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农村道德教育专业化发展探究
【绪论】农村道德教育体系建设研究绪论
【1.1 1.2】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村道德教育专门化的思想
【1.3】农村道德教育专门化的现实依据
【第二章】对农村道德教育专门化的前提追问
【第三章】农村道德教育专门化的体系设计
【结语/参考文献】农村道德教育模式优化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三节 农村道德教育专门化的现实依据
在人类历史上所出现的社会关系、宗法制度、理论思想、风俗习惯、伦理规范,只有认知并把握了每一个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条件,并且只有它们是从这些社会条件中被衍生出来的时候,才能够被认知和把握。社会阶层的差异、社会环境的差异、性别构成的差异、年龄特征的差异、职业分布的差异、文化程度的差异,如此等等,都是影响道德教育的重要变量。通过调查分析,深入研究这些变量,我们可以为开展专门化的农村道德教育找到现实依据。
一、农村道德教育专门化必要性的调查
学界关注的多是学校道德教育而不是农村道德教育、多是青少年的道德教育而不是农民的道德教育,对于农村道德教育专门化的讨论从来就不是什么学术热点问题与热点学术问题。但是不能因此就否则其必要性。此次调查非常关注作为研究前提的必要性问题。假若专门化的农村道德教育没有必要,那么就意味着我们的研究不具有实质性意义。调查结果显示,受调对象高度肯定农村道德教育专门化的必要性。
(一)对农村道德教育专门必要性的总体评估
本次调查设计问题一:“您认为当前对农村是否需要进行专门化道德教育?”其调查表明,从总体上来看,受调对象对农村进行专门化道德教育给予肯定,主要表现为持肯定态度的比例非常高,认为“非常必要”的占 66.7%,认为“必要”的占 27.9%;而持否定态度的比例非常低,认为“不必要”的占 0.9%,认为“根本不必要”的占 0.4%;而表示“可有可无”的占 3.0%,表示“说不清”的占 1.1%.
调查结果还显示,不同职业人群对农村道德教育专门必要性的认同度存在着差异性。根据分类统计数计算,对农村道德教育专门必要性的认同顺序为:第一,党政干部或公务员,其认同度为 97.8%;第二,知识分子(即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等智能型工作者),其认同度为 96.6%;第三,企业管理者(即厂长、经理、会计、科室负责人及供销人员等),其认同度为 92.6%;第四,企业家(即以雇用劳动为基础的营利性经济组织的经营者),其认同度为 90.3%;第五,农村社会管理者(即村、支两委成员及村民小组长),其认同度为 89.7%;第六,学生,其认同度为 88.1%;第七,农民雇工(以受雇于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而获得收入者),其认同度为 85.5%;第八,农民工 (即从事非农业劳动),其认同度为 83.2%;第九,农业劳动者(即以农业劳动和农业收入为主要生存方式),其认同度为 78.1%;第十,个体户,其认同度为 77.2%.应该说开展专门化的农村道德教育是具备民意基础的。
(二)对设置专职道德教育工作者必要性的总体评估
本次调查设计问题一:“您认为基层政府或村(社区)需要专职道德教育工作者吗?”其调查表明,虽然其认同度没有农村道德教育专门化必要性的认同度那么高,但受调对象还是基本上表示支持。主要表现为持肯定态度的比例过半,认为“迫切需要”的占 17.4%,认为“需要”的占 37.9%;而持否定态度的比例比较低,认为“不需要”的占 7.9%,认为“根本不需要”的占 2.4%;而表示“可有可无”的占 13.8%,表示“说不清”的占 20.6%.
调查结果也显示,不同职业人群对设置专职道德教育工作者的认同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根据分类统计数计算,对农村道德教育专门必要性的认同顺序为:
第一,知识分子,其认同度为 90.3%(其中教师认同度为 94.1%);第二,农村社会管理者,其认同度为 83.6%;第三,企业管理者,其认同度为 80.8%;第四,党政干部或公务员,其认同度为 80.2%;第五,企业家,其认同度为 72.7%;第六,学生,其认同度为 70.1%;第七,农民雇工,其认同度为 65.7%;第八,个体户,其认同度为 61.2%;第九,农民工,其认同度为 53.5%;第十,农业劳动者,其认同度为 43.9%.这一结果表明设置专职道德教育工作者的民意基础相对较弱。
二、作为反映道德教育效果的农村道德现状
人的道德观念都是从他们所处的实际关系中,特别是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引申出来的,“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
因此,要了解农村道德现状,必须依据中国农村社会的分层结构、社会环境、性别结构等变量来展开分析。
(一)农村社会不同职层群体的道德现状调查
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农村传统社会结构的解构与社会流动性的增强,农村社会出现了十分显着的分化,加上在农村工作的党政干部(公务员)以及在农村投资办企业的群体,如今农村社会已经分化出十大社会群体,即党政干部(公务员)、知识分子(即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等智能型工作者)、企业管理者(即厂长、经理、会计、科室负责人及供销人员等)、企业家(即以雇用劳动为基础的营利性经济组织的经营者)、农村社会管理者、学生、农民雇工(以受雇于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而获得收入者)、农民工 (即从事非农业劳动)、农业劳动者(即以农业劳动和农业收入为主要生存方式)、个体户。差异的主体有着不一样的道德观念。例如对“老人能不能扶”的问题,从总体上来看,本次调查表明,表示愿意“直接帮忙”的公民不到两成(19.6%),超过六成公民“不敢靠近,但愿意拨打急救电话”(64.2%),还有近一成公民选择“旁观”(9.3%),当然,还有极少数公民会“悄悄走开”(2.5%)。这一结果提示出,由于“助人者”的权益没办法得到保障的当下,大多数公民不愿意直接帮忙,寻求专业急救成主要的道德选择。但是不同群体的行为态度却有显着差异(见表 1)。
(二)农村社会不同地域群体的道德现状调查
不同地域,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风俗习惯不同、文化观念不同,必须会存在着道德观念上的差异性。本次调查选择了代表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发达的长沙、中等的常德以及落后的湘西作为农村社会道德状况的调查地,进入了地域区分。
总体上来看,不同地域在道德观念上的差异性不呈现出显性,但在个别具体道德观念上却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风俗习惯、文化观念的影响,不同地域却有显着差异性,例如“村民自治离不开宗族复兴”,长沙地区持同意观点的占 57.8%、常德地区持同意观点的占 62.1%、湘西地区持同意观点的占 75.3%,湘西比长沙、常德分别高出 17.5 个百分点、13.2 个百分点;例如“男人在家中应该当家作主”,长沙地区持同意观点的占 50.5%、常德地区持同意观点的占 55.3%、湘西地区持同意观点的占 61.7%,湘西比长沙、常德分别高出 11.2 个百分点、6.4 个百分点;例如“人应该有责任心”,长沙地区持同意观点的占 87.1%、常德地区持同意观点的占 92.3%、湘西地区持同意观点的占 71.5%,常德比长沙、湘西分别高出 5.2 个百分点、20.8 个百分点;例如“勤劳才能致富,漱惰应该鄙视”, 长沙地区持同意观点的占 80.6%、常德地区持同意观点的占 92.3%、湘西地区持同意观点的占88.1%,常德比长沙、湘西分别高出 11.7 个百分点、4.2 个百分点。
(三)农村社会不同性别群体的道德现状调查
个体身心状况、历史文化传统、社会环境变化、家庭经济地位等因素差异对性别角色的影响,也会造成中国男女道德意识上的差异。因此,在对农村道德状况调查过程中,我们也做了性别区分。总体上来看,男性与女性在相当一部分具体的道德观念上有显着差异性,例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男性持同意观点的占 58.8%、女性持同意观点的占 72.2%,女性比男性高出 13.4 个百分点;例如“村民自治离不开宗族复兴”,男性持同意观点的占 59.0%、女性持同意观点的占 32.4%,男性比女性高出 26.6 个百分点;例如“男人在家中应该当家作主”,男性持同意观点的占 80.5%、女性持同意观点的占 55.3%,男性比女性高出 25.2 个百分点;例如“武力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男性持同意观点的占 45.1%、女性持同意观点的占 15.2%,男性比女性高出 29.9个百分点;例如“人应该有责任心”,男性持同意观点的占 78.6%、女性持同意观点的占 92.8%,女性比男性高出 14.2 个百分点;例如“人与人相处应诚实守信”,男性持同意观点的占 75.3%、女性持同意观点的占 92.7%,女性比男性高出 17.4个百分点。
(四)农村社会不同年龄群体的道德现状调查
道德观念既具有原初性,又具有生成性。它始终伴随社会经济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不同年龄特征群体的道德状况定然是差异的。因此,在对农村道德状况调查过程中,我们也做了年龄上区分。
总体上来看,35 周岁以上的人与 35 周岁以下的人在相当一部分具体的道德观念上也有显着差异性,例如“人应该有责任心”,35 周岁以上的人持同意观点的占 95.7%、35 周岁以下的人持同意观点的占 84.6%,二者相差 11.1 个百分点;例如“邻里之间有困难应相互帮助”,35 周岁以上的人持同意观点的占 100%、35周岁以下的人持同意观点的占 84.6%,二者相差 15.4 个百分点;例如“武力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35 周岁以上的人持同意观点的占 7.0%、35 周岁以下的人持同意观点的占 21.5%,二者相差 14.5 个百分点;例如“孩子的道德观念主要来自家庭的言传身教”,35 周岁以上的人持同意观点的占 68.2%、35 周岁以下的人持同意观点的占 55.5%,二者相差 12.7 个百分点;例如“学校教育十年不抵社会三、四天”,35 周岁以上的人持同意观点的占 40.9%、35 周岁以下的人持同意观点的占 21.4%,二者相差 19.5 个百分点;例如“勤劳才能致富,漱惰应该鄙视”,35周岁以上的人持同意观点的占 92.5%、35 周岁以下的人持同意观点的占 77.9%,二者相差 14.6 个百分点;例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35 周岁以上的人持同意观点的占 48.8%、35 周岁以下的人持同意观点的占 76.2%,二者相差 27.4 个百分点。
1.4研究依据1.4.1理论依据留守少年犯罪是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失范现象的一种。笔者试图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全面探讨影响农村留守少年犯罪的各种社会关系,找出引起农村留守少年犯罪行为发生的真正社会根源,关注我国针对未成年犯罪大肆立法但是法律作为强...
我国已经完成十二五工作,正在全面进入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这是面向十三五的伟大征程,是新的起点和攻坚之战。去年11月5日,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改善全省农村人居环境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到2020年全省实施6大工程30荐重点任务。今年中央和省...
第四章对策与思考:江西农村文化扶贫发展的选择性4.1着眼农村实际,加大文化扶贫力度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我们必须不断研究农村产业的发展路径,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推动农村产业深度融合,不断创新农村产业发展模式,为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添砖加瓦。...
在新农村建设中不仅要改善农村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还要进行教育与医疗方面的投资。由此,资本、人力、技术、资源等要素的投入巨大,需要有庞大的建设资金。...
摘要经济、社会和文化是社会结构的三个基本要素。假如把社会看作是一个巨大的有机体的话,那么政治好比是骨骼,经济如同血肉,文化则是灵魂。这个比喻形象的说明了社会要长远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就是文化。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求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
1云南省农村基本情况1.1云南省农村村庄与人口特征云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人口超过全省总人口的80%,全省超过一半的国民收入、财政收入、创汇收入和轻工业原料直接或间接来自农业。村庄与人口特征如下:(1)村庄分布不均,规模大小不一2013年...
在我国南方农村, 坝坝宴是一种传统文化, 农村家宴群体性聚餐是诱发群体性食品安全事故的最大隐患, 是食品安全监管的薄弱环节。其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必须整治。...
第三章目标、内容与方式:农村道德教育专门化的体系设计既然农村道德教育专门化是必要的且可行,那么建构专门化的农村道德教育体系就是必须予以思考的问题。介于道德教育内部系统是由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方式等五个要素构成,我...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对外的开放程度日益加大,我国社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转型期。在这急剧转型的社会变迁过程中,作为社会最为基础的家庭结构关系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延续数千年的传统家庭伦理道德受到了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