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经济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旅游经济学论文 >

产业链优化视域下扶贫旅游产业问题探讨(2)

来源:世界地理研究 作者:邓小海;曾亮;肖洪磊
发布于:2015-12-01 共8087字

  (1) 更强调价值分配

  扶贫旅游是指有利于贫困人口发展的旅游,强调贫困人口能够从旅游中获取包含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在内的净收益[18].扶贫旅游是以扶贫为目标导向的一种旅游发展方式,它以贫困人口获益和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虽然贫困人口的获益和发展取决于旅游发展所带来的利益,没有旅游发展所创造的利益,扶贫旅游将陷入空谈[19] ,但是扶贫旅游与一般的旅游发展的区别在于,前者旅游投资者与经营者的利益被放在首要位置,旅游发展追求的是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也即旅游产业价值创造的最大化,因此一般旅游产业链以价值创造最大化为宗旨构建。而扶贫旅游不同,为实现扶贫的目标,其虽关注旅游发展所带来的利益,但更强调利益的分配及其带动效应。在贫困地区发展旅游业,不仅要讲求旅游业本身的效益,而且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带动功能,使更多的地区、更广泛的人民群众脱贫致富[20].所以,扶贫旅游产业链不仅要具备价值创造能力,同时还应具有价值分配功能。

  (2) 更注重产业链本地化

  扶贫旅游产业链本地化指利用本地资源,包括原材料和人力资源等,以扶贫旅游为龙头,优化相关产业,在本地生产和销售产品,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最大限度地使旅游收益留在本地,有效安置当地居民就业,达到扶贫的效果[21].

  扶贫旅游关注贫困人口的持续受益和发展,而贫困人口参与是其实现获益和发展最有效的途径[22].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贫困人口参与旅游发展实质上是贫困人口融入扶贫旅游产业链,成为旅游产品(服务)生产(提供)某一环节的供应者(或成为某一环节价值增值的创造者),并分享所带来的收益。

  1.2.2 扶贫旅游产业链的演化

  从对贫困地区旅游资源的简单利用,满足游客的某方面需求,到对区域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满足游客的综合需求,实现旅游发展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扶贫旅游产业链的发展主要是由资源(旅游资源、客源市场资源等)、知识和资本三者共同推动,并受到当地生态环境的约束。扶贫旅游产业链是以资源为基础的非线性演化,随着资本和知识的发展而呈上升趋势,表现为产业链的萌芽、成长、成熟、衰退四个阶段。资本和知识的积累对其演化起着关键的作用,在初级阶段,扶贫旅游围绕旅游资源或客源市场展开,资本与知识相对匮乏,产业链不完整,只能满足游客部分需求。在中级阶段,资本与知识的积累增加,对旅游资源及客源市场的开发利用加强,产业链发展较快,旅游价值增加,相关企业开始集聚。在高级阶段,资本和知识的作用进一步凸显,产业链各环节都有大量相关配套企业,扶贫效应得到充分发挥。值得一提的是,在整个演化过程中,核心扶贫旅游企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图 1)。

  2我国扶贫旅游产业链存在的问题

  扶贫旅游产业链兼具价值创造能力和价值分配功能。由于我国贫困地区旅游发展条件的限制,扶贫旅游产业链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严重制约了扶贫旅游作用的发挥。

  2.1 扶贫旅游产业链短窄

  旅游业是一个关联性和综合性很强的行业,强调跨产业和跨区域间的合作交流。我国扶贫旅游产业链条短,跨产业、跨地区延伸不够。在跨产业延伸上,扶贫旅游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融合不够。如,乡村旅游作为我国扶贫旅游最主要的形式,更多的还只停留在对初级农产品的利用,乡村旅游产业链短,产业的关联度不高,一、二、三产业没有进行关联性的整合[23],造成其创值能力不强。以云南为例,据不完全统计,2012 年云南省乡村旅游接待量达到5457.22 万人次,占全省旅游接待总量的 27.8%,但是乡村旅游收入却仅为 99.51 亿元,仅占全省旅游收入的 6.3%[24].在跨地区延伸上,首先,扶贫旅游产业融合度低,横向合作较少,对旅游资源整合的力度不够,景区尚处在单打独斗的层次,优势互补的功能尚未充分发挥;其次,扶贫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之间互动少,资源共享未能实现,旅游宣传面较窄、影响较小,宣传方式较为单一,渠道较狭窄,信息网与客源网尚不健全。扶贫旅游产业链短、延伸不够,不仅影响整体价值的创造,还会降低价值的分配效应,从而制约扶贫效应的充分发挥。

  2.2 扶贫旅游产业链脱节

  一般而言,为满足旅游者的需求,旅游产业链涉及以“食、住、行、游、购、娱”等产业及其延伸部分。然而,我国扶贫旅游产业链各部分间仍处于脱节的状态。首先,扶贫旅游开发的各相关产业之间相互脱节,不完全配套,不能满足旅游者的综合需求。例如,在扶贫旅游开发过程中,吃、住、娱常常相分离,提供住宿的客栈却不提供餐饮,而提供餐饮的不能提供住宿,旅游者在乡村吃完后,还需回到城镇解决住的问题。

  其次,扶贫旅游企业之间的联系存在脱节。扶贫旅游产业链的形成必须以核心扶贫旅游企业为基础,在扶贫旅游企业群落中,核心扶贫旅游企业传输和使用的物质最多,能量流动规模最大,带动与牵制着其他企业、产业的发展,对产业链乃至产业链系统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多数扶贫旅游区并未形成核心旅游企业,核心扶贫旅游企业带动力不足,导致各扶贫旅游企业之间的联系脱节,无法实现对区域内旅游相关要素的有效整合,形成完整的扶贫旅游产业链。最后,扶贫旅游产品开发在满足旅游者需求层次上存在脱节,绝大多数扶贫旅游开发仍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娱乐体验、休闲度假类产品严重缺乏,旅游资源文化内涵功能挖掘不充分,产品类型单一,扶贫旅游产品组合不完善。以云南丽江玉湖村为例,2013 年玉湖村实现旅游收入 860 万,占全村总收入的 58.11%,但该村旅游产品非常单一,仅有牵马上玉龙雪山一种观光产品,就连基本的住宿、餐饮都不能提供,更谈不上满足游客的休闲、度假需求①。

  2.3 扶贫旅游产业链非本地化

  由于贫困地区地处偏远,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开发时间较短,地方产业相对薄弱,区域内的地方性产业,如种植业、养殖业及加工业等,还不能完全满足扶贫旅游发展的需要,扶贫旅游与本地产业缺乏应有的融合,导致旅游者供给环节的非本地化,扶贫旅游与当地经济体系脱节,出现“旅游飞地”现象。如,运用灰色关联法对云南乌蒙山片区所属县 2005 年至 2012年旅游业与 GDP 关联度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旅游业与 GDP 的综合关联度仅为 0.5261,旅游漏损较严重②。

  蒋焕洲在对贵州一些着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黔东南的西江、肇兴等)进行调查后,发现上述地区“旅游飞地”现象非常突出,扶贫旅游绩效差[25].扶贫旅游产业链本地化不足,阻碍了贫困人口通过参与旅游受益。据 2007 年贵州省旅游局对全省的 32 个旅游村寨的调查,除天龙屯堡、郎德上寨、独山村、音寨、南花、水各大寨、下白岩外,其余 25 个村寨社区农户旅游的参与率都低于 15%,而贵阳马头村的参与率仅 0.04%[26].

  2.4 扶贫旅游产业链同质化

  各地扶贫旅游模式大同小异,产品开发雷同,内容泛化,缺乏特色[27].多数扶贫旅游开发只重视旅游景区(点)内相关游览项目的规划和建设,缺乏对旅游者体验性、参与性、趣味性内容的设置和建设,容易导致旅游者产生“旅游疲劳”现象,降低了旅游者重游的积极性[28].

  众所周知,作为旅游的初级形式,观光旅游的重游率非常低,这将严重影响贫困地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以贵州各苗寨开发为例,西江苗寨(雷山)、郎德苗寨(雷山)、寨瓦苗寨(凯里)、黑土苗寨(清镇)、青林苗寨(水城)、娄家庄苗寨(安顺)、苗王城(铜仁)等苗族村寨开发,不但苗族民族文化展示趋同,产品开发地域特色不明显,而且特色苗家风味、人居环境及服务水平也没有放在重要位置[29].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旅游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