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马克思主义论文 >

马克思理论中科技创新思想的当代启示

来源:未知 作者:傻傻地鱼
发布于:2017-02-22 共13050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三、马克思恩格斯科技创新思想的当代启示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创新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科技创新思想对于我国研究科技创新理论、提高科技创新实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及在世界上形成以科技创新为中心的强大军事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必须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加大科技创新的建设力度,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

  马克思恩格斯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对社会生产和人类发展的作用。工业革命的产生和不断发展把科学技术和科技创新活动广泛的应用到生产中,并带来了社会生产、企业技术改造和全世界范围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马克思提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这一科学论断,不仅是马克思对于科技的高度评价,也是对科技革命的概括总结。这一思想用来说明当今发展科技创新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再确切不过了。因此,科技创新问题至关重要。

  1.科技创新在国家强大和民族振兴中作用巨大。

  ***总书记强调:"中国是一个大国,必须成为科技创新大国。""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自古以来,科学技术就以一种不可逆转、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者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科技实力决定着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也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党的十八大更是把科技创新提升到国家发展全局核心位置,把它作为提高社会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阐述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鼓励科技创新和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指出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发展理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等各方面的创新。因此,"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纵观我国的发展进程,我们党和国家领导都非常重视科技创新的发展。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的同时,先后制定了《1956-1967 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和《1963-1972 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在核技术、航天技术等领域都取得飞速发展。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面对世界高新技术蓬勃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同时,于 1986 年实施了"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 计划),于 1988 年实施一项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指导性计划--火炬计划,这些计划都使科技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第三代领导人江泽民结合创新时代,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指出:"无论从世界的发展变化还是从国内改革和建设的要求看,我们都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注意加速科技进步,加强科技创新。"他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科教兴国论和自主创新论等。第四代领导人胡锦涛在庆祝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指出:"必须坚持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先导……牢牢掌握尖端技术发展的主动权。"由此可见,党和国家都十分重视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将马克思恩格斯科技创新思想与我国实际相结合,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科技创新道路,贯彻执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发挥我国科技创新的潜力和优势,实现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

  从当今世界的发展来看,科技创新发展水平更加体现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我国处在全球化发展的进程中,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我国若要在经济上实现快速发展,就必须在世界高新技术领域占有重要一席,特别是在军事化的领域里,科技创新发展的先进与否直接关系着我国的军事力量以及在国际上的军事地位。正如我国于 2015 年 9 月 3 日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 周年上的大阅兵,它向世界各国展示的不仅是我国的军威、国威和强大军事科技实力,更是增强名族凝聚力、向心力以及在世界上扩大我国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在这场盛大的阅兵背后其实是一场空前的科技盛宴,表明了我国的科技创新实力正在不断发展,军事实力不断增强。我们"不能总是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

  综上所述,虽然当下我国科技发展进程中有丰富的科技创新人才,并打下良好的科技基础,跟上世界科技革命发展的大趋势,但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当今我国正在推进深化改革开放的步进程中,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伟大梦想,就必须紧紧围绕国家发展的大局,全力推进科技创新,使科技和经济相结合,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带来的巨大作用,最终实现我国的民族富强和国家昌盛。

  2.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 2006 年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

  党的十七大也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综合国力的提高,有赖于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更是离不开科技创新。科技实力关系国家命运,不重视科技的创新终将被世界所淘汰。因此,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发展科技创新。

  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实力显著提高。但还存在很多问题,生产力水平总体不高,企业及生产的商品竞争力不强。主要的原因还是科技实力特别是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还是靠投入劳动力和资源消耗拉动经济,而不是靠创新驱动来繁荣经济,即还不是创新型国家。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尽头,必须靠科技创新保证可持续发展,靠科技创新提高发展质量,靠科技创新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把创新驱动和体制改革统筹起来安排,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创新红利和改革红利".

  我国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中提出了到 2020年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四个指标:从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科技进步贡献率、对外技术依存度、本国人发明专利授权量和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均做了战略目标。据推算,"到 2020 年以前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的年均增速应为 12%,才能保证到2020 年时占 GDP 的 2.5%;当前的技术进步贡献率约为 25%左右;对外技术依存度为 60%左右;本国人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目前占第 6 位,但按人均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0.7,发达国家的 0.14 倍左右;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篇均仅为国际水平(8 次)的一半左右。"由此可见,我国的科技贡献率和技术进步率均低于国际水平,科技创新的幅度仍需大幅度提高,从我国提出的目标和国际标准来分析,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都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这样一来,我们更应大力发展科技创新,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我国科技与经济水平的持续快速发展。

  (二)建立和完善创新机制体制 为创新提供制度保障。

  马克思主义认为,制度就是对人的存在方式的历史性规范,人类的一切活动都需要相应的社会制度为它提供制约和规范作用,不同类型的制度就是人们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实践方式的不同表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创新取得了巨大进步,经济发展也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但企业创新能力不强、产业技术受限等问题也较为明显。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自主研发科技产品水平较弱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制约因素。体制机制的创新是我国科技创新的关键,积极推进科技机制体制创新,要从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健全人才制度、构建技术创新体系和加强政府创新等方面入手,为创新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1.构建知识产权创造、应用和保护体系。

  随着世界各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各主要发达国家开始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美国和日本等国相继发布了知识产权国家战略,保护范围和力度不断扩大和加强,保护知识产权已经从保护创造者的权利延伸为企业、产业甚至是国家促进科技创新和提高科技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我国要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必须实施和完善知识产权战略的体制环境。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在当今社会,科技创新的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资金和智力劳动。正所谓: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一个成功的创新者只有受到创新成果的专属产权和合理回报,他们的创新成果和权益才会受到社会的认同和国家的保护,科技创新活动才可继续向前。科技创新的加速发展,必然会催生出更多创新型人才,同时,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也必然会激发出科技创新的浪潮。一方面,国家和政府要建立监管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各种侵权行为,加强对涉及不正当竞争等知识产权类民事、刑事和行政案件的审理,进一步完善知识运用和保护的法治环境;另一方面,还要加大知识产权的宣传力度,增强科技人员、企事业单位和民众的专利意识,建立尊重知识产权的文化氛围,为促进科技创新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共同努力。

  2.健全人才制度,为科技创新提供支撑。

  "科技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

  近年来,我国一直在不遗余力的鼓励和支持科技创新,政府对各类人才计划、科技项目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都大力支持。强化科技创新支撑体系是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保证。完善健全的人才制度,形成科技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

  我国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就要高度重视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制定和健全人才制度,落实和执行国家人才政策,以完善的人才制度和政策作为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要加快改革和完善人才发展机制,统筹加强各方面人才队伍建设。因此,首先,形成正确的评价考核体系。改变单一、教条的以项目数量及经费和论文数量来评价科研工作者业绩的传统做法,转向以科研能力、创新成果、服务社会能力等为标准来评价和看待研究人员贡献,并以此作为获得待遇的依据。其次,要改革科技奖励制度,把基础性、创新性、为社会贡献度作为重要指标,提高质量,规范程序。再次,健全人才培养和使用制度,培养更多实用型人才。人才不仅指那些科学家、研发人员,也包括生产一线那些专业技术人员和具有专长的劳动者。前面已经讲过,马克思肯定工人生产实践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我们也要在生产第一线培养和使用更多技能型人才,发挥他们把科技与生产实践结合的作用。最后,要改革院士遴选和管理体制,优化学科布局,提高中青年人才比例,实行院士退出和退休机制,更好地发挥院士团体的领军和参谋作用;鼓励独立思考,提倡百家争鸣,着力打造公平竞争、宽容失败的创新环境。

  3.构建技术创新体系,推进科技创新发展。

  推进科技创新的发展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支持,身处在市场竞争的企业,只有不断的推进技术创新,发明适合社会需求和市场竞争的新产品和新技术,才能使企业的生命力得以持续下去,在市场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一个新产品从无到有的过程,它的研发、商业化生产到市场应用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技术作为依托。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一个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最活跃的因素,只有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实现技术跨越,才能有效的实现企业的技术创新目标,才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基础科技领域作出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从而推进整个行业和国家科技创新的发展。

  要发挥企业和市场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要重视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主体地位,发挥市场在技术创新活动的导向作用,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不能片面的将科技与经济的发展相分离,使二者脱节开来。还要充分发挥大型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骨干作用,激发中小型企业创新活力,推动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共同参与,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开发共享和高效利用。我国可以支持具有高新科技和丰厚经济基础的创新型企业参加政府的重点工程建设,鼓励企业引用先进技术,吸收借鉴再创新,以此激发企业的创新积极性,实现企业的技术发展和创新。另外,不可忽视社会发展重点的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的创新能力,要依靠大型企业带动相关中小企业,使大企业与中小型企业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创造有利于市场公平竞争的环境,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科技创新。

  4.加强政府创新,促进体制机制创新。

  政府是体制机体的提供者,是引领体制机制创新的主要推动者,是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政府并非创新主体,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有利于科技创新发展的相关规制,推动科技创新体系的发展。

  科技创新离不开政府创新,体制机制的创新促进科技的创新与进步。一方面,政府可以从国家科技创新的顶层设计入手,明确我国科技创新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依据科技创新的战略目标,设计相应的体制机制、政策和措施。同时,政府的多个部门可一并承担多方面的科技工作,提高科技政策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再将有关具体的科技创新活动下放到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中,实现政府支持和推动的创新活动,形成体制机制的创新;另一方面,创新的深入发展要求政府必须改变以往承担科技创新主体的角色,政府要创造和培育市场,制定并实施相关激励政策增强企业生产的积极性,使企业有动力和能力去承担以往政府所要承担的科技项目,增强企业的生产活力。通过加强政府创新,将一部分科技项目转移为企业项目,不仅加强了企业生产的自主性,也将带动科技创新的不断发展。

  (三)加强创新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联系。

  众所周知,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显著的特征,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与动物最本质的区别。人类发明了各种各样的石器来改造自然,发明弓箭来提升自己的速度和敏捷度;发明机器用来生产以取代大部分劳动力等等,人类历史上的一系列发明创造都是创新实践过程。马克思从哲学高度阐述了科技创新的基本思想,在《资本论》中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了科技创新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影响,认为资产阶级只有将生产工具不断的革命化,才能生存下去。当今,创新环境条件下企业也同样需要不断改进生产技术,创新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以获得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同时,这种科学技术的创新过程与人的发展是同步的,每一次对新科技的应用,都扩大了人类实践的范围,也正是通过不断的科技创新,人们才会发现自身能力的不断进步。

  1.促进产学研统一。

  进入 21 世纪以来,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进行产学研的联盟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模式。我国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等创新机构所普遍接受的一种科技创新模式--产学研合作科技创新模式,对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起着重要作用,成为一种主流创新模式。

  随着科技对经济和社会的支撑引领作用明显增强,经济与科技"两张皮"的现象愈发突出,不仅表现在企业自主的核心技术能力不强,还未能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还表现在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呈较低的趋势,已经不能支撑经济的发展。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既"要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砍掉科研管理中的繁文缛节",又要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产学研统一是科技与经济的统一。产学研统一是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之间的密切联系和交流方式。企业是致力于科技创新的科技型企业,是发展产学研的主体,也是创新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成果直接影响着其所在地的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的快慢程度。作为国家科学技术的源头和基地的科研院所,是以满足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建设的需求为基本任务的,它既是对自然规律的探索,也是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力量。高校在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过程中主要是实施基础教育、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创新优质人才。高校和科研院所都拥有雄厚的知识资源和科技成果,可以依靠自身的科技人员进行广泛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是科技发展的代表。科学技术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前提和基础,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我们必须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设公正公平的研发平台,加强科研研究的自主开发与资金投入,形成产学研相统一的创新体系,从而将科技运用到传统产业的改造上,利用科技创新完成经济的增长。

  2.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谈到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内容:"建立健全鼓励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体制机制,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和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温家宝曾在中国科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关于科技工作的几个问题》的报告中指出科技体制的几个突出问题,其中一条就是科技经济"两张皮"问题没有真正解决,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还存在体制机制障碍。

  因此,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的关键在于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当前,科技和经济的全球化使得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相继到来,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融入到创新体制机制中,创新技术的大量汇集便可能成为新的产业经济制高点。这样,市场和企业的作用更加突出。近年来,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日渐提高,以国家技术创新工程为导向,发挥大型企业创新骨干力量、加强对中小微型企业的创新支持和深化对科研机构的推进和研发,同时在经费分配和评价成果的机制政策下,技术创新支撑着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逐渐完善。要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依靠市场来实现创新价值,健全科技资源和成果共享机制,深化了科技体制改革。

  总体来说,当前我国科技创新的市场导向正逐渐进步和完善,可我国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还只是初级阶段,仍有很多企业在创新环节表现为能力薄弱,自主性差和市场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深化改革,突出强调企业和市场的作用,尤其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重要法宝,统筹协调,健全技术创新市场的导向机制,处理好科技和经济相结合的体制机制,不断实现科技创新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3.完善产业组织方式,推进企业技术发展专业化。

  工业化的进程表明,任何一种新产业的兴起,都依赖于一大批企业的专业化发展和技术上的创新。各种新技术、新发明、新产品的不断涌现,促使产业组织方式的不断改变,最后积聚成巨大的科技成果并被转化为提升生产力水平的活动,从而支撑着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

  企业自身的技术专业化属性决定了它们在市场竞争中是否能获得持续生存和长久发展。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细胞,它的存在就是自身通过不断的改进和发展为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企业生产产品的行为就是一种潜在隐化的创造过程,这是企业本身的自然属性。若要在市场竞争中获有一席之地就必然要拥有比其他企业更专业化、更高的技术水平,这就要求企业不断降低成本、改造工艺和提高效率以满足市场不断发展的需求,企业只有遵循这样的生存法则,才能达到取得利润的目的。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不重视企业技术专业化发展的企业,就算一时得利,也终究会被市场所淘汰。

  企业技术的专业化发展影响着一国的经济发展。曾经在《华尔街日报》中一篇为"中国的崛起有利于巩固美国的霸权"的文章讲到:"全世界的经济发展都在靠中国人卖'苦力'."这清楚的表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进出口贸易增长的一大部分还是依赖于国人的体力而非智力,依靠的甚至是资源能源的不断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而不是企业自身的技术专业化。所以说,为了企业做大做强,为了企业的技术不断更新和改造,为了我国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和经济的发展,必须大力支持和鼓励企业在自主创新和技术方面的发展,调动政府财政资源,利用国家有效政策,营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推动企业实现技术发展专业化。

  4.重视人民群众在创新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从历史发展进程上看,我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群众是密不可分的。毛泽东曾说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邓小平强调:

  "党的领导工作能否保持正确,决定于它能否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江泽民认为:"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胡锦涛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的讲话中更是把"根本在于发挥人民主体作用"作为五大启示之一。***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也同样指出:"人民是改革的主体,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建立社会参与机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齐心协力推进改革。"当今,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面对国内国际的复杂形势和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创新思想为指导,强化人民群众的创新主体地位,肯定人民群众在创新实践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性,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依靠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和智慧,不断研究新情况、开拓新思路、形成新认识、研发新成果、建立新制度和解决新问题。

  依照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理论,创新的主体并不像熊彼特所定义为的企业家那样是单一的,而是一种泛指的、整体的人类。从科技创新角度来说明,包括企业家、科研人员、高校人员等在内的人民群众都是科技创新的主体,要实现创新活动持续快速发展,不仅要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在创新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还要不断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潜能,提高和扩大对科技专业知识的认识程度和普及力度,通过教育的传播,提高人民群众的受教育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此外,知识分子、科技人员和高校科研工作者是作为人民群众中最具有创造能力和创新潜能的精英和骨干力量,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国家和政府应为其创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好环境,在全社会培养具有创新意识、敢于创新、追求真理的先进人才,着重突出他们在创新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为实现重大创新活动方面赢得主动,有所作为。

  (四)大力发展教育 培养创新型人才。

  科技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一国的发展不仅仅局限于科技的不断创新,对于知识的应用是要靠受教育和掌握知识的人才来完成的。也就是说,教育是人类继承和传播科学技术的最主要形式,也是发展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

  在马克思的论述中,不断的提倡让儿童和少年工人在教育中提高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使工人阶级也受到应有的教育。在我国,教育的投入和科技人才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大力倡导教育和科技发展相结合,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途径,也是为实现科技强国和国家强盛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1.加大教育投入。

  ***总书记在出席两院院士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曾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的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的走科技强国之路。其中,教育是科技发展的基础,是一国的立国之本。没有较好的教育水平,便培养不出优秀的科技人才,科技创新也无从实现,离开了教育,科技创新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1977 年,邓小平在《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中指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他在强调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同时,说明了教育事业的突出作用,他认为:"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抓科技必须同时抓教育。"1995 年,江泽民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确立科技和教育是兴国的手段和基础的方针。2006 年,胡锦涛又多次提出必须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提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可见,教育投入不仅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支持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投资。

  为了进一步扩大教育投入力度,一方面,合理使用教育经费,推进教育经费精细化。

  其一,要最大限度的支持普及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级教育和职业教育建设,坚持以人为本,辅助解决家庭经济困难人员受教育难的问题,实现每个人都享有教育的权利;其二,落实相关资助政策,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科学安排日常教育工作的运转经费和专项经费;其三,通过以城带乡,逐步缩小城市和乡村之间的教育差距,从而提高社会整体教育质量。另一方面,加强组织领导,保证教育投入的真正落实。

  其一,要严格执行国家财政管理的法律法规,建立教育经费管理的规章制度,使教育经费的投入落到实处;其二,扩大基层管理工作和教育建设的实施,做好相关数据的搜集、分析和整理工作;其三,健全学校教育财务监管制度,增强学校教育经济往来的透明度,树立良好氛围。由此可见,只有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促进国民整体素质提高,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才能使我国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深化教育领域改革。

  教育是提高人们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条件,一个国家的前途命运,不是取决于它拥有多少的殷实财富,不是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有多华丽,而是取决于它公民的文明素养,也就是人们所受的教育水平的高低。教育不仅可以为国家培养政治上所需要的人才,在科技上也可以促进国家的发展。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我们只有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深化教育领域的改革,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公民的文明素养,实现经济快速进步。

  回顾改革开放的进程,邓小平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要方针,于 20 世纪 80 年代发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从此坚定不移地推进教育改革。江泽民强调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建构充满生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围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对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等方面做出战略部署,推进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更是关心支持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在人才培养体制、现代学校制度和办学体制和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其中,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契合点,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要以人才为根本,重点学科为基础,科研水平为支撑,这既是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要方面,又是为其提供强大人才支撑的有利保障。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又特别围绕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做出了重大部署,明确了教育改革的攻坚方向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对促进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可见,深化教育领域改革,加快教育的发展,是实现从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的重要环节,对培养科技创新人才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也是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力和人才支持。

  新世纪以来,国内国外的形式发生了深刻复杂的变化,改革进入深水期和攻坚期,不仅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教育与科技也融入到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在这样的形势下,推进创新将关系着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同时,还要认识到人才以教育为依托,鼓励科技创新,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同时,加强科技创新成果的社会经济转化能力,从而增强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国力。

  (五)保持创新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很早就警示人类要正确对待二者之间的关系。恩格斯在人类的科学技术活动还尚未充分发展以及地球生态问题还未完全暴露的时候,就提出了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的生态观念。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他曾警告人类: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与此同时,马克思虽然认为科学技术是社会变革的杠杆,是人类解放的力量,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是科技时代人和自然的正确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科技以及人与自身之间的论述,对于这样一个科技大爆炸的时代仍然发挥着重要启迪作用,为我们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发展科技创新要正确处理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问题。

  1.科技创新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实现科技创新生态化。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地位非常重要。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利用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坚持把绿色发展贯彻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和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六个方面,以此继续推进生态建设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寻求科技创新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有序的发展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就显得尤为重要。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科技的开发可以获取人类所需要的资源,也可以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机。所以,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兼顾二者的共同利益,实现科技创新的生态化发展。

  在工业文明的统治下,为了追逐巨额的利润,科技以人的理论思维为创造源泉,把自然当作征服的对象,科技的进步使得人类加强了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森林资源退化、土地沙漠化、自然生物物种快速灭绝,植被覆盖率小、雾霾天气肆虐,以及频繁发生的各种自然危机都对原本的绿色生态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然而,这并不代表人类在环境面前无能为力,马克思曾说过:"自我异化的扬弃同自我异化走的是同一条道路",科技创新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润的同时,也可以作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当前,我们必须扬弃传统的工业文明社会下的观念,依靠生态的科技创新技术,实现科技生态化的绿色发展,使生态建设从根本上改变粗放型的经济增涨方式,减轻环境负担,从生态发展的模式到利用科学技术的革新,通过创新发展技术实现工业排放量、水的净化水平达到新的高度,将科研技术创新成果融入到自然环境中,加大对绿色产业和低碳技术的投入,实现人与自然的绿色发展。另外,将生态建设深入实施到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构建符合绿色发展要求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能源等高新技术的研发,改造传统产业,实现循环经济的发展,使科学技术与生态相结合,走一条低污染、少消耗和高效益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总书记在谈环境保护时讲到:"不能只靠借东风啊!事在人为。""否则靠什么可持续发展?"在生态与科技创新共同发展的道路上,最高的追求就是引领科技创新的生态化发展,使自然、经济和社会相适应发展。我们要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从科学创新的角度入手,将科技与生态从原来的对立状态转变为相辅相成、彼此促进的关系。当然,权衡生态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并不可能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上,但只要在经济增长方式上逐渐过渡,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不断的将科技创新融入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当中,在不远的将来,终将有一日会完成对生态建设工作的雄伟目标。

  2.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不断完善经济新常态。

  2014 年 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主要在以"新常态"的总体思路下召开。***总书记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会议也明确指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新常态下的绿色发展,其重要内容是构建绿色的经济体系,即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低排放;可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这就需要企业通过科技创新的手段,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结构转型,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通过培养科技人才,利用高新技术加大对绿色经济的投入,支持新能源和低碳技术领域的发展,推行节能环保,逐步向绿色生态建设迈进。一方面,政府要加大管理体制。完成政府与市场的自我定位,使二者结合发挥出各自的作用,加大针对性,对相关企业违反环境指标的要给予严惩,坚持使用资源有偿制度,逐渐将资源税拓展到占用各种自然生态空间,降低生态文明建设的风险与成本。另一方面,绿色低碳发展方式需要一整套生态文明制度和体系作为保障,最严环保法的施行以及各项原则的配套细则的生效,对环境损害、资源消耗和生态效益等方面都作了严格规定。国务院也首次对加强环境监管执法下文,强调追究个人、各企业生产单位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责任的刑事责任,严格实行赔偿制度和终身追究制。这样一个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将为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了严格的制度保障。

  没有蓝天碧水的美丽绿色中国,民族复兴的艰巨任务就难以实现。今天的经济发展不应建立在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基础上,我们应该继续竭力建造绿色家园。马克思曾提出要合理地调节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在当今社会推进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正是遵循自然发展规律与发挥人类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表现,也是实现人与自然界和谐发展的表现。在认识自然基础上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来改善我国自然资源不足与浪费、生态环境退化、污染与破坏等严峻形势,使经济新常态下的生态建设效果取信于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共同建立人类美好的明天!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马克思主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