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 】《管子》经济管理伦理思想探析
【第一章 】管子经济和管理伦理学文献综述
【第二章 】管理、经济管理和经济管理伦理
【第三章 】《管子》经管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
【第四章 】《管子》经济管理伦理观的核心价值观
【第五章 】《管子》经管伦理思想的内涵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第六章 】《管子》经济管理伦理思想的现代启示
【结语/参考文献 】管子的经济管理伦理理论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3《管子》经济管理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
前已述及,经济管理伦理思想就是经济管理者在对经济活动的管理过程中,应主动考虑社会公认的伦理道德规范,使其经营理念、管理制度、发展战略、职能权限等设置都要符合伦理道德的要求。任何思想文化的产生都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管子》的经济管理伦理思想的产生也是如此,它是在春秋战国时代政治经济急剧变革、诸侯争霸斗争频繁、百家学术竞相争鸣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杰出的文化成果。
在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所产生的思想,便具有它独特的哲学基础,《管子》的经济管理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主要包括"道气合一"的天道观和"趋利避害"的人性论两个方面。
3.1"道气合一"的天道观。
天道观,即关于世界本原的根本观点。因其围绕着对天以及天人关系的不同理解而展开论辩,故称天道观。《管子》形势中说"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春、秋、冬、夏不更其节,古今一也。"就主张"天"的客观性,形成了天道自然的观点,并且在坚持顺应自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人与天调"、"人君天地"的思想.《管子》认为"得天之道,其事若自然;失天之道,虽立不安。"也就是说只有顺应天道,才能真正的获得成功;反之,即便取得成功,也将会变为失败,最终招致凶险。最后《管子》以"精气说"强调天的物质性,并用道来解释这种物质性,其思想表现为"道气合一"的天道观。"凡物之精,比则为生。
下生五谷,上为列星。流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藏于胸中,谓之圣人。是故此气,杲乎如登于天,沓乎如入于渊,淖乎如在于海,卒乎如在于己。"在这里管子明确的指出"精"来自于"气",并把精、精气、气、甚至道,都作为相同的概念,可以互为代换。如讲什么是道时《管子》又说"道也者,口之所不能言也,目之所不能视也,耳之所不能听也;所以修心而正形也;人之所失以死,所得以生也;事之所失以败,所得以成也。民道无根无茎,无叶无荣,万物以生,万物以成,命之曰道。"由此可见,"道气合一"才是《管子》的天道观。
首先,"道气合一"的天道观是《管子》经济管理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它通过"道论"和"天论"来进一步阐述其宇宙观和本体论,特别是在对"天道"的认识上,他基本上是采取自然主义的态度,这也是《管子》哲学思想的一个显著的特点。这种天道观,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必须和谐统一。人类社会不应该违背这种"道",且这种"道"即包括天道也包括人道。这种天道观承认自然界是既具有生命意义,也具有自身的内在价值的。这种天道观在《管子》一书中具体表现为"道气合一".在这种天道观的背景下,管仲认为要治理好齐国,不仅要注重各种管理因素的协调平衡,而且要从齐国的长远目标来把握其整个管理过程即注重整体的价值。
其次,《管子》的"道气合一"的"道论"和自然主义的"天道观"并不是纯粹的自然哲学的范畴,它既是一种宇宙论也是一种本体论。尤其是在本体论上,它有着自己的价值取向,这种天道不仅指自然界的天或自然规律,同时也包括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这种把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进行相结合,在本质上建构了一种政治、经济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哲学思想。这种"道气合一"的天道观,看到了自然万物的共同本原,并将宇宙间复杂多变的万事万物都统一于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精气,这在当时的社会无疑是一种科学进步的思想。
3.2"趋利避害"的人性论。
《管子》的人性论是其经济管理伦理思想的重要哲学基础。《管子》并没有就人性善恶作出判断,而是直截了当地指出人性是"趋利避害"的。《管子·禁藏》篇说:"夫凡人之情,见利莫能勿就,见害莫能勿避。"."民之情莫不欲生而恶死,莫不欲利而恶害","民,利之则来,害之则去。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于四方无择也。"《管子》认为这种"趋利避害"的本性是人之常情,人之常轨,是所有人的共性。无论贵人还是贱人,商人还是渔民,虽然"所欲"不一,但各要得其"所欲"却是相同的。故"得所欲则乐,逢所恶则忧,此贵贱之所同也".又说:"其商人通贾,倍道兼行,夜以继日,千里而不远者,利在前面也。渔人之入海,海深万仞;就波逆流,乘危百里,宿夜不出者,利在水也。"人的这种"趋利避害"的本性及其普遍性和客观性等特征,《管子》进行了充分的研究与论述。凡事都不违背这个常理,并采取各种措施使人尽量地获得最大的满足,这种基于对人性的了解后来尊重人性的理念,是《管子》人性论的重要特点。齐国之所以富强,正是基于管仲对人性的了解和尊重。
对人性的看法也是《管子》经济管理伦理思想展开的前提,因为管理始终都绕不开"对待人性的态度"这个核心问题。人性是人的最本质的特性,也是人的本能,它决定了人的行为和活动动力。张立夫主编的《中国哲学范畴精粹丛书-性》一书中说:各个时期对"性"的解释都有所不同,他对性的内涵做了现代的诠释,分别是:第一,性是区别一切动物而为人所特有的属性,是一切人所普遍具有的共同属性的总和;第二,性是人的自然性;第三,人性的善与恶,是指人性的来源于先验具有的善与恶之属性相联系而言;第四,成佛的内在原因或根据,称佛性;第五,性是天地万物和人性的本性、本体;第六,性是事物的具体属性。
人类的管理活动总是受制于对人性的认识,因为管理活动均出自管理行为的主体-人,在本质上就是一种从主体出发,以人作为价值尺度"去设计、调配、决定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并使其有利于人和人的发展。这种有利于人与人的发展,也是一切人类活动的最终归宿。由此可见,在《管子》看来,人没有不爱利恶害的,即具有"趋利避害"的本性。管仲在充分肯定人的"趋利避害"的本性时,主张满足人性的各种合理和正常的需求,来达到顺应人性,进而使人能更好的发展。这种从"人性"入手来实施有效的管理,是其经济管理伦理思想的合理之处。
3库珀行政伦理思想的学术价值和对我国行政道德建设的启示3.1库珀行政伦理思想的学术价值。2002年ASPA邀请众多学者出席探讨重大议题(bigproblems)议程,库珀从过去30年有关行政伦理方面的学术着作中,可以提炼出五项规范性标准。为公共行政实践提...
一军事斗争是否具有道德性?回各是肯定的。从人类军事斗争的起源、变化和发展的历史来看,军事斗争的道德性主要集中体现为军事斗争的正义性与非正义性。所谓正义,作为一个伦理范畴,是指符合一定阶级续社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范畴的行为,也是衡一阶级、集团...
1库珀行政伦理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库珀(TerryLCooper)所编着的《行政伦理手册》中认为历史上存在着对于行政伦理规范性追求。但是,因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改革时代所最求专业主义和技术理性驱逐了行政伦理,而后在道德真空的情形下产生了对于规范化...
一、诸葛亮的儒家伦理思想1.儒家入世伦理观诸葛亮在《后出师表》提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名言,这正是汲取了儒家道德哲学的精髓。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以仁作为实践最高范畴,《论语。泰伯章》中提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
摘要墨家环境伦理思想蕴涵着丰富的生态理论,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生态思想,也是可资借鉴的优秀文化遗产。在生态环境破坏日益突出、人与自然关系日益恶化的今天,对墨家环境伦理思想进行阐释与剖析,汲取其中的理论精华,对于解决当前生态问题、建设可持续发...
第二章鲁迅生命伦理思想的形成2.1鲁迅生命伦理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一种思想的产生与发展,一般受到所处时代背景下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较大。鲁迅生命伦理思想形成,同样也受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时期下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鲁迅所处在时代正处于传统...
6《管子》经济管理伦理思想的现代启示在经济管理领域,这种由国家调控市场,扶植农业,就是起步于管仲,延续至今,故管仲可谓是中国经济学家的鼻祖。他主持齐国的国政,相齐长达40余年,对齐国的政治、经济进行了全面改革,如他开创了盐铁专营、粮食储备、...
摘要行政伦理以对公务员行政价值观的重要塑造功能而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公共行政学界的学术精英:斯科特、哈特、沃尔多、弗雷德里克森、洛尔等对其进行了深入探讨,特里L库珀就是其中为行政伦理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学者之一。本文以库珀的行政伦理思想为研...
学术界对彭玉麟军事、政治思想给予了较多的关注,但对其伦理思想的关注则付之阙如。彭玉麟伦理思想的形成浸润于孔孟、程朱道德文化,并在传统道德文化的浸润中成就其道德理想:不为名利所趋的正义思想,肝脑涂地的公忠思想,为民谋福祉的民本思想。其中正义思...
四、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环境是我们生产、生活的场所,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