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研究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农村研究论文 >

农村文化扶贫目的、意义、方法及概念阐述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5-11 共8668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新时期农村文化扶贫事业发展探究
    【第一章】农村文化扶贫目的、意义、方法及概念阐述
    【第二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农村“文化扶贫”的必要性
    【第三章】江西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现实性
    【第四章】江西农村“文化扶贫”发展的选择性
    【结语/参考文献】小康社会建设下农村文化扶贫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一章 导言:目的、意义、方法及概念的界定与阐述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

  文化扶贫政策是推动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社会公平和全面小康以及农村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回顾过去,我国的农村扶贫方式,是在贫富差距日渐加剧的情况下,为了消除不平等带来的社会隐患而采取的行动。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并没有彻底改变农村贫困山区贫穷落后的面貌。用这种开仓赈灾的方式进行社会救济,结果只能是资源被消耗、生态被破坏,农民依然没有富裕起来。因为从输血到造血的这种开发式扶贫方式,存在着许多问题没有被考虑到,扶贫效果如何、应如何优化缺少深入探索。近些年,我国农村文化扶贫方式不断发生转变,国家越来越重视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已逐渐从输血到造血发展为从输血到造血再到"文化扶贫",这是我国在不断探索物质扶贫方式而产生的结果。因此,全面推进文化扶贫,加强文化扶贫力度,以先进文化代替贫困文化不仅是扶贫的根本之路,也是促进农村实现小康的必由之路。

  本文试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视野下,从江西贫困山区"文化扶贫"的角度去研究农村"文化扶贫"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文化扶贫"对贫困人群生活状况产生的实际影响进行剖析,试图能够提出有建设性和积极意义的建议。

  1.1.2 研究意义

  在全球化、现代化趋势下,文化与经济二者相辅相成,文化已成为市场经济竞争下的软实力。我国绝大部分贫困地区,由于经济落后影响农村文化发展,反过来文化跟不上又反作用于经济,如此恶性循环下,影响整个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治贫"先要"治愚",只有不断加强农村"文化扶贫"的力度,从骨子里改变农村群众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提高农民的知识生产力水平,才能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真正改变贫困山区贫穷落后的面貌。同时,开展"文化扶贫"也是满足农村农民精神生活需求。几十年来的实践也证明,在城市开展的文化建设,一样也有利于农村,尤其是落后地区的文化建设。我国虽然在推行城镇化,农村常住人口虽有减少,但还有很多人依然生活在农村。

  他们的文化素养和文化水平的程度,不仅关系到农村本身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而且还直接影响到全国奔小康进程宏伟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广大贫困地区开展"文化扶贫",是为农村经济长远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是缩小城乡间差距的根本途径,是维护边远山区稳定的重要因素,更是我国顺利推进全面小康社会进程重要条件。因此,本课题研究意义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文化扶贫是中国共产党实践"三个代表"的客观需要。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联系我们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归结起来就是,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如今国内与国外的形势不断变化,"三个代表"先进思想同样在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上与时俱进。2012年十八大的召开制定了新目标、新任务。其中,谈到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文化代表着一个真正强国的核心竞争力,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共产党一直保持物质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不断加强文化事业的发展。近些年,随着文化的重要地位及作用不断突出,党的十八大对文化范畴的发展和改革作出了重大决议和全面安排,深入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华和文化产业疾速发展,为我国事业提供了动力。这是我国在新时期,对新问题、新特点最好的阐述。同时,更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体现。

  第二,文化扶贫是贫困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我国贫困地区经济结构调整是新阶段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中心任务。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包含着劳动者自身技能的发展和科技文化知识的掌握。劳动者是我国贫困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载体,而科学文化知识则是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所以,在广大贫困地区开展"文化扶贫",是对我国贫困地区经济结构调整提供智力支持,对农村经济长远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第三,文化扶贫是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当今社会,衡量社会进步的尺度不仅是经济的发展,而且有文化的发展,文化发展已经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指标。文化是反映农民生活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强贫困山区文化扶贫,可以全面提高农民的物质生活质量和精神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农民的幸福指数,保证农村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来源。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关于农村文化扶贫研究的成果较为深远,并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从最开始的英、美等西方学者,到后来的日、澳等国家的学者都对农村文化建设的作用、路径和实践层面上给予了高度的关注。

  恩格斯曾说过:"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小步。"这充分说明了文化的重要性。对于文化的作用及其他关系,恩格斯从家族、血缘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出发,考察了经济发展状况对于文化发展的制约作用:"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发展的制约。劳动越不发达,劳动产品的数量越少,从而社会的财富越受限制,社会制度就越在较大程度上受血缘关系的支配。"英国学者 A.R 瑟尔瓦多指出:"一个社会要取得发展,必须首先改变那些妨碍经济进步的社会态度和社会习惯。"美国学者英格尔斯也曾尖锐指出:"当今任何一个国家,如果它的国民不经历这样一种心理上和人格上向现代性的转变,仅仅依赖于外国的援助、先进技术和民主制度的引进,都不能成功地使其从一个落后的国家跨入自身拥有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国家的行列。"所以说: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则一个国家的文化强弱会直接影响到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最终又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国家的兴起、社会的变革、科技的发展,想要完整的实现这些,不只是物质上的进步,还要真正提高人们的精神层次,使国家社会的发展有源源不断的动力。

  关于论及中国农村文化建设路径和实践的研究,澳大利亚的 Mueller,StephenL 教授,以他们的一个州--昆士兰为例,分析了"文化在农村发展中的突出地位及其原因,提出建议,农村发展文化产业,可以充分利用农村在文化旅游、文化遗产等的特有资源,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另外,国外学者也看到了文化对经济、消费的刺激作用和助推力量。BrendaS.A.Ycoh 教授认为"要以整合文化为基础来作为一个地区经济再生的战略。"JohnMccarthy 教授认为应以文化聚集政策形成"culturalquarters"(文化区)使经济多元化、形象提高和社会凝聚增加。

  Micheal Addis 教授基于消费者行为、娱乐和教育的分析,认为新技术和消费将产生寓教于乐的文化消费。其他还有一些国外学者对关于农村文化问题的研究。如:[美]明恩溥的《中国人的素质》,[美]M·罗吉斯的《乡村社会变迁》, [法]孟德拉斯的《农民的终结》, [美]黄宗智的《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等。

  总之纵观国外学者对于文化扶贫问题的研究,归纳概括起来,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从不同方向和领域阐述了文化扶贫的原因、问题及文化扶贫对策;第二,理论研究成分较多,但缺乏操作性指导方向等;第三,各流派都避开了阶级分析的观点和方法去研究文化扶贫问题,似乎文化扶贫是远离社会而存在的。

  1.2.2 国内研究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农村反贫困方面,取得不少成就。随着现代化程度不断深入,我国扶贫方式也发生了转变,从最初的"输血"扶贫到"造血"扶贫再到现在的"树人"扶贫。国内学术界对于该课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农村"文化扶贫"现状的研究

  学术界十分注重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财政部教科文司 、华中师范大学、全国农村文化联合调研课题组的《中国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与战略思考》、吴理财,夏国锋的《农民公共文化生活的衰落与复兴---以安徽省农村文化调查为例》、张传玉的《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文化现状》等都对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进行了论述。他们认为,我国对贫困山区文化扶贫工作一直很重视,每年都不断投入人物财,文化扶贫建设不断向前发展。但是,与我国改革开放这么多年的成就相比,就显得落后。当前农村文化发展的主要是个人文化,即"私性文化",其文化资源日渐丰富,如:电脑、手机、有线无线网等已经遍布大多数农村家庭。但是,把农村公共文化与私性文化相比较,公共文化就显得滞后,更是无法与城市公共文化相提并论,尤其是一些积极、内涵和文明的文化形式严重缺失。

  (2)关于农村"文化扶贫"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的研究

  张传玉的《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文化现状》、潘文伟的《我国贫困山区农村文化建设-以湘乡市虞塘镇为例》、聂华林的《中国西部农村文化建设概论》等都对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他们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农村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不少成就,同时也指出了在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所碰到的许多问题,如资金严重短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滞后、文化基础设施薄弱、农村文化活动形式单一、文化消极现象普遍等。
  
  (3)关于农村"文化扶贫"路径的研究

  关于农村"文化扶贫"路径的研究是学术界研究的核心部分,也出现了许多相关的研究成果。

  野秋的《要重视农村文化扶贫》,王梓梅的《解决文化饥渴,开展文化扶贫》和黄延安的《治穷先治愚 扶贫先扶智-文化扶贫是贫困地区摆脱贫困的现实选择》等文从充分利用农村文化扶贫媒介的角度对农村"文化扶贫"的路径进行了探索,他们强调,可以通过报刊、图书、文化下乡、电影电视等媒介进行文化知识宣传和教育,并投入资金建立健全县、乡(镇)图书馆、书店和村文化活动室,开设各种教育班和夜校培训班。

  苏艳玲的《"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扶贫"》和陈育钦的《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从加强政府领导的角度对"文化扶贫"的路径进行了研究,文章中分析了政府领导在文化扶贫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加强政府领导,是文化扶贫过程必不可少的部分,政府通过政策的实施、资金的投入和有效的领导是农村"文化扶贫"措施的重要保障。

  李丰春《农村文化扶贫的若干问题研究》、赖佩媛,唐天勇的《高校实施农村文化扶贫的路径创新探析》、李新市的《中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从农民提高自身的角度谈到以转变农民的价值观念作为根本,发挥农民自身优势,探索贫困山区"文化扶贫"的新路径。通过激发和培育农村文化人才的科技文化创新能力与积极性,促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

  上述研究从各个角度展开,有的已形成了完整的体系。这对于人们认识理解"文化扶贫"问题、研究制定各类"文化扶贫"的政策与措施具有很大启示作用。但现有研究需要加强的地方在于:其一,所有论述多半从整体上来判断,较为笼统、少有实证,缺乏区域特点,为对某省某市或某个区域的农村"文化扶贫"问题研究少有见解。其二,在研究方法上较为单一,多倾向于经济和社会学的角度,而对于多学科的交叉性研究较为欠缺。其三,把农村文化建设与小康社会建设相结合的研究远远不足,农村文化扶贫与小康社会建设的内在联系的研究仍然是研究中最薄弱的环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课题的研究方法

  第一,文献阅读法,研读大量文献,借助图书馆、期刊网、论坛等多种手段,收集相关信息与资料,对文化扶贫模式得到一定的认识,掌握研究领域的大方向和框架,泛读与精度结合,了解相关课题的分析方法和语言方式。本论文资料主要来源于国内外相关专著、论文和期刊以及报刊资料。

  第二、比较分析法,把江西农村"文化扶贫"现状与我国农村扶贫现状情况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对比,研究差异、区别与现有"文化扶贫"政策不足之外。

  第三,案例分析法,事实是最具说服力的经验总结,本文试图从不同地区间的"文化扶贫"项目与措施的实际效果进行案例分析,以提出更有效的方法。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研究方法上的创新。本文主要以归纳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同时,也稍微涉及到其他一些方法,如:实证分析、宏观到微观分析等。

  第二,研究内容上的创新。通过对江西省农村"文化扶贫"模式的研究,来阐述农村"文化扶贫"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研究框架的创新。以个案为支撑点,以"文化扶贫"为逻辑主线。以点带面、层层剖析,以求得主观层面上较为恒定的指导要素。

  相关概念界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是发展改革成果真正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是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的小康社会".

  总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要把我国从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建成幸福的、健康的、美满的小康社会。

  贫困文化

  美国人类学家奥斯卡·刘易斯将贫困看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进行专门研究,并首次提出"贫困文化" 的概念,即贫困者维持贫困状态的生活方式,而这是他们贫困的症结所在。著名反贫困理论专家,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缪尔达尔认为:"不发达国家民众巨大的贫困至少部分是由于他们的宿命论、他们的麻木和他们对于改变观念和制度、维护现代技术、改善卫生条件等努力的冷漠".

  我国农村扶贫问题研究专家辛秋水也认为,"贫困亦不单是一种经济问题,更主要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价值观念及其生活方式,以及一个社会的文明开化程度,从更深层次上决定着人们是否贫困的命运。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说,贫困不仅仅是物质资源的贫困,更是社会文化资源的贫困,即知识、信息、观念和社会心理等文化性贫困".

  综上所述,产生贫因的根本根源就是农民的文化水平低下,而农民落后的文化水平则是农村文化资源欠缺的直接后果,再加上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习惯于既定的思维定势和价值取向,这是贫困者对贫困的一种根深蒂固的适应和自我维护。

  文化扶贫

  何谓文化扶贫?赖佩媛,唐天勇的《高校实施农村"文化扶贫"的路径创新探析》

  和吴亚东,冯金丽的《文化扶贫在构建地方文化中的意义和作用》认为:"文化扶贫是指传播和激发先进文化和开拓精神,改变贫困地区落后的现状,革新贫困群体及个体的观念、意识、价值,培育并提高其文化素养,从而实现贫困群体和个体逐步地在精神上和物质上脱贫致富".

  王俊文的《反贫困必由之路:我国农村贫困地区"文化扶贫"的关键解读》中指出:"文化扶贫是对贫困人口精神状态或文化价值观方面的革命".刘荣斌的《关于"文化扶贫"的思考》认为:"文化扶贫就是以文化为先导,将经济、教育、科技等各种措施和资源整合起来,以产生强大的聚合效应".

  江兰琴,饶国宾《新农村文化扶贫刍议》认为:"文化扶贫作为开发式扶贫的一种,主要是政府以农村文化阵地和文化活动为载体, 开发农民群众的自身潜力和智能,提高农民的文化科学素质,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徐永平《贫困文化的思考》中指出"文化扶贫的本质就是要以新的文化价值观念改造贫困地区落后的文化价值形态".

  总的来说,学者们对文化扶贫的内涵和意义的界定大概就是从贫困的主体--"人"的角度入手,走"文化扶贫"的道路,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1.5 相关理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相关理论论述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党一直追寻的目标。历届领导人为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并不断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中一步步前进。自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小康社会"的概念。他说,2000年的目标是实现小康,我们的四个现代化概念,就是"小康之家"、"小康的状态".这种小康状态,只是"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

  的确,那时的"小康社会"还紧紧是一个雏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002年11月,江泽民在十六大的报告中指出,"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们讲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②在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总结了全国当时小康社会的水平,并阐述了未来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谈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说,"我们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大会。报告中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虽一字之差,但其寓意深远。作为党的十八大主题的小康社会,不仅包含文化小康的概念,还包括政治小康、经济小康、社会小康,以及生态文明小康。只有把这几个方面全面结合起来才能准确理解和系统把握小康社会在新时代、新时期的新意。不能把小康社会紧紧地理解为在经济上、收入上和消费上的硬指标,更不能被理解为一定时期的静态指标。而应该将其构建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相结合的综合性指标,是一个可逐步完善的指标。

  文化扶贫的相关理论论述

  马克思在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中,第一次提出了有关文化的理论思想。这些思想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资本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著作中都有论述。马克思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角度出发,探讨了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虽然经济基础在社会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化对于经济基础的作用也不容小觑。马克思认为人脑是人类特有的机能,意识是人类的基本属性。故此文化也是人类所独有的,是与动物相区别的类特性。马克思还指出"生产力有两种,一是物质生产力,二是精神生产力。"马克思把文艺、哲学等文化形式都算作精神生产力的一部分。他们认为文化对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反作用。

  我国几代领导人在马克思主义创立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社会实际情况,不断继承、发展和创新,使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基础更加坚实、内容更加丰富。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的过程中,第一个伟大成果就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的形成,深刻的论述了经济、政治、文化三者的关系。毛泽东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的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其次是在中国伟大历史的转折点中,邓小平把文化建设提升到社会主义建设战略方针上来。他指出:"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团结和动员各民族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精神文明建设总的指导思想,也是精神文明建设总的要求。"党的十六大则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则重申:"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并强调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这就明确告诉我们,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这说明了国家要继承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新一轮的文化建设浪潮正在来临。2013年11月3日至5日***在湖南考察时强调:"没有贫困地区的加快发展,就不能如期实现全国的全面小康;没有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就无法筑牢共同富裕的坚实基础。解开贫困枷锁,彰显发展活力,归根到底靠的是内生动力。要使地方稳定地走上致富之路,还需要建树"源头治贫"的理念。"因此,农村文化扶贫建设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农村文化扶贫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社会主义农村文化建设和健康有序发展的根本保证。而农村文化扶贫还需与当代实际相结合,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来指导社会主义农村文化扶贫建设。同时,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新目标下,更迫使我们去积极探索文化扶贫建设的新理念、新方式。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农村文化建设论文
返回:农村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