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孟子的社会背景与理论缘由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鲁国人,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战乱的时代中,可谓:“当是之时,秦用商鞅,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宣王、威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在这样艰苦的历史环境中,按理说应是人性丑恶和道德败坏的体现,而孟子却正是这个时候提出了性善论的说法。因为当时,“礼”逐渐衰弱,甚至到礼乐崩坏的程度,人们无法用礼的道德来约束自己。从另一方面来说,孔子提出的“仁”的理论也遭到不同程度的各个学派的挑战,因为虽然孔子对“仁”讲了很多,对利、义之辩也分的很清,但却没有说明最根源的问题。墨家学派就有墨子曾认为,仁的根源是利益,人们为了利益才讲道德,但道德的有无不是通过利益而轻易分辨出来的,利益可以使人们有道德,但也可以使人们丧失道德。然而,孟子就在这程度上给予深刻解释,孟子从人的自身上寻找道德,处在春秋动荡社会中的他,也深深地了解到百姓的痛楚,渴望国家太平,于是他就构建了一个和平、仁政的理想社会,为构建和谐社会来寻找一个人性本善的依据。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之一,他的性善论是在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理论基础上提出的。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与“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都说明有仁德的人,惟有快乐,才会无苦恼,从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孔子“善”的指向。孟子的思想就刚好是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在孟子看来,人性之所以相近,是因为人具有先天性的善端,相反,习相远也就变成了“性恶论”。对于人性的学说,中国哲学史上有三种说法,首先有人认为人的本性是既不好也不坏的,第二种相信人性可以是好的或坏的,第三种人认为,有些人是好的,有些人是邪恶的。孟子与告子就在人性善恶的题目中展开过多次的争论,纷纷对性善论的内涵说明了自己的看法,然而孟子的观点与第二种学说是有些类似的,他认为人性有各种善的因素包含在内。所以他第一次提出性善论就是认为道性善是宣扬性善论,称尧舜就是宣扬尧舜的王道政治,这就是孟子所说的的“仁政”。孟子性善论的缘由就从这开始。
二、孟子性善论的内涵
在孟子广大的思想领域中,性善论是他的核心思想内容。首先,孟子谈人性善,也不是说人生下来各个都是孔子、圣人。他认为,善是人生而固有的,是作为人而特有的,但善恶的区分是后天自己所造成的。人性也不是指所有人的属性,而是专门指人的特性,人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性。其次,性善论的最突出特点是“四心”,为仁、义、礼、智等。这充分的彰显了儒家道德伦理的特色,给后世树立了重要的道德理论观念。
(一)人性的根源
孟子认为,人性的根源都是善的,在他与告子的争辩中有这么一段话。告子用水作比喻说:“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反辩说:“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孟子认为人性善就如水往下一样,深刻地证明了性善是人生而固有的。然而,告子的观点有错误的指向认为:“生之谓性”与“食色,性也。”错误的把人与其他动物同等起来了。孟子则看到人性与狗、牛之间的根本区别,孟子认为人性就在于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他说:“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这样,就把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性展现出来,这才是与道德相之联系的。人对道德才有认知能力,这是其他动物所做不到的。孟子虽然认为人性善,但社会中必然存在着许多恶,他也认为人身上的恶是后天社会所强加的,人之所以会有犯错、有暴力的行为,是因为后天社会环境所造成的缘故。
(二)仁、义、礼、智“四心”的思想精华
孟子性善论的核心就是仁、义、礼、智,称之为“四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认为人出世就具备同情心,羞耻感和正义感的谦卑,这个概念给了深刻的道德情感,同时这“四心”也是四种道德的发端。人们常说的良心,也就体现在这。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当然孟子也非常重视它。孟子认为有一种同情怜悯的心,是仁的发端,没有同情心的人,简直就和禽兽一样没有什么区别。他说:“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当见到一位小孩将要落入井中的危险时刻,出于一种恻隐之心,会自然而然的做出救人的举动。这完全是感情的自然流露,人人都有怜悯之心。“义”是一种羞耻心,耻己之不善的心是义的萌芽。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每个人都是有羞耻之心的,要是一个人真的不知道羞耻,那他一定是无耻到了极点而无可救药了。“礼”是一种谦让之心,孟子认为为人处事都要以礼待人,对自己谦让也同时对别人谦让,以礼待人也是区分君子与一般人的不同之处。
最后一个“智”指的是辨别是非的心,孟子曰:“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事物与事物之间有许多不同,如果非要把他们放在一同看待,必然混乱。所以我们要有如何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这也就是智的意义。
三、孟子性善论对当下社会道德的启示
孟子的性善论很明显是提出人“善”的本性,反映出了一种良好品德,给中国传统文化注入了一种全新的道德意识和伦理精神。然而在当代社会环境中,却有许多人不注重自己的举止行为,如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对人不礼貌、不尊重甚至到坑、蒙、拐、骗的程度,面对这些道德的严重丧失,我们何不想想孔子、孟子及古代哲学家们的道德思想呢?美国论理学家弗兰克纳曾指出:
“为什么人类社会除了公约与法律之外,还需要一套道德系统?
因为如果没有了这一系统,则人与人之间就丧失了共同生活的基本条件,于是社会就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回到所有的人或我们大多数的状况比现在恶劣得多的自然状态,要么回到以暴力威胁来避免任何行为过失的极权主义专制统治。”所以道德的力量是强大的,我们一定要用道德来约束自己,用道德来维持人与社会的矛盾、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之间的矛盾,这样社会才会和谐。
道德的产生是人自身引起的,这也是孟子一向保持的观念,他认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是因为人和道德是贯通的,只要自己是人就应该讲道德。首先,孟子“仁”的观点就告诫人们要仁爱、注重人伦,人的意义就是在于要有道德,要有爱。同时要继承孔子仁的思想,只有爱人的人才是真正的人。要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与人之间都要做到互相关爱,有一种大爱的心。无论在家里还是在社会中,都要不自觉的去关心他人,在他人遇到困难时,要具有“恻隐之心”对他人进行帮助。不要太自私,要以大局为重,这样,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放在一起时,就会知道要牺牲个人利益而注重于集体利益。这是对国家发展具有推动的强大动力。
其次,要有一种强烈的道德信念,孟子主张人本性是善的,但也会因为外界的影响而变成恶。所以,只有一个发自内心坚信道德的并主动实施道德的人才具有道德。那么,面对现在生活的富有,经济的发展,有着许多的金钱和权力诱惑,我们该怎样坚持道德呢?孟子的“人皆可以为尧舜”思想也就刚好解释了这个问题。他通过对圣人与普通人的比较,为处在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树立了一个应该而且可能达到的目标,君主实施仁政,人民踏实辛苦劳作。告诫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要踏踏实实做事,不要把目标放的太高。一定要学会自强、自立,追求个人正当理想的道德观念。孟子的“义”也给我们的启发就是不要“见利忘义”,要“见利思义”;不要“先利后义”,而要“先义后利”;不要“以利损义”,而要“以义生利”,都告诉我们要尊重道义,顾全大局等优秀品格。最后,孟子曾说过“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也说明了诚实的重要性,诚实作为道德的最重要内容,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在生活中也必须诚实,这样才能获得他人的真诚,也才能获得最大的成功。当我们提升了自己的道德观念,使每个人都承担起了道德责任,这样我们的国家也会越来越繁荣,我们的社会也会越来越和谐,人们也才会越来越快乐。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3]金良年.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5.
[4]弗兰克纳.为什么要道德[M].慕尼黑,1991.
[5]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孟子[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7]李世平.孟子性善论在当下道德建设中的意义[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
[8]张鹏伟,郭其勇.孟子信善论新探[J].齐鲁学刊,2006.
[9]廖显满.略论孟子的性善论[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3.
[10]柴文华.儒家道德自觉论[J].江淮论坛,1997.
摘要1923年,科玄论战引发了中国近现代社会以来第一场人生观问题的激烈讨论。科学派主张科学足以解决人生问题,以否定传统玄学之价值。玄学派则认为科学并不能解决人生问题。在科学派与玄学派对待人生问题的尖锐立场之外,东方文化派的杜亚泉提出了具有调...
道德承续既可以作为一个动词,也可以作为一个名词,前者是指人对道德的继承和延续;后者则表示道德生态之中存在的道德的因革损益现象.作为动词,我们看到道德承续首先想到的是:这个概念成立吗?其深层内涵是:道德可以承续吗?作为名词,我们会问道德承续现象真的存...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孝伦理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尽管在我国历史上孝伦理不乏愚昧内容且与忠君观念勾连,因而多被诟病,但先秦时期的孝伦理包含更多合理性内涵。针对当代社会孝伦理观念缺失、家庭关系紧张、道德失范、社会秩序失衡的不良局面,发...
第一章饮食伦理的内涵及理论基础一、饮食和伦理(一)饮食民以食为天,是中国妇孺皆知的古训。吃饭一直是人类生存的第一要事,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饮食被推崇为天,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信念。吃是人生第一需要。中国人也好,外国人也罢,谁也离不开吃。吃什么...
一、周敦颐人格精神的内涵周敦颐的思想和文学著作是其人格精神的最好的诠释。他的无极而太极的宇宙论和以诚为核心的道德思想展现了他的人格和追求。正是在他的人格精神与追求的指引下,才创作出奠定其理学基础的著作---《太极图》《太极图说》《通书》等。...
结论本文结合史料,运用逻辑与历史统一的方法,对墨家环境伦理思想进行全面的梳理和系统的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首先,通过分析墨家环境伦理思想与墨学其他学说的联系,揭示墨家环境伦理思想也墨学的核心皆是兼相爱、交相利,而其所有生态思想也都是围绕...
善是人类共同追求的永恒目标。通过不断知古鉴今总结探索, 才能更好地把握现在展望未来, 正如历史的曲折发展一样, 人们对“善”的认识过程也是在曲折中发展提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善恶观在内容上将会不断地创新和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将会以善恶观...
2014年春节期间,央视《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一播出,一石激起千层浪,立即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随后,央视和《光明日报》又联手推出家风家教大家谈有奖征文活动。据报道,截至2月26日,已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投稿或电子邮件近2000封,还有数百名作者以信...
5《管子》经济管理伦理思想的内涵及其在实践中应用《管子》的经济管理伦理思想产生于齐国的改革实践,并在齐国的经济管理实践中得到了空前的应用,强有力的指导和推动了齐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具有十分明确的实践特征。如《管子》在发展农业生产时主张务本饬...
结语据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费曼曾经打算给大一的学生开一次讲座,解释量子力学中的费米-狄拉克统计,但是最终他放弃了这个打算,理由是他没有办法把它简化到大学一年级的水平,费曼因此反思道:这意味着实际上我们并不理解它。对于费曼的这个说法,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