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研究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农村研究论文 >

当前农村现代化面临的问题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5-30 共7753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我国农村现代化发展问题研究
  【1.1  1.2】农村现代化的兴起及其概念
  【1.3】中国农村现代化文献综述
  【2.1】农村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2.2】农村现代化衡量指标及测度
  【第三章】中国农村现代化之路的曲折探索
  【第四章】当前农村现代化面临的问题
  【第五章】中国农村现代化的三种模式
  【结论/参考文献】我国农村跨越式发展探析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四章 当前农村现代化面临的问题

  中国农村的现代化与工业化水平息息相关。正如前文绪论中所述,农村经济长期落后于城市经济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国农村仍然存在大量的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他们既是农产品的生产者又是消费者,摆脱不了"谷贱伤农""增产不增收"的怪圈。要使农民增收的最根本途径就是减少农民数量,让一大部分农民在城市从事第二第三产业,在城市安家落户。然而,对于大多数的农民工群体很难做到这一点。农民工仍然难进城,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我国总体较低的工业化水平迟滞了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进程。

  一、 中国农村现代化水平偏低的根源
  
  (一)中国的工业化水平大部分处在中低水平的阶段

  据研究,全国,到 2010 年,全国有 2 个地区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北京、上海),其经济总量占全国的 7.16%、人口占全国的 3.20%、土地面积占全国的 0.26%;有 10 个地区(天津、江苏、浙江、广东等)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其经济总量占全国的 51.49%、人口占全国的 38.10%、土地面积占全国的 23.68%;全国有 16个地区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河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等),其经济总量占全国的 39.52%、人口占全国的 56.19%、土地面积占全国的 45.53%;全国有3 个地区仍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海南、西藏、新疆),其经济总量占全国的1.83%、人口占全国的 2.51%、土地面积占全国的 30.53%.

  不论是从土地面积,尤其是人口指标上看,中国超过半数的地区仍处在工业化的初中期阶段,工业化水平较低。从区域范围来看,除海南省之外,所有处在工业化初期、中期的省份均位于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区域差异明显。

  (二)企业严重依赖产品的价格优势以获得竞争优势

  我国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保持较高速度的经济增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经济上采取了一种以低成本为特色的出口导向战略。通过积极地引进外资,把国内相对廉价且吃苦耐劳的劳动力资源、原材料利用起来,不计环保成本,辅之以币值低估的货币制度、税收制度等,使中国物廉价美的商品行销到全世界。在这种模式下,中国产品的竞争优势主要是便宜。
  
  (三)农民工工资被压低收入提高难

  中央对工业转型升级的号召越来越迫切了,据新闻报道来看,工业转型也开始有了很大的起色。然而对于中国大多数制造业企业来说,尤其是最近二十年来,制造业企业产品的优势大多依靠的是价格优势。在通货膨胀率较高,原材料、土地、水电费用等上涨,短时间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也不现实的前提下,为继续获得价格优势,提高农民工的工资水平显得非常困难。工资水平上不去,接下来与之相关的在城市买房定居等问题就会变得遥遥无期。

  (四)城市对农民工实际上存在"挤出效应"
  
  在城市的农民工的工资不但难以提升,而且农民工所从事的制造业企业,尤其是中小型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比较低,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倒闭、裁员的风险很高。因此,在这种企业上班的农民工难以获得安身立命的安全感。加之,在很多大城市,如北上广深,户籍制度、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对外籍户口存在歧视性规定,难以使农民工在城市扎根。即便是在城市生活了一代的农民工,其后代也仍然是农民工,所谓"二代农民工".综合所有因素,总体上可以这么说,在我国现阶段,城市对农民工实际上存在一定的"挤出效应",农民工进城十分艰难。

  (五)不能在城市获得归属感的农民工难以与农村割离

  对于很多农民工来说,城市只是一个能赚钱的地方,从来不是可以依靠的安身立命之所。由于收入较低以及各种社会保障制度的歧视性规定,在城市的农民工在心理层面或多或少会有被"边缘化"的感觉。从经济上看,在城市的工作说没了就会没了,而回到农村至少可以有一块土地可以糊口。在这样的条件下,进城务工的农民很少有愿意完全抛弃农业生产的。每年春节期间,超过 2 亿的农民工来往于各大城市与乡村,造就了"留守儿童""空巢村""民工流"等等属于这个时代的独有现象。农村现代化进程,也在这样一个时代下徘徊,难以取得重大进展。

  二、 当前中国农村现代化面临的问题表现

  (一)在农村的工业化信息化方面

  首先,乡镇企业发展面临困境由于乡镇企业投资主体多是乡村集体,产权结构单一,表现为"人人有份、人人不问"的局面,所有权、经营权、法人财产权界限不清,再加上党政不分,出现乡镇企业管理落后,企业行为短期化等问题,效益普遍较低;在社区属性的作用下,乡镇企业以社区为依托,小而全低水平建设和恶性竞争问题突出;而且乡镇企业的发展也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据统计,在 2002 年东部地区乡镇企业增加值是中部地区的 2.2 倍,更大的差距还表现在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等发展前景上;除此之外,乡镇企业遍地开花,不可避免的带来了环境问题,不少乡镇企业根本没有污水、废气处理设备,环保意识非常淡薄,导致环境破坏严重。

  第二,农业投入明显不足。农业生产对季节、气候等不可控因素的依赖性比较强,而且具有经济效益较低、风险高、周期长、投入大等特点,对资本的吸引力比较少。客观上国家对农业资金投入较少,造成农村地区实际上处于资金净流出的状态。仅在 1996-2001 年,每年平均从农村地区净流出的资金就达 2935 亿元。1996-2000 年,我国对农业的支持总量分别为 1083 亿元、1267 亿元、1709亿元和 2200 亿元,分别占当年农业总产值的 4.9%、5.3%、7.4%、7%和 8.8%,按照同样的口径,发达国家的支持水平为 30%-50%,就算印度、泰国等发展中国家也占 10%-20%.这说明,我国农业投入明显不足。

  第三,当前农村居民收入相对减缓。城乡总体收入差距逐步拉大。实事上中国农村居民收入绝对量比改革开放前有了显著提高,但是与城市居民收入提高的速度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如果从城乡收入对比的角度看,城乡收入差距走过了从缩小差距又拉大差距的过程。如下图所示,在从 1978 年改革开放开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逐步缩小的,但是到了 1986 年又开始拉大,后来又小幅缩小,到1998 年又开始拉大这样一个波动的过程。

  第四,农业科技投入少,农业人才短缺,农村人才流失严重。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农业的发展关键靠科技进步。然而,我国在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上显然不够大,而且一并出现了农业人才短缺,农村人才流失严重的情况。在我国农业科研投资占农业总产值的0.1%-0.2%,推广经费赵卓娜农业总产值的0.2%,远低于世界银行建议发展中国家应该达到的水平(科研经费 1%-2%,推广经费大于 1%-2%)。

  而且现在农村的现实是,纯粹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知识水平和各项素质普遍不高,农村受教育的大学毕业生大多留在城市从事非农业生产的工作。

  就算是农村中比较优秀的青年也通过外出打工,从事工商业活动等方式,脱离农业生产,导致农村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出现农活"后继无人"的情况。这样的情况不利于农业先进技术的推广,农业技术的改进也无从谈起。

  第五,农村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在推广农村信息化方面政府起到重要作用,然而对于很多基层政府组织,推广信息化仅仅当作政府的"面子工程"和"形象工程".有的县级部门网站仅仅有标题而没有任何内容,有的即便有内容也是几年之前的信息。"僵尸网站"的现象比比皆是;农民的信息化意识也不够强,对于很多农民来说,上网仅仅是当作消遣的娱乐活动,而没有认识到网络带给农民的便利;农民获取信息的手段也比较单一,互联网在农村没有得到普及。据有关学者在 2012 年到 2013 年对湖南、湖北、贵州、江西、广东等省农户获取信息的调查,结果显示农民获取生产生活信息的最主要途径是电视,占受访者总数的83.7%,其次是网络 18.8%,再次是手机短信 16.2%,最后是电话热线 6.9%;农村客观上存在"数字鸿沟",并呈扩大之势。随着信息化的浪潮的推进,我国的涉农网站逐步增多,但是从网站属地上说大多集中在沿海省份,西部较少。据统计,山东、北京、浙江、江苏、广东的涉农数量排在全国前五位,其总和占全国总数的 50.38%.同时多数网站集中在城市,没有真正深入到农村第一线。可以说,"数字鸿沟"使东部与西部,城市与农村呈现"弱者恒弱强者恒强"的局面。

  (二)农村的法制化、民主化方面

  党的十五大提出"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然而受传统经济结构、权力结构和传统人治思维惯性的影响,农村民主化和法制化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

  第一,现行村民自治法规存在缺陷,致使制度在操作层面上存在漏洞。首先,从《村民委会组织法》的内容看,村委会是村民民主权利的执行机构,村民会议是村民的权力机构,同时行驶监督职能。虽有明文规定,如第 19 条规定"涉及村民利益的下列事项,村民委员会必须提请村民会议讨论决定方可办理",但是召开村民会议程序复杂,对于具体村民会议的程序如何召开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可操作的空间很大。在实际情况中,实际上是由村委会中村干部拍板做决策,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有的时候成了"走过场",甚至有的地方连这个"走过场"的程序也没有。实际上,村干部是不愿意召开村民大会的,村民大会的监督基本上是流于形式。其次,在罢免村干部的程序上也缺少可操作性的规定,有的地方就出现过村民要求罢免村干部的事件,但是因为没有可操作的规定,也没有办法行使这一权利,致使有的村干部在任上就会为所欲为,尽可能地为自己和亲友谋取利益。

  第二,两委关系权力划分并不明确,模棱两可。按照现行的法律,村党支部要发挥村庄的核心领导作用。《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村党支部"领导和推进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支持和保障村民依法开展自治活动。领导村民委员会、村集体组织和共青团、妇代会、民兵组织等群众组织,支持和保障这些组织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各章程充分行使职权".也就是说,村党支部书记实际上是村庄事务的最高领导。但是在实际上,到底是村党支部书记还是村委会主任主持村委工作受制于人际关系、财产状况、甚至宗族势力等具体因素影响。村委会主任与村支部书记两人争权夺势、相互制肘的情况一度比较普遍,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内耗,不利于村委会工作的开展。2002年,中央曾下发文件,提出了村委会和党支部两委"一单挑"的改革意见,具体情况有所改观,但是也引发了村委一把手权力过大难以控制的问题。

  第三,农村治理上民主化程度参差不齐。村民民主意识发育程度存在地区差异,民主需求也存在差异性,致使农村治理上民主化程度参差不齐。对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来说,虽然经济发展迅速,农民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民主意识发育情况存在差异性,相应的民主需求有高有低,导致在农村治理上民主化程度参差不齐。在一些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村民的民主意识比较强,有的农民能够自发的监督村干部的行为,对民主管理的诉求就相对较高,对民主的需求也就高,客观上刺激这些地区农村治理的民主化程度不断提升;然而,在一些相对封闭和落后的地区,对发展经济改善生活的诉求远超过对民主的诉求,因此,这一地区的村民对村中"强人""能人"等新崛起的富人阶层的认可程度比较高,而对这些人物是否民主产生,决策是否民主,甚至对其轻微违法乱纪的行为也会听之任之,有的地方以此会发生贿选、暗箱操作等各种问题。

  (三) 公共文化活动丰富和乡风文明化方面

  当前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活动方面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首先,农村"原子化"、"空巢村"的现实使农村公共文化活动的组织客观上存在困难。自从人民公社解体,尤其是电视机广泛的普及之后,农村中的文化娱乐活动呈现"原子化"的状态。村民很少聚集在一块娱乐,而是农闲之余在家看电视消遣;有的则是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打麻将、打扑克。对于很多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来说,例如四川、河南,农村青壮劳动力基本外出打工了,在平时很少有青壮年留在农村,而很多村庄留在农村的中老年人缺少组织文化娱乐活动的精力和能力。农村"原子化"和"空巢化"的现实让组织一定规模的公共文化娱乐活动存在困难。第二,形式主义严重。由于文化建设是隐形的、潜移默化的,很难在文化建设上获取政绩。由此导致在推行文化建设方面,一些地方政府热衷于搞"农家书屋""三下乡"等看得见的活动。很多"农家书屋"平时很少有农民去看,只是在领导检查时村委会组织一些比较听话的农民冒充在"农家书屋"看书。"送图书、送电影、送文艺"所谓的"三下乡"实际上将农民置于了需要怜悯的地位,这本身就有问题,况且偶尔搞一次两次,而没有建立长效机制。实际上农民对政府搞得这些能写在政府报告的形式主义普遍反感并且存在冷淡态度。第三,对农民自发的文化活动、民俗等活动缺少必要的挖掘和引导。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中国农村治理大多是乡绅治理的自治状态。而乡绅治理的核心就是农村的文化建设。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几乎每个农村都会在乡绅的带领下按照儒家思想的理念修建不同规模祠堂、私塾、神庙等公共文化场所,定期举办祭奠、庆祝等活动,每逢红白事宜,总会由有一定威望的乡绅出面主持。每一次的活动都客观上教化了农民,对于提高农民道德水平,对净化乡村社会风气起到了促进作用。虽然受到文革冲击,这些活动和仪式在农村都有不同程度的遗存。有的农村居民仍然在逢年过节组织庙会、自发组织特定节日的庆典、自发组织舞龙舞狮等活动等,这些有意义文化活动有必要进行挖掘、整理、传承和发扬;而有的农村迷信活动复活,占卜、拜神等活动盛行,有的地方流行低俗的娱乐活动,有的地方一度发生迷信邪教的事情,例如全能神教,对于这些现象则需要进行必要的引导。第四,极端功利化的社会风气让传统的农村价值体系受到冲击,发生了扭曲。中国农村的价值体系是以传统儒家思想中"孝""仁""义"等价值观念作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尽管在近代受到新文化运动、极左思潮等思潮的冲击,但相对于城市,农村的传统价值观体系保留的相对完整。然而在改革开放都三十多年来,长期受到政府倡导的"发家致富"思想的刺激,农村极端的功利主义思想十分严重,传统的优秀价值观念逐步瓦解,违背公德良俗的事情时有发生。农民种地为使农产品少招虫卖相好,不惜过度使用致命农药、染色剂、催熟剂;农民开办的小作坊非法使用致癌添加剂;有的农民嫁女索要天价彩礼,相互攀比;个别农村妇女公然被包养并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广西宾阳农村 QQ 诈骗做成了产业……种种乱象表明,我国农村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片面强调经济效益,而在文化建设方面目光短浅,长此以往会风气恶化,引发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国家治理成本会直线攀升,这实际是自酿苦果。

  (四)农村的城镇化和城乡的一体化方面

  根据国家统计局 2014 年的统计,我国城市化率已经达到 54.77%,比起 1978年 17.9%的城市化水平来说,可谓取得了巨大飞跃。所谓城市化就是把一部分农民变为非农民的过程,目前来说有三种模式,一是就地城市化,在农村发展企业,吸纳劳动力,即"离土不离乡";二是"离土也离乡",即向大中城市转移;第三是小城镇化。在我国通过推进新型城镇化实现城市化已经形成了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共识。2015 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城镇化是解决城乡差距的根本途径,也是最大的内需所在。要坚持以人为核心,以解决三个 1 亿人问题为着力点,发挥好城镇化对现代化的支撑作用。"然而,在推进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

  第一,小城镇整体上数量过多、规模偏低。通过"撤乡建镇""合并乡镇"等途径,虽然我国小城镇发展正在向缩小数量扩大规模方向发展,但是对于很多缺乏工业基础的城镇来说,由于缺少足够的就业岗位,小城镇的扩大客观上存在困难,建制镇规模小、数量多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的到解决。以浙江省为例,浙江虽是乡镇工业基础很好的省份,建制镇的数量仍然居高不下。据统计,1998年浙江省建制镇数量是 1006 个,到 2002 减为 822 个,到 2013 年减为 639 个.

  据分析,小城镇的人口规模应该在 5 万人以上,而我国平均每个乡镇的人口多在2 万人以下.小城镇规模过小就会导致城镇功能不健全,引发重复建设问题,基础设施建设成本会因此攀升,基础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也较差。

  第二,小城镇建设水平区域差距较大,发展不平衡。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我国小城镇建设水平也存在东、中、西部阶梯状发展的格局。东部地区的城镇规模较大,基础设施比较完善,服务质量和水平与达成差距不大;而有的中部西部城镇仅有政府机关、医院、学校、邮局、银行等最基本的基础设施。

  第三,小城镇建设中存在规划不合理的问题。在很多地方,小城镇建设出现"马路经济",即马路修到哪里城镇就建到哪里,紧紧将过境的公路作为依托。

  这样做虽然在短期具有经济效益,但是不利于城镇完整的形成和合理布局;有些地方存在小城镇建设"跑马圈地"而"占而不用"的现象,一方面有大量的土地处于低效利用的状态,如废弃的宅基地、工业用地等,另外又重新占用耕地规划为工业用地、住宅用地,这样是与保护耕地的政策相违背的。

  (五)农民的非农化和职业化方面

  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相应的,农村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是农民的现代化。农民的现代化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将一部分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转变为从事工业、服务业的非农民的过程;另一方面的含义是通过培训等方式,使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具备农业生产的专业知识、技术,从而摆脱粗放生产的过程。当前,我国农民的非农化和是职业化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农民现代化仍然存在制度上的障碍。户籍制度改革缓慢,制约了农村劳动力市场化的进程。户籍制度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户籍制度仍然没有完全放开。一些农民在城市有了事业,买了住房,客观上已经摆脱了农民活动,但是因为是农村户口使这部分人仍然摆脱不了农民身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滞后。中国目前正在大规模的进行城市化,但是目前农村人进城仍然享受不到城市人享有的基本的社会保障政策,农村社会保障如何与城市社会保障相对接仍然在探索阶段。

  第二,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且职业教育滞后。在义务教育阶段,在长期的二元经济结构下,优质教育资源在城市集中,农村教育质量长期得不到改善,这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村大学升学率低、重点大学入学率低的情况。总体来说,农村居民受教育平均受教育年限低于城市,而且质量比较差。较低的受教育水平导致农民在现代化进程中,对新技术、新思想的接受相对滞后。在职业教育方面也比较滞后。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农民种没有接受任何职业培训的农民比例达到 76.4%,即便是接受职业教育也多是短期培训,占受调查总数的 20%.

  第三,农村"人才逆流"问题突出。与工业、服务业生产一样,农业生产也需要一定的人才支持。然而,近三十年,随着城市化浪潮的推进,农村中的大多数年轻人都通过上学、打工、参军等方式进入了城市,农业技能的传承和创新一度有了"继承人"危机。农业的人才外流表面上是城市化,实际上反映的是农村产业的"空心化"问题。据朱启臻等人于 2010 年对 10 个省市 20 个村庄的调查,农村人口的老龄化程度达到 30%,农业劳动者的平均年龄为 57 岁,留在农村种地的农民都以老人为主。

  留在农村继续种地的多是体能、智能较低老人、妇女,而这一群体是无法胜任农业现代化所要求的农业知识和技能的,职业化的农民也无从谈起。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农村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