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内部审计“客户”受众广,内部审计效能发挥受到挑战
内审的作用虽发挥于企业内部,但从业务市场的角度出发,其仍是有“客户”这一群体的。内部审计人员需要为很多利益相关者服务,这些人或主体都可以是内部审计的“客户”.那么,这些客户是不是永远正确?内部审计人员是否需要一味的迁就或满足客户的观点,以保持我们的职业生涯?内部审计追求的是最终意见的一致性,但现实是客户的满意度不可能总是全部得到满足或保障。当内部审计人员无法说服其“客户”接受审计意见时,审计人员有三种选择:一,什么也不做,不做沟通,不做审计工作修正。争议的问题或事项得不到解决,审计报告可能始终不能定稿,审计工作可能会严重拖期。这不仅会使内部审计逐渐丧失公信力,也会让公司的风险得不到适当的控制;选择二,不考虑“客户”的意见,当做分歧不存在,强行起草报告。这可能会使内部审计机构及人员面临恶化的“客户”关系。也就是说,即便强行形成了报告,这项审计业务或项目也未必能划上句号,更糟糕的是,它还会对以后业务的幵展产生不好的影响;选择三,审计人员为“客户”提供一个在审计报告中表达其意见或观点的机会。这不仅表明审计人员对“客户”意见的尊重,同时也表明了内部审计组织在努力的保证审计工作的公正性,以及审计报告的平衡性。从以上三个选择,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选择三的优势。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选择一和选择二代表的情况往往出现的最为频繁。审计人员和客户站在不同的利益角度,博弈是必然的。审计意见的沟通在博弈中能否达成一致、审计建议在整改中是否充分落实,目前在企业内部审计业务幵展中,都不是确定的答案。内部审计效能的有效发挥还是受到了 一定的挑战。身为S公司内部审计团队中的一员,在日常的工作中,我深深的感受到不论是公司的管理者还是基层工作者,对内部审计的理解仍有需要进一步沟通的地方,例如,有的业务中层干部将内部审计作为其推脱责任的一种手段,认为某项工作只要内部审计人员参与,如果出现决策偏差的情况是源于内部审计控制不善、监督不足;再比如公司中仍存在业务部门持有“审计部门是找麻烦、挑毛病”之态度的现象,排斥内部审计部门及审计人员,对内部审计提供的服务、发挥的作用需要更准确的了解和认识。管理层作为审计报告的实际使用者,他们在阅读审计报告和使用审计报告时,可能会因其专业领域不同和工作范围不同的限制,不同阅读者对同一份审计报告的理解存在偏差。同时他们对审计风险的接受度为零,对于审计偏差的存在是零容忍。但审计固有风险的必然存在对审计结论的准确、适当运用,提出了一定的难题。例如在国企中较为普遍的是,工会主席作为高管的成员之一,是非常具有中国国企特色的岗位设置。在S公司,工会主席作为公司高管,需要关注内部审计报告,但在利用审计结果方面,效果并不理想。
3.3.3公司内部审计体系对审计业务指导作用未能全面发挥
按照内部审计准则及国家其他制度的相关规定,为了更好的指导内部审计人员的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充分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企业实际的内部审计工作手册。这不仅包括内部审计的管理制度,同时也包括指导具体业务的业务指南。目前S公司已初步形成了内审体系,制定了相关制度,比如《S公司内部审计标准》、《S公司内部审计具体工作规范》以及《S公司内部审计制度》等等。一方面,在制度设计层面,制度类型和内容需要进一步补充。审计业务内容不断的主动或被动的创新,标准或制度在一定程度具有滞后性。通过制度固化流程、统一标准,避免一事一议,防止审计工作程序缺失;另一方面,已经下发的制度,执行效果并不理想,制度宣贯和培训、监督和履职需要进一步加强。以上情况的存在,造成内部审计制度的指导作用未能有效发挥。
3.3.4内部审计工作范围局限,审计资源未能合理分配
(1)内部审计着眼点应更宽
近年来,S公司内部审计业务虽不断扩充,审计报告数量不断增加,但在目前公司的审计报告中,对被审事项的深入分析和深刻剖析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对被审事项现状的原因研究解读的不够全面,审计报告的内容和结论在帮助管理层决策、为决策提供依据的方面,效果不够明显。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益性不明显,对管理决策的支持不足,为决策服务的效果并未达到最佳。
(2)审计业务范围应更广
作为内部审计业务的基本业务内容,同时也是基于公司管理层最基本的管理需要,传统的审计业务在S公司审计部门的工作体量中占据很大部分。如对二级单位的财经法纪或财经收支的审计。但随着S公司业务领域的发展和调整,传统内部审计的业务领域己不能满足S公司内部管理发展的需求。传统业务与创新需求之间的矛盾愈加加剧,审计资源分配的不均衡日益凸显。
(3)监控方式单一,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合不足
目前,内部审计部门对企业经营管理各环节的监控方式,更多的体现为数据验证性质,缺乏由定量评价向定性评价的转化。虽然近几年审计部门在不断尝试新的审计类型和项目,期望通过效益审计、管理审计等多样的审计内容不断提升审计的增值服务,实现审计为管理服务的最终目标,但业务实际开展的深度和广度,以及最终的效果还远不能满足企业的管理和发展需求。
3.3.5先进的技术方法、现代化的工具未得到全面推广
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已经广泛使用基于信息平台的过程记录,主要的关键的业务流程和业务信息,都己通过各种信息系统操作处理。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各种信息平台的搭建,让企业管理和运作的效率不断提高,效果不断优化。但是在企业内部,内部审计却缺乏现代化管理工具。审计人员仍需要通过人工的方式取得、整理、分析相关信息资料,换句话说,审计人员会消耗较多的时间在基础数据的初级整理。一旦出现非数据化的信息资料,审计人员的工作进度会受到严重影响。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中,运用数理模型、金融工具等,不仅减少了初级工作的总量,而且计算结果精确,避免了因人为因素导致的结果偏差。在工作中我们发现,当审计发现了多个风险事件的时候,管理漏洞就会被慢慢的放大,而业务部门则多进行事后救火。如果没有风险事件库,就没有经验的积累,也没有可资借鉴的资料,相同错误可能会多次出现。具体表现为:某事项在子公司A整改完成后,在子公司B再次出现;或人员离职后,经验也就流失了,新入职员工会重犯原本走过的错误,对于S公司而言,这是成本的增加,甚至出现公司管理漏洞,给公司造成巨大的损失。
3.3.6各个业务职能系统形成信息孤岛,増加审计成本
现在,S公司各个职能部门构建了自己的信息系统,这些系统形成了信息孤岛,彼此不能衔接,信息不能充分得到利用,资源无形中被浪费。因为信息和资源不能实现高度的共享,所以资源配置非常不合理。如果一项业务牵涉多部门,需要多部门开展协作支持,那么资源的充分获取和利用就会成为难题。现在,S公司构建了管理子系统,并且各系统均在其业务领域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均能有效运作并为公司防范风险起到必要的防范和抵御作用。但是子体系的运作处于独立的状态,无论是在职责还是在运行上都有着漏洞,也有着重叠的地方,所以不能够有效的联合作业,造成信息传递价值损失,或信息重复,增加公司管理成本。
摘 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普及,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主流的商业模式,电子商务企业发展迅速。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环节,其模式的先进性、适应性是企业集团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关键。由于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对于电商企业来说具有一...
企业在财务管理上的目标和企业对财务活动的组织及关系的处理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这既是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指引着公司财务工作的基本方向。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的最大化,给股东带来尽可能多的财富回报,这就是企业财务管理的目...
摘要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具有重要意义和广阔前景,预计十二五末,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将达到4.5万亿元,但融资难问题困扰着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融资租赁作为一种新兴的融资模式,近年来在国内获得快速发展,2012年已经达到1.55万亿元的规模。具有渠道丰富...
3我国高校内部控制建设现状分析3.1我国高校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3.1.1高校内部控制环境亟需提高影响高校内部控制环境主要包括管理者的道德品行和价值观念、管理经验、组织机构设置和内部控制的认识等方面的因素。国内高校内部控制环境存在...
1引言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1.1选题背景现代商业银行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性管理体系应该是信贷风险管理。我国商业银行大部分的收入是信贷业务所提供的,主要也是由信贷业务引导产生的风险。对于国内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来说,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银...
1绪论1.1研究背景、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1.1.1研究背景改革开放以来,除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之外,民营企业特别是上市企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加之国家予以政策扶持,己然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据统计,截至2...
第五章Y公司的融资策略建议从上述对Y公司融资需求和融资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Y公司的融资结构已经不适宜再采用债务方式融资。而且从监管要求看,Y公司也不可能通过银行贷款或债务性房地产信托取得资金。Y公司的未来融资,不仅要考虑拓宽融资渠道和降低融资成本...
本文主要通过对匹匹扣公司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分析,并针对公司财务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及保障措施,进而对基于匹匹扣公司案例的财务管理新模式尝试了探索研究。...
第六章总结与展望一、研究结论在当前加速推进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持续深化的大背景下,个人住房金融市场已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已成为各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与长期战略方向,因此,研究防范个人住房贷款业务风险,釆取得力措施有效...
第一章绪论一、研究背景及意义(一)研究背景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可分三个阶段:奠基阶段、市场化阶段和国际化阶段。我们当前正在经历国际化阶段,并寄希望于在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中,逐步壮大证券市场的力量,培育本土证券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中国证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