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语言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普通语言学论文 >

基于认知功能语言学的语音问题研究

来源:未知 作者:chunt
发布于:2016-12-23 共8170字
  摘要

        一、语料库理论概述

  
  语料库语言学不是语言理论,而是语言研究的一种方法,为语言研究提供语言证据。语料库的发展受到语言学理论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的行为主义重经验轻直觉,语料成为经验主义研究语言的唯一证据,促进了语料库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语言学研究从经验主义转向理性主义,语料库的发 展 受 到 了 抑 制,代 表 人 物 乔 姆 斯 基(Chomsky) 强调语言能力,认为语言能力是人类语言知识的来源,而语言使用是语言能力的外在体现,语料仅仅是语言能力外在体现的话语的集合。20世纪80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沉寂多年的语料库得到了空前的发展[1].
  
  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的欧美的认知语言学,强调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思维的隐喻性[2].心智、思维、范畴、概念和推理不是客观世界的镜像反映,也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身体的感知和体验基础上认知加工形成的[3].而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的功能语言学,代表人物Halliday,强调语言是社会现象,语言的基本要素是交际,语言研究与社会、历史和文化语境密切相关。语言行为是人们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4].
  
  总体看来,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多集中在词汇和语法层面,语音涉及的很少,没有受到重视; 功能语言学研究语音多在话语交际层面。认知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具有互补性,认知语言学重视心理因素,强调心理感知; 功能语言学重视语言的社会意义。语料库的量化和统计与认知、功能语言学理论结合拓宽了语音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范围。
  
  二、基于语料库的认知功能语言学理论指导下的语音研究
  
  认知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对人类思维是隐喻的,物质世界是人们对概念系统的隐喻思维实现的,具有共识性。隐喻存在于语言的各个层面,语音层面也不例外。认知语言学的认知隐喻和功能语言学的语法隐喻对探讨语音现象背后的理据做出了贡献。认知隐喻是指不同的概念在不同认知域之间的相似性的投射。语法隐喻认为结构和语言功能之间的转换能产生隐喻效果,把句式分为“一致式”和“非一致式”,两者只是同一意义的不同句式变化,隐喻性不那么突出的句式被称为“一致式”,语法隐喻就是“非一致式”的表现。认知语言学范畴理论认为范畴不是严格划分的,范畴边界具有模糊性,相邻范畴互相重叠交叉。认知范畴是以原型为参照点而不是通过充要条件建立形成的“完型”概念。音位系统具有范畴性和隐喻性。功能语言学的语言的社会功能强调了社会和文化对语言的影响。
  
  1.认知、功能语言学理论指导下的语音研究
  
  (1) 音位的范畴性。一个音位由许多成员组成而构成一个范畴,即音位范畴。范畴中的成员就是音位变体。如音位/t/[5],
  
  ①当重音在节首时,发清音送气齿龈爆破音[th].
  
  ②当重音在节首时,有些发音者发出的重音较重,有摩擦音,发[ts].
  
  ③如果/t /在话语的结尾,发音带有送气和摩擦音,/t/发[t0].
  
  ④当齿龈闭合,突然发出的音[tl],有强调作用,如句尾提问“what?”.
  
  ⑤作为/d /的变体,/t /发[ts1].
  
  ⑥如果/t /在重音节的结尾,齿龈闭合时发喉音[?(t].
  
  ⑦如果/t /在句尾,齿龈闭合,/t /发喉音[?].
  
  ⑧如果/t /在节首非重音节上,后面有元音,那么/t/周围缺少发送气音的环境,而发出擦音/s/.
  
  ⑨如果/t /在两个元音间,后重音/t /可能被省略,如What's the matter[m: ]withyou? 如果在辅音丛中的结尾,/ t /的发音通常省略,如prints[prins].
  
  ⑩发音 部位 的 变 化。当/t /在 齿 音 前面,具有齿音性质,如eighth[eitθ].
  
  ① ~ ⑩属于音位/t /范畴的成员,根据隐喻投射,成员具有不同的音位范畴/t/的属性,成员的范畴特征具有隶属度,隶属度越高,典型性特征越多,①的[th]是音位/t/的典型成员。每一个声音是孤立和静止的,但在语言环境里,语音结合构成词、句子、段落时,语音有时会发生变化,所以,分析每个语音是定性研究,而在语境中的研究是综合性的,要分析语音在变动不息的“语音之流”中的地位,及其与别的音的结合、联系和变化。如③的音[t0]出现在话语的句尾,④的音[tl]在句子中起强调作用,⑨的音是/t/在元音间和辅音间的发音环境不同而发出不同的音。认知语言学的认知推理和功能语言学社会作用的结合,有助于分析具体环境中的语音发音特征。
  
  (2) 音位范畴的层级性。音位范畴具有层级性的特征是认知范畴理论和隐喻映射的体现。如[± sonorant]响音,[± voice]浊音。音位范畴的层级性的特征界限是模糊的,不是二分的。例如:M ost voiced←→least voiced/ r,m,n/ / v,,z / / w,j / / b,d,g / / f,θ,s,h, / / p,t,k // r,m,n /是浊音的最佳最典型的例子,/ p,t,k /是清音的最佳最典型的例子,而浊音爆破音/b,d,g /属于浊音和清音的中间位置。辅音的发音分为浊音和清音,可以从两方面分析: 发音方法和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包括形成阻碍和克服阻碍两种方式。发音部位是发音器官的某个部位受到阻碍。辅音发音的气流从气管进入声门时,引起声带颤动而带音,称为浊音; 当声带不颤动不带音,称为清音。据认知范畴的模糊性可知,/r,m,n /是典型的浊辅音,/ p,t,k /是浊辅音中最不典型成员。以往的语音教学,如/p,t,k /的三个语音视为清音,而根据认知范畴理论,/p,t,k /也具有浊音的性质,只是声带颤动不明显。又如,当发/f /音时,张开嘴,把充满肺部的气体慢慢呼出,上齿与下唇轻轻摩擦,就形成了/f /音。当发/v /音时,喉咙发出类似呻吟的音[],一直持续跟随到发完/f /音为止,就形成了/v /音。从[± voice]浊音范畴可知,发范畴左面的/r,m,n /音时,类似呻吟的音[]的伴随音最重,向右类推,[]的伴随音越来越轻。以往语音发音,仅仅是区分清辅音和浊辅音,并没有区分清辅音和浊辅音的层次和程度。
  
  清音和浊音的区别除了带音和不带音,还有气流强弱的区分: 清音气流比浊音气流强,清音称为强辅音,浊音称为弱辅音。根据认知范畴理论,语音范畴具有模糊性,如上海人和北京人发/b /音的比较,上海人的[b]音是强辅音,而北京人的[b]音是弱辅音,这是由地方口音影响形成的。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语音研究不仅要从认知角度分析语音特点,还要从功能角度考虑语音结构的社会功能和习惯。
  
  (3) 语音的像似性。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理论像似性原则包括语音像似性、距离像似性、顺序像似性、时间像似性。语音像似性是指语音与所指物之间有自然像似关系,即拟声。拟声包括直接拟声和间接拟声。
  
  ①直接拟声。单词发音隐喻映射模拟自然界的声音。例如:quack( 鸭叫声)、knock( 敲打声)、splat( 啪嗒声)、splash( 泼水声)、bang( 重击、巨响 )、cuckoo( 布谷鸟叫声 )、miaow( 猫的叫声)。
  
  英汉语言的翻译也有借助单词发音的隐喻映射模拟。例如:“暖被儿”奖是“Nobel”奖的谐音。“茶包”是“trouble”的谐音,表示麻烦。“粉丝”是“fans”的谐音,“fan”的原义是崇拜者,而“粉丝”原指一种食物,“粉丝”的汉语发音与英语“fans”的发音相似,所以,英语“fans”的意思隐喻映射到汉语“粉丝”.粉丝(fans) 又隐喻映射产生许多词,如“凉粉”是张靓颖的追星族,取自“靓”的发音和“粉丝”发音的结合。
  
  语音拟声受到了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影响,如中国人认为布谷鸟的叫声与“布谷”的汉字发音近似,而英语中用“cuckoo”.不了解中国超女,就不理解张靓颖的追星族“凉粉”的含义。所以,语音拟声不仅是语音与自然界事物的声音的隐喻映射,同时也受到了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影响。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普通语言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