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逻辑学论文 >

从概念的语境相关性看歧义的形成和消解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6-26 共3965字
论文摘要

  一、概念内涵的丰富性
  
  任何理论体系的结构都是由基本概念、命题以及命题构成的推论组成的。在任何一种理论中,概念都是最基础的构成部分,逻辑学自然也不例外。

  能否正确理解关于理论基本问题的关键概念,直接决定着对整个理论体系的理解、分析与评估。而逻辑学基本问题的关键概念就是“概念”本身。概念是思维形式的最小单位,是形成判断、推理的基本要素。因而对概念的正确理解与使用与否,直接关系着能否正确进行判断、推理。

  传统逻辑认为,概念是反映对象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两个基本逻辑特征。概念的内涵是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对象。

  上述界定使概念和概念的内涵的界线并不是十分清楚。概念是对象的本质属性的反映,内涵是所反映的对象的本质属性,不仔细区分,很容易造成二者在使用中的混同。因而需对二者作进一步的分析和说明。

  内涵是概念的两个逻辑特征之一,这表明概念和内涵分属于不同层次的规定。概念是内涵的上位概念。如“等边三角形是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这里,“等边三角形”是概念,而其内涵是“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等边三角形”这个概念本身就表达“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这一思想。而内涵“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对“等边三角形”这一概念所表达的思想的语言层次上的规定。当然,“等边三角形”还可以表达其他思想,如“等边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这些思想用语词表达出来就可被看做是概念的涵义。涵义的形成基于概念和语词之间的关系。任何概念都是通过语词来表达的。语词有语形和语义两个方面。

  “语形方面指的是语词的符号或文字及相应的语法组合法则,语义方面指的是语词的意义。这个意义又有两个方面,涵义和指称。语词的指称是语词表达或代表的对象。语词的涵义是可以由关于这个语词的解释性短语等表达的东西。”

  一个概念可以有多种涵义,可以把它们归为一个涵义集。涵义集会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发展、不断深化而不断扩展。而内涵是从这一涵义集中产生的。因而,内涵也就可能随着涵义集的不断扩展而不断丰富或者发生变化。例如,等边三角形是指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如果以前不知道等边三角形,现在就会有了等边三角形的概念。“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的最初的、最基本、最简单的内涵。如果进一步学习,会发现等边三角形的更丰富的内涵,如等边三角形的内角都相等,且均为60°;等边三角形每条边上的中线、高线和所对角的平分线互相重合(三线合一);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三条对称轴,对称轴是每条边上的中线、高线或对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等边三角形重心、内心、外心、垂心重合于一点,称为等边三角形的中心(四心合一);等边三角形内任意一点到三边的距离之和为定值(等于其高);等等。

  二、从标准内涵集与认知主体内涵集的不完全一致性看歧义的产生
  
  既然概念的内涵有其丰富性,那么,概念就不仅仅是一个语义概念,而有其语用的特性,即概念在使用过程中,必然与认知主体相关。“不同的认知主体对于相同的对象(外延)可能会有不同认知或知识,这导致内涵方面的不同,由此带来了概念的个人性。”

  如水的化学内涵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物理内涵是“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而日常生活中普通人是在“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的意义上使用的。这三者都可以看做是“水”的标准内涵,我们把它们归为“水”的标准内涵集。但标准内涵集还不是认知主体的内涵集。认知主体的内涵集由其所知道、掌握的所有内涵的集合组成,认知主体不知道、没掌握的内涵不能成为该内涵集的组成部分。标准内涵集与认知主体内涵集的不完全一致性容易使概念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歧义,造成人们沟通、交流困难的障碍。

  一般意义上的歧义,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同形异义词,即书写和说话时形式完全一样,但有着不同语义的词或短语。另一种是歧义结构,即一个结构,如果对它有不止一种解释,这个结构就有歧义或二义性。”

  与本文所讨论的相关的是第一种情形的歧义。而同形异义词其实也包括两种情形,一是因同一个语词表达不同的概念而造成的歧义。如“周人怀璞”的故事:“郑人谓玉未理者为璞,周人谓鼠未腊者为璞,周人怀璞谓郑贾曰:欲买璞乎?郑贾曰:欲之。出其璞,视之,乃鼠也。因谢不取。”(《尹文子·大道下》)“璞”在周人和郑人的使用中表达不同的概念:郑人称“璞”为未经加工的玉石,而周人称“璞”为未经风干腊制的老鼠肉。当郑人与周人互不知“璞”的另一个概念时,自然造成了两人交际的困难。二是一个语词虽然只表达一个概念,但因概念本身包含着丰富的内涵而产生歧义。尤其是汉语中很多语词所表达的概念既有其字面涵义,更有其隐含的深层涵义。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有这样一段话:“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你的呢,又扁又平。”我望了他们半天才说。

  “你不知道”,伯伯摸了摸鼻子,笑着说,“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么……”

  “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

  “碰壁?”我说,“你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走路不小心?”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么?”

  “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怪不得你把鼻子碰扁了。”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碰壁”除了字面意思外,还有其比喻义,即“比喻遇到严重阻碍或受到拒绝,事情行不通”.而作为小孩的“我”,即作者周晔,只了解其字面涵义,因而并没有体会到鲁迅先生所说的“碰壁”的真意。所谓的“壁”,这里指的是反动政府的黑暗统治。文中,鲁迅先生是故意“借义双关”,以幽默诙谐的方式讽刺了反动的统治者。当时的周晔所理解的“碰壁”这一概念的内涵中,是没有其比喻义的,这与大家所理解的“碰壁”的标准内涵集的不一致,因而造成了歧义。

  标准内涵集与认知主体内涵集的不完全一致性会成为人们沟通、交流困难的障碍。因而,认知主体应尽可能多地掌握概念的丰富内涵。当然,对于众多的概念,完全了解其丰富的全部内涵是很困难的,也不是对每个认知主体都是必要的。对概念内涵量的掌握程度受主体交流的对象及话题所涉及的专业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同样是对“璞”的理解,对于那些只和自己国家人打交道的周人或郑人来说,只知道“璞”的一个内涵同样不会造成沟通障碍。对于郑国商人来说,他的职业性质要求他经常往来其他国家,经常与不同文化、风俗、生活习惯下的人打交道,因而对于他需掌握的概念内涵的量的要求就更高一些。

  三、从概念的语境相关性看歧义的消解
  
  概念的语用性同时表明,概念在使用过程中,也总是与具体语境相关的,总是在不同的语境中进行的。一个概念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有不同的内涵,因而准确理解概念所表达的内涵离不开具体的语境。语境包括三方面内容:上下文语境、情境语境和民族文化传统语境。

  一个概念内涵的确定是人们对感性认识的理性抽象或是处于特定历史文化背景、特定风俗习惯下、具有特定价值观的人们约定俗成的。对概念内涵的理解离不开使用者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如中国的成语,英语中的“idiom”,没有对它们形成过程中历史文化背景的了解,很难真正深入理解它们的确切内涵。同时,概念自身的发展性也造成了概念内涵的古今差异性,因而即使是在同一民族内部使用某一概念也需注意由于所处的具体历史时期的不同而造成的内涵差异性。因而概念的标准内涵集总是相对于特定社会文化、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限定了概念的标准内涵集,而具体情境语境则是帮助我们从标准内涵集中再明确出适合该语境的某个特定标准内涵。如“关系”这个概念,在汉语中“关系”的标准内涵集和在英语中是不一样的。在汉语中,“关系”有一个英语中没有的独特的内涵,即“以钻营私利为目的所建立的个人之间或单位之间的某种联系”.在使用过程中,是在通常的内涵上使用“关系”这一概念还是在特定内涵上使用,则要看具体的语境规定。

  概念的多义性让我们必须结合具体语境来理解概念的确定内涵,但仅靠语境并不能完全消除歧义。“对于语言交际过程中的语言表达式来讲,语境既有可能使一个多义的语言表达式转化为一个单义的语言表达式,也可能使一个语言表达式原有的多义继续存在,或者使其又派生出一些新的含义。因此,语境既可能消除歧义,也可能保留或产生歧义。”

  因而,除了利用语境外,还应尽量避免使用含混的概念。为了保证概念的明确性和清晰性,可以采取下定义的方法。下定义时除了遵循其标准规则“定义必须是相应相称的,即定义项的外延和被定义项的外延具有全同关系;定义项中不得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定义一般必须用肯定的语句形式和正概念;定义必须清楚确切”外,我们要突出强调的一点就是,联系言语谈论的主题和语境来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加以界定。针对具体的主题和语境,并不需要完全掌握一个概念的所有内涵,而只需明确和清晰涉及该语境的标准内涵,形成具有语境相对性的明确定义即可。

  歧义并不等同于歧义谬误。歧义是语言表达过程中的一种客观现象,而歧义谬误是人因语言的歧义而犯的主观错误。有歧义并不等于人们会犯歧义谬误。如上述“周人怀璞”和“碰壁”的两个例子中,虽然“璞”和“碰壁”都有歧义,但周人和郑人未犯歧义谬误,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也没有犯歧义谬误。虽然歧义并不是谬误,但却可能产生谬误,有歧义谬误必定先有歧义。因而,应该详细分析并尽量消解语言交际中不合理的歧义现象,防范因歧义带来的理解的偏差,避免歧义谬误的产生。

  参考文献:

  [1]《普通逻辑》编写组.普通逻辑:5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2]周北海.概称句本质与概念[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20-29.
  [3]周北海.概念语义与弗雷格谜题消解[J].逻辑学研究,2010(4):44-62.
  [4]马永侠,武宏志.论“歧义谬误”---兼评黄展骥教授的“歧义谬误”的观点[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6):28-30.
  [5]索振羽.语用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6]王健平.从逻辑看歧义的产生及其解决途径[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3-9.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逻辑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