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大量中国人以旅游者的身份走出家门、走出国门之始,对其不文明旅游行为的挞伐一直此起彼伏。21世纪初,香港《亚洲周刊》报道了《中国游客的“七宗罪”》,表现为脏、吵、抢、粗、俗、窘、泼。有关这方面的现象屡屡曝光:埃及神庙浮雕上“到此一游”的字样、马尔代夫被采的珊瑚、普罗旺斯大打出手的中国同胞、广场人散后的海量垃圾,凡此种种,不胜枚举。为此,中央文明办、国家旅游局联合发布了《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国家领导人也多次谈及旅游文明问题,连习总书记在访问马尔代夫之际也不得不提到“要教育我们的公民到海外旅游讲文明”。而国内游客的不文明旅游行为更是司空见惯。
对此,我们不禁要问:中国游客怎么了?是旅游把中国人变成这样的吗?中国人的旅游伦理为何如此不堪?其实,问题虽暴露在旅游活动中,但根源并不在旅游之内,而是根植于中国的社会文化土壤之中。
中国历来作为礼仪之邦受到标榜,但其传统伦理道德有其特殊性。中国传统社会伦理是以血缘和亲缘关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以个人为中心,依亲疏远近而形成的“差序格局”来处理人伦关系,这本质上是一种放大的私人关系网。因此,公共领域中的道德往往取决于私人领域中的道德,私德盛行,公德缺乏。随团出行的中国游客,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扩大了的熟人圈。因此,他们不管在哪里,不管身处何处,只要跟“自己人”“群内人”在一起就有着安全感;就可以表现出自己在日常生活环境中的惯常行为,随地喧哗、吐痰、吸烟等行为就可以自然而然;就可以以自己的标准要求他人,就可以提出无理要求,若遇到阻碍,也可以得到群体保护。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种熟人社会,讲究的是熟人道德,奉行的是因人而异的“对人不对事”。在旅游经营中也同样如此,如旅游商品对游客一种价格,对本地人另一种价格,经济伦理成为社会伦理的延伸。
中国旅游消费者承继了传统的社会伦理,但传统文化中积极的伦理价值并未在旅游中得到发展。如儒学的“顺天”“敬天”“天人合一”“中庸”“中和位育”,这些理念强调人地和谐、敬畏自然、尊重他人;如传统文化价值观中的“入乡随俗”“宾至如归”等强调主客互动中的人际交往礼仪。
当下的旅游伦理背负着传统文化的负面压力,正面因素吸纳不充分。且当其所赖以存在的封闭社会被全球化和流动性所打破时,对传统文化精华的吸取就变得更加渺茫。与此同时,现代消费文化扑面而来,国民的接纳同样是单面的,仅仅是消费行为本身,而非消费文化所依存的西方公民社会之公平、公正和“对事不对人”。西方社会成长起来的公民具备民主、自由、自律的现代人格,所遵照的社会公德并非中国传统集体主义语境下的公德,不是简单的无私(无我),而是具有主体性的私德。中国游客携带着他律的、关系圈内的貌似公德的私德,难免会引发接待地的不认同乃至文化冲突。
因此,旅游伦理建设意味着中国人(自然人、经济人)既要挖掘传统文化的积极理念,又要从以往个体的、家族的、单位的种种人身依附中解脱出来,塑造完整意义上的现代伦理。旅游伦理,不仅仅是旅游者伦理,也是东道主伦理;不仅仅是单元(自我)伦理或二元伦理(自我与他者),更应该是多元伦理(你、我、他或者它)。
在多元伦理架构中,既培育旅游各主体共同遵守的规则、规范和制度,也保障每个主体的权利。
旅游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既是习惯和信念,也是生活的实践。对于管理者、旅游者、经营者、从业者、社区居民等而言,互为外部进入者,从而都需要互相面对、互相调适。这种互相适应将推进旅游伦理的不断完善,从而促进全球性的跨文化交流。
旅游管理部门在提升旅游伦理中将起到主导作用。为了保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旅游管理者必须从环境保育、业态组织、从业规范、社区参与和文化禁忌等方面予以前置引导,从而形成旅游要素的良性循环。由于旅游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种精神享受和他者的体验,在旅游过程中的负面感受会对旅游地的品牌、信誉等产生无法估量的后果,所以要尽量避免通过“教训”替代旅游管理,高水平的旅游规划和科学、人性的管理尤为必要。
从环境伦理而言,顺应自然的规划设计和旅游设施,不仅为旅游者提供了与自然和谐共赢的美好环境,设计和建设本身也体现了开发商的先进观念,让人不但不忍破坏,反而会共同维护。相反,粗劣的人造景观及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侵害,传导给旅游者的更多是负面感受,很难促使旅游者共同保护旅游景观。
从经营伦理而言,有序、共赢的多方参与的旅游组织是旅游伦理的必要保证。对吃住行游购娱的各个业态予以合理分账。产业链的上下游相侵、同业过度竞争及利益分配不平衡等都会破坏旅游伦理和旅游生态。业态组织应遵循合理、平衡、适度的原则,形成共同维护旅游秩序的自组织机制,同时引导旅游者的行为规范。
从主人伦理而言,应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心态待客,塑造良好的待客文化,避免受不健康的商业文化影响而肆意宰客。同时,要保持文化自尊,防止陷入“顾客即上帝”的文化奴婢主义。对文化禁忌等敏感民俗,要对游客予以明示,做到提前告知和警示。本地业者既要引导旅游者遵从当地的旅游伦理,也要适当满足旅游者对异文化的差异性体验。
中国旅游业承担了不少旅游目的地的发展重任,也因此承载着东道主社会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旅游活动成为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成为人们追求生活品质的重要途径。多元化的旅游伦理建设成为实现二者目标的共同保障。尽管现实中不和谐的故事还在上演,但旅游伦理的曙光也不断闪现。微信圈中以往传递的信息多是对目的地美景的消费,而今出现了对自我行为反思的倾向。今年国庆节前,笔者发现微信群中出现了一条得到广泛点赞的图文微信:“一个清洁工的手和他的工资条(照片中是一双粗糙、干裂、沾满胶布而捧着1086元工资条的手),虽然转发不能让他们涨工资,但是我想让大家看到了可以少扔点垃圾。‘十一’了,又到旅游高峰期,我们不比他们高尚,我们唯一需要做的就是爱护环境,从自己做起。”随即,主流媒体央视中也播出了“最美的风景,叫文明”这样的公益广告。这是文明自律的良好开端。周有光先生说过“文化上的病,不是一天形成,也不是一天能治好”,旅游伦理的建设非朝夕可就。但只要文明旅游和旅游伦理的种子植入现实土壤,中国旅游伦理时代终将到来。
中国古代慈善事业自商汤的赈恤饥寒发端,饥者食之,寒者衣之,不澹者振之,天下归汤若流水[1],在宋代以后尤其是明清时期日趋兴盛,善堂善会的数量迅速增加,慈善机构种类繁多,慈善活动内容丰富[2].这一趋势构成了清代中期文宗阮元的政治、文化活动的社会历...
阿昌族是中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西部地区,是云南特有的跨境而居的少数民族之一。阿昌族伦理思想是阿昌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道德观念的总和,是阿昌族一切文化活动的主轴和基调,对本民族的思想、行为起到约束、规范、教育的作用。本文...
1概述中国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理论发展结果,并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为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重要表现是其立...
一、女权运动与女德的范式转移.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华传统女德,发轫于先秦时期,从孔孟的言论始,到西汉刘向《烈女传》、东汉班昭《女诫》、晋代《女史箴》、明代《闺范》、清代《教女遗规》等等,历经数千年的不断发展、丰富和完善,已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
一、麦金太尔对道德问题的提出麦金太尔在《追寻美德》一书中设想了一种自然科学的情形通过这种自然科学遭受了灾难,人们对付自然科学的方式被设想成一种暴徒式的破坏。人们把自然灾害与社会问题归结为科学。因而科学的实验室被破坏,希望通过这种破坏的方...
结论蔬菜安全问题是一个全世界都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一些西方的发达国家也会出现蔬菜安全问题,造成了社会伦理道德危机的产生,由此引发了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对蔬菜安全的问题重视,都在积极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法。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蔬菜安全问题关系到千家...
道教作为中国的本土宗教,从创教之初至今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作为支撑道教体系的核心--信仰系统,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其对国人的影响则更加多样化与复杂化。一、道教神学伦理脉络道教是我国的传统宗教,它的历史远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并逐渐形成于...
摘要随着现代化进程和公民道德建设的推进,公民身份再次成为中西方学界热议话题。法律角度的国籍说、政治角度的权利说、道德角度的美德说以及社会角度的资格说,构成学界公民身份研究的基本视域。本文选择平等视域解读和诠释公民身份的理论具有理论和实践...
摘要中国是一个崇尚民以食为天的国家,食品安全至关重要。而蔬菜作为国人常食用的食品,其产品质量是否过关,关系到广大民众的生命健康,这也关系到我国国民的幸福安康和社会稳定。对于民众来说,是否能吃上质量安全有保障的蔬菜,并不是一件小事。近些年...
一、序论乌托邦是典型的舶来品,来自托马斯莫尔的首创。在莫尔的《乌托邦》作品中它本来只是一个岛名,而并非直接指向一种特定的社会状态。只不过这个岛上的居民所过的生活与现实的资本主义社会截然不同,其生活突出的特点是财产共有,产品按需分配,莫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