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问题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自旅游在扶贫中的作用被认识以来,全社会各界一直都非常关注挖掘和探索旅游扶贫潜力。早在 2002 年,世界旅游组织就提出通过发展可持续旅游来消除贫困。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扶贫”为越来越多的地方所认同,并最终被列为旅游业“九五”规划的一项重要工作,紧接着国家旅游局提出“试办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的工作意见”,旅游扶贫已成为我国反贫困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之一[1].
据报道,我国约有 1/3 的贫困人口直接从当地旅游发展中受益,通过发展旅游已使约占贫困地区总人口 1/10 的人实现脱贫[2].然而,大多数地区所实施的扶贫旅游战略成效并不明显[3],一些地区出现了扶贫旅游开发变为贫困地区的旅游开发、当地贫困人口被边缘化、扶强不扶弱、旅游漏损严重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扶贫旅游关联性、带动性效应的发挥[4-5].
表面上看,上述问题的出现固然与当地旅游产品特色挖掘不够、贫困人口参与不够、各种利益关系协调不好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深层次原因在于构成扶贫旅游产业微观基础的产业链未能有效实现区域资源的整合,进而不能彰显扶贫旅游固有的功效。
在国外,自 2005 年开始英国国际发展局(DFID)便在“扶贫旅游”(Pro-poor Tounism,PPT)案例中推介“使贫困人口融入当地旅游产业价值链”这一具体操作原则,同时提出了扶贫旅游要与当地经济建立联系,将当地贫困人口融入旅游供应链,并鼓励发展游客消费能使当地人参与受益的旅游产品,以此来提高穷人的收益。目前上述方法已成为 PPT 案例分析的一种常见方法[6-7],可以说,使贫困人口融入旅游产业链是目前国际上通过发展旅游减少贫困的主要手段和发展方向[8].为此,本文从产业链优化的视角研究扶贫旅游产业的微观基础,探讨解决我国扶贫旅游存在问题的途径。
1产业链与扶贫旅游产业链
1.1 产业链
对产业链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亚当·斯密有关劳动分工的思想,但目前对产业链的概念尚未有明确统一的定义。虽然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就从产业的前向和后向联系的角度对产业链的概念进行了阐释[9],但在国外的研究中,产业链这一概念使用较少。战彦领曾对 EBSCO 的数据库进行检索,得到题目中包含产业链(Industrial chain 或 Indus-try chain)的文章仅有 10 篇,且大多数是以新闻报道的形式出现[10].国外对产业链的研究更多是从管理学的角度出发,研究企业的价值链、供应链及产品链等。如迈克尔·波特认为“任何一个企业都是由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及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各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上述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示[11]”.
荷里翰认为产业链是从供应商开始,经过生存者或流通者,到最终消费者的所有物资流动[12].相较而言,国内研究中产业链的使用频率要远高于国外。通过对 CNKI 数据库检索,采用篇名中含有“产业链”的检索方式,截止到2014 年 11 月 29 日共检索到文章 8572 篇。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产业链定义有以下几种:①价值链延伸角度定义,如刘刚认为产业链是建立在波特价值链基础上,由来自不同产业的、相互独立的企业形成的一种空间组织形式[13].②基于核心企业整合力定义,如李心芹等认为产业链是在一定区域内,以某一个产业中具有竞争力或竞争潜力的企业为链核,与相关产业的企业以产品、技术、资本等为纽带形成的一种具有价值增值功能的战略关系链[14].③产业关联角度定义,如龚勤林认为产业链是实现经济活动中若干相关产业部门基于经济活动内在的技术经济关联,客观形成的环环相扣、首尾相接的链条式关联关系[15].
从众多的产业链定义中,可以归纳出产业链的基本特征:①产业链的形成离不开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②产业链是一个系统,是价值的共同体;③产业链中的企业要有关联性,产业关联性越强,链条越紧密,资源的配置效率也越高;④产业链的形成要以核心企业为基础,核心企业在整个产业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 扶贫旅游产业链
1.2.1 扶贫旅游产业链
旅游产业链思想来源于产业链理论[16],旅游业涉及面广而复杂,产业链在旅游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旅游产业链作为一种产业经济研究的新领域,已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目前对旅游产业链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17].基于产业链的特征及扶贫旅游的本质要求,可以将扶贫旅游产业链定义为:围绕扶贫目的,为满足旅游者食、住、行、游、购、娱等需求,以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扶贫旅游企业为核心而形成的相关行业间、企业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竞”与“合”关系,它包括满足旅游者需求的所有企业的集合。扶贫旅游产业链区别于一般的旅游产业链,除了具备部门关联性强、横向联系明显、空间概念强等旅游产业链的一般特性外,还具有其独有的特征。为达到扶贫的目的,扶贫旅游产业链更强调价值链的延伸,更加注重价值的本地停留(减少旅游漏损)和向贫困人口分配,强调当地贫困人口对旅游收益的分享。
农村贫困、城乡差距拉大是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突出矛盾,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关系着我国现代化事业的成败,制约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是一个迫切需要加以解决的问题.我国广大贫困地区以农村经济尤其是以农业经济为主,由于区位偏僻且封闭性强,贫...
引言2006年以来中国的乡村旅游发展迅速,乡村旅游因其关联效应和乘数效应、统筹城乡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带动农村就业、促进农村脱贫减贫等作用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旅游扶贫被国务院中国农村扶贫办作为产业扶贫中重点推荐的扶贫方式。旅游资源...
0引言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湘西州)、张家界市、怀化市位于湖南省西部,属于全国18个连片贫困地区之一的武陵山区,所辖24个县市区,有17个贫困县、15个少数民族县,分别占全省贫困县和少数民族县的55%和88%;有1533个特困村,占全省特...
我国旅游扶贫工作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30年左右的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据报道:我国约1/3的贫困人口直接从当地的旅游发展中受益,通过发展旅游已使占贫困地区总人口约1/10的人实现脱贫。然而,大多数地区所实施的旅游扶贫战略成效并不明显,一些地区...
革命老区要充分发挥旅游业的综合效益,进而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乡村振兴。...
一、当前藏区发展面临的主要民生问题2013年3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西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坚持不懈保障和改善民生。多年来,国家和藏区地方政府在加快经济社会建设过程中,始终把保障和改善藏区民众民生问题作为基本价值...
20世纪80年代,伴随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扶贫被越来越多的地方所认同,并被列为旅游业九五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紧接着国家旅游局提出试办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的工作意见,从此旅游扶贫逐渐成为我国反贫困的重要手段和方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