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环境伦理学视角下我国雾霾问题探析
【绪论】雾霾环境污染的伦理学分析绪论
【1.1 1.2】国内外的雾霾事件
【1.3 1.4】雾霾产生的深层原因分析
【2.1 2.2】环境伦理学的基本观念
【2.3】雾霾的环境伦理追问
【第三章】雾霾的解决方案
【结论/参考文献】基于环境伦理学的雾霾治理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二章 雾霾的环境伦理反思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雾霾表面看是自然生态环境的残破和恶化,生态平衡和净化能力遭到人为的破坏,表面看来是经济、利益、制度等问题,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人在自然面前迷失了自己的本真,迷失人的本质规定性,雾霾警示人们在面临环境危机,环境危机在威胁人类的生存。
目前环境问题,尤其是雾霾是当今最为关切的一个环境问题,经济、文化、哲学、科技、教育、管理等学科,都在围绕着如何保护和治理环境展开广泛的讨论,环境保护已成为当今一股潮流。环境伦理学反思环境问题是最为恰当的,环境伦理学是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确定人类对自然存在物的恰当行为的需要而产生的。从环境伦理学反省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认识人类对自然界和自然存在物的道德责任,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第一节 环境伦理学与生态文明的哲学思考
环境伦理学是生态文明的主要思想来源。工业文明是不关注环境伦理的,只有人与人拥有道德身份,仅仅局限于人的角度看问题,认为只有人才有价值,而其他生命和自然界没有价值。因而工业文明下的伦理探讨只讲人的道德,无需对其他生命和自然界讲道德。这种工业文明相应的道德理论在被后人批判性地称之为人类中心主义。人类的道德底线应当从人的出发点转换到其他生命和自然界的利益中去,这是环境伦理学最基本的要求。自从工业时期开始,以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和资源短缺为主要表现的生态危机,人类遭到生存危机,生态危机成为全球性的一个共同问题。其实这是人类文化的问题,它与人的价值观密切相关。于是生态文化是目前兴起的一种新文化,如生态哲学、环境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政治学,等等。新文化对人类新社会的诞生起引导和推动的作用,就像工业文明时代一样,它推动 18 世纪英国工业革命。所以生态文化也会像工业文化时代那样,最终成为人类的一个新文化--生态文明时代。环境伦理是生态文明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成为建设生态文明的一个重要理论支点。当然,为新社会的产生服务,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环境伦理学目前是一个新的阶段,还需要不断的进步和完善。
一、生态文明是现代人类的新文明。
生态文明是我国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一个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这个战略得以提出的理论贡献应该归结于近现代环境伦理学的突破性发展。
环境伦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之间的伦理问题,其现实根据主要是人类进入工业文明以后引发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试图超出人类中心主义的道德讨论,为人类提供新的伦理学的视野,以解决工业文明给人类(特别是环境)带来的困境。
在西方,环境伦理学又称为生态伦理学。德国博物学家海克尔最早使用这一概念,他把"研究有机体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命名为生态学。之后,人们又把生态学工业文明给人类造成的系列环境问题这个现实紧密联系起来,从生态学的角度创立和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环境伦理探讨。这些理论相对于人类中心主义的道德哲学来说,它包容了地球上其他生命的生存和发展权利,成为一种新的道德哲学。
在我国,一般把与生态相关的问题讨论从学术界的角度称之为环境伦理学。
在一系列生态问题的讨论和理论有了一定发展的基础上,2007 年我国十八大正式提出生态文明这一重要发战略。报告说:"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坚固树立。"中国领导人首次明确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国家建设的战略任务,2007 年 12月 17 日,国家主席胡锦涛说:"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第一次把它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明确提出来。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从当前和今后我国的发展趋势看,加强能源节约和生态保护,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着力抓好的战略任务。我们一定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下最大决心、用最大气力把这项战略任务切实抓好、抓出成效来。
2012 年,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国家发展战略,这是十七大关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战略的基础上,总结人民群众生态省、生态县、生态市建设的创造和经验,总结一些地区的"生态文明模式"的创造,提出的国家发展战略。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人类历史经历了几个不同的文明阶段。大体可分为远古的时期时代到农业文明,再到近现代的工业文明阶段。这种划分主要是以生产方式为依据,当然背后包含着人类智慧的进步。在现代,人类科技有了飞速的发展,人类的科技改造自然,改造人类自身这在技术层面都已不是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人类智慧亟需发挥它对科技的一个总体导向作用,以便扭转盲目前行的工业文明给环境和人类的生存带来的大危机。我国提出生态文明,就出于这种现实考虑,并作为国家的发展总战略提出来。正是要从总体上扭转工业文明给人类和生态带来的系列的弊病。应该说,这个提法不但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同时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作用。
就人类长远的发展视野来看,生态文明不仅仅是一种生态伦理催生的时髦口号,它更是关涉到未来人类文明的一个总体价值的定位和发展走向,将有望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出现在未来的人类历史之中。
二、环境伦理中的生态视野。
当今工业文明由于在科技技术上的极大发展,使得科技何去何从的问题也日渐突出。在对工业文明进行审视和反省的过程中,未来学意义上的讨论是必要的。环境伦理学作为一种应用伦理学,它有一个使命:既要考虑到作为价值理论对于现代人类科技的一个总导向问题,又要深入到经济,政治,社会以及人的生活方式的细节里头去,为人类的发展提供可操作性的一套策略。这种使命同时体现出环境伦理学自身作为理论和应用实践的双重性带来的困境。所以,我们在对环境伦理与生态文明进行哲学思考,必须清楚它的这一使命和困境。
环境伦理是近现代学者试图为伦理学寻求更加广大的理论视野而提出来的,扩大视野,拓宽思考的对象,使之适应现代人类所面临的的生存处境是它最重要的一个特征。这种伦理的视野和对象拓宽到什么程度与如何拓宽是其理论思考的焦点所在。关于这点,我们回顾环境伦理学的发展便可以看出来。首先,环境伦理学的在西方初期的理论线索之一是从博物学到生态学发展而来,再到生态伦理学这一概念的出现。同时,它还借用了进化论,经济学等其他学科的理论成果,提出"协同进化"和"公地悲剧"等著名的环境伦理学理论。学者进而思考环境问题本身,这才使得它从边缘的跨学科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基督教思想主导的西方近现代文明历来对环境问题不太关注,把人与自然界分为主客体对立看待,强调人对自然的主导和占有,把自然资源当做财产,提倡人类积极征服自然。在这种思想倾向的作用下的西方哲学的伦理探讨向来不太关注人与自然如何相处的问题。然而,由于科技文明给人类带来负面影响,包括大范围的世界战争与工业对环境的破坏,使得善于反思批判的西方精神慢慢关注人与自然的问题,并把有机体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纳入到伦理思考之中,出现"敬畏生命"(施韦泽)"环境伦理学""深层伦理学""宇宙伦理学"等理论和提法。
但这种一味强调拓宽对象的伦理学,看起来很"伟大",其缺陷也很明显,它不但不顾及理论的一个支点和合法性问题,而且无法提出一套可操作性的理论指导,因而往往忽视环境伦理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的要求。
自然,在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心灵里面向来具有重要的位置。中国人看待自然与西方人很不同,甚至是完全相反的。西方人的自然(nature)来自希腊文"physis",原意是生长和本性。后来在希腊哲学与基督教思想的作用下,近代日常使用的自然(nature)一词指自然界,即人未涉及的原始环境。中国哲学的"自然"由道家提出,指天、地、人关系的内在和谐所达到的一种状态。在中国古代思想中,人是"自然","天地","万物"的一部分,人的存在及其独特性是要靠自然整体体现出来。在这样一种思想传统下,把环境作为伦理思考的对象也就是水到渠成的,而并非像西方伦理学那样仅仅出于是对现代环境问题的理论回应。
也就是说,从中国思想传统出发来考虑环境伦理是有很好的文化底蕴作支撑的。
我国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发展战略以来,很快受到学者的关注和大众的积极响应,除了政策,经济方面的原因,背后还有一个文化心里的因素。在中国提生态文明,它有一个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样一个内在的文化底蕴和传统,而不仅仅只是从环境的现实问题着眼的。
第二节 环境伦理学的基本观念
一、人与自然的问题。
关于人对自然的认识,有不同的看法,一般人们通常认为,人与自然是共同存在的,没有人就没有自然,这种看法是不对的。人是人,自然是自然,两者共同并存,这是一种抽象的存在论,现实不是这样的。现实世界,人与自然不是同时并存,不可能同时存在,而是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转化、人与自然作为一种动态的有机整体,是谁也离不开谁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古人所说的"和而不同".也就是说,人与自然两者是有差别的统一,差别是相互作用的前提,差别越大相互作用就越强大,这种相互作用必须是符合生态规律的,只用符合生态规律,才能共同进化。由此可见,雾霾是人类活动中产生出来的,雾霾是环境破坏的一种现象,人类的活动行为已经违反了生态规律,则这种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是相反的,人类活动只是有利于自己,但没有利于自然,因此人类活动产生的雾霾是不符合生态规律的,不是相互作用的,而是人类走向灭亡。
人类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不但承认人类的存在,更应该承认自然界的生存,尊重自然。美国环境伦理学家洛尔斯顿,他说:"地球不是人类的财产,而是一个有机共同体,是生存单元。地球不全属于人类,反之人类属于地球。"也就是说,地球上所有生命的都是依靠植物的光合作用积累的太阳能维持生存的。人类依赖自然界生存,这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没有人类,地球还是存在,地球上还是有生命存在,但如果有人类,却没有植物,或者没有昆虫和微生物,人类就无法生存,因此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以内的其他生命。然而,无论是水污染,还是气体污染,都是表现人类在一些活动行为中没有尊重自然,尤其在企业里,企业不愿拿出资金投放环境保护,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为企业谋取利益,忽视对自然的存在,最终形成现在环境大量破坏,雾霾、水污染、土壤等严重的环境问题。
因此,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强调"主体--客体--主体"的逻辑关系,要树立人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自然界各部分之间有着整体联系的自然观,要尊重环境,敬畏生命,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多样性。人既不在自然界之外上,也不在自然界之外,人包括在自然界的整体中,自然界是人类生命的源泉和价值源泉,人类必须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
雾霾的出现,在反思过程中要认识到尊重自然、认识自然实际上是在尊重人类自己。人类在改造自然或某一活动行为时,应该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起科学的"主体--客体--主体"的逻辑关系,例如,企业在达到某一经济利润时,应坚持客观规律,尊重自然,不能只考虑个人,不顾多数人的幸福,要保证自然生态平衡,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此外,工业在发展中,自然资源应有限度的开发利用,要认识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坚决反对肆意的开发,最终达到人类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建立人与自然友好环境。
二、尊重生命。
尊重生命是环境伦理对处理人与生物关系提出的道德要求,最早是 20 世纪50 年代,环境论理学的创始人阿尔贝特。史怀泽就提出"为爱一切动物的伦理学制定细则,这是当代的艰巨任务"他指出"善是保持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的价值。恶则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这是必然的、普遍的、绝对的伦理原则。"由此可见敬畏生命是当今 21 世界环境伦理思想深入人心的。环境伦理学中的敬畏生命,要我们把这种敬畏扩展至植物、动物、微生物这个大类中,认为生命是共同体中的一员,就像道德不只是对人类自己实行,它应该要从整体的,整个生态系统中和谐的处理人类与其它生命体的关系,换一种说法就是,人类的道德到达了另一种新的境界。阿尔贝特。史怀泽是最早提出敬畏生命的伦理理论,是敬畏生命伦理学的创始人,但在他看来敬畏生命只是道德良好的人尊重具有传承价值的每个生命的责任,而事实上每个生命都具有生存意志,值得道德者的尊重。德斯贾丁斯(J.R.Desjardins,1993)批判史怀泽哲学说,认为史怀泽的伦理只是我们应持有的态度,也可以说是一个道德者应有的品性或美德,但不是行动的法则。总而言之,德斯贾丁斯认为史怀泽的伦理思想具有丰富内涵,并且是根据他多年在非洲野生地的经验而创立的。但是他的伦理学说未满足一般伦理学说的构成要件,没有审慎地提出人类行为的法则,并且作学术性的辩护。因此,史怀泽尊重生命的伦理学说没有为学术界普遍认同与接收。直到 20 世纪 70 年代,挪威哲学家奈斯(Arne Naess)提出深层生态学运动中的两个基本规范,即自我实现和生命中心平等获得甚多学者的支持,自我实现中的"我"不是狭隘的、个体的小我,而是这种我包含了地球上所有生命个体,深层生态学者保留了"自我了解"、"自我利益",和"自我实现",但是要求了解自我进而了解大我,使自我利益成为大我利益,让自我实现成为大我实现。自我实现中的自我不只是包括自我,也包括所有人类、生态系、河流、空气、土壤中的微生物等。生命中心平等的意义就是"生物圈中所有试题具有同等的生存与繁荣的权利,并且实现自我个体的发展,在"大我实现"中实现自我。"也就说,在生态圈中,每个实体都具有平等的内在价值。生命中心平等与大我实现有密切的关系,如果我们伤害了自然的一部分,我们也就等于伤害了自己。在自然世界中,互相密切关连的实体之间是没有界限的。这种认识促使我们尊重人类和非人类的权利。这种权利是整体性的,不需要再物种之间建立起阶级,而将人类置于万物之上。基于种信念,要求人类在活动行为中,尽量做出少的影响。人类为了维持生命,有些物品是必需品,例如食物、水等,但是需求总是超越实际的需要。如目前我国正属于发展中的发达国家,人们的吃、穿、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工业发展迅速,经济利益给国家以及企业丰厚的利润,但是由于这些似乎已经不再是必须品了,所以人们想往更高的要求追逐,不断的开采大自然资源,不断地向大自然中排放废气,人们的贪欲,促使当今一些地方资源短缺,大面积地下水污染,雾霾现象等环境危机。企业发展理念出现严重的问题,只顾经济利益提升,这就是实现小我,而企业以外的实体甚至包括人,都不在企业实现我当中,企业的这种我,只是为企业本身谋取利益,忽视其他存在,藐视自然界。因此,深层生态学中的大我实现与生命平等是比较符合当今社会所出现的环境问题,它能够引导人们在活动行为中,考虑哪些是对的,哪些是不应该做的。
三、协同进化。
人与自然协同进化是环境伦理学的一条重要的环境伦理原则,是环境伦理学理论立论的基础依据之一,是环境伦理学追求的终极目标。"人与自然协同进化其根基在于协同进化的地球生态属性,它是整体支配并决定部分的生态原理在人与自然生态关系方面的应用,相信人能谨慎地利用科学技术不断地促进自然过程的自然方向性与人类生活活动目的的统一性,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创造过程。"协同进化的环境伦理思想能指导我们正确的定位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生态系统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从系统的整体上来看,是一个协同进化的体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生态系统中的个体是相互依存的,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协同性和稳态性。这两种属性蕴含或暗示人类对自然的行为规范,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双赢。
坚持协同进化的环境伦理的标准--"双标尺度"即是否有利于人类是否有利于生态。有利于人类就是指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要能满足人类合理发展的需要,实现人类的价值,实现人的全面、可持续的发展,有利于生态指的是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要坚持生态共同体的完整、稳定、维护生态平衡,保持自然之美。
协同进化比较符合我国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发展中要坚持协同进化的原则,坚持用双标尺度的环境伦理标准来衡量。发展是一个国家第一首要任务,早期发展理念是边发展,边污染,对于协同进化原则完全忽视。现在发现这种发展理念是完全错误的,尤其是在我国,近几年出现各种环境问题,雾霾是最为明显的,雾霾不只是透漏出环境污染现象,实际证明我国的发展出现问题,发展与生态平衡未达到双标尺度,不但影响人的身体健康,也影响到生态失衡等问题。因此,在发展的同时,首要保证开发与生态系统协同发展。自工业化发展,城市化建设以来,现在我们几乎很少再看到自然之美的景象,尤其是雾霾笼罩整个北京城,其实这都是人为造成的,人们过度开发,到处都是工业,由于自然本身有净化能力,但工业与自然净化能力失去平衡,工业所排放的废气超过自然净化能力,则导致生态系统不平衡,最终自然之美大多都是被污染毁灭。因此,我们应达到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境界,只有保证生物的多样性、平衡性,可持续发展才有希望,实现生态的完整性,生态的自然之美。四、"公地悲剧"的伦理隐喻1968年,美国学者G·哈丁曾经用"公地悲剧"来描述这样一种情况。他把地球当做一个向大众开放给所有人的牧场。这块地是大家一起共享的,牛羊是个人的,并且不必支付任何费用。当免费资源成无偿的时候,这时谁都想筹集更多的牲畜,以增加他们的利润和收入的免费资源。每个公共资源,在"理性"原则指引下,被牧民最大限度地共同使用。但是,当他们做出自己的理性选择,当牛群牧场牲畜承载能力越来越难以维护,却没想到,他会加快退化,由于过度消费,而发生"公地悲剧".
环境作为一种共用的,给所有人享用,任何人的享用都不能排除。既然他能排放废气污水,那么我也能排,它是公共的。这就发生外部不经济的问题。因此,空气质量恶化(雾霾天气),河流污染等,作为公共物品,环境就这样被摧毁。
空气污染在排查过程中给相关部门带来困难。河流污染不像空气污染那样,以现在的环保监测技术,基本可以监控水污染的具体位置,但空气污染排查是非常复杂的,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设备、还要考虑天气气候状况,想要具体的排查到是某一位置,是比较困难的,尤其是在夜间。因此有些企业想在治理费用上获取一些利润,白天开启治理设施,环保部门也只有白天对企业检查,晚上基本都是关掉,相关部门也不会晚上检查,最终污染废气在夜间与空气再加上夜间温度比较低,从而形成雾霾。企业在排放过程中只有利益优先,以利益为中心,相关职能部门在排查过程中很难做出排他性,于是不只是一家企业,越来越多的企业作出类似行为,最终利益为企业所有,危害大家承受。
环境作为一个特殊的公共物品,环境公共物品不但是维持正常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也是社会经济正常运行、持续发展的基础。环境公共物品通常是指各种环境物品以及环境服务。环境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是人类共同的财产,因而环境是公共物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环境物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而环境状况不断恶化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给人类安全有效地使用环境造成了更为严峻的威胁。环境公共物品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以人为本的军事伦理教育的理论基础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科学发展观指出社会总体的协调发展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任何背离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短视和没有生命力的。军队作为国防建设的主体,它的现代化首先要以军人为本,让军人具有正确的军人...
廉与耻是儒家道德哲学的两个重要范畴。笔者之所以将这两者加以综合考察并阐明其当代意义,主要是出于以下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廉与耻既是两个相对独立的伦范,又是密切相关的品性规范。不论是在儒家现世文献还是出土文献之中,廉与耻经常单独被加以运...
当代灾疫,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是一种人为灾祸。《灾疫伦理学:通向生态文明的桥梁》(人民出版社2012年2月出版)一书就是探讨面对频发的灾疫之难,而展开对人类行动的检讨,探索如何通过防治灾疫来重建生境、重建文明的道路。《灾疫伦理学:通向生...
3库珀行政伦理思想的学术价值和对我国行政道德建设的启示3.1库珀行政伦理思想的学术价值。2002年ASPA邀请众多学者出席探讨重大议题(bigproblems)议程,库珀从过去30年有关行政伦理方面的学术着作中,可以提炼出五项规范性标准。为公共行政实践提...
现代人要走出漂泊无依的状态, 应当重新重视价值理性对实现人之生命意义的引导作用, 重新恢复“情”应有的文明地位, 使人在情意感通中冲破个别性的束缚而与他人“伦理地在一起”, 使“伦”成为人类的精神家园。...
阿昌族是中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西部地区,是云南特有的跨境而居的少数民族之一。阿昌族伦理思想是阿昌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道德观念的总和,是阿昌族一切文化活动的主轴和基调,对本民族的思想、行为起到约束、规范、教育的作用。本文...
在责任服务型政府视阈下,探讨民族地区行政伦理失范的成因及对策,必然包含一般意义上的共性与个性,但同时必须依据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努力探索实现行政伦理本土化的途径。...
一军事斗争是否具有道德性?回各是肯定的。从人类军事斗争的起源、变化和发展的历史来看,军事斗争的道德性主要集中体现为军事斗争的正义性与非正义性。所谓正义,作为一个伦理范畴,是指符合一定阶级续社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范畴的行为,也是衡一阶级、集团...
1库珀行政伦理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库珀(TerryLCooper)所编着的《行政伦理手册》中认为历史上存在着对于行政伦理规范性追求。但是,因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改革时代所最求专业主义和技术理性驱逐了行政伦理,而后在道德真空的情形下产生了对于规范化...
1概述中国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理论发展结果,并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为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重要表现是其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