个人主义、本位主义、宗派主义造成的。只有消除派性,才能实现团结; 只有上下团结,才能共同努力; 只有通力合作,才能推进工作。因此,一把手要突破狭小局限,通过 “就地取材”,大力启用和团结当地干部。

  “当地干部更加了解当地群众的生活和要求”,在遇到问题时他们给出的意见和建议往往更具针对性。陈云叮嘱领导者们注意: “不要看不起土生土长的地方干部。他们与群众有密切联系,要尊重他们。”“我们派去的同志应该尽可能地推动这些干部去做。”这样,在推进工作时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就地取材”体现着领导者一心为公,坦荡无私的育人风范

  “我们搞革命、搞建设,搞得热热闹闹,切莫忘了要后继有人。”领导者的职责不仅要选拔使用干部,还要积极培养干部。培养干部的工作 “固然要靠党的组织部门去做,但主要的要靠各级领导干部大家动手去做”。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造福一方,不但创造业绩,服务百姓,而且能为当地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的干部。 “天下之贤,与天下用之,何必出于己”,中国的古圣先贤就懂得天下良才为天下使用,不必只为自己服务的道理。干部是党的财富,不是哪一个人、哪一位领导的私产。领导人就职一地,培养一批,留下一批,循环往复,生生不息。“就地取材”有效杜绝领导走到哪,就把干部带到哪,导致原地人才流失,当地干部得不到培养的弊端。“个人名利淡如水,党的事业重如山”,陈云提醒担任领导工作的同志,因为责任重大,要使领导工作做得好,就要注意 “识大体,顾大局。在工作上,如果只看到你的一部分,就要发生本位主义,妨碍大局”。早在民主革命时期,陈云就批评过 “主观上还未注意到本地群众领袖的培养”的错误倾向,号召为了开展工作,要十分注意系统地培养本地干部的工作能力。

  派到一地工作的同志,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当地的干部。真心诚意地帮助他们,提高他们,使他们成为推进工作的强大力量。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划开了中国共产党与其他一切剥削阶级政党和团体的鲜明界限。 “我们共产党是讲公道的。”这个公道也体现在领导者对干部的无私培养上。胸怀大志,以党和国家的事业为重,热心、主动、真诚地培养当地干部,反映着领导者的形象和风范,也事关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如果我们的同志都把心摆得非常正,非常实事求是,毫无个人主义,可以抵得十万军队,一百万军队,这是无敌的力量”。

  四、“就地取材”体现着领导者坚持原则,清正廉洁的公仆情怀

  在新的历史时期,陈云反复告诫全党,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他要求领导干部在端正党风中身体力行,作出榜样。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教训反复证明,在廉政上出问题的领导干部大都喜欢拉山头,围小圈,搞帮派。无论到哪里工作都喜欢带着一帮自己的干部,或以开展工作缺乏干部为由,向组织申请调自己熟悉的原单位或部门下属。正是因为太过熟悉,领导往往对这些下属疏于管理,放松警惕,缺乏戒备,最终出现问题。以感情代替原则,用义气取代党纪,上下级关系庸俗化,也必然造成一把手不受约束,失去监督,民主缺失,专制横行,久而久之就会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来。整个班子被搞得乌烟瘴气,一塌糊涂,严重败坏党的风气。陈云对帮派体系、裙带关系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觉,并积极探索应对之法。他十分欣赏干部交流制度,认为这是保持领导干部活力,培育优良党风的制度保障。1982 年 11 月 25 日,他在中组部报送的一份反映干部地方化倾向严重,建议实行干部交流制度的简报上批示: “交流制度很好。一个干部长期在一个地方工作并不好,容易形成帮派。”

  在交流的过程中,领导到新岗位任职,应当就地取材,绝不能随带袖筒里干部,要引为戒律。唯有如此,才能坚持无产阶级党性,保持人民公仆本色。就地取材,心胸坦荡,坚持原则,光明磊落,不分亲疏,彼此平等,小圈子就不容易搞得起来。

  没有小圈子,自然就形成大圈子,权力才真正被关进笼子,一言堂没有了市场,专制没有了土壤,各种不正之风也就失去了生存的空间。吏不畏我严,而畏我廉; 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是否清正廉洁,公道正派恰恰是领导者能否团结带领班子和团队形成强大合力的关键因素。“就地取材”是陈云留给全党的一笔宝贵财富,也是陈云一生选人用人的真实写照和显着特征。

  无独有偶,不谋而合,作为陈云战友的邓小平,1989 年 5 月 31 日,在同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交班时,回顾自己的政治生涯,特意提到选用干部,讲了和陈云几乎完全相同的一番话。他说: “自我评论,我不是完人,也犯过很多错误,不是不犯错误的人,但是我问心无愧,其中一点就是从来不搞小圈子。过去我调任这样那样的工作,就是一个人,连勤务员都不带。小圈子那个东西害死人呐! 很多失误就从这里出来,错误就从这里犯起。”

  他特别嘱咐,要把他的话带给将要在新的中央领导机构里面工作的每一个同志。两位伟人的谈话后来都分别经本人审定,收入了作为他们政治交待的《陈云文选》和 《邓小平文选》。前后呼应,如此一致,晚年的陈云和邓小平都把注意力投射到选人用人上,这绝非简单的偶合,能体会到,他们是把 “就地取材”作为选用干部的重要原则郑重地向全党明确提出的。

  参考文献:
  〔1〕〔4〕〔5〕〔7〕〔8〕〔10〕〔11〕〔14〕〔15〕〔16〕〔17〕〔18〕〔19〕陈云文选: 第 1 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 109,113,111,221,268,213,26,261,214,301,25 -26,121,297.
  〔2〕〔6〕〔9〕〔12〕〔13〕陈云文选: 第 3 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 359,359,240,324,295.
  〔3〕陈云家风于若木及陈云子女访谈录 〔M〕. 北京: 新华出版社,2005. 94.
  〔20〕陈云文集: 第 3 卷 〔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525.
  〔21〕邓小平文选: 第 3 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3. 301.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领导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