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荨麻疹为临床常见的一种皮肤疾病,是多种因素导致的皮肤、血管、黏膜暂时性炎性充血、血肿,发病时患者皮肤表面会出现风团或者斑块。荨麻疹主要发病原因为饮食、药物、感染、生物因素、物理因素、病理因素等,目前临床主要治疗方法是在寻找病因的前提下,避免诱发因素使用抗组胺类、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非特异性抗过敏等药物进行治疗,虽然预后良好,但是大多数患者由于病因不明、未及时治疗等原因,所以易反复发作。为进一步探讨应用中医络病理论诊治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情况,本研究选取慢性荨麻疹患者202例进行分组治疗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皮肤呈现潮红和风团状斑并容易反复者、伴随休克、发热、恶心和腹痛胸闷、心脏不适的瘙痒者,结合《中医诊断学》可以判定患者患有慢性荨麻疹。
1.2 纳入标准 (1)符合慢性荨麻疹临床诊断标准;(2)入组临床治疗前均未接受过相关治疗;(3)未合并肝肾等重要器官严重疾病。
1.3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慢性荨麻疹患者2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2例与对照组100例。治疗组男65例,女37例;年龄最小者21岁,最大者54岁,平均(36.3±1.2)岁;病程最短者4个月,最长者18个月,平均(7.2±1.1)个月。对照组男64例,女36例,年龄最小者20岁,最大者55岁,平均(35.9±1.2)个月;病程最短者3个月,最长者17个月,平均(7.2±1.2)个月。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4 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 予常规方法治疗,口服开瑞坦(氯雷他定,上海先灵葆雅制药有限公司),1次/d,10 mg/次。
1.4.2 治疗组 应用中医络病理论方法进行治疗,前两周使用常规治疗(同对照组)结合活血通络中药方剂口服,根据患者情况调整剂量。方药组成:藿香12 g,白鲜皮12 g,丹参12 g,黄芪12 g,白术9 g,白芍9 g,防风9 g,水蛭9 g,珍珠母9 g,煅龙牡9 g。以上药物水煎服,200 mL/次,每日早晚各一次。两周后仅口服中药方剂。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个月,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对比。
1.5 观察指标
(1)瘙痒积分(0-3分):0分:无瘙痒;1分:轻度瘙痒,不影响正常生活、工作;2分:中度瘙痒,影响正常生活、工作但可以忍受;3分:重度瘙痒,严重影响到正常生活、工作且不能忍受。(2)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积分(0-3分):0分:0 h;1分:1 h以内;2分:1-12 h;3分:12 h以上。(3)风团数目积分(0-3分):0分:无;1分:少于10个;2分:10-25个;3分:>25个。(4)风团大小积分(0-3分):0分:无;1分:直径小于1.5 cm;2分:直径1.5-2.5 cm;3分:直径>2.5 cm。
1.6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诊断学》拟定。治愈:完全康复,经半年随访未见复发;好转:病情明显好转,经半年随访偶有发作,但发作程度、范围明显减轻;无效:病情未见好转,或者加重。
1.7 统计学方法 将所得数据录入到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0%,治疗组总有效率显着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
2.2 两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瘙痒情况、风团数目、风团大小和发作持续时间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瘙痒情况、风团数目、风团大小和发作持续时间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2】
2.3 不良反应 (1)对照组:嗜睡1例,头晕1例,咳嗽2例,恶心2例,鼻痛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0%;(2)治疗组:恶心1例,皮疹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12,P<0.05)。
3 讨 论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皮肤病,易复发,难以根治,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由气虚引起皮肤血瘀排气不顺、风邪郁络、气血阻滞、卫气失和导致,治宜疏风通络、益气固表、活血祛瘀。在中医理论基础上从病理学角度分析慢性荨麻疹,认为其致病原因为真皮毛细血管扩张,而毛细血管的扩张从中医角度分析可认为是由络中之气不足而导致,慢性荨麻疹的主要临床症状为瘙痒,表明患者所受为风邪,风邪分为外感风邪以及自身产生的风邪;有研究表明,慢性荨麻疹患者自身免疫力提高后,其临床症状可显着改善,该研究结果正印证了风邪也可能为患者自身产生。中医络病理论治疗荨麻疹主要通过疏肝通络、补气补虚、健脾补肾,进而达到治疗瘙痒等表证的目的。
本研究中药方剂中藿香理气化浊;黄芪、白术益气健脾;白芍有敛肝阴之效,兼以珍珠母熄风利肝;白鲜皮、防风疏通外风。此外,鉴于通络观点加入丹参、水蛭,以活血化瘀。
本研究发结果表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1%,对照组为69.0%,治疗组显着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0%,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治疗组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瘙痒、风团数目、风团大小和发作持续时间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应用中医络病理论治疗慢性荨麻疹具有显着临床疗效,可缩短临床体征治愈时间。
参考文献
[1] 王子健,郑为超.基于络病和病络理论指导的血管生成的中医学认识[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2,29(2):11-13
[2] 刘春援,薛小虎,高丹,等《.内经》论络病[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22(1):9-11
[3] 朱文峰.中医诊断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58-162
[4] 吴以岭.中医络病学说与三维立体网络系统[J].中医杂志,2003,44(6):407-409
[5] 赵志宇,刘新,应用中医络病理论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海军医学杂志,2012,33(5):320-322
银屑病属中医学白疕的范畴,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
脂溢性脱发又称早秃、男性型秃发、弥漫性秃发等,也称雄激素源性脱发(Androgeneticalopecia,简称AGA),脂溢性脱发的发生主要与遗传因素和雄激素有关。雄激素是影响毛囊发育的重要因素,雄激素改变与脂溢性脱发的原因有密切系。脂溢性脱发中也有很多患者雄...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自古就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所谓的美,不仅包括可见的外表、形体、容貌之美,更包括人的气质,即精、气、神的综合体现。一方面,在美容学逐渐普及的今天,鉴于西医美容方式的副作用日益明显,很多顾客转向于风险...
斑疹,斑为点大成片,有触目之形,无碍手之质,压之不退色;疹为小而琐碎,形如粟米,突出于皮面,抚之碍手,疹退后常有皮屑脱落。正如清叶香岩在《外感温热论》所云:点大而在皮肤之上者为斑,或云头隐隐,或琐碎小粒者为疹。陆子贤在其著作《六因条辨》中说...
成肇仁教授是全国着名的伤寒学者,在湖北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40余年,现为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湖北省重点学科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带头人.成教授精究方术,博采众长,笔者有幸随诊于旁,受益匪浅,今将成老治疗痤疮的经验整理于下,以飨同道...
《内经》的伟大贡献,不仅在于创建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使中医学从经验医学升华为理论医学,而成为真正的科学,更在于它所确立的治疗法则,指导临床治疗效果良好。笔者长期以来,遵循《内经》的理论和法则,治疗荨麻疹以及血管性水肿,效果甚尽人意,遂...
黄褐斑,古称面尘黧黑斑.是指颜面部出现不规则片状淡褐色或黄褐色斑块,斑块不高于皮肤,但影响美容的一类色素沉着性皮肤病.本病多发于中青年女性,男性亦可见.本病一般无自觉症状,常呈对称分布,日晒后加重,病程较长.祖国医学针对本病在内治法方面,有疏肝、补肾...
中医认为日光性皮炎是由于皮肤腠理不密,外受暑毒,热毒在体内流窜,瘀积在皮毛,气滞血瘀而引起的。耳穴贴压之所以有疗效,是因为耳朵上的很多穴位与脏腑经络有密切联系。通过刺激穴位,疏通经络,调理气血,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祛腐生新,从而达到改善皮...
银屑病又名牛皮癣,中医名白疕,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本病发病率较高、易复发、病程长,尤以侵犯青壮年为多,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精神影响甚大。目前,认为本病是遗传因素与感染、内分泌、药物或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多基因遗传...
中医药美容源远流长,白芷的驻颜美容功效最为人称道。早在秦汉时期,《神农本草经》中就记载白芷长肌肤,润泽颜色,可作面脂;五代的《日华子本草》曰:白芷能止痛生肌,去面疵肤瘢。慈禧太后的着名美容秘方玉容散,白芷就是其主药。白芷,具有特殊芳香,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