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白华在 1921 年发表的《艺术生活》一文中饱含深情地写道:“诸君!艺术的生活就是同情的生活呀!无限的同情对于自然,无限的同情对于人生,无限的同情对于星天云月,鸟语泉鸣,无限的同情对于死生离合,喜笑悲啼。这就是艺术感觉的发生,这也是艺术创造的目的。”
[1]316-319这是宗白华“同情说”的最早提出,是宗白华的美感发生说。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所谓美的发现,本质上讲就是美感的发生。
因为世界上本没有一种叫作“美”的事物,我们所说的“美”,都是某种客体对象带给我们的一种情感体验。客观对象本身是无所谓美或不美的,只有它作用于人的感官,进入人的心灵,当它引起人的精神愉悦的时候,人们才会感觉它美。这里所谓的“美”,实际上就是“美感”.罗丹认为美感的发生源自于人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眼睛是直通人的心灵的,因此美感的产生,依赖于人要有一颗能够发现美的心灵,而这颗心灵,在宗白华这里就是“同情”之心。宗白华认为,用“同情”之心去观照社会人生、观照自然界、观照宇宙万有,便获得了美感、便产生了艺术,这就是宗白华美学“同情说”的基本内涵。
一、社会同情的伦理精神
“同情”原本是西方同情伦理学的基本范畴,这一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休谟、斯密、卢梭、叔本华等,宗白华美学“同情说”的精神外源即来自叔本华。
叔本华从人类行为的动机出发,探讨人类道德的基础,认为人类一切行为的动机可以分为三种:利己,害他,同情。利己是人类追求幸福的本能,但却包含着无限的欲望;害他是人类灾祸的根源,会带给人巨大的伤害;同情考虑的是他人的幸福,具有公正和仁爱的特征。由于人本质上都是自私的,因此利己和害他便成为人的惯常行为,而这种行为显然是不道德的,只有同情才是道德的行为。叔本华对于同情的本质的基本解释是对他人痛苦感同身受,也就是将他人与自己视为一体,认为人、我其实本无差别,就会产生同情心,直至高尚无私,慷慨大量,故同情乃是人类道德的基石。
[2]4-5宗白华的美学思想深受叔本华的影响,他的第一篇哲学论文《萧彭浩哲学大意》[1]8-9中有“萧彭浩之人生观及伦理”一节,对叔本华的伦理同情说进行了专门的解说,进而演化为他的美学“同情说”.宗白华的美学“同情说”是植根于社会现实基础之上的,他认为,人类面对的是一个残酷的“自利”“黑暗”“森寒”的社会现实,人类要想在这样的社会现实中生存发展下去,唯一所能依靠的就是“谋人类‘同情心’的涵养与发展”,因为“同情”是使社会结合、进化、协作的唯一“原动力”.在宗白华看来,“同情”的巨大价值在于我们根据这种同情,觉得全社会人类都是同等,都是一样的情感嗜好,爱恶悲乐。同我之所以为‘我’没有什么大分别。于是,人我之界不严,有时以他人之喜为喜,以他人之悲为悲,看见他人的痛苦,如同身受。这时候,小我的范围解放,入于社会大我之圈,和全人1己、害他是人类的本能,那么,如何才能使人类产生、发展、光大这种同情心呢?宗白华认为别无他路,“厥唯艺术而已”,只有艺术才能做到“一曲悲歌,千人泣下;一幅画境,行者驻足”,只有艺术才“能融化人的感觉情绪于一炉”.于是,宗白华才提出这样的认识:“艺术的起源,就是融人类社会‘同情心’的向外扩张”的结果。
[1]317可见,在社会人生的层面,宗白华的美学“同情说”获得了最基本的精神源泉,这种社会伦理精神也就成为宗白华美学“同情说”的精神基础。
二、物我会通的艺术精神
宗白华的“同情说”还受到了庄子齐物哲学的较大影响。齐物是庄子哲学的基本精神,在庄子看来,万物皆统于“道”,从道的观点来看,万物都是平等的,无差别的,故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笔者注)。庄子齐物哲学的特点是打通了主体与外在世界的隔阂、界限,消除主体与外在世界的差别,此时人不再是独立于天地自然之外傲视万物的,而是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与自然万物相交通的,故人能设身处地地去体验自然万物的生命意趣。
在宗白华的艺术世界里,自然是一切美的源泉,“自然是美的……是一切艺术的范本……艺术的目的是表现最真实的自然界”[1]310-311.在宗白华看来,艺术要想表现真实的自然,就必须实现人和自然的交相会通,所以他在《艺术生活》开篇说:“你想了解‘光’吗?你可曾同那疏林透射的斜阳共舞?你可曾同那黄昏初现的冷月齐颤?你可曾同那蓝天闪闪的星光合奏?你想了解‘春’吗?你的心琴可有那蝴蝶翅的翩翩情致?你的歌曲可有那黄莺儿的千啭不穷? 你的呼吸可有那玫瑰粉的一缕温馨?”[1]316这首诗原题为“艺术”,它所诠释的正是宗白华本人对艺术的基本理解。在这里,宗白华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谐振,这种谐振不是由物而趋向于人的,而是由人而趋向于物的。由物趋向于人,是将外物赋予人的思想情感,如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般,花、鸟都已经失去了它自身的主体性,成为表现人的思想情感的一种手段,人才是目的,才是艺术世界的主宰;由人趋向于物,是将人的精神同化于自然的精神,其前提条件是将自然看作与人在内在精神上是同等的,所谓人与物齐,在这样的条件下,人与自然才能交通,才能实现和谐共振。宗白华就是以这样的思维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他认为人之所以能将社会的同情心拓展到自然中去,是因为“自然中也有生命,有精神,有情绪感觉意志……”[1]319所以,他对艺术的理解就是当人要表现自然的时候,人就要有自然的情致、舞姿、声响、气息,也就是说要“以主体的精神生命设身处地地去体验对象的精神生命”,[3]52-53这样,人与自然“譬如两张琴,弹了一琴的弦,别张琴上,同音的弦,方能共鸣。”[1]317于是,在自然的层面,宗白华的美学“同情说”又获得了无尽的精神源泉,这种物我会通的艺术精神,成为宗白华美学“同情说”又一重要的精神特征。
三、人我不二的禅学精神
庄子的齐物哲学所谓打破了物我的界限,其实并没有消除物与我本身的客观实在性和差别性,它只是强调了人与物齐,即人不以万物之灵自居,人投向自然的怀抱,其意在于消除人傲视于物的傲慢心理,摆脱人的精神束缚,进入一种“逍遥”的自由境界,已获得游心之乐。宗白华的艺术世界则是一个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的心灵世界,他在文中慨叹“大宇长宙”的森寒,强调将“对于人类社会的同情……扩充张大到普遍的自然中去”,并且“运用到全宇宙里”,“觉得全宇宙就是一个大同情的社会组织”,而这时候就“发生了极高的美感”,获得了一个“纯洁的高尚的美术世界”.
[1]316-317不难看出,宗白华的艺术世界在心灵的层面是宇宙一体、人我不二、物我同一的,其核心精神已超越庄子,深契佛教所谓“人我不二”的禅悟境界。佛教认为,世间众生之所以有生老病死之苦,主要原因在于有我法二执,如果能证得我法毕竟空的诸法实相,即能证得涅盘境界。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提出“佛法是不二之法”,“无二之性,即是佛性”等。禅宗所谓“无二”者,即是“无分别”之意。禅宗认为,般若无知而无所不知,这种无分别心,能“令一切众生,一切草木,一切有情无情,悉皆蒙润。百川众流,却如大海,合为一体。”《坛经·般若品第二》这是禅宗所谓的“般若智慧”,也是禅者灵动的心灵境界。同时,它也为中国的文学艺术、美学思想提供了一种特殊的审美观照方式。这种特殊的审美观照方式---感悟,总是以整体把握的方式面对对象世界,在心灵层面上实现与对象世界的体合如一。这是一种超越逻辑的、感性的、直观的心灵体验,不是用理智可以分析、解说的,是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妙悟境界。宗白华大同情的审美世界,就是这样一种境界。
在宗白华大同情的审美世界里,总是把审美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观照的。在论及审美对象时,他使用的概念主要是宇宙、人生、社会、自然、艺术几种,将它们进行浑然一体的整体观照,而对于分门别类的艺术,并未做微观具体的条分缕析。对这些审美对象,宗白华也总是把握其整体特征,诸如宇宙的森寒,社会的黑暗,人生的机械自利,自然的生命精神等,他的同情之说也就建立在这一整体论的基础上。
在宗白华大同情的审美世界里,人与外在世界也是体合如一、物我不二的。在艺术情感方面,他不仅“觉得全社会人类都是平等……同我之为‘我',没有多大分别”,而且感觉“大自然……和我们的心理一样……都是我们有知觉、有情感的姊妹同胞”,甚至“觉得全宇宙就是一个大同情的社会组织……都是一个同情社会中间的眷属。”[1]318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宇宙,已经完全消除了主客的对立,物我的差别,彼己之间相即相入,它们情感相近,精神相通,血脉相连,是一个有生命、有精神的统一体。
宗白华大同情的审美世界也正是一种妙悟神思的心灵世界。他使用最多的词之一便是“觉得”,他所描述的诗人的境界:“你看一个歌咏自然的诗人,走到自然中间,看见了一枝花,觉得花能解语,遇见了一只鸟,觉得鸟亦知情,听见了泉声,以为是情调,会着了一丛小草,一片蝴蝶,觉得也能互相了解,悄悄地诉说他们的情,他们的梦,他们的想望。”[1]319“诗,本是产生于诗人对于造化中一花一草一禽一虫的深切同情,由同情而体会,由体会而感悟。不但是汩汩的深情由此流出,许多惺惺的妙悟,深深的沉思也由此诞生”,因而能够“心与心相照,心与世界相见,心能扩展到和世界一般广大,一般深厚”[4]303-304,于是“就觉得有无穷的不可言说的美”“一切境界,尽皆消灭”直至“究竟涅盘”的生命境界。这既是诗境,也是禅境,在亦诗亦禅中,凝铸成宗白华独有的审美心灵,也铸就了宗白华美学“同情说”的精神本质。
综上可见,宗白华的美学“同情说”是一个意蕴丰厚的审美世界,蕴含着深厚的社会伦理精神、自然艺术精神、禅学妙悟精神,而禅学精神则是其最根本的精神特质。
〔参考文献〕
[1]宗白华。宗白华全集(一)[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
[2]叔本华。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12.
[3]田智祥。宗白华的精神人格与美学之路[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
[4]宗白华。宗白华全集(二)[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
幻象一词,可被用来发掘和阐释中国美学史的逻辑本质,美学幻象也是最具有中国本土性的、向现代理论开放的阐释性概念,它在世界其他美学理论系统中能找到对应物,是最切合于当代美学本体论的阐释与整合的美学范畴。幻象一词由幻与象组合而成,象作宾词,指具...
(二)诠释美学诠释美学是与本体美学不同类型的一种美学。与本体美学所体现的东方的思维方式--自本体诠释相反,诠释美学是本体诠释学体系中对本体诠释的美学体现。在诠释美学中,艺术作品当中并没有体现出本体,这就需要观赏者从本体的角度对作品进行解读,...
身为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美学家、艺术理论家以及社会批评家,约翰罗斯金(JohnRuskin)的成就跨越了艺术、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其观念对列夫托尔斯泰、普鲁斯特(MarcelProust)以及1过深刻的影响。但是,受到十九世纪自然主义、科学主义以及道德主义等...
生态美学是个包含存在论与价值论的美学范畴,肯定自然界的内在审美价值,倡导回归自然和亲近自然的审美趣味。根据生态美学的存在论构成和价值观指向,无论把自然生态视为审美对象,还是把生态维度纳入审美实践,生态美学的基本诉求始终明确和统一,即把自然...
汉末至魏晋是中国美术发展的重大变革时期,这一时期不仅产生了前代所未有的新画风,产生了以绘画为职业的文人画家,而且形成了独立的审美意识和艺术精神,留下了我国美术史上第一批画论,无论是美术实践还是美学思想,都对后世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
文章通过对设计美学与室内设计关系的分析以及地中海风格的概念、具体实践案例,深入探讨地中海室内设计风格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在中国文化史上,自先秦以来,一直是以思想启蒙为主题的理学文化占据主流地位。到了明代,理学文化开始出现裂痕,并从中产生了阳明心学及异端李贽的童心哲学,促使明代价值观的更迭和审美观的新变。在文学创作方面,随着市民文化娱乐的要求日益增长,明代文学发生了...
休闲美学是一门非常年轻的学科。目前,我国的休闲美学还处于理论建构阶段①.其建构也应该是一个沉下心来才能做好的休闲过程,一味追求快速立论或不加选择地追随西方休闲学、美学的构架,本身就违背了休闲美学的基本精神。能不能从反省自身、汲取中华文化一贯...
摘要风水文化是古人早期选择适宜居住地点的一门学问,这门学说具有中国文化特色。人类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形成统一,这是风水中所讲的核心。人们在生存的过程中,要顺应自然生态的发展规律,过度开发大自然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都是违背了风水理论的核心。古人...
3林语堂生活美学思想的理论体系建构林语堂在创作中注重表现自我的个性与情感,以性灵为中心关照个性主体所特有的精神标记和情感活动。在东西文化传统的濡染中,形成了其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独特的文化情致,执着于对个体独立与自由的坚守,他始终坚持自由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