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皮肤病学论文 >

红蓝光照射治疗痤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

来源:未知 作者:傻傻地鱼
发布于:2014-12-29 共1742字
论文摘要

  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多见于青少年,它的发病与痤疮丙酸杆菌繁殖增多感染有关。病情重者口服抗生素效果不佳且易产生耐药性,而外用药作用较慢,这给青春期的青少年带来很大的苦恼,严重影响身心健康。我科运用武汉亚格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 LED-IA 型光动力治疗仪是采用LED输出窄谱415nm的窄谱蓝光与633nm的红光结合治疗痤疮,取得较好疗效。下面对红蓝光照射治疗痤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临床评价。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 痤疮分级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采用Pillsbury 分级法,将痤疮分四度:I 度(轻度)黑头粉刺为主散发至多发炎症性皮疹,散发;II 度(中等)I 度加浅在性脓疱,炎症皮疹数目增多,多发布于面部;III 度(重)II 度加深在性炎性皮疹,发生在面、颈及胸背部;IV 级(重度~集簇性)III 加囊肿结节,易形成瘢痕。

  1.1.2 一般资料 按以上筛选原则及痤疮分类选择从 2011 年 6~12 月期间来我院门诊就诊的痤疮患者 118 例,其中轻中度 97 例,重度 21 例,年龄最大 38 岁,最小 12 岁,平均 25 岁,病程 2 个月至 5 年,所有的患者均具有痤疮的典型临床表现,符合痤疮的诊断。排除标准:近半年使用过维 A酸类药物、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光过敏史者需排除。

  1.2 方法 先用洁面乳彻底清洗面部后,再进行热喷以打开毛孔,于无菌操作下用痤疮针将黑头或白头粉刺去除,然后患者及医护人员均需戴上护目镜以保护眼睛不受到光照,治疗时将光板距离面部 5~8 厘米,每次接受 48J/cm 蓝光或 126J/cm 红光的照射,根据皮肤情况只能选择一种光照,不能同时使用,光照后予上冷膜收敛。有脓疱、红色丘疹、结节、囊肿者为炎性期,先予以蓝光治疗,炎性后期或炎性不明显者予以红光治疗。每次照射 20min,每周治疗两次,两次之间至少间隔 2~3d,8 次为一疗程,全部疗程持续 4 周,红蓝光交替治疗,效果显著。

  1.3 疗效判定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以皮损减少率来判断治疗效果。痊愈:皮损全部消退,仅留有色素沉着和瘢痕;显效:皮损减少率为>70%或严重程度减低 II 级以上;有效:皮损减少率为 30%~70%或严重程度减低 I 级以上;无效:皮损减少率为<30%。

  1.4 护理 心理护理:痤疮多见于青少年,且发生于面部,严重者影响面容,患者会产生自卑心理。在治疗前要详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耐心介绍治疗方法及光照原理,使其消除顾虑,积极配合治疗。

  日常护理:做好皮肤的清洁,可选择泡沫型洁面乳,以去除面部油脂;并注意皮肤保湿以保持水油平衡,饮食方面忌食辛辣、高糖、高脂、刺激类油炸食物,多食水果蔬菜,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严禁自己用手挤压,保持面部清洁等。

  2、 结果

  痊愈 84 例(71.1%);显效 22 例(18.6%);有效 10 例(6%);无效 2 例(4.3%),总有效率89%。红蓝光治疗痤疮随治疗次数的增加皮损减少率逐步提高,一个疗程结束接下一个疗程治愈率仍有提高。极少患者出现面部轻微发红,予以冷喷治疗即可缓解,不影响下一次治疗。

  3、 讨论

  痤疮是最常见的皮肤皮脂腺疾病,是由于皮脂分泌旺盛导致皮脂腺导管堵塞,或毛囊角化过度,或痤疮丙酸杆菌增殖,都可导致形成粉刺,且青少年的发病率高达 70%~85%,传统方法主要以抑制皮脂腺分泌和抑菌为主有一定疗效,但效果不佳,而光动力治疗仪是采用 LED 输出窄谱 415nm 的窄谱蓝光与 633nm 的红光结合治疗痤疮,其机制为蓝光能量作用于痤疮丙酸杆菌上,使痤疮丙酸杆菌内源生成的光敏剂被 415nm 的蓝光激活,产生光毒环境从而迅速杀死痤疮丙酸杆菌,蓝光还可以通过影响催促丙酸杆菌的跨膜质子的流入和改变细胞内 PH值,杀灭细菌,导致细菌死亡,将皮肤上的痤疮清除;而红光穿透力强,可促进细胞新陈代谢,刺激胶原蛋白再生,增加组织的修复能力,故红蓝光联合照射治疗痤疮效果更好。且疗程短,无明显副作用。总之,红蓝光治疗痤疮是安全有效的,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是值得推广的。

  参考文献:
  [1] 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936.
  [2] 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935-938.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K].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94.
  [4] 乔丽,赵广.蓝光治疗面部寻常痤疮疗效观察[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7,(3):177-187.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皮肤病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