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 我们的教材也在随时变更, 《思想品德》这门课程尤其讲求与社会同步发展的时效性。2016年起, 人教版的《思想品德》教材已更名为《道德与法治》, 教材的更名带来了教学内容、教学结构以及教育精神内涵的调整, 本文以七年级上册新教材及原教材文本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新旧教材的比较研究, 旨在指导一线教师的教学活动。
关键词:七年级; 思想品德; 教材变更; 比较;
随着社会的发展, 中学生所接触的生活环境已发生较大变化, 学生个体的身心发展水平和认知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因此从2016年起, 将2003版义务教育阶段《思想品德》教材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 教材在理念设计、框架构建到具体内容的编排上做了较大调整, 对于教师来讲, 如何重新梳理知识框架、调整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等都尤为重要。
一、 教材中结构和内容的变更
就目前七年级上册的新教材内容来看, 设计重点在知识、技能与能力的关系上, 与旧教材相比, 采取的内容编排策略是知识、技能引领, 活动穿插, 在学习知识、技能中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以及提高学生面对现实所遇问题的解决能力。新教材中的案例分析、情景探究及活动的呈现方式更新颖、实用, 也与目前学生成长中出现的问题更匹配, 教材内容、结构更加简化, 并与学生的切身成长联系更加紧密。
最新版的《道德与法治》教材构架, 以学生成长的生活逻辑为主线, 将相关学科知识更好地融入学生的生活当中, 旨在提升学生的生活技能和思想道德素养, 帮助七年级学生走向新的学习生活阶段, 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虽然最新版教材与传统教材秉承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 但是最新版的《道德与法治》却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对于旧教材的超越与创新。
(一) 单元内容与引导语的变更
新版教材在单元内容设置上更加紧凑, 将原教材的第一单元《笑迎新生活》调整为《成长的节拍》, 第二单元《认识新自我》调整为《友谊的天空》, 第三单元《过富有情趣的生活》调整为《师长情谊》, 第四单元《过健康、安全的生活》调整为《生命的思考》。这些调整将原教材七上、七下内容进行了整合和重新的编写, 使内容更符合学生该阶段所面对的实际生活。
单元引导语对于整个单元的学习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由于单元设置的调整, 在最新版的《道德与法治》教材当中, 单元引导语也发生很大变化, 主要表现在设问句的应用和本册教材主题的前后呼应上:在一、四单元引导语中明确写明"生命"二字, 以此烘托关于"生命的思考", 通过层层设问的方法, 引导学生们更深层次的思索。二、三单元简单明了, 以学生目前接触最多的人物--朋友、老师和家人为主线, 教学生懂得如何与他人交往及如何处理交往中出现的和即将出现的问题。
(二) 板块构思与安排表现出的变更
教材是一个内容延续的统一整体, 它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 还必须在知识结构的安排上符合逻辑性, 从而最大程度地提升教学成果。新版《道德与法治》教材, 通过"运用你的经验""探究与分享""阅读感悟""方法与技能""相关链接""拓展空间"等板块的衔接与灵活运用, 实现了知识传授与学生经验之间的桥梁作用, 更好地体现了"生活德育"这一教育思想, 使教育的重心从理论走向了实践, 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还能够通过个人经验与感悟的分享, 使教师敏锐地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 从而加深师生之间的交流, 使课堂教学更加和谐。
(三) 场景设置更加生活化
虽然新旧两版教材都注重场景设置的生活化, 但是2016年最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在场景设置时, 更加接近最新社会生活的变化, 比如大胆地将微博、贴吧中的截图作为教材的辅助说明材料, 并加入思辨性问题,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从而鼓励学生"过健康安全、有意义的生活", 相比简单的解释, 这种方法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
二、 内在精神变化及教材编写特色
教材中的问题设计方法和思路发生了变化, 表现出了很多思辨方面的内容, 通过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的结合, 并基于开放、互动的主题结构和问题设计来建构教材, 设计了一系列开放的主题结构, 如"生命的思考"单元中设立了"生命可以永恒吗""感受生命的意义""活出生命的精彩"等主题, 这些主题内容具有很强的开放性, 可以任由学生发散思维, 同时可以形成学生个体特色培养和加强班级互动的双效环境, 在结合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提供给他们联系现实、发散思维、不断构建新的思维体系的机会, 使课本由"现实中的物"转变为头脑中的思想, 从而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 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建构和创造的空间。除此之外, 本册教材一个突出的特点是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七年级上册引用了古文经典, 有助于提升师生传统文化修养, 也激发了广大师生学习古文经典的热情。
三、 结语
教材是教学的载体, 最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课本, 在原有《思想品德》课程的基础上, 加入了更多的新颖性和多样性, 有助于教师深入发掘教材内容和生活实际, 丰富课堂教学, 提升教学成果。教师应该做好教材变更的研究, 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从而紧跟时代步伐, 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王晓丽, 张莉。国外中小学教材评价探析及对我国教材审查工作的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 2015 (10) :30-35.
[2]秦宗飞。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现情感目标的思考[J].中学教学参考, 2016 (10) :68-68.
[3]徐彦。创新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J].新课程·中旬, 2017 (3) :226.
思想品德课是小学阶段最重要的课程。从让学生掌握知识的角度来看,思想品德课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社会的基本要求和规范;从情感教育的角度来看,教师要提升学生的内在品德。为实现这两方面的目的,结合生活,进行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是十分必要的,以下就...
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要任务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培育新人。思想道德素质的主要承担者是思想品德课的教育,自始至终都要贯穿于思想教育。目前,如何在小学思想品德中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学科教学中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现就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与素质教育,...
初中生其实还是一群幼稚可爱的学生,还是偏爱天马行空的想象,乐于接受教师的富于感情和情趣的教学方式。为此,我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倾入不同的方法和情感体验,让学生懂得什么是情绪,并学会适当表达自己的情感。做到从体会到运用,我的做法是:一、以...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我国对小学生进行德育,促使其形成健康人格的一门重要课程,它在小学生小学阶段乃至今后一生的成长过程中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离不开生活,它本就是从生活中来并且服务于生活的,所以思想品德教育需要融入生活化理念。初中课堂的思想品德教育也要紧密结合生活,让学生爱生活,积极生活,并且从生活中提高思想品德修养。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对思...
青少年又处于生理与心理巨变时期, 学习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 可以使其通过学习法律法规, 感受法律的严肃性与权威性....
思想品德课承担着初中生德育教育与德育渗透工作,是初中学生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它对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所以思想品德课的质量影响的学生的学习的质量和品德的形成以及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天津市初中思想品德...
思维与情感结合是实现思想品德课明理-激情-导行任务的客观要求,是思想品德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实践证明,只有让学生独立思考,在合适的氛围中正确地指导学习,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一、引导学生学会质疑质疑是学生学会思考,自主探究的前提。这就...
从目前的思想品德课教学现状来看,一方面,学校、教师以及学生对其重视程度不够,另一方面,学生对其兴趣不足,因此往往导致思想品德课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德育与智育作用。为了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动教学被引入到思想品德课...
又到一季新生入学时, 常言道"万事开头难", 而"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始业教育是培养学生的起点, 肩负着以后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