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无论是农业生产资源循环利用,还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这些都是非常符合临安农业的实际,适用性很强。这两方面,都具有技术可靠、资源丰富、推广可行的特点。因此,这两类可以作为临安市重点推进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其他模式,因地制宜,适当推行。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首先,从临安农业的实际来看,农业循环经济实施对临安农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发展取得了一定进展,形成了几种成功运用的典型模式。相关理念也深入农业生产者的心里,越来越受到广大农业经营者的信任和欢迎。许多国家的实践已经证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具有优越性,它能够实现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和谐协调[49]。因此,临安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具有必然性和可行性。
其次,通过临安市农业循环经济现状和模式的研究,认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拥有完整产业链、且带动力强的农业循环经济龙头企业,因此还没有形成产业集聚,农业循环经济的优势无法最大发挥。
最后,通过对临安市农业循环经济典型案例的详尽分析,认为临安市要充分利用已具备的优势,把握住进一步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机会,同时还要加大宣传力度,继续相关基础建设投入,构建相应的服务支撑体系,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5.2 建议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全市从管理机制、产业布局、政策扶持、主体培育、服务体系等各个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保障农业循环经济有力有序推进。
(1)规划顶层设计。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深刻认识农业产业的重要性,把农业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不动摇[50]。明确以市场为主导、政府控制红线的基本思想,来设计和制定全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管理制度。坚决以市场的方式来解决发展问题,政府做好公证员、裁判员的角色,维护市场的公平、公正、合理。
(2)加大政策扶持。运用财税、投资、信贷等政策手段,调节和影响农业投资主体的经营行为,建立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激励机制[51]。设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产业基金,加大财政对农业循环经济的投入。尽快研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的节约型农业,支持生产和使用节电、节油农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设备,努力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为争取早日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可先在重点产品、重点区域、重点技术上开展生态补偿试点[52]。努力探索金融系统支持和参与农业循环经济建设的办法,如通过小额贷款、贴息补助、提供保险服务等形式,支持企业或农户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逐步建立政策性循环农业保险制度,成立政府监管下的政策性保险机构,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不断完善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政策支持体系,促进构建政府推动、市场驱动和公众参与相结合的长效机制。
(3)完善服务体系。进一步深化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创新服务方式,整合服务资源,健全多元化农业服务组织体系。建立农业科技人才培训机制和经费保障机制,稳定各级农技推广队伍,为推进循环农业科技进步提供人才保障[53]。开展农资经营、农机作业、病虫防治、动物诊疗、市场信息、产品营销等专业化服务。加强技术培训,加快循环农业新技术推广应用。积极开展农作制度创新,大力推广种养结合、立体混养、粮经轮作、复合配套等种养新模式。开展科技人员继续教育,加强镇村农业技术骨干学历教育和技术培训,组织农技指导员、责任农技员和社会化农技推广人员开展业务培训。深化结对服务,结合农技人员蹲点服务机制,组织农技人员与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结对挂钩,及时有效提供全程技术服务。加强农产品营销服务,搭建多元化农产品促销平台。
(4)培育实施主体。一是扶持农业循环经济龙头企业。制定扶持农业循环经济龙头企业的专项政策,重点帮助龙头企业破解资金和人才两缺难题。鼓励和支持主业突出的农业循环经济龙头企业,完善管理、加快技术改造、扩大规模、争取上市。大力培育一批以循环农产品为原料,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的“亿级”龙头企业。二是成立农业循环经济专业合作组织。积极引导农村技术能手、涉农企业和各类经济组织发挥优势,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民建立紧密型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和农民组织化程度[54]。三是大力发展家庭农场。系统的对家庭农场主进行教育培训,提升当前农场主科学素养和经营管理水平。积极推进农业职业教育,加快储备后备新型职业农民[55]。培养一批善于循环农业种养与服务的家庭农场主。通过引入新型农场主、转化返乡农民、提升传统农民,加快培育一批懂经营、有技术、善管理的职业农民。
(5)优化发展环境。与发达地区相比,临安的农民和农业经营者对农业循环经济缺乏认识。因此,应把宣传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和相关农业生产知识结合起来,在宣传教育中普及农业环境保护、生态农业、农村资源综合利用等知识,如介绍农业废弃物如何处理、宣传沼气综合利用、介绍农家生态系统内物质间的关联等,增强农民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让农民认识到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提高发展循环农业的自觉性。与此同时,通过运用各种媒体宣传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引导社会公众中开展环境保护、进行绿色消费,进行广泛社会宣传,培养全社会参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意识。
(6)发展模式选择要因地制宜。临安农业生产者素有精耕细作的良好传统,在生产实践中创造出不少资源循环利用的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些模式和技术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但由于临安地形特点东平原、西山陵,农业自然资源状况和农业生产力水平差异很大,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应坚持多元化,不能强求一律。各地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当地的资源条件、生产传统、农民的可接受程度等因素,确定自己的发展模式,切忌搞“一刀切”。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2012.11.8.
[2] 《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北京.2015.2.1.
[3] 《临安市循环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2013-2020 年)》.临安.2013.9.
[4] 王立红.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途径[J].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126-127
[5] 宣亚南,欧名豪,曲福田.循环型农业的含义、经济学解读及其政策含义[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2:27-31.
[6] 赵金龙,何玲,王军.谈循环农业的模式及其评价方法[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6):1766-1767.
[7] 李耀.对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考[J].科学管理研究,2009,(6):108-111.
[8] 尹昌斌,周颖.循环农业发展的基本理论及展望[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16(6):1552-1556.
[9] 白金明. 我国循环农业理论与发展模式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
[10] 任勇.中外循环经济的比较[M].. 企业科协 2004(8):7-9
[11] 任正晓.农业循环经济概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14.
[12] 方杰.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J].乡镇经济,2O05(7):33-35.
[13] 刘倩.循环农业发展研究—以河北省为例[D].河北:河北农业大学,2011.第 17 页.
[14] 王莉.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科学管理研究,2006,(2):76-77
[15] 周颖,尹昌斌,刘利花.中国循环农业发展理论与实践[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21(1):48-52.
[16] 崔军.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的现代农业规划理论探讨与案例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1,27(11) :283-288.
[17] 史小红.循环农业及发展模式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6(4):98-102.
[18] 徐卫涛,张俊飚. 循环农业中的农户减量化投入行为分析——基于晋、鲁、鄂三省的化肥投入调查[J].资源科学,2010 年 12 期.
[19] 刘渝,杜江. 国外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及启示[J]. 环境保护,2010.8.
[20] 何龙斌.美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2,(05):19-22.
[21] 方向红.以色列生态循环节约型农业的发展及其对广西的启示[J].吉林农业,2013(1):5-5.
[22] 胡金梅.浅析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J].北京农业,2011(30):37-38.
[23] 唱潇然.日本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及经验分析[J].世界农业,2013,(06):1-3.
[24] 余霜,李光. 国外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4):183-184.
[25] 陶思源.德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及启示[J].世界农业,2013,(6):15-17.
[26] 邱东博,杨晓冬.德国发展循环经济对我国的启示[J].商业经济,2006(08):5-6.
[27] 马江.对循环经济基本原则_减量化原则的思考[J].生产力研究,2010(06):17-18.
[28] 彭世良,吴甫成.有机废弃物在生态农业中的多级利用[J].生态经济,2001(7):66-68.
[29] 吴峰. 英国农业技术创新路径分析[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2009,24(08):10-16.
[30] 韩良,宋涛.典型生态产业园区发展模式及其借鉴[J].地理科学,2006,26(02):237-243.
[31] 赵仁川.典型生态产业园区发展模式及借鉴[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5):101-102.
[32] Pearce, D. W. and Turner , R. K. Economics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the Economy. HarvesterWheat sheaf, Hemel Hempstead,1981.
[33] 潇然.21 世纪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J].青海科技,2015(1):20-22.
[34]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URP 科研组. 发达国家发展循环农业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乡镇企业. 2009(9):86-90.
[35] 《临安市统计年鉴 2014 年本》临安.2015.
[36] 《临安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临安.2011.7.25[37] 李文.安徽省循环农业发展典型案例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16(06):1568-1571.
[38] 王建花.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南平市为例[D].福建:福建农业大学,2013.
[39] Gordon K Douglass. Agricultural sustainability in a changing world order. [D] Boulder, Colo.Westview Press. 2004.
[40] 方杰,曹邦英.基于农业循环经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探讨[J].生态经济,2009,(2):77-79.
[41] 李荣生.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然性及战略意义[J].中国农村科技,2005(12):42-43.
[42] Phillips S. A Regional Perspective on Waste Minimization.[J].Resource, Conservation andRecycling,2007,44(3): 237-244.
[43] 临安市农业局. 2014 年度农业局工作总结. 临安.2014.12.
[44] 临安市农业局. 2013 年度农业局工作总结. 临安.2013.12.
[45] Troyer M E. A Spatial Approach for Analyzing Indicators of Ecological.[J].Ecological Indicator,2009, 2(1): 95-102.
[46] 陈向国.农业部科教司副司长王衍亮谈中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J].节能与环保,2015(12):20-26.
[47] 《临安市省循环经济示范市创建方案(2013-2015 年)》.临安.2014.02.
[48] 岑家兰,王雪芳.发展循环农业模式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J].长江蔬菜,2015(10):72-74.
[49] 李建兰. 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J].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4(06):62-65.
[50] 刘思华. 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若干理论问题再思考[J].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6(5):53-58.
[51] 张俊玲. 浅谈发展循环农业 建设现代农业[J]. 科海故事博览:科技探索,2011.
[52] 王欧,宋洪远. 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探讨[J]. 农业经济问题,2005,06:22-28.
[53] 王永龙,单胜道.浙江循环农业发展评价研究[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28 (6): 80-86.
[54] 《关于引导和促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的意见》(农经发〔2014〕7 号),农业部等,2014年 8 月 27 日.
[5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北京.2015.2.1
致谢
从 2013 年决定在职研究生学习,一直以来秉承为自己学的理念,同时为了完成梦想,一直坚持参加每一门的学习,保证达到学习要求。在这论文阶段,查阅文献、选取案例、起笔动手,都做到亲自亲为,不求多好,但求无愧自己。在这里特别感谢家人的陪伴和支持,特别是 3 岁的宝宝,他也是我不断学习的动力。也非常感谢我的指导老师李兰英副教授,不厌其烦的对我的论文进行辅导,让我能够顺利完成论文。
她严谨的治学态度,让我肃然起敬,宽厚的待人之道,让我心存感激,谨以虔诚之心向李老师表示感谢!还有,校外导师许志华先生,陪着我一同顶酷暑、冒严寒,实地调研试点示范企业,他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我的课题研究提供有益的帮助。
最后,还要感谢那些对农业尤其是农业循环经济有理想、有抱负的朋友们,因为他们的辛勤付出和实践,才让我的论文有了立足的基础。由衷感谢那些有情怀的朋友们!
经济全球化在提高世界各国资源配置效率的同时加剧了竞争,作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的国际化竞争也越演越烈。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其发展水平很大程度影响着一国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中国十分重视农业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农业生...
结论发展农业产业集群既是一种手段,也是一种战略,对于促进河北省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河北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只要合理引导就能推动集群的跨越式发展。本文经过农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运用相关模型,分...
1引言1.1研究背景与意义。近年来,随着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畜牧业产业化在不断发展;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加快发展草牧业,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试点,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立足各地资源优势,大力培育特色农业...
第2章相关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2.1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因为本文所研究的是厦门市休闲农业发展模式,而发展模式更是要站在休闲农业的概念界定之上,在有了休闲农业的概念框架研究,才能谈其发展,有了发展以后才有模式类型的划分研究。因此本文对文献的...
二、农协对日本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一)使农民在农产品经营上取得较高纯收入农产品经营收入是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之一,提高农民在农产品经营上获得的纯收入,可以有效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决定农民在农产品经营上纯收入水平的因素,主要是农民拥有的耕...
推动农村土地流转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是农业现代化、规模化的前提条件。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对解决"三农"问题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意义。...
“人均一亩三分,户均不过十亩”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必须长期面对的现实。从经营规模看,中国农民经济的本质仍然是小农经济,但其实际上已经嵌入高度开放的市场化和社会化体系。小农经济的命运和走向引发了学界的争论,主要表现为两条道路之争:小农经济的资本...
3王府街道办事处山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现实考察3.1王府街道办事处概况图3-1:山东省青州市王府街道办事处的地理位置、结构状况图示山东省青州市地处山东半岛中部,位于鲁中山区和鲁北平原结合地带,面积1569平方公里,人口94.04万,胶济铁路、羊...
前言(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农民合作组织,是指农民作为主要参与者,在农业生产、生活等领域实行互助、合作而结成的经济组织。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存在各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组织,如美国的农民合作社、日本的农业协同组合、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建立农民...
4.贵州有机农业发展模式及案例分析在第3章中,通过SWOT分析,回答了贵州能否适合发展有机农业的问题,即贵州发展有机农业的优势大于劣势,机遇大于挑战,适合发展有机农业。下面需要考虑的是,在拥有这么多资源的条件下,贵州怎么发展有机农业?接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