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引 言
1.1 研究背景。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有 9 亿多,占全国人口的 70%,村落聚居是我国农村人口主要的居住形式,随着人类的进步、经济和科技等各方面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村民离开农村走向城市,这一现象改变了农村和城市的结构,甚至出现了"无人村",村落中传统建筑如祠堂、民居等长期无人使用,加快了它们的破损和坍塌。另一方面,在村落的建设过程中,大多盲目羡慕现代文明,一味的对现代元素进行堆积组合,大部分村落被改造的支离破碎,虽然大部分村落物质环境得到了提高,但是却导致千村一面的现象,使村落整体原始风貌丧失,失去了传统村落的特色,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文化的缺失,村落的凝聚力降低,对于村落的归属感也逐渐淡化,村落失去了原有的生活气息。
1.1.1 村落文化的缺失。
中国农村建设问题,一直以来就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农村建设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既要向前发展又要保留传统。在现代村落建设中人们只注重物质环境的营造,而忽略了对村落精神文化的营造,使人们精神上无家可依,对村落更是失去了归属感。
1.1.2 村落的向心性不足。
人是村落文化的创造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村落生活中最基本的社会关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淡化,导致了村落凝聚力的缺失,这与现代村落生活环境中空间格局的不合理有莫大关系,这种不合理阻碍了人们的社会交往和交流,原本走在村里见谁都熟悉,跟谁都认识,现在变成了冷漠寂寥的半熟人,这也使村落失去了它的向心性。
1.1.3 对村落文化的重视。
传统村落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印记,蕴含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宗祠文化作为聚族而居的传统村落的产物,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宗祠文化的淡化以及传统村落面貌的改变,使村落原有的格局不复存在。在现代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进而越来越重视精神和文化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保护历史文化的重要性,政府和社会各界也积极开展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和研究,建设美丽乡村成为我国当前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2013年 12 月 12 日至 13 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甚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1].2013 年 12 月 23 日至 24 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农村建设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2015 年 1 月 20 日上午,***主席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考察时强调"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2].
1.2 研究现状。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也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早年在建设过程中,因为对民间文化、乡土要素的关注程度不够以及营造方法的不当等,造成了农村乡土特质的日益消退和村落特色的泯灭。近年来我国对于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正处在初步认识和逐渐重视的阶段,专家学者对村落格局的研究也渐渐深入,尤其是对以血缘宗族为核心的村落文化环境的研究,城市中千篇一律的发展模式,让人们越来越怀念拥有深厚文化的村落环境,回归自然成为必然趋势。
1.2.1 宗祠文化的研究现状。
对于宗祠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热点,近年来学术界出版和发表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2002 年由罗哲文、刘文渊、刘春英编著出版的《中国名祠》一书,简要介绍了古代祠庙的历史背景和诞生时间,分析了祠庙古今功能的异同点,重点阐述了现在尚存的著名祠庙的概况,其中主要以曲阜孔庙、绍兴禹王庙、安徽罗东舒祠、太原晋祠、广州陈家祠堂等这些久负盛名的祠堂为主。2002 年出版的《聚族而居柏森森:徽州古祠堂》一书,作者为张小平,他以徽州的祠堂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徽州古宗祠的建筑结构及装饰各部分进行了非常细致的研究,文中还配有一些相对应的图片,包括全景、个景、或局部景观等,通俗易懂,并且还达到了雅俗共享的特性。2006 年出版了《宗祠》一书,是由李秋香和陈志华先生编著,这是一本比较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关于宗祠的专著,该书的文字精练、平实,也配有丰富的手绘图和精美的照片,介绍了宗祠的性质、形制、建造、风水,以及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祀仪式,还有对中国历史上的宗法制度及宗祠的历史和性质的精彩探讨,具有很大历史档案价值和的观赏价值。1997 年出版的《中国的祠堂与故居》,由吴英才、郭隽杰编著,作者按照不同省份进行划分,重点介绍了中国一些比较有名的宗祠及名人故居的概况以及人物典故、传统文化和目前文物保护的等级等。宗祠类的书籍还有陶友松的《老祠堂》、张敬的《大祠堂》、刘黎明的《中国血缘亲族习俗:祠堂 灵牌 家谱》等。论文方面,如《鄂东南家族祠堂研究》,这是由华中科技大学的张飞在 2005 年 11 月发表的硕士论文,他以鄂东南地区的宗祠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宗祠的形成原因、分类、等级、结构以及宗祠的发展走向等。另外一篇硕士论文《洞口县宗祠建筑形制研究》,由华中科技大学的学生欧阳彦红在 2012 年 2 月发表,作者详细的论述了湖南洞口县宗祠建筑的形制和艺术特色。还有庄若江、高侠、华枫在《惠山祠堂文化研究》一文中,重点介绍了惠山祠堂群的形成、类型和特色并对祠堂文化的内涵进行了分析解读,为将来惠山古镇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
1.2.2 对村落的研究现状。
对于村落的研究,建筑学方面,主要从传统民居入手,重点是对单体建筑或建筑形制的研究、继承与创新,对于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村落文化和环境空间缺少关注。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不断提高、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矛盾的加剧,村落乡土文化的缺失,人们开始关注村落文化的作用,从而推动了对于村落环境的研究。我国第一部研究乡土建筑的著作《楠溪江中游古村落》是由著名建筑学家陈志华先生所写,他非常重视乡土建筑与乡土文化的研究,在书中主要介绍了中国民间传统的地域文化,复苏久远的历史村落建筑环境,向大众传播中华本土文化的精髓。在 2010 年出版的《明清广州府的开垦、聚落而居与宗族祠堂的衍变》一书中,作者冯江副教授以传统建筑史学的方法为基础,结合历史人类学方法,在更广阔的动态历史语境之中对聚落和宗祠展开研究,文中梳理了广州府祠堂发展和演变的历程,阐述了地理环境、社会变迁、聚落格局与宗祠之间的关联,揭示了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和文献对宗祠及村落形态的影响。
须颖在发表的硕士论文《祠堂与居住关系研究》中,分两个方面探讨了中国古代社会中祠堂的主导作用,并结合现代环境设计的方法分析祠堂与传统公共居住空间的密切关系,最后从古村落居住的角度分析现代村落居住空间存在的问题。
从这专著或文献中不难发现,国内现阶段关于宗祠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宗祠建筑单体的建筑形制、演变发展、功能、艺术形式和保护利用方面的研究,对于村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于村落历史文化和整合方面,关于宗祠文化对村落空间格局的影响方面以及对现代村落建设的意义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宗祠文化不仅是人们祭祖尊贤、緬怀先祖的一种精神寄托,作为聚族而居的传统村落的产物,也是教化族人和传递家族观念的一种方式,而宗祠建筑作为这种文化的载体,更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人们可以在此进行祭祀或举办人生重要仪式和活动等。无论是宗祠文化还是作为其载体的宗祠建筑,都是历史馈赠给我们的重要财富,对我们今后的生活及生存发展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近年来我国村落建设迅猛发展,以提高居民生活条件村和改善村落环境为主要目标,因此村落的规划与设计得到了广泛关注,但是目前村落规划的方法和理念还处于起步阶段,并没有一个系统和完整的规划理论来进行指导。因此,本文将以宗祠文化为出发点,以传统村落格局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各地区村落的布局格局进行研究,分析比较宗祠文化在传统村落格局中的作用及影响,归纳总结出传统村落格局是如何划分的,从而为现代美乡村建设提供灵感和启发,希望能够创造出更加理想的现代村落。
1.4 研究内容及界定。
"祠"分两类,一类是指拥有同一血缘关系、家族用来祭祀共同的祖先而建的祠,称为宗祠,或者宗庙、家庙等,另一类是政府或当地居民专门用来祭祀某一个历史人物或者名人而建的祠,如孔庙、屈原祠、关帝等,称为专祠或着名人祠堂。本文所研究的是第一类村落中以血缘宗亲关系为纽带的宗祠及其所衍生出来宗祠文化。
村落格局:顾名思义,就是指村落的平面布局形态和空间立体形态,本文只对宗祠文化影响下村落格局进行研究,不对其影响下的村落景观或者建筑样式等进行研究。
本文的具体研究对象是传统村落格局,从多层面分析宗祠文化与传统村落格局的关系,探讨宗祠文化对传统格局形成的作用。同时,深入挖掘宗祠文化是如何通过规划和建筑手法使村落产生实质上的凝聚力的。
1.5 研究的方法。
首先,是文献资料收集法。文献资料是论文写作重要的资料来源,本人在研究前期对所要研究的课题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对于研究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宗祠、宗祠文化、传统村落、村落的布局形态、民俗民风、村落景观等方面的内容,查阅了历年来相关的著作、学术论文、村落的地理地形图、地方志等方面的基础性资料,通过大量的资料搜集对宗祠文化以及村落规划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根据论文题目的设定,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和内容等进行具体的了解,然后将这些文献资料进行归纳和总结,提取有用的信息,为论文的后续研究工作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其次,是实地考察法。在查阅和收集了大量文献资料后,本人对部分地区的传统村落和现代村落分别进行了考察,在整个考察的过程中,十分注重考察资料的客观性、真实性以及准确性,以求更加真实客观的了解宗祠文化与村落格局的关系。另外还采用摄影、图录、测绘、乡访及文字记录等方式开展资料收集工作,为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6 研究的框架。
【图略】
传统村落的历史建筑既是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 又是乡土地域文化、 民风习俗、 历史典故、 民间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 对其进行活态保护并以此为基础对传统村落进行景观改造具有多重价值. 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大形势下, 研究传统村落景观改造存在的问...
第4章乡村村落格局的现状与宗祠文化应用分析4.1乡村村落格局的现状分析。4.1.1布局混乱。从全国范围来,我国目前各地区的自然村落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经过长期演变自然形成的,没有经过科学、统一的规划设计和布局,规模普遍较小,因此村落的居住区...
第五章中国农村现代化的三种模式农村现代化是一个综合概念,包括农村经济、农村政治、农村文化、农民个人以及农村生活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内容。然而,在所有诸多方面中,农村经济是农村现代化的基础,居于主导地位。自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各项政策也...
摘要宗祠文化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聚族而居的传统村落中占有重要位置,并且从各个方面影响着村落的整体形态和空间格局。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新农村建设的迫切要求,各地村落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人们的生活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生活水...
第二章现代文明是农村发展的未来长期以来,对于历史的研究都是以革命史的范式来论述的。讲述历史总是习以为常的以重大的革命事件,尤其是政治事件为标志,对历史时期的划分也是以王朝变更为起点和终点。然而,革命史的王朝变更叙事的模式有一定的缺陷,它...
第3章宗祠文化对村落格局的影响3.1宗祠与村落布局的关系。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是影响村落格局的两个方面,在社会因素中最主要的是宗族和宗教,而无疑宗族是其中的主导者,自古以来,人们就习惯于追求一种向心内聚状态的居住形式。早在原始社会,如半坡、...
第2章宗祠文化及乡村村落的概念分析2.1宗祠文化的概述。2.1.1宗祠文化的概念。宗祠文化是一种姓氏宗族文化,是传宗接代的标志,是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宗法制度、宗庙制度、宗祠建筑等方面的物质文化。宗祠文化在祭祀祖先、维护封建...
二、农村现代化衡量指标及测度(一)研究成果梳理所谓农村现代化的指标和测度,就是农村现代化之所以称之为现代化所参考的评价准则。对于农村现代化主要衡量指标和测度的研究是当代农村现代化研究中的薄弱环节,成果有限。其中相对突出的学者和其研究成...
1引言农村居民点是农村人口空间分布的载体,其空间分布和格局演变是人类适应区域自然地理条件、经济社会条件等历史发展的综合反映,是乡村聚落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当前,国内学者主要从自然、人文等因素研究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过程及其驱动机制...
第三章中国农村现代化之路的曲折探索一、中国农村现代化的历史概述从当前世界范围来看,现代化已经进入到了二次现代化的变革之中,即开始由工业文明转入知识文明的阶段。然而回到中国农村现代化的实际可以看到,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被迫卷入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