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 论
发展生态农业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转变粗放型、资源和劳动密集型农业为可持续发展农业的重要途径。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对社会经济稳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生态农业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也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发展生态农业不仅能实现农村、农业的经济效益,还能实现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外部性效益。当前,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农民增收、农业发展也需要新的经济增长点,生态农业是解决生态危机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保障我国现代农业在国际农产品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的重要途径。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如现代生态农业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业发展模式,在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和实现社会、环境效益的同时也为保障粮食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生态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生态效益较低,生态农业制度建设不完善等,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农民主体生态意识不强,我国传统的资源型发展模式的制约,也缺乏相对完善的农业技术研究和推广系统,所以生态农业的体制建设和管理等方面都制约着生态农业的发展。
我国在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要继续强化生态农业发展理念,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努力实现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构建符合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模式和产业化经营模式;加大对生态农业的科技投入力度,强化科技人才培养力度,营造良好的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加速高新农业技术研发和转化能力;在制度上,推进生态农业发展的制度创新工作,完善生态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在立法方面,不断完善生态农业发展的法律体系,确保生态农业的投资保障,最终实现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丁溪。生态农业,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J].学术交流,2010(2):89.
[2]郑军,史建民。我国生态农业研究述评[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7(1):91.
[3]骆世明,陈幸华,严斧。农业生态学[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87.
[4]丁溪。生态农业,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J].学术交流,2010(2):89.
[5]王如松,蒋萌生。从生态农业到生态产业[J].中国农业科技报,2001,3(5):7-12.
[6]刘刚。我国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初探,生态经济[J].2011(10):117.
[7]FRAZIER,S、Ramsar Sites Overview:ASynopsisofthe World's WetlandsofInternationalImportance[J].WetlandsInternational,Wagenin-gen,TheNetherlands,1999,(4)。
[8]SCHERR,S、J、Soil Degradation:AThreat to Developing Country Food Securityby 2020?[R]IFPRI Food,Agriculture and theEnvironmentDiscussionPaper27,InternationalFoodPolicyResearchInstitute,Washington,D、C、2002.
[9]邱建军等。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与生态农业发展[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5(6):42-46.
[10]李凤升。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及措施探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4(9):511.
[11]钱秀丽,京郊农村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5:
[12]金鉴明,金冬霞。中国的生态农业[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9(2):10 一 14
[13]章家恩,骆世明。现阶段中国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时间和理论问题探讨[J]、生态学杂志,2005,24(11):1365-1370.
[14]陈雷。中国的水土保持[J].中国水土保持,2002a(4):4-6.
[15]林娅。坏境哲学概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44-47.
[16]张宪法。对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几点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03,22(4):7-7.
[17]孟繁华。德国生态农业的现状[J].农村天地,2004(1):38-40.
[18]刘春。东北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研究[D].吉林:
[19]徐永祥。德国发展生态农业对我国的启示[J].老区建设,2010(1):58-59.
[20]贾金荣。德国生态农业发展概况与政策[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1):76-78.
[21] 冒 乃 和 , 刘 泼 . 德 国 有 机 农 业 发 展 面 临 的 问 题 与 对 策 [J]. 世 界 农业,2002(10):26-28.
[22]王文灿等。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研究述评,福建农业学报[J],2008(23):205-206.
[23]张燕。对我国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思考[J].农业经济,2011(2):26.
[24]Adams,DaleW、FitehettDelbertA、InfortionFinanceinLowIneomeCountries、Boulder,SanFranciscoandOxford[J].WestviewPress,1992,(17):45-47.
后 记
时光如梭,转眼间我的研究生生活即将结束,回首三年求学道路的点点滴滴,心中颇有感慨,说不尽的只有感激。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林广瑞教授,是林老师对我的栽培和鼓励才有我的成长、成才。从论文的选题、资料收集整理、成稿、修改完善及在读期间多篇学术论文的发表无不凝结着导师的心血。导师不仅学识渊博、治学严谨,而且待人宽厚,为人师表,在传道授业的同时,更为我树立了人生的榜样,令我受益终生,对此我在深感敬意!
其次,我还要感谢孔德威教授和赵惠芳教授对我的栽培,他们不论是在课业指导还是在生活中都给予了我无私的帮助和精心的指导,并对我学位论文的提纲和结构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在此表示深深的感谢!
最后,我还要感谢我的父母和朝夕相处的朋友们,亲情和友爱让我倍感温暖,你们的帮助使我不断进步,在这里向你们表示特别的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