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伦理学论文 >

鲁迅生命伦理思想的形成

来源:未知 作者:陈赛楠
发布于:2017-01-23 共8918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二章 鲁迅生命伦理思想的形成
  
  2.1 鲁迅生命伦理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一种思想的产生与发展,一般受到所处时代背景下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较大。鲁迅生命伦理思想形成,同样也受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时期下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鲁迅所处在时代正处于传统自然经济向工业资本主义经济转型、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时期,反帝反封的革命浪潮席卷中国,这些时代背景都给鲁迅生命伦理思想的产生了重要影响。
  
  2.1.1 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
  
  鸦片战争爆发以后,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给中国经济结构带来了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随着外国殖民者的到来,资本主义经济的透入,中国城市化、工业化开始出现,也逐步被工业生产方式所取代。“到 1894 年,外国资本在中国经营的近代工业资本达 19724000 元,投资总额为 27914000 元,清政府雇佣工人达 30000 人左右,民族资本企业共有 136 个,创办资本约 500 万两白银,洋务企业近 40 个,创办资本约 4500 万两,雇佣工人达 13000-20000 人左右。”
  
  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向近代资本主义经济转型,传统的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农耕文明在近代中国所对应的仍然是以家庭为单位重视家族利益、忽视个人权利与个人自由的封建社会。新的生产方式出现,人们交际圈扩大,封建家族成员也有了与家族外人员的社会联系,个体人格、地位有了一定的意志表达。随着西方殖民者的入侵,西方文化中的伦理思想慢慢渗透到中国人的意识之中。西方文化中的对个人价值的肯定、追求个性与尊严,提倡人道主义等伦理观也被国人所认知,社会文明的转型对人们形成追求个体人格独立、自由、平等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1.2 反帝反封建革命浪潮席卷中国
  
  中英鸦片战争爆发,外国殖民者撞开了中国国门,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封建制度的腐朽、当权统治者与外国侵略者的勾结,黑暗统治激化了两大矛盾,一方面是人民大众与封建统治者的矛盾,另一方面是中华民族与外国侵略者的民族矛盾。鲁迅对中国旧道德的直接批判是伴随新文化运动的爆发而开始的。“救亡图存”,呐喊国民觉醒,推翻旧制度,鲁迅伦理思想的表达形式具有强烈的战斗性和批判性。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国力更被削弱了,人民生活更加疾苦了,中国被外国侵略者瓜分了,国土一片四分五裂。丧失国家主权,出卖民族尊严的《辛丑条约》,它的被制定被执行,意味着清政府成了外国侵略者统治中国的工具,这样的局面也是当权者与外国侵略者勾结的产物。在民族危难存亡之际,清政府的黑暗统治更加激化了矛盾,反帝反封的民主爱国运动,正在中国大地上如火如荼的展开。辛亥革命最大的胜利果实是,结束了上千年的封建统治,埋葬了清王朝,创建了“中华民国”,但是,最后革命果实却被袁世凯窃取了。
  
  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倒行逆施,在全国激起了一系列“讨袁”运动,最后袁世凯在全国人民的一片唾骂中死去。袁世凯死后,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战火纷飞。革命的腥风血雨让鲁迅亲历统治者的残暴和无数无辜生命在战火中的脆弱,不堪一击,生命的珍贵和无价在这个年代,都被践踏了,人性没有尊严没有权利和能力保护生命,激起鲁迅呐喊大众的觉醒,推翻旧制度,反对旧道德,提倡个性自由和民族独立,用诗文讨伐军阀割据的社会统治者,扞卫自主权利,实现生命伦理的价值和尊严。鲁迅生命伦理思想产生了,这也是鲁迅从幼时开始就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呐喊奔走于社会,唤起人民大众的觉醒和人性自由解放,建立人与社会共发展的新世界。
  
  2.2 鲁迅生命伦理思想形成的个人背景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价值观,是人们对价值问题的根本看法。人生经历在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早期人生经历和所受的文化教育。鲁迅独特思想模式和行为方式的形成,离不开他早年的生活经历。不论是童年的私塾经历,还是少年南京求学,甚至是留学日本经历,不但丰富了鲁迅自身的经历,而且让其思想也渐进成熟,且意义深远。
  
  2.2.1 童年经验
  
  童年鲁迅生活在传统儒家陈腐旧说中,但是天性自由活泼的他所能感受的世界充满了许多谜团。他想要的谜底私塾里没有,他就想到外面世界寻找,同时,当时社会黑暗动乱,社会底层人民生活凄苦,受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压迫,为摆脱压迫,他开始有了寻找救国救己的冲动。
  
  鲁迅在六岁就学于叔祖玉田先生,1892 年,12 岁的鲁迅前往三味书屋就学于寿镜吾先生,送进私塾接受的都是传统文化的灌输,所学的都是传统的儒家学说,童年时期的鲁迅对这些迂腐的经书旧说,对所处的封闭社会环境,表现出了反感和抗击。但是传统儒家文化里的生命伦理思想对其一生影响深远。例如:鲁迅从小就表现出活泼自由的生命个体性格。其作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体现了自由的生命意识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无限生机。此外,还有鲁迅的外祖母家在农村,他在那里有一群农民小伙伴,他经常与小伙伴在一起划船看戏、在自家地里“偷”豆吃,尽情享受无忧无虑的童真生活。“百草园”是他的自由乐园,充满了大自然的无穷趣味,这样自由的童年生活,也为鲁迅写作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提供了滋养的土壤。也培养了鲁迅用敏感的心灵去亲近自然生命,体察人生世象。
  
  六岁到十七岁在“三味书屋”求学,拜寿镜吾先生为师。在此期间,他不仅熟读了儒家经典,而且又广泛阅读各种杂书,他不仅关注历史、社会,也关注自然。为鲁迅思想与文学的发展,开拓了精神空间,奠定了知识基础,也为其现实主义创作风格的形成打下基础。鲁迅说:“听人说,在我幼小时候,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很愁生计。但到我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几年什么也没有了,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当时还被称为乞食者。我于是决心回家,而我父亲又生了重病,约有三年多,死去了。”13 岁家庭遭遇变故,从小康陷入困顿,“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冷酷与势利充斥在其少年脑海中久久未能抹去,看透了人间世态炎凉,可见家庭的变故让鲁迅心灵也蒙上了阴影。他由此开始对中国社会和人性的思考。
  
  鲁迅生命伦理思想萌芽也是在私塾学习期间埋下的。“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这少年便是闰土”③。“我”对故乡的回忆以及“我”
  
  与闰土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见识丰富而又聪明能干、机智勇敢的农村少年-闰土给“我”讲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和看跳鱼儿的故事,闰土与“我”反差巨大,闰土是生活在海边“忙月”的儿子、开心快乐的少年,而“我”是高墙内的少年,整日郁郁寡欢。“我”是一个生长在天堂的恶魔,而闰土是一个生长在地狱里的天使,这些都流露出“我”对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的向往和与自然亲近的真挚愿望,反对对人性自由的束缚以及封建等级制度和乡村宗法制度对人性的推残,这也为此后鲁迅生命伦理的生成奠定了基础。
  
  2.2.2 求学经历
  
  “去寻求别样的人们”.④鲁迅开始了南京求学经历,1898 年至 1902 年期间,鲁迅先生在南京新式学堂学习自然科学技术,在维新思潮的影响下,他接受了进化理论,这些理论来源于《时务报》、《天演论》、《译学汇编》。他还对社会思想文化的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见解。“鲁迅在弘文学院的时候,常常和我讨论下列三个相关的重大的问题:一、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二、中国国民性最缺乏的是什么?三、它的病根何在?”
  
  勤奋好学的鲁迅,不但花很多时间用来认真刻苦学习文学方面知识,此外还善于利用其他时间,喜欢阅读专业之外的哲学、文艺方面的书籍,开始关注人性和国民性的问题“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圆。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受到医学对日本维新作用的影响,鲁迅抱着强国先强国人体格的认识,来到了日本留学,开始施展其强国人体格的梦想历程。
  
  鲁迅说,“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治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
  
  这场梦在一幕画面后,被破灭了,鲁迅的意识世界里发生了巨大改变,他发现自己所抱着的强国先强国人体格的认识是错误的,国人麻木扭曲的道德思想更需求被改变,他决定弃医从文,希望通过文化来革新国人思想。他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着,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鲁迅《新生》的先兆流产,是对他试图用文艺方式实现救国的当头一棒,但是他还是同时撰写稿子和翻译外国文艺作品,仍希望通过文艺来改造国民性格和强国,然而他的不论是走医学道路,还是文学道路,两条道路都行不通。坚定、积极乐观的鲁迅,跌进了情绪的谷底。“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以走。”
  
  梦想建筑起来的青年鲁迅医学道路和文学道路,崩坍了,使他开始认识到“我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⑥,鲁迅从一个英雄主义青年,变成了冷峻的现实主义者。鲁迅的生命伦理观与传统的伦理观有点不同,认为人的生命伦理价值更多的是生命赋予的伦理道德价值。封建社会黑暗,国民麻木扭曲,改变黑暗现状,追求国民伦理觉醒与人性自由是鲁迅生命伦理思想的体现,这也成就了他在批判旧道德旧制度的呐喊道路上,成了知识届的骑士,他不但勇敢的战斗,也更加珍惜人之间的珍贵情感和友谊,自此一生都在思考生命的价值。
  
  2.3 鲁迅生命伦理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生长于江浙的鲁迅,在描写江浙一带农村题材小说上,造诣颇高。他的小说乡土气息浓厚,色彩鲜艳。少年时期进入私塾学习中国传统文化,青年时期入新式学堂学习了自然科学知识并接受了进化理论,还接触了现代西方非理性文化,留学日本期间对文艺的浓厚兴趣,又使他决定弃医从文,上述多种文化形成合力撞击了鲁迅的内心,激起了鲁迅对于“生命”的伦理思考。
  
  2.3.1 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
  
  中国传统文化渊源流长,传统文化中蕴涵的生命伦理观念是鲁迅生命伦理思想形成的文化渊源。生命伦理学从西方兴始,传入到中国,它是文化多元发展与融合的产物。西方生命伦理学传入中国后不断地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具有了本土特色。传统文化中道家、儒家对生命观都有所阐述。
  
  (一)儒家文化
  
  从儒家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来看,儒家文化具有重要地位,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文化在传统文化中的具有举足轻重作用。儒家文化对国人思想都有所影响,同样鲁迅的思想也受到了儒学的熏陶,曾经进过私塾,又进过新式学堂还在日本留过学的鲁迅,无论是在做学生还是在做教师和自由撰稿人时,还是埋在故纸堆里研究碑文,都离不开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儒家提出“天地之性,人为贵”,强调人生命的宝贵地位,《孟子·告子》云:“人皆可以为尧舜”强调人的精神价值平等、无有贵贱之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儒家的仁爱,要善待人类生命,传统文化中对生命价值的珍视随处可见。
  
  儒家的生命观是一种由生知死的、又表现为顺应自然的生命观,与出世的生命观中,追求自然本真以及个人自由具有一致性,但儒家入世的生命观更多是关注人的社会价值和现实价值。儒家强调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通过提高自然道德修养来实现生命价值。儒家生命观中,认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所遵循的规律都是自然规律,不可违背,与人密切相关的自然也是有规律的,即使是人与人之间也遵循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社会规律而发展。孟子提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儒家生命观在鲁迅生命伦理思想的具化为,追求人性自由、关怀生命。鲁迅是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他一生都在为国人觉醒、民族存亡而呐喊,这是一种强烈的入世态度。这也是儒家生命观中主导通过道德完善,来实现生命价值,“修身立人”在鲁迅人生经历中发挥的淋漓尽致。辛亥革命以后,鲁迅的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没能换回国人伦理的觉醒,反而促进了他对这场革命的思考,带着中国社会的苦难,带着自己的苦难,走进孤寂的思维城堡,度过了 10 年的教育领域时光,专攻古代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医学强国与文艺强国梦想双双落空,鲁迅感到了无比的迷茫与孤独。然而,鲁迅没有自暴自弃,他完成了生命意义的转换,重新出发,从反思中看清革命道路和革命批判对象。这个民族英雄以另一种方式改造国民性,号召更多的人走出旧世界又走向新的世界。他为我们树立了精神丰碑,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与忧患意识。
  
  (二)道家文化
  
  道家的生命观主张顺应自然、天人合一。《庄子·天下》云:“泛爱万众,天地一体也”体现了道家对生命的仁爱之情,“‘天人合一、物我一体’是道家所主张的顺应自然法则思想的基础,‘道生万物、人天同源’是其基本特征。”②道家生命观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应与自然共存亡、同休戚,因此人类应该在自爱的同时,爱惜与尊重其他生命。
  
  道家生命观的自由超脱,让人走向真正的精神自由,将人的生命价值放在更为广阔的视野中,“返归自然”、“天人合一”这也正是人的生命本真存在的状态。
  
  鲁迅生命伦理思想中批判封建“吃人”礼教,对人性的束缚,反封建伦理秩序,提倡符合人性生命发展规律的新道德,倡导人们追求个性自由、个性解放,真正实现生命精神自由。
  
  鲁迅曾说:“我们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③。这与道家中“贵生”、“顺应自然”的生命观具有同一性。鲁迅的生命观,不再局限为道家中的珍爱善待生命观,由关注个体到关注社会整体,由珍爱生命到关注生命质量,从而关注到民族振兴。鲁迅先生的医学梦,从改革国人“东亚病夫”的体格,通过强体格来实现强国梦。体格强壮并不能撑起世界强国的称号,只重体格不重人的精神需求,那么生命将失去现实价值与社会意义。鲁迅生命伦理思想继承了道家注重人的精神自由,是实现人生价值和民族价值的标准。道家的生命阴阳平衡观,鲁迅也受影响,抨击男性“妻妾成群”的“多妻制”主张一夫一妻制,反对男权中心主义,认为男女之间应平等发展。提倡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国家之间理应平等和谐相处。
  
  2.3.2 西方近现代文化的影响
  
  从鲁迅生命伦理的思想渊源来看,鲁迅所处的时代,西方文化敲开了中国的大门,西方文化思潮对先进知识份子影响较大,漫漫渗透到思想意识当中。鲁迅生命伦理思想的形成也受到了西方达尔文进化论、尼采非理性主义思想的启蒙。
  
  (一)达尔文进化论
  
  查尔斯·达尔文(1809-1882)发现支配人类本身进化的规律,进化理论是近代科学革命的三大发现之一。达尔文进化论源于他对生物进化的研究与发现。进化论的核心就是自然选择。繁殖过剩导致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是进化论最基本的生存原则,指出了物种演变与发展需要经过一个缓慢的变化过程。在伦理学角度来讲,生物进化论直接产生了达尔文主义,该思想是以生物发展的自然规律看待人类社会,认为人类自身所处阶段有高低之分。还认为,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同生物进化论线性发展方向趋于一致。
  
  鲁迅在作品中体现出浓厚的进化论思想,这不仅与他的学习背景有密切关系,主要还是受西方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影响,认为生命是自然的,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同时也认为,生命是新陈代谢的过程,优胜劣汰是生命进化的结果。
  
  1895 年,严复将西方达尔文的进化论,通过文化书本的方式引入到国内,以报刊作品为载体宣传进化论思想,他从开始的初步引入到国内,在到其后期的详细介绍,并且把它从自然领域引入到社会领域,有了各自的代表,即:自然进化论(达尔文进化论)和达尔文主义。在南京求学期间,鲁迅接触到的进化理论,进化论思想对他的世界观、社会历史观以及人生价值观产生了深刻地影响,这也为鲁迅早期批判中国旧道德提供了理论依据。
  
  l、在世界观方面。社会历史领域的达尔文主义,也影响了鲁迅,他认识到了不论是自然界还是社会界,进化论的思想都适合它们的变化规律。两个界是向前发展向上发展的。世界在鲁迅看来,“后出者胜于前者,本是天下的平常事情……”①世界是在不停发展的,同时也是不停进化的。他说:“进化如飞矢,非堕落不止,非着物不止,祈逆飞而归弦,为理势所无有”②。这也契合了达尔文主义认为人类社会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又说:“世事反复,时势迁流,终乃屹然更兴,蒸蒸以至今日。所谓世界不直进,常曲折如螺旋,大波小波,起伏万状,进退久之而达水裔,盖诚言哉”③。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同生物进化论一样,呈线性发展、方向趋于一致,并且是一个缓慢变化的过程。
  
  2、在社会历史观方面。鲁迅着重表达了进化论在社会历史观上的弯曲向上发展,并呈现曲折性特点的发展规律,达尔文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文化的发展同生物进化论线性发展方向趋于一致,受其影响鲁迅认为,人类的社会历史虽然是曲折发展的过程,但也总是新的代替旧的,进步的代替腐朽的。这种观点也在鲁迅的作品有所体现,他曾说:“生命的路是进步的,总是沿着无限的精神三角形的斜面向上走,什么都阻止他不得…无论什么黑暗来防范思潮,什么悲惨来袭击社会,什么罪恶来亵渎人道,人类的渴仰完全的潜力,总是踏着了这些铁蒺藜向前进。生命不怕死,在死的面前笑着跳着,跨越了灭亡的人们向前进”④。而对于他所在的那个新旧撞击和交替的时代,旧封建体制及思想被新文化思想解构,鲁迅认为是“一个进向大时代的时代……这重压除去的时候,不是死就是生。这才是大时代”⑤。推翻旧的制度建立新的制度,是时代对社会的内在生命要求。
  
  3、在人生价值观方面。人类认识到人生与生物进化历程一样,是革新、前进的。与其他受进化论思想影响的人一样,鲁迅进化论的世界观和社会历史观,这种世界观与社会历史观决定了他的人生价值观,他的进化论人生价值观,也就是与前两项价值取向相匹配的进取、战斗、探索的人生价值观;因而,鲁迅的人生价值观以及其实际人生历程,也的确充满了进取的精神,抗争的气息,战斗的烟火。“我一向是相信进化论的,总以为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人…”⑥,鲁迅在对进化论的践行过程是艰难曲折的,但他仍然奉行进化论思想。“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前行”①。进化论是鲁迅战斗的主要武器,用思想批判和神的“笔”,把进化论宣传并使用到战斗中贯彻到世界、社会和人的本质层面。鲁迅用进化论渗透了世界观,社会历史观,人生价值观来批判停滞不前而且腐朽反动的旧道德制度观念及其学说。
  
  (二)非理性文化
  
  西方非理性主义思潮始于 19 世纪,20 世纪盛行,在西方占主导思想地位的理性主义中突出重围,汇聚成一股思想巨浪。从一般的哲学表述来看,“非理性”与“理性”是相对应的哲学范畴。非理性主义以叔本华为代表的唯意志论,叔本华强调生命意志是世界的基础与万物的动力,生命意志是个体与宇宙万物的实质与核心,它构成了世界初始本源,也是对柏拉图以来的西方哲学体系的全面否定。非理性主义的另一代表是尼采,尼采的权力意志论是反理性的本体论。尼采在着作《查拉斯图拉如是说》中表述“上帝死了”②这一权力意志论观点,尼采的“上帝死了”的思想观点的发表,相伴而来的是延伸到“人的死亡”观点的生成。人的自大传统是借助上帝权威建立的,“上帝死了”就意味着人的自大传统的终结。
  
  人不是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中心,“人”只是一个观念,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一种认识论建构,“‘我’、主体、既不是自己的中心,也不是世界的中心--至今它只是自以为如此。这样一个中心,根本不存在”③神学中上帝创造的人,其实根本就没有存在过。
  
  人的“生命”是西方非理性主义思潮的核心。生命价值与生命的意义是非理性主义的基本理论出发点。非理性主义与传统理性之间是相矛盾的,演绎的就是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纠葛,而人性是两者都有的,只是一方癫狂一方冷静了,癫狂是寻求人性本真解放的体现。
  
  将生命的本真与自在从人的被传统理性包裹中释放出来。叔本华、尼采、弗洛伊德是伟大的哲学家,同时也是非理性主义代表人物。他们的学说在 20 世纪初期意义深远,此种非理性思想被大众接受。对推崇新文化思想的鲁迅而言,其影响是深刻的。鲁迅个性主义就是西方非理性主义的产物。
  
  鲁迅早年家庭没落与求学经历给鲁迅的个性主义思想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各流派思潮发展迅猛,其中以尼采、叔本华为代表的非理性主义盛行,非理性主义思想提倡个性自由与人格独立,反对封建神学与禁欲主义,将生命的本真与自在从束缚中解放出来。
  
  “个人一语,入中国未三四年,号称识时之士,各引以为大垢,苟被其溢,与民贼同。意者未遑深知明察,而迷误为害人利己之义也欤?夷考其实,至不然矣”①。西方非理性主义提倡的人性解放与个性自由,受其影响而生成的鲁迅个性主义认为,个性自由不等同于“个人主义”.个性的崇尚、个体的觉醒、主体精神的发扬是鲁迅个性主义所倡导的基本内容,这里说的个性、个体并不是一切思想和行为都以个人为利益指向的利己主义。要“立国”先“立人”的主张,是鲁迅个性主义思想的主要体现,这种主张体现在要求个体觉醒上,主体奋斗的主张上,强调人的尊严和主体精神。通过批判国民精神和等级制度来主张个性主义。鲁迅生命伦理思想认为救国的前提是“立人”,而这个前提就必须要求“尊个性”以及“任个人”.“立人”是鲁迅生命伦理思想的目标,主要有:一、“立人”应该首先是“人”自我觉醒来认识和追求自己的价值尊严权利和幸福。“盖自法朗西大革命以来,平等自由,为凡事者,继而普遍教育及国民教育,无不基于是以遍施”②。二、“立人”应该“人各有己”从而去辉扬人的个性或者主体精神,在人的自我觉醒基础上,尊个性或张个性,国家和民族前进有望,故又说“国人之自觉至,个性张,沙聚之邦,由是转为人国”③。三、是个性的崇高,刚健奋发的主体精神。“无不刚健不扰,把诚守真,不取媚于群,以随顺世俗;发为雄声,以起其国人之新生,而大其国于天下”④鲁迅个性主义思想洋溢“尊个性而张精神”,让人性解放,才是人生存和国家生存的王道。鲁迅生命伦理思想蕴涵了主张个体觉醒、个性崇尚以及辉扬主体精神的个性主义思想,这种思想观也是被鲁迅直接作为建立新的伦理思想秩序的指导方针。
  
  在批判旧伦理道德的基础上,运用这种指导方针,鲁迅一方面期待农村劳苦民众的觉醒,像阿 Q 等,另一方面也期待整个觉醒的社会整体对初步觉醒的城镇知识分子不再是无情的吞噬,诸如夏瑜、吕纬甫、魏连殳等,鲁迅的批判文学作品展示了他们各自的悲剧性命运。他通过批判的形式来呐喊、呼吁人们要享受“正当的幸福”,通过呐喊来使国人伦理觉醒,通过呐喊来变革、摧毁旧社会中的一切陈腐道德。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伦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