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章 总结
村落格局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研究课题,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更像是一个社会学问题,包含了经济、文化、政治、人文、政策和法规等方方面面的内容。现代经济文化的高速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给乡村带来经济发展和劳动力解放的同时,也给乡村带来很多负面影响,比如大量农田被侵占,人口外流、建筑风格各异,布局混乱等,使大部分村落形态失去自己的特点而变得"千村一面",地方传统文化也逐渐丧失。
传统村落以血缘关系为主要纽带,安土重迁、聚族而居,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推动村落不断发展,宗祠文化便是依托于这种血缘关系而产生,宗祠作为宗祠文化的物质载体,不仅是村落的精神中心,对其周边建筑的朝向、密度甚至村落的整体格局也常常起到决定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宗祠文化的内容以及宗祠的功能和作用,然后重点分析了宗祠文化对村落格局的影响,进而指出目前村落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和宗祠保护的概况,其中以广州花都塱头村为例阐述宗祠文化在村落中的运用,基于以上分析研究,最终得出了基于宗祠文化的美丽乡村村落格局设计方法。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首先,把宗祠宗祠文化放村落的格局中进行研究,而不是仅仅集中在对宗祠建筑的结构、装饰以及传统村落保护方面的研究,深入挖掘了宗祠文化的价值及其对村落文化和人文环境的影响。其次,对现代村落格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类分析,针对现存的各类问题给予了相应的规划建议,恢复村落文化,增加居民对当地村落的认同感。
本文的不足在于:首先,在论文写作时,由于数据资料采集和调研的局限性,使本文在探究宗祠文化对传统村落的影响以及现代村落对宗祠文化的运用情况的问题上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其次,我国乡村的空间形式因受地理地貌、气候、水源等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影响,乡村的自然环境、社会组织、空间格局等是非常复杂的,就算是在同一地域内,也会大有不同,本文所总结出的对现代乡村村落格局的规划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美丽乡村的建设也太理想化,而更详尽、更有针对性的方法以及这些理论的推广和应用还有待后期进一步的研究。最后,由于本人学术理论水平和知识储备的局限,本文的一些观点还显得有些粗糙和主观,还请给予批评和指正,对于已研究的内容,希望能为以后的深入研究作抛砖引玉之用。
参考文献:
著作类:
[1] 徐杨杰。中国家族制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2] 冯尔康。中国宗族社会[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
[3] 吴强华。家谱。重庆[M]:重庆出版社,2006.
[4] 常建华。明代宗族祠庙祭祖礼制及其演变[J].南开学报。2001 Vol.4.
[5] 李文治。论明清时代的宗族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集,1983.
[6] 张小平。聚族而居柏森森[M]:徽州古祠堂。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
[7] 王发志,阎煜。岭南祠堂[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8]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版,1985
[9] 林耀华。义序的宗族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10] 秦燕,胡红安。清代以来的陕北宗族与社会变[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11] 乔家君。中国乡村社区空间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12] 刘沛林。古村落:和谐的人聚空间[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
[13] 赵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5-6
[14] 董卫。宗法制度对徽州传统村落结构及形态的影响[M].南京:东南大学,1986
[15] 彭一刚。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16] 冯淑华。传统村落文化生态空间演化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17] 胡功田,张官妹。永州古村落[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
[18] 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现代化的一项探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19] 王昀传。统聚落结构中的空间概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0] 丁俊清。中国居住文化[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101
[21] 陈志华,李秋香。村落[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2
[22] 霍耀中。流失的村落[M].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
[23] 藤井明[日].聚落探访[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4] 刘沛林。风水一中国人的环境观[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
[25] 周大鸣。当代华南的宗族与社会[M].哈尔滨:黑龙江出版社,2003
[26]扬 盖尔著。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学位论文类:
[1] 左云鹏。祠堂族长族权的形成及其作爪试说[D].历史研宄,1964,1
[2] 张飞。鄂东南家族祠堂研究[D].华屮科技大,3~20,2005
[3] 沈超。徽州祠堂建筑空间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4] 肖湘东。湘西民族建筑布局和空间的研究[D].长沙:中南林学院,2004
[5] 胡振华。文化、权力与宗族空间政治--张谷英村聚落景观形态的社会学研究长沙[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
[6] 巫清华。风水与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研宄[D].湖南师范大学,2011
[7] 陈韶英。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庄规划问题探讨[D].河北师范大学,2007
[8] 薛力。城市化进程中乡村聚落发展探讨-以江苏省为例[D].南京:东南大学,2001
[9] 雷中英。平原地区中心村规划建设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3
[10] 邹志平。安吉中国美丽乡村模式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0
[11] 魏娜。唐诗中的村落[D].内蒙古大学,2011
[12] 程奇。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合肥地区农村自然村落整合研究[D].安徽大学,2010
[13] 焦颖慧。自贡宗族祠堂建筑研究[D].重庆大学,2008.
[14] 罗俊。浙江丘陵地区村落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08.
[15] 黄凤琼。番禺祠堂文化的调查与研究[D].中山大学,2010.
学术期刊类:
[1] 李芳。浅议惠山古祠堂群的保护与更新[J].科技信息,2008.
[2] 陈勇国。内外乡村聚落研究[J],农村生态环境,2010
[3] 张岳望。古村张谷英的风水格局与环境意象[J].中外建筑,2001,1:009
[4] 严云祥。地方传统村落整治规划探析[J].城市规划,2008(12):89-92
[5] 何楠。新农村建设中村庄整治问题探究[J].新农村建设,2008(9) :8-10
[6] 秦庆武。山东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模式及启示[J].信息与经济,2008,9
[7] 业祖润。传统聚落环境空间结构探析[J].建筑学报,2001(12):21-24
[9] 袁显荣。清水江下游宗祠文化探微[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09
[9] 余达忠。祖先祖籍宗祠--古代宗族制度下的文化认同南通大学学报[J].2010
[10] 王朔柏。从血缘群到公民化:共和国时代安徽农村宗族变迁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5,(1):180-193.
[11] 陈伟。微州乡土建筑演变的内在机制与启示[J].规划师,2001,17(5):57-61
[12] 吴承照,肖建莉。古村落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生态策略--以高迁古村落为例[J].城市规划汇刊,2003(4):56-60
[13] 董娟。可持续发展的村镇住宅节地[J].建筑学报,2009(11):86-90
[14] 严云祥。地方传统村落整治规划探析--以江山市大陈村村庄整治规划为例[J].城市规划,2008,32(12):89-92
[15] 王路。村落的未来景象--传统村落的经验与当代聚落规划[J].建筑学报,2000(11):17
[16] 何峰,杨燕,易伟建。历史文化名村旅游开发的分析--以湖南张谷英村为例[J].热带地理,2010,30(5):564-569
[17] 张军英。空心村改造的规划设计探索--以安徽省巢湖地区空心村改造为例[J].建筑学报,1999(11):12-15
[19] 单霁翔。乡土建筑遗产保护理念与方法研究(上)[J].城市规划,2008,32(12):33-39
[19] 诸葛坤亨。诸葛村古村落保护模式[J].中国文化遗产,2007(2):46-50
[20] 郑伯红。区域城市化过程中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空间分异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4(2):54-58
[21] 崔福生。论乡村文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特殊作用[J].农业考古,2006(3):117-119
[22] 安可志。改善村落布局,加快农村向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J].泰安师专学报,1994(3)
[23] 范少言。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演变机制[J].西北大学学报 1994.24(4)295-298
[24] 唐燕。村庄布点规划中的文化反思一以嘉兴凤桥镇村庄布点规划为例[J].规划师,2006,22(4):49-52
[25] 陈丽。南京城市边缘区乡村聚落空间的变动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8,22(5):15-18
[26] 倪才英,许东风,倪旺珍。试论农村居民点的环境优化环境与开发[J].2001,16(1):45-48
[27] 宋小东。吕迪村庄布点规划方法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10(5):65-71
[28] 章建明。王宁县市域村庄布点规划初探[J].规划师,2005(3):23-25
[29] 林文棋。试论新农村建设中的规划创新[J].规划师,2007,(2)
1.4研究依据1.4.1理论依据留守少年犯罪是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失范现象的一种。笔者试图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全面探讨影响农村留守少年犯罪的各种社会关系,找出引起农村留守少年犯罪行为发生的真正社会根源,关注我国针对未成年犯罪大肆立法但是法律作为强...
我国已经完成十二五工作,正在全面进入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这是面向十三五的伟大征程,是新的起点和攻坚之战。去年11月5日,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改善全省农村人居环境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到2020年全省实施6大工程30荐重点任务。今年中央和省...
一、问题的提出。根据国家卫计委发布的《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年)》显示,空巢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一半,其中独居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近10%,与配偶居住的老人仅占41.9%.[1]家庭结构的变化,引发老年人犯罪上升的趋势。据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提供的资料显...
第四章对策与思考:江西农村文化扶贫发展的选择性4.1着眼农村实际,加大文化扶贫力度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我们必须不断研究农村产业的发展路径,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推动农村产业深度融合,不断创新农村产业发展模式,为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添砖加瓦。...
第四章影响家庭关系变迁的直接因素分析4.1影响夫妻关系的因素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和分析后认为,若想研究能够影响夫妻关系的因素,首先需要认定的是婚姻关系是人类社会关系的这种本质属性,并且借鉴社会学理论,将能够影响社会关系的各种因素具体到农村家庭...
在新农村建设中不仅要改善农村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还要进行教育与医疗方面的投资。由此,资本、人力、技术、资源等要素的投入巨大,需要有庞大的建设资金。...
第四章参保人视角下新农合费用控制机制构建参保人视角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控机制实证研究,依托对农村居民的访谈和访谈资料的应用。现实医疗费用控制机制的展现,建立在对安徽省LA市YJ区SG乡20位农村居民深度访谈的基础之上,访谈内容涵盖疾病预...
摘要经济、社会和文化是社会结构的三个基本要素。假如把社会看作是一个巨大的有机体的话,那么政治好比是骨骼,经济如同血肉,文化则是灵魂。这个比喻形象的说明了社会要长远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就是文化。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求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
第四节合作医疗各阶段医疗费控制的一般性特征政府、农民虽然在医疗费用控制上的费控表现和费控力度不同,但是各阶段的医疗费用控制表现出逻辑起点的同一性、政府定位的基础性、模式差异的同源性、费控框架的一致性和农民费控自主的依赖性等一般性特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