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 语
本文梳理了马克思恩格斯科技创新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科技创新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揭示了马克思恩格斯科技创新思想对于我国加深科技创新在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中的重要启示。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创新内涵丰富而深刻,需要理论界学者不懈研究和探索,不断以新的研究成果丰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史无前例,靠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勇于创新、积极实践。马克思恩格斯科技创新思想给我国的科技创新研究和实践探索注入了精神动力和宝贵养分,要把马克思恩格斯科技创新思想体现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实质与中国丰富的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并结出丰硕成果。同时,这些成果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我们相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伟大实践不断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而伟大的实践又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并彰显其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一、著作类: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6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0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7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5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6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7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8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9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1]毛泽东选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2]邓小平文选·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3]江泽民。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24]图解 2015 全国两会编写组。图解 2015 两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25]中国发展新理念: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5.
[26]中国共产党第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27]中共中央宣宣传部。***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28]中共中央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9]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30]徐泽荣。创新理论大师熊彼特经济思想研究[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
[31]谢富胜。分工、技术与生产组织变迁[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32]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33](美)谢勒。技术创新--经济增长的原动力[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34](美)M.Blaug.Economic theory in retrospect[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35](日)金指基著。林俊男,金全民译。熊彼特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36](英)约翰·伊特维尔。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 2 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37](美)约瑟夫·熊彼特著。何畏,易家祥等译。经济发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38](印)Roychowdhury.K.K.The classical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M].The Macmillam Company of India Limted,1979.
[39](法)保尔·拉法格。回忆马克思恩格斯[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二、期刊论文类:
[40]雷石山。论马克思的科技创新动力观[J].哲学思考,2015(05)。
[41]赵先立。经济运行进入"新常态",开启发展新篇章[J].甘肃金融,2014(08)。
[42]辛鸣。中国道路新赶考 改革开放再出发--十八届三张全会的重大突破与创新[J].时事报告,2014(12)。
[43]廖富洲。试论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创新[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4(01)。
[44]李佐军。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国家治理思想[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13(03)。
[45]王维广。学习十八大精神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3(03)。
[46]刘巍。恩格斯科技创新思想研究[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03)。
[47]范仁忠。马克思创新思想及其当代意义[J].实事求是,2012(02)。
[48]刘巍,周琬。马克思恩格斯科技创新思想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科学社会主义,2011(01)。
[49]崔泽田。马克思创新思想对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启示[J].中国科技信息,2011(10)。
[50]肖浩辉。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地位和发展途径[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10(03)。
[51]刘红玉,彭福扬。马克思关于创新的思想[J].自然辩证法,2009(07)。
[52]成思危。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J].中国软科学,2009(12)。
[53]王伯鲁。马克思科学与技术互动思想解读[J].哲学研究,2008(05)。
[54]罗文花。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新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06)。
[55]贺立龙。产业创新:一个马克思经济学的解释[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03)。
[56]任力。马克思对技术创新理论的贡献[J].当代经济研究,2007(07)。
[57]刘仁胜。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价值观[J].江汉论坛,2007(07)。
[58]杨得前。产学研合作的演化博弈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05)。
[59]李新男。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与建设创新型国家[J].中国科技论坛,2007(06)。
[60]姜晓秋。论马克思主义科技价值观[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05(04)。
[61]梁红军。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当代科学技术功能[J].学习论坛,2005(08)。
[62]常东坡,赵国杰。当代科技创新的特点与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J].自然辩证法,2005(04)。
三、报纸类:
[63]***。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
四、电子文献类:
[64]新华社。***: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DB/OL].新华网,2016-03-26.
[65]新华社。***两会新语之"意"字篇[DB/OL].新华网,2016-03-17.
[66]新华社。基础研究·深化改革·聚集人才--***总书记科技创新重要讲话注读2016-03-16.
[67]新华社。代表委员、科技工作者热议***总书记科技创新重要讲话[DB/OL].新华网,2016-03-06.
[68]新华社。科技界座谈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DB/OL].新华网,2016-02-23.
五、学位论文类:
[69]罗青。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发展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70]王进。马克思科技观及其中国化研究[D].广州:广东商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2.
[71]刘红玉。马克思的创新思想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72]梁培军。马克思技术创新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73]杨启国。创新发展论[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10.
[74]吴刚。论马克思恩格斯科技创新创新思想[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绪论马克思生活在资本统治的时代,他并不按照严格的西方传统的概念哲学运思和写作,而是毕生致力于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致力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的思想,这是马克思最为重要的特质,这也使得马克思的文本变得复杂且富有综合性,而且也正是因为他反资本主义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与掌握到被广大民众所理解和掌握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过程是使其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使其复杂的理论通俗化,从而被人民群众理解、掌握并最终化为人民群众...
3.3对马克思主义的重新解释弗洛姆首先批评了对马克思及其社会主义思想普遍存在的误解。他指出,在有些人看来,仿佛马克思认为人的最主要的心理动机是希望获得金钱与享受,这种为获得最大利润而做出的努力,构成个人生活中的主要动力1.这些人进而把马克思的...
第三章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3.1毛泽东时期--开始认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世事万物都是矛盾统一的。我们面对的世界,就是我们人类与自然界组成的,我们是辩证统一的。随着社会的飞速前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大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雾霾等环境污染方面的危机与压力。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快关于生态文明体制的改革,本文试图通过研究邓小平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总结经验和教训,达到服务现实的目的。...
前言:通过近一段时间对对立统一规律的学习,有了一定的进步,对分析现实问题也有了一个明确的方法。但如果对事物的各方面矛盾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只是一味的运用对立统一规律简单的套用,那么会走入形而上的轨道。因此,必须要学会运用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研究一直备受学术界的关注,我国在高等教育的学科建设上设置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国外马克思主义和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这些学科的设立反映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当前我国学术界...
第4章瞿秋白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当时他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依据,具体结合中国基本国情,率先提出提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对中国革命进行全面的探索,如中国革命的性质问题、战略问题、...
将人民性蕴含于国家建设中,从现实问题出发,围绕人民这个核心词分析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突出难题并实现有效应对,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最终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耦合这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目标追求。...
一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这一时期,毛泽东在科学地解决中国革命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的同时,已初步提出了对外开放的思想。首先,毛泽东通过对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相互关系的科学分析,提出了中国革命必须力争外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