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毕业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mba论文 > mba毕业论文 >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概述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5-13 共3578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 2 章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概述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内审工作是国家为了进一步加强管理,建立和健全自我审计机制,用行政手段自上而下而建立的,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开展工作具有不同于外部审计的特征,并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一般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领导下进行开展,只向本单位领导负责,目的在于促进本系统、本单位管理水平和效率的提高。随着行政事业单位职能的进一步转变和明确,管理职责日益清晰,内部审计必然成为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行政事业单位的“免疫系统”,根本目的是提高组织自身的“免疫力”,促进其健康发展。内部审计能更加真实地摸清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规模、来源渠道和使用方向,发现并揭露存在的违法违纪问题,防止国有资产受损失。

  内部审计对财务数据发现异常更加灵敏、快捷,能及时发现并尽早控制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并揭露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等问题,严肃财经法纪,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健康发展。但在审计工作实践中,内部审计的作用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发挥,有的甚至仅限于形式,亟待我们寻找其中的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

  2.1 行政事业单位概念界定
  
  由于我国独特政治体制以及政权模式,行政事业单位是一种仅存在于我国的统称词汇,包括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行政事业单位通常为财政全额拨款单位,且一般不以盈利为直接目的,其工作成果与价值不直接表现或主要不表现为可以估量的物质形态或货币形态。行政事业单位主要是为了满足社会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方面的需要,以提供各类社会服务为最终目的的社会组织。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多为非盈利组织,且财政全额拨款,因此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各项经费支出都需要由财政拨款,所有支持行政事业单位运行的资金也多来源于财政,因此行政事业单位职权的行使以及发展与财政资金息息相关。从会计学的角度来讲,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目标主要侧重于满足预算管理的需要,会计核算的基础以收付实现制为主,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支出以及收入五个部分。在 2013 年 1 月 1 日正式实施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明确规定,事业单位应当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计提摊销。相较于企业会计事务来讲,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报表则相对简单,主要包括两个部分,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表。

  2.2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内涵
  
  2.2.1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含义

  在 1999 年 6 月 IIA 理事会对内部审计进行了定义,“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的、客观的保证工作与咨询活动,其目的是为机构增加价值并提高机构的运作效率。采取系统化、规范化的方式来对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程序进行评价,提高他们的效率,从而帮助实现机构目标。”

  由此可见,内部审计应当包含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内部审计必须是独立的、客观的,即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必须要有效的完成内部审计工作,在相对独立的环境和状态之下,保证实质与形式上的双重独立;二是内部审计是一种保证与资讯活动,也就是说,内部审计对象的信息必须是真实可靠的,通过审计工作所得出的结论也必须是符合实际、符合组织发展的;三是内部审计工作的目标是为了进一步增加组织价值,提高组织运作效率,表明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与中心是增加组织价值,提高组织运作效率;四是内部审计的实施需要借助一定的方式方法,而这些方式方法已经是系统化与规范化的;五是内部 审计的主要作用领域为组织的风险管理、控制与治理过程,即要在事前事中事后都要体现出内部审计,因此可以说内部审计是贯穿于组织活动全过程的一项活动。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定义目前尚无统一论述,引用《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基本准则》中的内容,认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定义应当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通过审查和评估业务活动以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以及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2.2.2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特点

  我国审计体系主要包括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外部审计包括国家审计与社会审计,内部审计则指的是在组织内部进行的审计活动。鉴于前文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概念的界定,通过对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对比来进一步说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特点。

  一是具有服务的内向性。内部审计是一种存在于组织内部的,为了组织内部管理需要的审计活动。内部审计机构作为内部众多组织机构之一,内部审计的人员也是组织内部的人员,内部审计工作的领域主要为组织内部的经营活动,目的也是为了提升组织的价值以及运营效率。因此,内部审计的所有人员、程序、目标均是为了组织内部而存在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内部审计既是组织的监督者,也是组织领导的参谋者。因此认为内部审计具有服务的内向性。

  二是工作的独立性与连接性。不论是内部审计还是外部审计,独立性都是审计工作的内在要求和特征之一。但是区别于外部审计,内部审计工作除了具备工作独立性之外,还具备连接性。通常来讲,内部审计工作要具备组织独立性、人员独立性、方法独立性、程序独立性等,而这些独立工作完成之后,必然会得出独立的、客观的、准确的内部审计结论。由于内部审计工作一切为了组织内部服务,因此内部审计结论也必须要为组织更好的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通过对内部审计工作结论的分析与研究,为接下来组织的运作与发展提供依据,为组织决策与领导提供参考。

  三是审查、评价的及时性与广泛性。审查、评价的及时性指的是审计部门可以在事前事中事后所有需要的时间进行及时的审计监督和评价,以便更好的满足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者的需要。广泛性指的是内部审计部门可以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各个层级、各个部门进行审计监督,从而实现审计目标。

  2.3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职能

  从审计工作的角度来讲,内部审计的本质与特征决定了其与外部审计如社会审计、国家审计的不同;从内部审计工作的角度来讲,行政事业单位不同于企业、集团等营利性组织,因此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也不与营利性组织相同。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目标,认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职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具有监督职能。监督作为内部审计工作的基本职能之一,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监督职能的发挥更加充分,体现更加透彻。由于行政事业单位代表的是国家利益,关系到国家财政收支,因此在行政事业单位中进行的内部审计活动的监督职能显得更加重要。如对于科研事业单位来讲,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以创新科技、发展经济为发展的根本目标,对单位内部的资金资产进行客观、准确、全面的检查和监督,这种形式的监督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科研事业单位的利益,即通过内部审计既保证科研事业单位落实了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同时也更好的服务了科研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与运作效率。

  第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具有控制、管理和服务职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机构、人员通过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审计工作方案,对单位内部的财务收支、经济效益、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审查、分析与评价,并最终给予客观、公正的结论与建议。这些结论与建议能够更好的帮助单位领导进行决策和管理,为单位改进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提升运营效率等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第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具有评价职能。在保证内部审计客观性与公正性的基础之上,内部审计便能够遵循审计计划以及各项规定对单位进行经济分析、评价以及监督。即通过对各项数据和信息的审查,对比财务管理计划以及其他规章制度,能够分析出单位在过去一定时期内的经济运行情况以及其他各方面情况,从而对单位过去的运行作出评价,对一些不符合规定、不利于单位发展的现象进行呈现,对其他各方面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

  通过前文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职能的分析可以看出,内部审计工作在行政事业单位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制约、防护作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单位内部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真实、有效的核查,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都能够在合法、效益的范围内进行,对违法、违规现象能够起到相应的制约作用,并达到“警钟长鸣”的作用和效果。

  如在学校中通过对事前事中事后的审计,能够令学校中的各类采购活动既满足教学需求,同时也具备使用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二,内部鉴证作用。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能够使其他部门和机构有所参照,通过对某一部门或单位的审计评价,让其他单位有一定的参照物,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审计结果与单位的经济责任。

  第三,参谋、服务作用。在行政事业单位经营发展过程中,单位负责人必定要为了更好的运行与发展进行决策,而没有依据的决策往往会令单位陷入到各种各样的困境和风险之中。内部审计工作能够通过审查与评价工作,为单位决策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对执行情况进行必要的修正,从而保证决策与管理的有效性,使单位各项经济管理活动都能够在良性的、持续的轨道上发展。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mba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