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研究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农村研究论文 >

高职院校农村籍女大学生就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7-20 共6481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高等职业院校农村女大学生就业困境探究
  【第一章】高职院校乡村籍女大学生就业难研究绪论
  【第二章】农村籍女大学生就业研究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3.1】湘潭地区农村籍女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
  【3.2】高职院校农村籍女大学生就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四章】解决高职院校农村籍女大学生就业困境的途径
  【结语/参考文献】高职农村女大学生就业困难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3.2 高职院校农村籍女大学生就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政府、社会关注的热点。中央政府各部门也非常重视这支就业大军的出路,相继出台了《“三年百万”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村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应征入伍服务义务兵役”等一系列专项计划,每年根据当前经济、就业等形势制定专门的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来支持大学生就业。同时在保护女性权益、促进男女劳动平等方面也出台了《就业促进法》、《男女公平就业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等相关法规。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其效果仍然是不尽人意,一些问题和矛盾依然突出。对于原本在就业问题上饱受“地域困扰”、“性别歧视”的农村籍女大学生群体来说在就业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与困扰更加突出就毫不奇怪了。从问卷调查的结果和客观政策环境的影响分析,可以剖析出政府、社会、学校以及自身在就业问题上的缺位、缺陷、缺失及缺点。

  3.2.1 政府、社会原因

  (1)就业制度和法律不够完善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高等教育的普及,农村籍女大学生的比率在高校中的比率也在不断增长,以前出台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远远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与变革的需要。而现有保障公平就业机会的法律提法也比较笼统,保护的范围狭窄,监督机制不健全,实际操作性较差,对于用人单位无法起到真正的约束作用,如目前普遍存在的“性别歧视”、 “学历歧视”、“身高歧视”、“户籍歧视”、“健康歧视”等违法行为仍然比较普遍。[18]

  现有的户籍制度仍然存在加剧地区间、城市间、城镇间、城乡间的不公平,农村籍的女大学生享受不到所在地城市居民的基本的公民待遇,社会福利大打折扣,阻碍了农村籍女大学生的稳定就业。

  (2)社会保障体制不够健全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再一次提出要将民生与社会建设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首要任务,其中,民生事业的重点就是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推进公共产品与服务的均等化,实现社会财富的全民共享。可见社会保障与民生事业确实得到了政府的日益重视。由于我们的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和不完善,一些基层政府执行力度还不够,必将影响城乡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会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我国在不同地区,公有制、私有制、外企、行业各种经济形式之间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差异性非常大,要想享受城市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社会保障制度,就不能到农村去寻求发展,于是很多的女大学生宁愿选在“北上广”“飘着”、“候着”“蚁着”,也不愿意到偏远需要的地区去开创事业。[19]

  还有很多的私营企业只从用工成本考虑,根本不考虑购买“五险一金”,为了规避用工风险,不与刚毕业的学生签订劳动合同,给人一种不公平和不安全感,这样也导致很多的农村籍女大学生不愿意到非公有制企业求职,有数据显示只有 12%的农村籍女大学生选择到非公有制企业求职。此外生育保险是社会保险制度中的一项基本保险制度,是专门保护妇女权益的社会保险制度,但是由于现如今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本身就存在弊端,我们的生育保险制度立法层次较低、起步较慢、覆盖率低、给付水平偏低、城乡差异大、企业负担重、漏洞严重、保险秩序运行也比较混乱等,使得很多女性员工没有享受到这一基本权益。[20]

  因此,我国相关政策虽然规定了女性的生育费用、产假工资等一些应该由单位支付的基本福利,但很多的用人单位会考虑到用工成本,不愿意承担女性在怀孕期间及教育子女问题上而带来的不便,同时还要为女性的生育成本“买单”,觉得招收女大学生不利于单位产生利益最大化。所以,正因为政策的强制力度不够,从而导致了社会保险的强度不够,既加重了企业负担,也影响了女性就业,这就是很多单位在招聘的时候为了降低成本,从而选择男性的根本原因,其结果是带来更多更广泛而严重的就业歧视。问卷调查已显示有近 90%的女大学生在就业中遇到就业歧视。[21]

  (3)就业监管和就业政策执行力度不强

  政府对大学生就业,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鼓励、促进就业的政策法规,同时也有一系列法规来维护女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例如在《宪法》第十三条特别明确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在录用职工时除我国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和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等等。[22]

  但是在社会平等竞争的用人机制还不够完善的今天,这些纸上的法规政策在操作的时候仍然不尽人意。法律中明确规定了要保障妇女平等的劳动权利,不能够存在就业歧视,但是在具体的操作中并没有相关的法律与政策对于没有严格执行的单位予以惩罚或者制裁的细则与规定,那么这些条条框框对于用人单位就不会存在什么约束。于是在现实水中,便给一些用人单位在人员的招聘和使用时选择性地执行政策和法律规定留下了太多的余地和空间。在很多公布的招聘信息中,我们可以看到设置性别门槛或障碍的,比比皆是。这就是由于用人单位在法律责任不明、法律约束不严的情况下,招聘时经常发生的性别歧视或其他不公平现象,这对于农村籍的女大学生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农村女大学生在就业时如何维权,用什么法律武器,通过怎样的方式与途径维权等等,都不明确。监管事实上几乎形同虚设。

  (4)为农村籍女大学生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

  基本公共服务,是指一定经济社会条件下,为了保障全体公民最基本的人权,全体公民都应公平、平等、普遍享有的公共服务。[23]它是全体社会成员获得基本生存和发展,共享发展成果的重要制度保障;是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提高社会成员可行能力和创造力,促进就业和刺激消费进而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24]

  政府作为提供公共产品的服务者,应该服务于大众。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政府所投入的基本公共服务经费在大大增加,为公民提供的公共服务产品也在大大增加,但事实是城乡间、区域间、人群间所享受的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差距却在进一步拉大,特别是农村籍女大学生所享受政府为之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更是很少的。如:基础教育、医疗保险、就业保障等公共资源严重分配不公,城市的教育资源丰富、医疗有保障、就业有专门的服务机构等公共服务相比,我国各地政府提供给农村的基本公共服务的总体层次普遍低、服务质量差、而且服务效率偏低。[25]

  公共服务的不平等必将导致就业机会的不平等,对农村女大学生而言,这必然成为她们顺利就业的一道屏障。另外,政府作为公共产品投入的执行者,没有发挥好“扶贫帮困”的职能。如:农村籍女大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因为路费、住宿费、报名费等就业成本偏高的原因而放弃一些就业机会,调查显示:农村籍女大学生的就业成本 87.7%是在 1000 元以下,她们若得不到政府的援助与支持,很可能会导致农村籍女大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岗位,这样就会让原本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农村籍女大学生备受打击,造成就业过程中的恶性循环。有学者曾说过:“基本功服务均等化主要在于关注困难群体”[26]

  因此,政府有义务在制度上、经济上给予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农村籍女大学生更多的倾斜,扶持与关注,这样才能缩小公民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27]

  (5)传统保守观念带来的就业歧视

  农村籍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遭受就业歧视现象是屡见不鲜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受传统的封建文化影响,“大男子主义”、“男主外,女主内”、“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等封建思想及性别观念至今在很多人的心中特别是农村人仍然是根深蒂固的。绝大多数人认为男人优于女人,更能胜任工作,女人就该是服务家庭,服务子女。在这种传统文化背景下,很多女性的自我认知受到束缚。农村籍女大学生在传统社会的偏见下往往也会选择顺从和逃避。尽管现代社会,有自我、有思想、独立性强、责任心重的“女强人”还是既受人们尊重也很受单位器重,可很多男性却并不愿意找一位“女强人”来当妻子,于是一些学历高、能力强的女人被剩下来了。“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这种现象不免也会影响当代女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

  而且大部分的用人单位决策层男性诸多,他们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女性的最终还是要回归家庭,总觉得女性对事业的追求不如男性持久,所以一些单位宁可选择相对差一点男性,而不愿意选择比较优秀的女性,这也是造成农村籍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因素。[28]

  3.2.2 学校层面原因

  (1)人才培养模式不灵活,缺乏针对性

  “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师资队伍等软件和教学基础设施等硬件条件下,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构想或选择的教学、教育式样”.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是教育途径、手段、方法、组织形式以及课程体系,要将人才培养目标落到实处,必须抓住课程体系这个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其他的要素都是为课程体系科学有效地实施服务的。[29]

  在中国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下,很多的农村籍女大学生都是为了“跳出龙门”,“挤过独木桥”,而来到大学的殿堂,她们最大的愿望就是通过大学的专业学习来改变自己甚至是全家人的命运,所以大部分的农村籍女大学生并不会按照个人的能力和兴趣爱好来填报志愿,更不了解现在哪些专业热门、就业前景好,对这些人而言,上大学代表着一种改变甚至“重生”,其他并没多想。由于当前一些高职院校的培养模式受条件的限制,缺乏针对性,根本无法实施男女无差别教育,更不要说对于农村籍的女大学生来说调整培养模式了。所以,通过普通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很难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因此,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应与市场紧密联系,迎合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要向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

  (2)专业结构设置不合理,与社会脱节

  据调查,在湖南省 70 多所高职院校中,有近 70%的学校专业相同或相近。一些技术要求较高、操作性强、相对艰苦的专业,很多学生不愿意填报,不少青年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拥挤在经管类、商科类等所谓工作轻松、环境好、有面子等专业类别里,这些专业中女生占到了 60%以上。一些学校只考虑学生好“招”,而不考虑学生就业,客观上也导致了学校专业设置失衡、比例失调。事实上一些高职院校的经管类专业、文秘类专业的招生规模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迅速萎缩就是例子。由于不少学校考虑的不是专业结构是否合理、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及就业的前景,而是如何招到学生,如何降低运转成本低,所以很多高职院校都会开设同类型的低成本的文科专业,而这些专业中女生占到了大部分。这些专业培养缺乏特色和实践能力,形成“毕业就是失业”的现状就一点也不奇怪了。[30]

  (3)就业管理工作不到位,服务实效差

  据调查,农村籍女大学生中有近 30%的同学并没有职业规划,临近毕业了“像无头的苍蝇”一样到处乱窜,这样势必影响她们的就业成功率。一些学校片面追求就业率,只重视就业安置,没有注重就业质量。一些学校就业指导机构不健全,分工不明确,服务意识较差,没做到院系班三级机构的上下联动、协同互动。一些学校就业管理不到位,没有针对性的进行推荐就业,来了应聘单位,就群发信息,让学生自行选择,在就业引导上没有指导性、缺乏针对性。不少学校就业指导工作时间短,覆盖面窄,仅限于毕业的时候开设就业指导课,并且还是采用讲座的形式,缺乏普及的和渐进的职业指导,临时抱佛脚式的比较多。部分学校就业指导的方法单一,内容简单,没有针对性,效果差;就业指导课教师多数为兼职教师,没有教学实践经验。[31]

  因此,对于在校大学生特别是农村籍的女大学生在心理以及就业指导方面无法给予有效的指导。在此次问卷调查中有 70%左右的农村籍女大学生认为学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对于她们这些“双弱势群体”意义不是很大,缺乏针对性,还有约 10%的农村籍女大学生认为学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对于自己的就业基本没有作用。

  3.2.3 自身层面原因

  (1)家庭经济困难,就业支持力度不够

  随着就业竞争压力的加大,毕业生的求职成本也在增加,再加上现在很多单位非常的看重外在形象,这样对于本来家庭经济状况较差,自身条件不好的农村籍女大学生来说更是雪上加霜。从问卷调查的数据显示农村籍女大学生投入到就业中的成本有 87.7%在 1000 元以下,如果还要为了就业去制作精美的简历、购买一定服装和化妆品、,这对于大部分农村女大学生而言,根本就是“奢望”.再加上在求职过程中奔波于城市之间的交通费、食宿费等必要的开支,可以说,她们的经济条件根本不允许她们花费太多的成本。她们只能够选择那些就业成本低的岗位,于是人为地缩小了就业的范围。而且农村籍女大学生的父母大多是外出打工族或在家务农,社会资源匮乏,在求职中几乎得不到家里的任何帮助,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只能够孤军奋战,这样在就业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问卷调查中就有 80%以上的学生认为社会资本在就业中占到了主要地位。[32]

  (2)就业观念陈旧,就业渠道不畅通

  问卷调查中有 31.96%的农村籍女大学生选择就业要求专业对口,27.45%的农村籍女大学生不愿意回到边远地区以及农村工作,22.95%的农村籍女大学生选择到大城市、发达地区就业,仅有 9.42%的农村籍女大学生愿意到边远地区及农村就业。由此可以看出,农村籍的女大学生非常注重职业社会地位、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等世俗的东西,她们对于自己的定位不是很准确,表现出就业观念陈旧,期望值高,灵活性差。大部分农村籍女大学生的家庭经济比较困难,迫于经济的压力,她们选择到大城市去就业,完全是出于经济待遇考虑。可是由于农村籍的女大学生综合素质及就业技巧等方面的劣势,往往难被自己心仪的企业看重,这就容易产生“现实”

  与“理想”的强烈反差,反过来又对自己的就业心态与就业期待产生影响。于是,有一些人毕业后宁愿在大城市“蜗”着、“漂”着、“蚁”着,也不愿意再回到偏远的农村,人为地缩小了就业的空间,堵塞了就业的渠道。再加上经济的、世俗的影响,一部分女大学生缺乏自主创业、回乡创业的勇气,就业的依赖性强,主动性较差。很多的农村籍女大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考虑不多,甚至还有一部分女生没有明确的就业方向,她们总是在等待学校的推荐,面对如此激烈竞争的就业时代,不是主动去找、去拼、去博,而是去等、去要、去靠,这样就会使得本来就小的就业面向变得更加狭窄,从而失去更多的机会。[33]

  (3)就业信心不足,竞争意识淡薄

  在此次问卷调查中,农村籍女大学生对就业非常有信心的只占 13.11%,城市籍女大学生占 38.77%,农村籍女大学生对就业比较迷茫的占 26.22%,城市籍女大学生占 17.34%,农村籍女大学生对就业毫无自信的占 10.66%,因此可以看出,在就业问题,普遍信心不足,是农村女大学生的共性。这主要源于对自己的弱点、不足过分强调,从而产生自卑、焦虑、抑郁、甚至灰心的心理感受。农村籍女大学生由于自身生活环境及特殊的成长经历,大多数存在严重的自卑心理。从问卷调查表上可以看出有 68.9%的孩子是在留守家庭中成长起来,这个群体受农村落后的教育观念、贫乏的教学资源影响,她们很多方面的能力如计算机水平、外语水平、交际沟通水平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都受到局限。她们的交往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越来越缺少锻炼的机会,在就业竞争中很容易丧失勇气和信心。[34]

  此外,从问卷调查了解到有近半数家庭父母的文化程度还处在初中文化以下,父母的文化程度很低,其价值观念会对子女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由于父母文化水平低、见识少、与子女的沟通少,有近 80%的农村籍女大学生其交往面仅限于同班同学或同乡。由于过窄的朋友圈、社交圈、活动圈,使她们一次又一次失去了提升自己综合素质的机会,几年的大学时光一晃而过,在就业面前她们往往会表现出束手无策,无所适从,出现极度的自卑和焦虑心理。用人单位很难从她们的言词中感觉出她们的自信和年青人应有的朝气。这样的求职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便是自然的了。[35]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农村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