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经济发展的自信没有给我们带来文化发展的自信。对此习总书记讲要坚持文化自信。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作出了详尽的阐述。改革进行时中的中国美学研究应该主动走在改革的前列,自动承担起坚持建设文化自信,应该时刻明白自身的价值取向。在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发展能代表中国文化精神的美学体系,为铸造中国梦,建设文化强国,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加砖添瓦。
一、改革进行时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在党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最终作出了十六个大项,六十个小项的改革目标。可见对改革的信心和勇气是坚定的。在这改革的道路上,党内外、国内外都很关注,全党上下和社会各方面期待很高。对此,中央的态度是:不能有丝毫动摇,改革开放的旗帜要高高举起。十六大项的改革中,关于文化的改革是: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要求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文化的开发水平。
我国拥有几千年的文明文化史,又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当今却很难称得上是一个文化强国。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经济入侵伴随而来的文化渗透,使我们在文化上也失去自信。也就是正在这时“,美学”这个概念来到了中国,中国美学就此诞生了,从学科发展上讲,它摆脱了“有美无学”的历史。
从学科发展上讲,自身的发展缺乏独立性,它始终有西方美学的影子,任何一点迈进都以西方为蓝本。到现在,在改革进行时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我们并不反对中国美学研究的多元化、开放化。但要坚持在研究中有自己的价值取向,明白自身前进的方向和目标,这对于中国美学的长远发展有着异常深远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加以澄清。
二、中国美学研究现状
(一)中国美学史研究概况
中国美学史研究是基于中国哲学史,美学史阶段分期和各家美学思想的分界都依附于哲学史而形成。从分期上来看,学者认为中国美学史不像西方美学史那样有明显的阶段性。而得到大多数学者认可的中国古典美学史的分期是: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至明代,清代前期。就研究的范围和对象学者同样有不同的观点。
叶朗先生认为中国古典美学体系是以审美意象为中心的。张文勋先生则从儒道佛美学思想各自的发展,最终三者走向融合来研究中国古典美学。我国是诗的国度,诗是中国文化的一种象征,于是有学者从文学美学入手研究古典美学,具有代表性的是童庆炳先生。
(二)西方美学史在中国
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内有志之士为了向外探寻救国方略,首先接触到了西方美育思想,随即美学被有志之士所了解并被引进到国内。早期介绍西方美学的代表人物有梁启超、王国维和蔡元培等。之后随着出国留学生对西方美学的进一步了解,向国人翻译和介绍了大量的西方美学思想,其代表人物是宗白华、邓以蛰、朱光潜等。新中国成立后,美学研究的忽冷忽热直接影响到国内对西方美学接受。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全方位吸纳西方文化,西方的各种美学思想都活跃在国内学术界。
繁荣背后容易出现鱼龙混杂局面,这也就容易使我们忽视其中的糟粕,忽视其思想在国外的成长背景,没把它们放在西方特定的经济、历史、社会、文化的网膜中去加以认识,随意的拿过来。
(三)五花八门的美学原理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新的美学热,催生出五花八门的美学原理,美学原理建构出现异常的繁荣局面。内容相似书名不同的美学原理着作充斥着美学研究界。“美学原理”作为美学学科研究领域普遍性的最基本的规律,研究的成果出现散乱局面,使初学者选择时不知所措,最终也将对他们的学习造成伤害。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要使中国美学研究真正走上国际化美学舞台,我们就要去理清中国美学原理的理论思路,从我国自身的演进逻辑和西方的演进逻辑中超越出来,建设具有我们自身特点美学原理理论。美学原理作为美学学习者和美学研究的理论指导,应该以马克思的科学整体方法为依据,站在人的高度上,去追求人的存在与发展的自觉,澄明人生的价值意义,从而开放并强化人生的动力系统,走向人的最高实现,创造人类生存的最佳状态。
三、美学研究的价值取向
(一)以建立完整的学科研究体系为价值取向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发展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摸着石头过河,走独立发展的道路,发展有了自己典型的特色,具有实现的可操作性。如此的发展模式使自身在短时间内经济得到了飞速提升,经济的繁荣带动了文化的复兴,这也就为建设完全的美学学科体系提供了特色环境和文化基础。从美学研究史看,百年的研究加深我们对美学的了解,对西方美学、中国古典美学在研究过程中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都有了一定的认识。
最重要的是明白了美学研究的真正对象,使我们在以后的道路上不在那么的盲目。接下来改革的进一步加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使我们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全方位的深化改革使中国特色更加突出。从现实的角度看,经济生产决定上层建筑,发展使建设水到渠成,我们完全能在这么有利的环境中建设全新的美学体系。
(二)以建设文化强国为自身的价值取向
全面深化改革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是由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由世界大国走向世界强国的必然要求。中国美学的研究应该主动承担起这一责任。必须依据实际,革新、建构社会主义特色文化,这是我们走向前方的必然选择。从美学自身看,它研究的对象决定了它拥有自动承担建设文化强国的基础。美学是从哲学分化出来的学科,与哲学相比,它更贴近于现实生活,以至于李健夫先生提出美学高于哲学的论断,提出的依据也正是基于此点。美学从诞生到传到中国,经过国内美学家反复讨论和思考,跳出了对“美”的追问,使美学的研究回归到了人,美学家不断向人最关心问题发问。这也就自然而然注定了美学应承担起建设文化强国的任务。
(三)以建设完整的人作为自身的价值取向
全面深化改革,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朱立元先生讲美学的直接目标是为了实现人生和世界的审美化,即人与世界的审美生成。[]中国美学的现代性研究最终注定是要回到人,对人的生存发问,关注个体的存在及人生的生命价值。
李健夫先生的“科学主体论美学体系”就符合这样的价值取向,一整套美学体系都在围绕人来展开。对审美活动的追求,永远存在于人的生命结构中,从这个角度讲,美学也可以称为人学。美学以哲学的意识形态来研究问题,在改革进行时中,就必须对人类的生存问题作永久性的探索,对生命的本真加以体验和把握,如此使美学具有一份生命本真的真实。以真实对真实,建设完整的人就一定能实现,这样美学研究也就能够走得更远。
(四)重创造,轻解释
中国哲学历来就具有强解释学特征,特别是秦汉以后哲学活动大体上是以解释为主,解释活动几乎被等同于思想活动。
在古典哲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美学,孕育发展初期便打上了强解释特征。加之受西方美学、诠释学影响,强解释更是如影随形。对儒道佛、西方古典美学思想、马克思美学思想等的诠释和理解占据了今天中国美学思想研究的绝大部分,而真正属于创新的理论却是凤毛麟角,这就必然会导致中国美学思想研究始终处于极度被动,也就是我们当下的研究现状。重视传统是没有错的,没有深厚的传统不可能创造出博大的思想体系。但问题在于怎样重视。重视传统的目的不是回到过去,而是要超越它,是为了现在和未来,为了创造新的思想。在急需建设文化强国,提出文化改革创新的大潮流之下,中国美学的发展必须重创造,轻解释。强解释的传统束缚中国美学思想的发展已经太久了。在改革进行时中,中国美学研究要多一些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少一些注解,不要老在古人的思想里或西方人的思想里兜圈子。建构起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现代美学体系,这种体系既不是古人思想的重复,也不是西方美学的复述,只有这样的美学,才属于我们自己。当然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笔者相信,只要在今后的道路上重创新,轻解释,中国美学研究的这一宏伟目标必将与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一实现。
参考文献:
[1]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2]朱立元.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李健夫.现代美学原理:科学主体论美学体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4]张法.美学的中国话语:中国美学研究中的三大主题[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幻象一词,可被用来发掘和阐释中国美学史的逻辑本质,美学幻象也是最具有中国本土性的、向现代理论开放的阐释性概念,它在世界其他美学理论系统中能找到对应物,是最切合于当代美学本体论的阐释与整合的美学范畴。幻象一词由幻与象组合而成,象作宾词,指具...
(二)诠释美学诠释美学是与本体美学不同类型的一种美学。与本体美学所体现的东方的思维方式--自本体诠释相反,诠释美学是本体诠释学体系中对本体诠释的美学体现。在诠释美学中,艺术作品当中并没有体现出本体,这就需要观赏者从本体的角度对作品进行解读,...
身为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美学家、艺术理论家以及社会批评家,约翰罗斯金(JohnRuskin)的成就跨越了艺术、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其观念对列夫托尔斯泰、普鲁斯特(MarcelProust)以及1过深刻的影响。但是,受到十九世纪自然主义、科学主义以及道德主义等...
生态美学是个包含存在论与价值论的美学范畴,肯定自然界的内在审美价值,倡导回归自然和亲近自然的审美趣味。根据生态美学的存在论构成和价值观指向,无论把自然生态视为审美对象,还是把生态维度纳入审美实践,生态美学的基本诉求始终明确和统一,即把自然...
汉末至魏晋是中国美术发展的重大变革时期,这一时期不仅产生了前代所未有的新画风,产生了以绘画为职业的文人画家,而且形成了独立的审美意识和艺术精神,留下了我国美术史上第一批画论,无论是美术实践还是美学思想,都对后世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
文章通过对设计美学与室内设计关系的分析以及地中海风格的概念、具体实践案例,深入探讨地中海室内设计风格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在中国文化史上,自先秦以来,一直是以思想启蒙为主题的理学文化占据主流地位。到了明代,理学文化开始出现裂痕,并从中产生了阳明心学及异端李贽的童心哲学,促使明代价值观的更迭和审美观的新变。在文学创作方面,随着市民文化娱乐的要求日益增长,明代文学发生了...
休闲美学是一门非常年轻的学科。目前,我国的休闲美学还处于理论建构阶段①.其建构也应该是一个沉下心来才能做好的休闲过程,一味追求快速立论或不加选择地追随西方休闲学、美学的构架,本身就违背了休闲美学的基本精神。能不能从反省自身、汲取中华文化一贯...
摘要风水文化是古人早期选择适宜居住地点的一门学问,这门学说具有中国文化特色。人类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形成统一,这是风水中所讲的核心。人们在生存的过程中,要顺应自然生态的发展规律,过度开发大自然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都是违背了风水理论的核心。古人...
3林语堂生活美学思想的理论体系建构林语堂在创作中注重表现自我的个性与情感,以性灵为中心关照个性主体所特有的精神标记和情感活动。在东西文化传统的濡染中,形成了其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独特的文化情致,执着于对个体独立与自由的坚守,他始终坚持自由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