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与多元化动因
3.1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环境
I.外部经济环境
(1)宏观经济环境
近三年来,我国GDP增速逐步下滑。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1年我国GDP同比增长9.2%,2012年同比增长7.8%,2013同比增长7.7%。2013年,在对GDP增长的贡献程度当中,投资的贡献率最大,为54.4%,其次是消费,贡献率为50%,受外围经济不景气影响净出口贡献率最低,为负4.4%。
2013年,在不同经济类型的增长率方面,由股份制企业领衔,增长率高达II.0%,其次是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率为8.3%,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9%,集体企业增长率垫底,仅为4.3%。2013年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平稳,名义增长率为19.6%,而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髙,同比增长23.1%。
2013年的中国经济发展情况,是在政府调整剩余产能,优化产业结构的宏观调控背景下进行的。在这一宏观政策思路下,去投资拉动的模式正在产生效果。
预计2014年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优化经济发展质量依然将是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倡导不盲目地对产能过剩行业追加投资,注重经济发展质量,将对民营企业的发展产生双重影响。一方面,部分民营企业在产能过剩行业的现有投资将受到冲击,后续投资也将受到严格管制;另一方面,政府在优化经济结构过程中,引导民营企业不进行盲目投资和竞争,而是向符合政策发展的领域投资,有利于促进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提升民营企业发展的活力。
(2)法律环境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民营企业法律发展环境不断向前发展,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也逐步完善。但是,在市场准入、税负等问题上,依然对民营企业的发展构成重大障碍。
市场准入方面,民营企业长期以来在市场准入方面受到诸多限制。大多数民营企业业务过于集中在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发展模式过多地依赖劳动密集型、资源依赖型方式。
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方面面临的障碍,主要是制度性和非制度性的因素。制度性的因素是指在国家严格控制和垄断程度较高等领域,政府通过政策将民营企业排除在外;而非制度性因素是指因某些领域对资本、技术要求高等因素导致民营企业难以进入。具体说来,主要有:对于资本要求高的领域,主要有基础设施建设、大型制造业、旅游业等,这些领域投资额巨大,要求投资方必须拥有雄厚的资本。而对于大部分民营企业来讲,融资渠道受限,资金实力不足,有时甚至不得不借助高利贷来补充资金。
此外,中国的民营企业多数是中小企业,大多数民营企业在管理、技术储备、国际化程度等方面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因此,在基础设施建设、大型制造业、交通、电信等国有经济的主要产业部门,民营企业发挥的作用依然十分有限。
税费方面,民营企业的税费负担较重,据调研分析报告统计,2012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企业纳税总额为4094.34亿元,税后净利润总和为4387.31亿元,500企业税费与利润相当。过重的税费负担,已经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权益保障方面,民营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权益理应得到保障。但在现实中,民营企业投资经营权受到侵犯、财产权受到侵害等现象时有发生。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应当不断完善规范市场主体、规范市场基本关系、规范市场竞争秩序的法律切实保障民营企业的权益。
(3)融资环境
长期以来,国内大型金融机构的信贷资源主要投向大型国有企业等,而民营企业因为自身融资实力和信用等原因,普遍缺乏银行等金融机构信贷资源的支持。当前,民营企业的融资方式主要有申请银行借款、发行证券、企业拆借、内部职工集资、高利贷和资产抵押等。
在申请银行借款这类融资方式中,因为民营企业的信用风险大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从银行的借款成本一般而言是高于国有企业的。而能采取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进行融资的民营企业占所有民营企业总数的比例极低,究其原因,是因为股权融资门滥高、审批周期长、上市成本极高等原因。部分民营企业因为资金周转困难,不得已采取高利贷或资产抵押的融资方式,但这无异于饮妈止渴,加大了企业经营的风险。
2.内部环境
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民营企业经过了长足的发展,但它们当中大部分是中小企业,部分民营企业在财务制度、企业文化等方面仍然有很多弊端,制约了民营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1)财务制度
①财务管理岗位任人唯亲,财务管理意识薄弱
由于财务岗位的关键性和保密性,许多民营企业的财务负责人多由企业亲戚担任,任人唯亲而不是任人唯贤的现象比较普遍。部分财务管理者没有受过专门的财务知识教育,财务管理意识淡薄,缺少前瞻性,导致这些民营企业财务管理水平较低。
②缺乏合理的财务预算、现金流管理处于低水平
部分民营企业缺少资金使用的长、中、短期计划,资金预算计划不科学,对未来(如一年)的资金需求未能合理估计,导致企业融资计划难以有效开展。公司可用现金流时而充裕,时而紧张,在急需资金时,甚至不得不通过非正规渠道(高利贷等)进行融资,由此加重了企业的负担。
③成本管理能力尚需加强
部分民营企业的财务人员成本意识薄弱,且并生产成本的降低不能提出有效建议,同时对企业生产的盈亏平衡点不能很好地把握,导致企业成本难以控制。
(2)家族式管理
民营企业的家族式管理和任人唯亲的用人机制,导致企业的关键岗位大部分由家族圈子里的人员任职,他们管理素质参差不齐,很可能会导致企业决策质量低下,影响企业战略地实施和制度地执行,影响了企业地发展。
此外,一些民营企业家长作风盛行,一些企业家在企业刻意树立绝对权威,在决策上仅凭借前些年打拼的经验,听不进合理的建议。企业家的绝对权威,导致企业的各项权利都掌握在自己手中,员工创新意愿和工作积极性较低,企业缺乏凝聚力以及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3)股权不清晰
部分民营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大都没有分幵,掌握在企业家手中,同时民营企业缺乏契约化的产权界定,为后续的产权纠纷留下隐患。
现代产权制度在大多数民营企业没有建立起来,企业产权结构单一。在一些民营企业特别未上市的企业中,企业家的股权占比甚至达到75%以上,不利于引入外部资本,影响了企业的扩张。
此外,民营企业的股权流动性较差,虽然我国先后建立多个产权交易所,但多数民营企业不符合条件等原因未能实现产权交易,使得产权较封闭。
(4)民营企业平均存续寿命低
中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存续寿命仅2-3年,令人堪忧。一般而言,民营企业的发展阶段分为确定市场地位阶段、扩大市场领先地位阶段和鋭变商业模式阶段。
遗憾的是,大部分民营企业在第一个阶段即确定市场地位阶段便消亡了,在此阶段民营企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市场和管理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项业务领域(除垄断等领域)基本已经实现充分竞争,特别是对于一些进入门榄低、技术含量不高、非资金密集型的领域,处于产能过剩的局面,民营企业想要确定自身的市场地位,难度极大。此外,在此阶段民营企业内部管理体系十分简单,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性有待加强。
在扩大市场领先地位阶段,民营企业面临的挑战是人才短缺,运营效率下降,管理效率低下,构建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管理体系是本阶段的关键。在贼变商业模式阶段,民营企业面临的挑战是管理体系难以适应新的商业模式,本阶段的重要工作是促进管理体系的变革和企业文化的最终形成。
3.2民营企业多元化动因
关于企业多元化的动因,国内外学者们做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其中安索夫将企业多元化发展的原因归结为:1.企业凭借扩张战略已经不能达到预定的目标;2.在企业目标能达到的前提下,如果公司大量盈余的资源,远远超过了扩张的需要,则企业可能会推进多元化战略;3.公司遇到了比原有业务领域有更大的获利的机遇;4.在特定情况下,当企业扩张与多元化战略的前景都不明朗时,企业可能会采取多元化战略。
中国民营企业的成长环境,与国外大有不同。因此,中国民营企业多元化的动因不能完全用国外学者的理论来进行解释。经过研究,我们发现,中国民营企业多元化战略的动因分为外部动因和内部动因两大类。
1.外部动因
(1)外部市场利润的吸引
外部市场的机会和利润如果具有足够大的吸引力,将使得部分企业放弃现有业务,或者在现有业务的基础上拓展业务范围,以追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更高的利润额。在中国的市场经济环境里,政策性等因素往往能够导致出现一些新的市场机会,如果这些机会如果进入门榲不高,或者是民营企业能够把握住,那么,有些民营企业便会釆取多元化战略。
中国著名的服装企业雅戈尔,在中国房地产发展的大潮中,于1992年开始进入房地产业,旗下拥有宁波雅戈尔置业、苏州雅戈尔置业等多家房地产公司。
随着房地产业务的发展,此项业务为雅戈尔贡献了强劲的利润支撑。
(2)交易成本经济化
交易成本理论为多元化动因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交易成本理论认为:减少交易成本是企业扩张的根本原因,当企业内部一笔额外交易的成本不高于或低于公开市场上同一笔交易的成本时,企业很有可能进入新的发展领域。
(3)受政府鼓励和号召
在中国,政府行为对企业的多元化战略构成了重要影响。存在少部分地方政府为追求GDP,不遗余力鼓励企业多元化发展,进入新的业务领域,并许诺为企业提供支持,如土地款优惠,为企业资金融通提供便利等。
(4)分散市场风险
中国民营企业在制造等行业较为集中,竞争往往较为激烈。很多企业不得不降低价格,釆取薄利多销的策略,由此降低了行业平均利润。而由于中国大多数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较为薄弱,在现有产品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的能力尚需加强,因此,单纯地依靠某一类业务,已经不是多数民营企业的选择。
民营企业进行多元化拓展,可以分散市场风险,避免“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所造成的负面效应。同时,多元化还可以通过资源的利用使得企业产生协同效应,抵御市场带来的不确定所造成的冲击。
(5)规避垄断风险
为了避免企业市场价格形成垄断,许多发达经济国家都制定了垄断法。中国也有相关法律制度以及政府机构。经过多年的发展,少部分民营企业在某类行业或者某细分产业形成了垄断,为了规避政府的限制,这些企业不得不实施多元化战略,充分利用企业剩余资源。
(6)发挥协同效应
根据瑞德-拉夫曼模型,企业多元化的好处为资源利用、企业成长和适应市场需求。具体来讲,资源利用包括更有效地利用企业的产品研发能力、营销资源等,企业成长包括有利于抵御现有市场的衰退等,适应市场需求包括有利于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该模型认为,企业通过资源利用、企业成长和适应市场需求,使得各项业务之间产生协同效应,以增强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
2.内部动因
(1)内部资源能力过剩
企业资源禀赋理论认为:企业由于各种原因而使得内部拥有不能用于外部交换的多于的资源能力,将致使企业走上多元化的道路。一般来讲,企业资源可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有形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以及其它实体资源,而无形资源是指企业的声誉、信用等。企业的剩余资源涵盖了有形和无形资源中的内容,它是指企业暂未充分利用的多种资源。一个企业在长期的经营过程当中,将会不断地积累超出企业正常需要的资源,如果把这些资源闲置,将会产生巨大的机会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当企业剩余资源足够支撑企业向新业务拓展时,企业便走上了多元化扩张的道路。
(2)企业决策层的意志及特质
企业决策层对公司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起领导作用,并对企业的发展和经营占据着绝对的主宰作用。中国民营企业的决策层主要由企业家构成,部分企业家崇尚冒险精神,善于把握住市场发展过程中孕育出来的新机会,即便它们与企业现有业务不相关,部分企业家也愿意尝试,对于他们来讲,机遇稍纵即逝,必须快速反应才能把握住机会。
此外,部分民营企业引入了职业经理人制度,它们的决策层多由代理人担任。由于代理人的薪酬直接与企业的规模及发展状况等挂钩,代理人也有一定的意愿推行多元化战略。
(3)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在现代经济中,科技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使得产业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仅仅几年的时间,就有可能将某个产业由高速成长的阶段过渡到衰退期。再者,民营企业业务涉及的行业(诸如制造等)受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较大,企业未来发展不确定性增加,民营企业家时刻心存危机感。
为了避免业务单一所带来的风险,推行多元化战略,“将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成为大多数民营企业家的共识。
摘要目前,国有投资型公司的大中型路桥公司正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在行业竞争激烈的前提下,尤其是国际竞争中,我国的这类型企业竞争力会出现较为脆弱的一面,竞争手段相对比较传统。合理的企业发展战略能够帮助国有投资型公司建立长远的企业目标,为企业...
摘要随着全球正在一体化,时空也正在碎片化,人类组建渴望随时随地发布和获取信息,于是网络无处不在,手机日渐多用化。目前手机正在成为人类沟通、娱乐、生产、交易、学习等必不可少的载体,世界正在手机化。以此同时,国内外通信运营商语音收入占比逐渐呈下降的...
第3章行业环境分析自1979年6月,日本OSC与中国快运合作在中国开展快递业务,标志着我国第一家快递公司的诞生。此后,我国快递行业大致经历国家控制垄断经营、国际快递巨头的进入、民营快递企业发展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目前,快递业已经成为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
第一章绪论1.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进入21世纪,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文化也悄然发生着变化。绿色低碳环保成为社会主旋律。新兴低碳产业正在成为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世界主要国家纷纷调整发展战略,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抢占未来经济科技竞争的...
3国内外建筑工程企业发展现状3.1国外建筑工程企业的发展状况随着2001年我国加入WTO,与国外企业之间进行的合作交流日渐增多。经济世界的不断发展也预示着未来企业之间的紧密的合作和更加激烈的竞争。国际承包市场也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各国工程建设投资主...
摘要受金融危机和随后的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2011年下半年全球光伏市场增速开始逐渐放缓,供需失衡造成了全球光伏产业内众多企业的经营困境以及破产倒闭的频繁发生.而欧美国家部分企业把问题归咎于中国出口的光伏产品存在大量的倾销和补贴行为,先后对中国光伏...
4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移动支付业务的环境分析4.1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移动支付业务的宏观环境分析4.1.1政策环境分析(1)移动支付标准的确立在2013年以前,中国移动2.4GHz与中国银联13.56MHz标准的不统一给一些芯片终端制造商带来了困扰,也成为了2013年以前阻...
摘要多元化经营是企业重要的经营模式之一,国内外诸多大型企业都实行多元化经营的策略。全球500强企业当中,90%以上的企业都实行过多元化战略。作为企业扩张的重要战略之一,多元化战略在中国也受到了企业的重视或采纳,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作...
摘要我国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类公司的建立,最初可以追溯于上世纪90年代的初期。它组建的主要宏观背景是国家分税制改革和政府投融资体制调整,在这些背景下,各地方政府为解决城市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设施施工等在城市发展中涌现出的大量资金不足问...
摘要缺乏可持续性的增长是中国制造业真正的挑战。中国制造业转型和升级面临着诸多长期积累下来的结构性问题,产能过剩、重复建设、低效运作、吸纳再就业能力下降等等。虽然,在危机前中国制造业逐渐意识到这样问题,很多企业试图向产业链两端延伸,但延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