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图书档案学论文 > 档案管理论文 >

当前疾控档案管理中遇到的难题和优化意见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06-13 共3309字
论文摘要

  一、疾控档案管理的特点

  (一)疾控档案管理内容多、范围广的特点

  疾控是我国从建国以来就一直坚持建设的事业之一,特别在对各类传染病的监测和控制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疾控包括卫生检验检测、预防技术咨询与服务、疾病预防控制、流行病防治、结核病防治、免疫规划、食品卫生、消杀灭、环境卫生等内容,涉及的面非常广,且内容都非常复杂,因此形成的疾控档案也具有多元性和综合性。

  (二)疾控档案具有形成周期长的特点

  由于疾控包括卫生监测和疾病控制两大部分,担负着各种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等各种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因此这类工作必然受到自然规律的影响,一年四季各地区都有其特定的工作内容,如春季南方气温变化较大,雨水较多,流感、传染性皮肤病就容易发生,夏季气温升高,空气闷热就容易引发蚊虫叮咬、寄生虫等,在这些工作过程中,各个季节的变化会形成一定的周期特点,而研究形成的周期也因此比较长,一般大的课题都在5年左右,而较长的,如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的课题已长达12年,目前仍在研究和探索中。

  (三)疾控档案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

  像地方病的发生,是有区域性的。如癌症村等受当地环境、气候的影响非常明显,由于发现的区域不同,形成的疾控档案也各不相同,有明显的地域特点。

  二、当前疾控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疾控档案作为原始材料记录了在疾控过程中的历史面貌,也是国家档案管理重要财富的一部分,目前由于各级疾控机构对档案工作的认识不一,管理不科学,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档案管理格局混乱、机构不健全

  各级防疫机构管理机制不健全,由于档案特点平时不起眼,有些机构没有把档案统一的习惯,各科室对工作中形成的档案单独进行管理,由于没有统一的管理标谁,档案分散在各科室或者个人手中,各科室根据自已主观的理解和实践进行管理。由于档案的经济效益往往不能直接在社会上反映出来,使得许多应纳入管理范围的材料没有存档,造成平时我们防疫工作中形成的大量珍贵的资料丢失。另外,一旦单位内人事变动或部门重组、解散,这些珍贵的信息材料就有可能丢失或毁坏,造成严重的信息资源浪费,对今后查看历史档案带来诸多不便。

  (二)档案意识不强、档案利用率低

  一套完整的档案资料,不仅对历史防疫经验的借鉴和未来防疫工作的研究有很大的参考作用,而且对整个疾控工作学术科研和涉及到疾控执法标谁都是重要的参考依据。而在当前的疾控工作中,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谁支持,档案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大多存在着重经营、轻档案的意识,也由于这种思想的影响,没有认识到日常工作中档案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各类档案分界不清,认为存档只是例行公事,可有可无,对形成的档案是否符合今后需求都不做考虑,档案工作者普遍存在知识面窄、知识老化等,尤其是部分领导干部对档案管理意识不强,导致档案研究、利用率较低。

  (三)档案管理工作硬件建设不完善

  根本谈不上专业的档案库房,也正是由于这种分开管理,对档案的存档和保护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近年来,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得到广泛应用,而运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管理疾控档案的却较少,大部分的疾控档案工作仍依靠人工收集、检索,储存信息量小,不利于档案的利用和开发。

  三、信息化环境下的疾控档案管理工作研究

  由于全球信息化高速发展,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档案信息化将成为未来趋势。疾控档案作为重要的信息资源,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加强重视对档案的收集、整理以及研究,为疾控工作提供快速、精谁的档案信息,要充分发挥档案这一重要历史资料的参考、凭证与宣传作用,以确定档案在疾控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对于在信息环境下如何做好疾控档案管理,笔者提以下几点意见供其他疾控档案管理人员参考:

  (一)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工作网络机制

  疾控站档案管理,也是一项科学管理,在疾控系统还是新的技术工程,亚需建立和完善管理长效机制。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提倡全员参与,先收集、整理各科室建议与意见,在档案管理总要求的指引下,设计出档案管理的规划,具体制定档案管理的各项制度,让疾控档案管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由于疾控档案的特殊性,针对业务过程中形成的档案材料无须进行繁琐的纸质登记整理,甚至无须进入库区,可通过网络可以实时上传至网络服务器中。应用各种方法进行科学管理,使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紧密相联,形成一个系统化的整体。
  档案格式即可以保存纯文字性信息,还可以以多媒体的影音形式于一体存档,即可供日常查阅管理,也可供其他地区或国家借鉴,不但档案的完整性得到有效保证,而且因信息共享,可以查询档案室以外地区或国家的档案信息,打破传统档案管理的地域限制,对一些病因的学术研究和突破都有很好的推进作用。档案让我们了解以往的情况,研究疾控工作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批判地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总结与吸取经验教训,继续新的研究创造所必须参考的宝贵材料。各项疾控档案利用规章制度的条文即要应非常严谨,同时更要便于执行,要不断在实践中认真加以总结,不断充实和完善。

  (二)提高档案标谁化、规范化水平

  目前虽然有些机构也试图通过信息化系统来管理疾控档案,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档案管理标谁和规范,各种资料存档杂乱无序,没有统一平台,甚至很多只是基于办公文档工具处理,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水平,这些都严重影响档案保存的质量。要明确奖罚条例,对“失误”、“失职”责任人建立追究制度。由于疾控档案管理范围广,首先要对其管理内容进行分类,例如:环境卫生包括公共场所、水、大气等,免疫规划包括生物制品、呼吸道病、消化道病等疾病,食品卫生包括饮食、加工、副食等。而目前最主要的原因不是硬件设施的缺乏,而是没有制定统一的档案保存标谁和规范,因此系统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水平,要做好疾控档案管理工作,在硬件条件满足的前提下,必须要真正建立健全统一的档案管理标谁,并真正实施才能达成。
  搞好疾控档案的管理对保障疾控工作正常运行,对保障疾控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极为重要。在建立统一的档案管理标谁后,可适当组织疾控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加强全员对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要让每一位档案管理人员都清楚他们肩上担负着重任,防疫档案随时发挥着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逐步使档案管理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道路。

  (三)有重点地做好数据库建设

  数据库的作用是依托信息技术对数据进行科学的管理,以实现用户对庞大信息的快速的增加、删除、修改、查询的要求。例如我中国医药在治疗传染性疾病方面积累了较多的经验,但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以及生存环境的变化,新的传染病病原微生物存在变异,而在与传染病斗争的漫长岁月里,生成的大量文献资料,如果通过人工去检索、整理,将花费许多时间,可能影响到病人治疗时间。将这一类信息整编之后存于数据库中,不仅可以实现快速查找,而且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各地区疾控工作人员都可以在终端实时检索,寻找有价值信息。做好数据库信息管理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这是多个学科的应用,从人员配置上不仅需要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管理,还需要信息技术人员一起相互配合管理,通过有效资源配置,将“死”的文件材料变为疾控实际工作的动力,积极发挥档案在卫生防病工作中的作用和效益,建立“活库”,可随时拓展业务接入,使自动化效率大大提高。
  结束语:在信息环境下要做好疾控档案管理工作,首先要正确认识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同时也要加强培训,作为21世纪新一代的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熟悉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同时要能通过现有的信息技术、数据对档案信息进行深层次研究和开发,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进一步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完善专业知识结构,以适应档案工作发展的要求,真正实现高效的档案信息化下的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彭杰辉.谈疾控机构体制改革后的档案管理【J】.企业家天地,2011,4.
  [2]田永丽、李秀兰.谈疾控档案的开发利用【J】.黑龙江档案,2010,4.
  [3]王丹.浅析信息化环境下如何做好电子档案的建设和管理工作【J】.办公室业务,2012,5.
  [4]魏淑艳.加强疾控档案管理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黑河学刊,2007,5.
  [5]曹丽.谈实施疾控档案综合管理的重要性[J].山西档案,2011,12.
  [6]赵玉东.信息化条件下的疾控档案管理工作研究【J】.中国信息界,2010,9.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档案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