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 探讨脑卒中介入治疗麻醉中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依托咪酯的价值。方法 将100例脑卒中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2组, 对照组麻醉中实施依托咪酯干预, 试验组麻醉中实施右美托咪定与依托咪酯联合干预。分析2组麻醉效果。结果 试验组的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气管拔管时间、清醒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2.00%) , 较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 (14.00%) 低, 差异显着 (P<0.05) 。结论 脑卒中患者介入治疗的麻醉中接受右美托咪定与依托咪酯联合干预, 可取得较好的麻醉效果。
关键词: 脑卒中; 介入治疗; 麻醉; 右美托咪定; 依托咪酯;
脑卒中在老年人群中有着较高的发生率, 出现偏瘫、残疾以及猝死的概率较高[1]。介入治疗是对脑卒中患者治疗的主要方法, 具有恢复快、创伤小、精准、微创等特点, 且预后较好。麻醉是外科治疗的前提, 其可对机体受到不良刺激进行保护, 从而对患者的术中身体功能以及生命体征进行调节。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 脑卒中患者在介入术中的麻醉也受到了关注, 不同麻醉药物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本文主要对脑卒中介入治疗麻醉中右美托咪定联合依托咪酯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0例, 均接受介入治疗, 随机分为2组。纳入标准:经临床检查确诊脑卒中;ASA麻醉分级范围为Ⅱ~Ⅲ级;患者或其家属知情并同意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存在嗜睡、意识障碍等难以依从, 无法积极配合治疗者;存在严重水电解质紊乱、脱水、肝肾功能损伤等疾病者;长期使用镇痛药、镇静药或精神药品、酒精等依赖者。试验组年龄41岁~70岁, 平均年龄为 (51.20±2.22) 岁;平均体质量为 (75.56±10.25) kg;其中男30例, 女20例。对照组年龄41岁~68岁, 平均年龄为 (50.85±2.33) 岁;平均体质量为 (76.03±11.20) kg;其中男31例, 女19例。2组脑卒中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2组均实施麻醉诱导, 以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患者咪达唑仑2 mg、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舒芬太尼0.4μg/kg。对照组麻醉中实施依托咪酯干预, 以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患者依托咪酯, 0.2 mg/ (kg·h) , 在1 min内完成滴注, 之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当将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减少, 1 h内实施2~4次。试验组麻醉中则实施右美托咪定与依托咪酯联合干预, 在麻醉诱导前30 min, 以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患者右美托咪定0.5μg/kg, 诱导之后, 将剂量更改为0.2~0.4μg/ (kg·h) 。依托咪酯使用情况与对照组相同。
2组患者在肌肉放松后实施气管插管, 行间歇正压机械通气, 频率设定为每分钟12次, 潮气量为8 m L/kg, 氧浓度为100%, 氧流量为2 L/min, 2组患者均通过吸入的方式实施七氟醚 (2%) 维持麻醉。
1.3 观察指标
对2组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气管拔管时间、清醒时间进行观察, 并对比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包括躁动、寒战、注射痛、肌肉颤动等。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通过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 计数资料行χ2检验, 计量资料行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气管拔管时间、清醒时间
试验组的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气管拔管时间、清醒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表1 2组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气管拔管时间清醒时间对比
2.2 不良反应
试验组脑卒中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2.00%) 较对照组 (14.00%) 低, 差异显着 (P<0.05) 。见表2。
表2 2 组不良反应对比例 (%)
3 讨论
脑卒中是急性脑血管疾病, 主要是脑部血管突然发生破裂, 或血管受到阻塞, 使得血液难以流入大脑, 导致脑组织损伤。脑卒中可分为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 是导致我国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着较高的残疾率、病死率以及复发率。药物以及外科治疗是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救治的主要方法, 其中介入治疗具有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多数脑卒中患者为老年人, 合并多种并发症, 在实施介入治疗的过程中对于麻醉方式的要求较高[2]。为患者实施麻醉干预时, 应加强对呼吸的控制, 保持呼吸系统稳定的状态下, 还应对患者的血压水平进行控制, 防止脑血管痉挛所致缺氧、血压升高的情况, 以此维持患者的脑灌注压稳定[3]。
右美托咪定是一种新型镇静药物, 能发挥较好的镇静镇痛、心血管稳定、抑制躁动等作用, 且可在伴系统性疾病的患者中应用。右美托咪定与传统的阿片类麻醉药物相比, 具有较好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依托咪酯是一种全身麻醉药物, 具有催眠作用, 是一种咪唑类衍生物, 具有脑代谢抑制、颅内压降低等作用, 且对于患者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影响较小。
本研究结果显示, 脑卒中介入治疗麻醉中应用右美托咪定与依托咪酯联合干预, 患者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气管拔管时间、清醒时间均明显短于仅用依托咪酯干预的对照组;同时, 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2.00%) 较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 (14.00%) 低。
综上所述, 右美托咪定与依托咪酯联合应用于脑卒中介入治疗中, 可有效缩短患者的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气管拔管时间、清醒时间,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应用价值较高,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昭敏, 南勇善.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脂肪乳用于脑卒中患者介入治疗麻醉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价[J].大家健康 (中旬刊) , 2016, 32 (2) :160-161.
[2]池钢, 周琪, 张析哲, 等.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对脑卒中介入治疗的麻醉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 10 (14) :73-74.
[3]李文兵, 蔡云亮, 李安学, 等.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在脑卒中介入治疗麻醉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6, 27 (6) :1040-1041.
随着中国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加剧,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日益增多。手术、麻醉和疼痛等各种围术期因素可导致机体强烈的应激反应。对于生理机能和应激能力减退的老年患者来说,围术期过度应激反应可增加其围术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有研究表明,对机体...
在进行全身麻醉诱导处理时,常会因为麻醉药物与气管插管的刺激,引发患者短暂却强烈的心血管反应,从而造成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产生波动,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心肌的耗氧量,同时增高心肌缺血风险。故而,在全身麻醉诱导时,必须选择好合适的麻醉药物与方式。当...
随着我国医疗条件越来越发达和便利,医疗水平也是不断提升,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中,医护人员都会考虑到相关的风险因素可能对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产生的不良影响[1],提前组织好相应的防范措施并在对病患进行手术治疗过程中加以运用,使病患接受的治疗效果达到...
七氟醚于1968年由Regan合成,1986年完成3期临床试验,1990年首先由日本的药监部门批准临床使用。近年来,被许多著名麻醉学专家誉为吸入麻醉的里程碑式药物。研究表明,七氟醚可抑制结肠癌细胞和喉癌细胞的生长,以及肺癌细胞的黏附。但七氟醚对人乳腺癌细胞株黏附...
前言膝关节镜手术在临床治疗中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手术,其操作过程直观、方便,但患者在术中会表现不同程度疼痛感以及术后发生不良反应情况,降低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本文选取了我院于2012年10月~2013年12月进行膝关节镜手术的86例患者,其中43例采用脊椎麻...
急腹症是指腹部内器官或组织突发病理反应,致使腹部疼痛,并且伴随全身反应的临床综合征。急腹症患者病情较轻的可以采取非手术治疗,病情较重复杂的就需要急诊手术治疗急腹症手术麻醉方式多采用气管内插管全麻。本研究通过将在全麻手术结束前追加局部浸润麻...
术后苏醒期躁动是全身麻醉患者常见的不良反应,而疼痛是导致苏醒期躁动的主要原因,不良刺激又可引起心血管应激反应,造成血流动力学的明显波动[1]。因此,既要减轻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又要防止麻醉药物过量引起不良反应,已成为麻...
引言麻醉药品是指连续使用后易产生身体依赖性、能成瘾的药品,但大部分麻醉药品具有强效镇痛作用,对于缓解癌痛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剧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应用于晚期癌症的止痛,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麻醉药品是受国家法律严格管控的药品,若管理不...
腰部疼痛是手术麻醉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病率6%~30%[1],以术后12~72h内多见[2],主要原因为麻醉后腰背部肌肉松弛,导致棘间肌和棘间韧带长时间受牵拉或手术被动卧位或穿刺损伤所致[3]....
药物成瘾被认为是一种以强迫性觅药和用药为特征的反复发作的慢性脑部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