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学的发展,我国危重病医学近十年来得到了长足的提升,重症监护病房在诊治危重病患者方面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同时因为监护病房收治的患者病情危重,多采用各种有创性检查治疗及长期使用抗生素,使得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机会增加,因此,如何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是摆在当前医务人员面前的严峻现实。已有研究并识别院内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有意识地加以防范,可以有效减少院内感染发生的风险。由此,对本院内科危重监护病房自 2011 年 01 月至 2013 年 01 月之间收治的 122 例重症病人作回顾性分析,旨在分析院内感染发生的各种危险因素,以便为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及早期发现高危患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资料与分析
一、分析
2011. 01 -2013. 01 内科危重监护病房收治的患者 122 例,男性 79 例,女性 43 例,年龄 22~ 93 岁,其中≥65 岁老年患者 91 例; 住院时间 3 ~89 天,长时间住院≥28 天 67 例。
二、疾病分布
慢性支气管 - 肺疾病 36 例,脑血管意外后遗瘫痪 27 例,运动神经元病 2 例,心功能不全者 18 例,中暑 3 例,有机磷中毒 7 例,颈腰椎手术后及胸外、普外手术后转入共 6 例,多脏器功能不全 5 例,昏迷原因待查 4 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 9 例,休克( 非感染性) 5 例; 所收治的感染或合并感染患者93 例,非感染患者 29 例; 其中人工开放气道包括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患者 38 例; 深静脉置管者 57 例;入院时低蛋白血症( <35 g/L) 44 例。
三、标准
所有院内感染判断标准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01 年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将医院内感染定义为: 住院病人在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在医院内发生的感染,以及在医院内获得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主要依据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 包括病原体的直接检查、分离培养及抗原体检查) 、监测结果及其他检查综合判断。四、统计学方法使用 SPSS 11. 0 软件统计,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以 P <0. 05 为差异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院内感染情况分析
所收治的 122 例患者中共发生院内感染 37 例,院内感染率30. 3%; 入院所收治的感染或合并感染患者93 例,院内感染发生 33 例; 入院所收治的非感染患者29 例,院内感染发生4 例,初治感染组院感发生率高于非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进一步危险因素分析显示,老年患者及住院时间长、有创人工气道、深静脉置管及低蛋白血症的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较高,统计学有意义; ( 见表1)【表1】
二、内科危重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的部位及病原体
37 例发生院内感染的患者,最易发生感染的部位是呼吸系统,其中支气管 - 肺感染 15 例,泌尿系感染 9 例,血液感染 7 例,肠道感染 2 例,皮肤软组织感染3 例,1 例胸腔内感染( 见表2) ; 对37 例院内感染者进行病原学检查共检出菌株 51 株,革兰氏阴性 菌 34 株 ( 66. 7%) ,革 兰 氏 阳 性 菌 11 株( 21. 6%) ,真菌 6 株( 11. 7%) ; 革兰氏阴性菌排位:铜绿假单胞菌 14 株( 41. 1%) ,肺炎克雷伯杆菌 8株( 23. 5%) ,鲍曼不动杆菌 5 株( 14. 7%) ,大肠埃希菌 5 株 ( 14. 7%) ,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 2 株( 5. 9%) ; 革兰氏阳性菌排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6 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3 株,溶血葡萄球菌 2 株; 真菌为白色念珠菌、白假丝酵母菌。【表2】
讨 论
随着医学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医院环境可以给住院患者带来伤害; 随着医疗条件改善,生活水平提高,现实表明我们正在面临着老龄化社会状态及医疗病群病情更加复杂,危重病医学尤显其现实的作用。重症监护病房所收治的患者有危重病基础,病理生理功能紊乱,侵入性检查和治疗增多,发生医院内感染的危险性 比 普 通 病 房 患 者 高 5 ~ 10倍,因而研究重症监护病房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特点、可能的危险因素、监测和预防措施等,对减少医院内感染所导致的临床危害具有较大的作用。
通过对内科危重监护病房近 2 年来的入住患者回顾性分析,我们发现收治的 122 例患者中共发生院内感染 37 例,医院内感染率 30. 3%; 入院收治的感染或合并感染患者 93 例中,医院内感染发生 33例; 入院所收治的非感染患者 29 例,院内感染发生4 例,两组间比较显示有感染的患者更易于再发生医院内感染,可能的原因与患者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下降有关,国外学者 Butcher 等有类似的报道。
另外结合收治的患者不同的临床特点具体分析发现,高龄、住院时间长、合并低蛋白血症、建立人工气道及应用深静脉置管的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性明显升高。病原学检查发现革兰氏阴性杆菌是引起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其次为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及大肠埃希菌,大多数为条件致病菌,这与国内的相关文献报道相似。
总之,对入住内科危重监护病房的患者,为降低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针对以上相关的危险因素,首先建议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制度,加强使用器械的消毒,适当减少住院时间,加强患者的支持治疗,以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Raad I. Hanna H,Maki D. Intravascular catheter. related infec-tions: advances in diagnosis,prevention,and management[J].Lancet Infect Dis,2007,7( 10) : 645 - 657.
[2] Sherertz RJ,Ely EW,Westbrook DM,et al. Education of physicians- in—training can decrease the risk for vascular catheter infection[J]. Ann Intern Med,2000,132( 8) : 641 -648.
[3] 朱冬敏. 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控制对策[J].临床肺科杂志.2010,15( 10) : 1507 -1508.
[4] 吴金. 综合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的临床研究[J]. 安徽医学. 2009,30( 8) : 910 -912.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M]. 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1: 36 -52
口腔内科疾病的常规治疗工作中合理运用氢氧化钙, 可取得较好的止痛、消毒与杀菌作用, 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了疾病治疗的效果, 建议临床推广。...
消化内科急腹症疾病类型较多,且不同疾病病因存在明显差异性,对于确诊的患者根据原因进行治疗能获得良好的治疗预后。...
采取锥形束CT应用于口腔门诊患牙检测中,能有效提高牙槽骨缺损、埋伏牙位置判断准确性,且提高检测灵敏度,并能快速、准确的获取高清晰度三维图像,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医学在我国是一个新的医学临床二级学科,它是以预防为主,防治与保健一体化,为所在社区居民提供预防、医疗、保...
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病情凶险、进展迅速,猝死率较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是目前得到公认的、可早期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挽救濒死心肌的有效方法。然而开通病变血管使缺血心肌恢复血流灌注后,会导致心肌缺血再...
在临床上,抗生素类药物是治疗呼吸内科患者的一类非常重要的药物。不管是哪种抗生素,使用时都必须非常的谨慎,对于呼吸内科医生来讲选择使用好抗生素至关重要,若应用不恰当,后果将不堪设想。下面是呼吸内科论文8篇,供大家借鉴参考。 ...
目前对于慢性咳嗽往往不采用抗生素药物治疗,均取得了明显的疗效。临床上遇到此类患者需先采集病史、根据经验制定治疗方案,如情况无好转及时调整方案,多方面综合考虑疾病可能性,这更加有助于对慢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也可避免过多使用抗生素及抗病毒药物。...
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肾内科疾病的效果显著,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vis,MG)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疾病,以骨骼肌无力、晨轻暮重、症状有波动为主要临床特点。近年来老年MG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新发现的一些抗体(anti-MusK和anti-LRP4)能诊断原抗体检测难以诊断的MG,新的电生理诊断方法(单纤...
内科治疗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出血症状,对消化性溃疡的治愈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