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研究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农村研究论文 >

宗祠文化对村落格局的影响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7-03-22 共7632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3章 宗祠文化对村落格局的影响

  3.1 宗祠与村落布局的关系。

  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是影响村落格局的两个方面,在社会因素中最主要的是宗族和宗教,而无疑宗族是其中的主导者,自古以来,人们就习惯于追求一种向心内聚状态的居住形式。早在原始社会,如半坡、仰韶文化中,人类就形成了一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聚族而居的村落形态,人们之所以会选择这种聚落形态,显然是为了借助血缘亲属的力量来获得整体上的防御优势,以达到更大的生存机率。这种由血缘衍生的村落居住关系,数千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传统村落的居住形态。宗祠作为承载这种血缘宗亲关系的媒介,在其选址上更是非常重要。古籍有云:"君子营建宫室,宗庙为先,诚以祖宗发源之地,支派皆源于兹[1]".因此,一般在进行最初的村落建设和规划时就会优先考虑宗祠建造的位置,选择村落基地范围内风水最好的地方建立宗祠,而民居作为村落中数量最多的建筑,在村落的布局中,与宗祠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宗祠因其地位特殊,在村落的格局中往往会显示出它的支配作用。

  3.1.1 宗祠的选址原则和方法。

  在古代社会中,人们选择居住地、建造房屋或者举行各项活动都必定会讲究风水。

  宗祠作为聚族而居的村落形态中最重要的物质,在选址时必定经过一番仔细的考究,他们认为,只有选择了一个风水宝地,才能使整个宗族兴旺发达。

  所谓风水,就是指在选址时对地理、地貌、生态、水源、气候、光照、等方面的考虑和评判,以及对某些禁忌的概括。在风水学中,有人认为应该注重山川河流的来龙去脉,结合客观的自然环境,讲究自然实际的东西。还有人觉得应该注重阴阳、无形、八卦、十二干支等方面的结合,认为在风水中"气"是最根本的,正所谓"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因此,一个风水好的地方应该具备这样的特点:以山为托,枕山面水。枕山就是指风水上所说的"龙脉",具有聚气的作用,在山的前面要有一片开阔平坦的地,以此作为建设村落或者建筑的基地,人们将之称为"名堂",在明堂的对面还要有一座相对较高的祖山,祖山及祖山分出的支脉对名堂形成了一个包围之势,这样就起到了藏风纳气的作用,再在明堂前辅以河流或水塘,这样使得气可以行至而有止。

  这样的风水学对于宗祠的选址同样有效,宗祠在村落中并不是孤立的存在,他需要与周围的建筑以及村落整体环境相结合,因此宗祠的选址其实与村落的选址是一样的。如果在宗祠建筑的前面设置"明堂"--保留一片开敞的平地,这样不但会使视线开阔,让人具有舒适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更会满足通风和采光的要求,另外,这样开敞的平地还能满足村落中居民的公共活动以及生活之用。祠堂往往还与风水塘或自然水源结合在一起,既有防火、满足人们的生活和交流的作用,还有风水学的作用。

  3.1.2 宗祠于村落的位置。

  等级观念和血系亲疏是宗祠划分村落空间的重要方法,因受到宗族文化的影响,每个宗族都会建立自己的宗祠,来举行宗族里的大小活动。通过仔细分析发现,村落的布局受宗祠所处的位置的影响较大,古籍中记载了:"君子营建宫室,宗庙为先,诚以祖宗发源之地,支派皆源于兹[1]".宗祠位于村落的何处,决定了村落的布局形态。各地的宗祠基本上是分布在这样几种地方:位于村落中心的至高点、位于村落首排位置、位于村落中轴线上,占据村落重要位置、位于村落外围,对村落形成包围之势。无论宗祠处于什么地方,都反映了宗族血缘聚居的特征,以及其对村落布局的影响。

  (1) 位于村落的中心。

  宗族制度盛行,是我国古代村落中重要的特征之一,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自给自足为主要生活形态的传统村落中,宗族成为了村落政权的基层自治组织,而宗祠作为宗族文化的精神载体,且在村落中具有特殊作用,强化其内聚力是它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求,因此,整个村落的平面规划布局通常会以宗祠为中心展开,它的建筑规模也往往会比较宏伟气派,且处于村落的中心,各房支祠或其他民居建筑以宗祠为中心进行建设,而且等级、规模不能超过宗祠的规格,形成了以宗祠为核心向外围发散的村落布局模式。

  在这样以宗祠为中心布局的村落中,宗祠是全村的重心之所在,起到了凝聚宗族的重要作用。这样的布局模式使宗祠对于村落的各个边缘部分形成了同样的控制作用,宗祠所处的特殊位置也给村民进行各项公共活动提供了方便,还会使人产生一种向心性,以至于几乎中国所有古村落都遵循这样一种以宗祠为礼制空间的核心,以其他建筑为围合体的村落布局模式。如江西省吉安县横江镇的唐贤坊村,就是以萧氏宗祠为中心进行布局的,全村村民都姓萧,跟据萧氏宗谱的记载,萧氏宗祠始建于宋朝,在南宋嘉定年间,横江镇滩头村的萧茂爵以"世之贤,莫过于唐"的构思,在滩头村的东面建立了一座牌坊"唐贤坊",表达对唐朝的崇敬,希望儿孙向学尚贤,其后命其子萧登移居此地,后改名为"唐贤坊村",现在还可以看到在该村的的中心位置屹立着一座雄伟气派的萧氏宗祠。

  (2) 位于村落整体建筑的首排。

  因为宗祠建筑的地位较高,一般在建村之初就会首先考虑宗祠的位置,因此,会在村落的入口或者水口的位置首先建立宗祠,伴随半月形或不规则长圆形水塘和长方形晒坪,在晒坪旁边建有宗祠和书室和支祠等附属建筑,宗祠与附属建筑共同形成了村落的首排,村落民居建筑以巷道相隔,横平竖直、整齐化一、如梳子般排列在祠堂建筑之后,形成了以宗祠为首的"梳式布局"形式,宗祠与前面的晒坪和水塘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开阔的空间,村落的后方一般为浅丘或风水林。这种村落布局比较规整,多出现在珠江三角洲的平原地区,宗祠在梳式布局中的位置形式多样且地位突出。同样为梳式布局,有的村落首排只有一座祠堂,且一般位于村落首排建筑偏左的地方,有左祖右社的意思。如广东从化市的麻一村,村中唯一的宗祠仁卿李公祠,就位于村落建筑首排的左边,一入村门即可见到(图 3.4)。有的则位于首排建筑的中间,如从化市的钟楼村,整个村落以欧阳仁山公祠为中轴线,这座公祠占地面积 2500 多平方米,是欧阳载和欧阳枢两兄弟为纪念父亲欧阳仁山而建造的。有的村落首排建筑由多座祠堂构成,一字排开,包括宗祠、公祠、支词等,形成比较恢弘的气势(图 3.5),在宗祠的后方,一排排民居建筑整齐的排列,如"梳齿"一样形成基本平行的道路,继而串联着整个村落的建筑和交通,使村落的交通更加便利和清晰。

  (3)位于村落的中轴线上。

  宗祠以线性的排列方式分布于村落的中轴线上,占据村落的重要位置,并不仅仅只位于前面所提到的首排建筑中的中轴线位置,而是多个祠堂分布于整条中轴线上,把村落分成两个部分。如南社村(图 3.6),村里的一条长形水塘刚好形成了村落的中轴线,在水塘的周围分布着大小祠堂,民居建筑沿着祠堂的后方延伸,这样就形成了数条基本平行的折线型道路,把村落划分成大小不一的团块,连接着村落的中心与外围空间,从而使村落布局呈现出"鱼骨式"布局形式。

  (4) 位于村落的外围。

  宗祠的选址不仅跟村落的发展有关还与当地的地域构造特点有关。首先,村落在规划之初通常会给祠堂留以绝佳的位置,但有些村落在建立之初发展不是很好,财力物力相对薄弱,因此没有余力建立宗祠,等村落发展较为完善、宗族兴旺之后才开始兴建祠堂的,这类宗祠因建造的时间较晚,通常就会位于村落的边缘地带,伴随村落的水口而建,一方面可以形成良好的风水格局,另一方面也有稳固水口,藏风聚气的功用。其次,由于村落所在的地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在水网交织的冲积平原,村落中的宗祠一般会依水而建,分布在村落的外围地带,对村落形成一个包围之势。村落中的道路由村落中心向村外发散,联接外围的各个宗祠。村落的民居建筑则沿着宗祠的后方向村落中心整齐排列。整个村落会形成一种围合式布局,宗祠同时也起到了一种防御和划分村落领域的作用。如高要市的蚬岗村。

  (5) 位于村落的制高点。

  对于空间上立体交叉和层层向上的上的村落来说,将宗祠建立在村落的制高点,也可以形成一种有效的控制作用。在村落的制高点建立宗祠,可以利用其高度上的优势使人们产生一种对宗祠的敬仰之心,也可以使宗祠视域开阔。还有一些村落选择将宗祠建立在村落的制高点是因为让其免遭水患。如沙湾北村,村落中留耕堂位于村落的中部并且占据着村落的制高点。

  3.1.3. 宗祠对民居建筑朝向的作用。

  中国古代社会中非常讲究风水,一切事物的安排都与风水有关,在现代来说,风水并不重要,但是风水并不完全是迷信,它有一定的科学依据,比如它包括气候、日照、地形地貌、水源等方面的知识。在村落中,宗祠作为村落的首要建筑、宗法制度下重要的物质载体,不仅占领全村的风水宝地,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居民住宅,正如古书记载:"君子将营室,宗庙为先",甚至在有些村落的宗族中还有这样不成文的规定:"祠堂周围房屋方向不可与其相背".因此,宗祠周围的民居建筑便会更多的遵循宗祠的轴线方向,与宗祠的朝向取得一致,而在没有宗祠的区域,建筑的朝向多会趋于自由。一方面是因为宗法制度的制约,另一方面是由于宗祠在居民心中的地位崇高,一切活动以宗祠为向导。

  3.1.4 宗祠对民居建筑分布的作用。

  在村落的整体布局中,有些村落的民居建筑形态并不会完全按照宗祠的走向整齐划一的统一布置,其更多的是趋于自由、有机的组合形态。但是在宗祠周围一定范围内,民居建筑却依然会保持以宗祠为中心规整分布,与宗祠形成组团分布于村落各处。同时,受宗祠影响的组团,它的建筑密度会高于他们各自分散在村落各地的建筑密度。这主要是因为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传统村落中,宗族制度对村落中建筑的营建,特别是对宗祠周围的建筑的营造具有一定的规范和控制作用,要求其它建筑尽可能的向宗祠靠拢,形成一个个以宗祠为核心的组团,散布于村落各处,从而影响了村落的整体布局形态。

  3.2 宗祠与村落街巷格局的关系。

  3.2.1 村落街巷的等级关系。

  村落的交通道路一般可分为三个等级:主街、支巷和横巷。宗祠作为村落中最重要的建筑,为了突显其重要地位,宗祠前的道路一般是最宽的,通常设置为主街,并且常常会与广场、水塘结合在一起,使其在空间上得以延伸。这样的设置还因为宗祠所具有的公共性特点,便于宗祠可以容纳更多的居民在其中进行各种交往活动。在主街的一边或两边会有延伸出去的支巷,这些支巷贯穿于整个村落,把居民住宅区划分成不同的组块。同时,之巷也是连接村落的外部空间与住宅区入口的二级道路,因此与主街相比,之巷的宽度相对较窄,一般比较适合步行,形态上也相对比较封闭,因为之巷一般存在于民居建筑的山墙与山墙之间,民居的山墙是不开窗的,这样就会形成一种窄巷深弄的感觉。第三级称为横巷,是前后建筑物或左右建筑物之间的道路。

  3.2.2 村落街巷的形态关系。

  传统村落的形态主要由建筑、街巷和其他对空间具有限制作用的元素组成,他们之间的相互穿插塑造了村落的布局形态。宗祠作为村落的首要建筑物,在村落街巷的结构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影响着村落街巷的分布和形态。

  宗祠建筑周围的街巷形态与普通民居周围的街巷形态有着很大的不同。由于宗祠周围的其他建筑在营建之初,多会尊重宗祠的的轴线方向,并且后建造的房屋也会向之前建造的看齐,因此,宗祠周围街巷的转折部分大多以"L"形为主,街巷的交接处就会呈现出直角的形式。正因为如此,宗祠周围的道路大多会保持连续的线性延伸形式,这样对街道在方向性识别上有很大的指示作用。相反,在没有宗祠的区域,由于受宗祠的影响较小,所以村民在营造住宅时,不会注意住宅建筑的朝向和一致性,会更多地关注自然或风水因素,同时,保证街巷通达性就可以了。于是这样的街巷形态的转角部分大多呈现出钝角或锐角形的"V"字型,这样的"V"字形可以任意的旋转和组合,虽然也有类似宗祠周围的"L"型转角,但大部都是变异后的"L"形,因此,可以说明代表宗族思想文化的宗祠对于街巷的形态影响非常大。宗祠紧密联系着村落的主要街道和巷道,促进了村落的交流,能使整个村落宗族凝聚在一起。从而确定了整个村落交通路网的分布以及村落的布局形态。

  3.2.3 村落街巷的分布与结构关系。

  街巷的走向一般会依照宗祠的位置布置,由于宗祠所在的位置不同,街巷的分布和结构也不同。

  有的宗祠位于村落的中心,街巷就会形成以宗祠为中心向四面散开的模式或者网格式的模式布置。宗祠与村落的道路形成多个连接点,人们通过主街然后到支巷再到横巷最终到达自己的家,同样的,在村落的任意一个位置都能找到便捷的路通往宗祠,形成很高的可达性。

  有的宗祠位于村落建筑的首排,街巷就会形成"丁"字形梳式结构。它以宗祠前面的一条街道为起点,向宗祠的后方延伸,形成一条一条基本平行的支巷,这些支巷与宗祠前面的主街形成在垂直关系,使整个村落形成比较规整道路交通。

  有的宗祠分布于村落的中轴线上,对轴线两侧起控制作用,形成"非"字形鱼骨式结构(图 3.14)。在鱼骨式结构中,村落的主街就是位于宗祠前且贯穿于村落中轴线的道路,在主街的两侧分别延伸出多条支巷,与之相对垂直,这些支巷由于受地形的影响,会出现一定的曲折现象。民居建筑按照支巷的走向在支巷的两侧保持整齐有序的方式进行排列组合,在越靠近中轴线的地方,民居建筑的排列越整齐,越靠近宗祠,受到宗祠文化中宗族制度的影响越大,越往后,受到的影响越小,其排列越趋于自然和分散。在这种街巷结构中,不仅中心明确、交通流线清晰,而且村落整个布局形态又丰富多姿。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在村落中无论宗祠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它周围的街巷呈现出明确的结构形式,形成以宗祠为中心的交通网络。这种形式不但使空间变化丰富,还使宗法制度的礼制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街巷由主街到支巷再到横巷的划分方式,使村落空间层次更加清晰。

  3.3 宗祠与村落景观的关系。

  3.3.1 宗祠的标识性。

  宗祠不仅是村落地域空间的中心、居民的精神中心、提供祭祀和公共活动的场所,而且还因其恢弘的气势、华丽的色彩、精美的装饰成为村落景观的焦点和标志,是村落文化景观中最有特色的景观。祠堂的体量比一般建筑大,造型装饰丰富,从屋顶到基柱都有精美装饰,而且装饰题材也很广,有代表吉祥的龙、凤、狮、鸟等,也有各类花草植物,更有各类戏剧和生活情节的画面,在装饰材料方面有木雕、砖雕和石雕,因此它其他与建筑有很大区别。在宗祠前一般还会设有广场和风水塘,形成一个景观组合,另外,宗祠占据着村落的重要位置,多位于村落中交通便利的地方,宗祠周围的道路网可以到达村落的各个地方,这是在传统村落布局中宗祠所共有的特征,因此也成为了最具标识性的建筑。

  3.3.2 宗祠与村落景观层次。

  人们对村落的景观印象是由一个个单一的景观因素叠加起来的,例如当人们在参观某个村落时,首先进入眼帘的就是村落的外围景观,如山、文塔、门楼、牌坊、古树等,这些景观加强了村落的领域性和识别性,成为划分村落与外界空间的标志,形成了村落的外围景观,也是村落的第一层景观。然后进入村落中的开阔空间,这个空间通常由宗祠、书室、庙宇、晒坪、风水塘等公共区域组合而成,这个空间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同时,也是村落的文化景观中心,这是第二层景观。第三层景观就是居民住宅区,这片区域由居民住宅和水井、支祠、房祠、庭院、更楼等景观共同组成(图 3.15)。这三个景观层次的顺序并不是固定的,这是对与"梳式"布局的村落来说的,那么对于"中心式"布局和"鱼骨式"布局的村落来说,第二层景观与第三层景观是对调的,对于"围合式"布局的村落来说,第一层景观与第三层景观是对调的。

  但是无论景观层次的的顺序怎样变化,文化景观层次始终都是最核心的景观层次。这主要是受宗祠的公共性、文化性以及景观标示性所决定的,文化景观层次因为具有丰富的景观元素,同时,与外围景观和居住区景观形成鲜明的对比,所以更具有审美价值。

  3.4 宗祠文化于村落中的精神作用。

  3.4.1 宗法制度的体现。

  宗法制度是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逐渐演化而来,它产生于商代,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一种文化体现,讲究尊卑有序,具有明显的等级特征。宗法制度对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文化等方面影响非常大,是中国古代社会最重要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度下的宗族关系在中国古代社会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宗法制度的核心内容就是"礼",制约着人们的行为和一切社会关系。中国传统村落以聚族而居的居住形态为主,崇尚宗族文化,是宗法制度的重要载体。

  古代有"礼有五论,莫重于祭"的说法,宗祠作为祭祀的重要场所,以及村落中最重要的公共建筑,从各方面深深影响着村落的形成和发展。

  在空间形态上,村落在建设之初就会首先考虑宗祠的位置,整个村落的规划和布局多以宗祠为中心展开。宗祠因其地位的特殊,统领着村落其他建筑的朝向分布,宗祠还影响着村落街巷的形态和结构,使村落的街巷布置井然有序,在景观层次上,因为宗祠建筑在传统村落中的等级较高,不仅周围的建筑形制和装饰都不能超过其规格,在宗祠前面也尽可能不能有任何遮挡,因此宗祠一般都与广场或者水塘、月沼等相连接,控制着村落景观的层次,成为村落的景观标志性的建筑。在建筑规制上,掌控着其他建筑的规格,使其不得超过宗祠的规格和形制。

  种种现象体现了宗法制度对村落的绝对控制作用。

  3.4.2 归属感的体现。

  所谓归属感,是指个人的感觉被别人或被团体认可与接纳时的一种心理感受,他强调的是一种主观的心理状态,具有社会性。每个人都害怕孤单,总希望成为社会的一员,在社会团体中得到温暖、帮助和友爱。让自己不孤单和寂寞,这是人们对本性所致。在古代氏族社会中,人们的归属感常常表现为对氏族这一社会共同体的强烈依赖性,通过血缘宗亲的关系以及各种宗族活动,获得宗族的认可和爱护,以此形成对宗族的认同感和自己心理的归属感。

  宗祠作为血缘关系的纽带,是祭祀和宗族活动的主要场所,紧紧的把族众联系在一起,强化村落族亲的宗族群体意识,从而使宗族子孙之间和睦相处,友好往来。在祭祀当中,人们的追求的是精神方面的寄托,缅怀先祖,以本溯源,加强了血缘关系,激发族人对宗族这个社会团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祭祀的行为能够使族人自身认祖归宗,从心理上获得在这个家族的存在感,以及宗族的认同感,在思想上融入宗族这个团体。除了祭祀以外,宗祠还具有提供各种活动场所的功能,既是宗族的政治中心,也是宗族的文化和娱乐中心,人们的生活与它息息相关,血缘关系、婚姻关系和朋友关系是人们主要的社会关系,同族成员和亲戚朋友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成为主要的生活互动方式,在宗祠内人们不仅可以举行婚丧夀喜等各种活动,每逢佳节,如春节、清明、冬至、中秋等,都会在宗祠里相聚,这样丰富多彩的宗族活动中,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关爱,满足了人们心理和精神上的需求,促进了宗族的和谐,增强了宗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4.3 伦理上的引导。

  宗祠以血缘为基础,作为宗族的象征,在村落中具有崇高的地位。每个宗族都会有自己的族规或家训,正所谓国有国史,家有家规,它对本族的族人会有一定的震慑作用;其中一些优秀的家训、家规和家礼如立志、勉学、修身养性、待人接物的训诫和爱家、爱族、爱国的思想还可以约束和指导族员的品性和行为,提高人们的文化教养,这不仅对协调社会稳定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还对村落中乡风民情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影响。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农村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