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企业管理论文 >

科技人才支撑力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来源:未知 作者:傻傻地鱼
发布于:2017-03-01 共2862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立论依据。

  1.1.1 选题背景。

  1.1.1.1 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效果不佳长期以来,资源型地区以其低投入、高资源产出极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高速发展,支持了现代化建设,但由于高污染、高消耗以及资源衰竭而导致其面临一系列的危机与矛盾。以资源型地区的典型代表山西为例,经济新常态和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以煤炭为主的传统行业产能严重过剩,能源市场低迷,经济发展停滞,为推动山西省转型发展,2010 年 12 月,国务院批准山西省设立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下简称综改区),在此之后山西省政府制定并实施了综改转型的详细方案。

  综改期下山西省的经济数据显示,2015 年底山西省非煤产业投资占比达 80.2%,较三年前提高了 12.8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占比达 5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比重达 47.8%,从产业投资结构上看,资源型经济转型有了一定成效。然而,2015 年山西省 GDP 增速位列全国倒数第二,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和企业效益出现大幅度滑坡。

  此外,采煤沉陷区问题加大,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城乡差距不断拉大,社会事业发展滞后,资源型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深化。

  1.1.1.2 规避"资源诅咒"必须将科技人才上升到战略高度资源型地区的产业结构属于资源型、粗放型的传统初级产业结构,经济发展高度依赖资源开采和投资拉动,技术水平落后,企业效益低下。经济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增长由资源、要素和投资驱动转向技术和创新驱动。资源型地区的资源禀赋优势不再,容易染上发展经济学上的"资源诅咒"病,进入资源经济衰退期后,资源的丰裕反而会拖累区域经济的发展。

  面对资源型经济发展的诸多问题,笼统地提倡高科技或知识经济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科技人才是一种特殊的经济要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资源型地区要破除"资源诅咒",必须将科技人才政策上升到战略高度,以成熟的资源型产业体系吸引大量科技人才聚集,实现资源型经济的转型发展。

  1.1.1.3 科学评估科技人才支撑效果以优化地区转型发展模式如今正值"前期政策消化期、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三期叠加,科技人才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有一定的积极的作用,但对资源型地区而言,仍处于以重化工产业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此,适时对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评估科技人才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的支撑效果,以期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优化资源型地区的转型发展模式。

  1.1.2 立论依据。

  1.1.2.1 经济转型之路是国家对资源型地区的顶层战略设计2013 年国务院推出《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 年)》,在资源型地区开展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旨在加快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对资源型地区进行全面规划,是国家的顶层战略设计,目的在于破解资源型地区的"资源诅咒",解决资源型地区面临的产业结构单一、生态环境破坏、民生问题加大等突出矛盾,实现区域经济协同健康发展,对促进全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1.2.2 科技人才是国家的战略性资源2008 年 12 月,中央实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千人计划",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用 5 到 10 年时间,在国家重点创新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中央企业和金融机构、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的各类园区等,有重点的引进并支持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新创业,为国家经济发展助力。

  从 2009 年开始,山西省政府制定并实施了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百人计划",设立人才引进专项资金,并着力建设 25 个省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以服务区域经济转型。截至 2015 年 6 月底,经过 6 年七批次,山西省共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 356人,所办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 4.04 亿元,上交税收达 5749 万元,成为山西省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推手[1].

  1.1.2.3 新常态经济和供给侧改革需要更好的科技人才支撑新常态经济的特征表现为: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大,剩余劳动力趋于减少,经济发展由要素规模转向技术驱动、创新驱动和人才驱动,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尤其是人力资本的增长对经济的助力颇为明显。因此,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动力越来越依赖于区域人力资本的存量和质量。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传统行业产能严重过剩,能源市场持续低迷。资源型地区要实现转型发展,必须转换发展动力,淘汰落后的资源型产业,培育新兴高技术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将科技人才视为获取竞争优势的首要资源,其有效推进对资源型地区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本文的研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根据经济新常态下对经济发展的要求,提出资源型经济转型的路径和目标,在把握科技人才效用的基础上,分析科技人才与资源型经济转型之间的内在作用机理,并由此构建资源型地区科技人才对经济转型的支撑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资源型经济转型期下山西省科技人才的支撑效用做出评价,最后分析评价结果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为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和可借鉴的实践指导。

  1.2.2 研究意义。

  1.2.2.1 理论意义。

  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立足资源型经济转型期,运用熵理论和耗散结构,对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的目标和路径进行分析,深入剖析了资源型地区转型中的熵增、熵减机理及其控制和调适过程;得出科技人才的负熵效应对资源型经济转型耗散结构的支撑主要体现在,对资源型产业、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支撑三个方面;并指出科技人才支撑作为关键性负熵,将有助于资源型地区远离平衡态,形成经济社会有序发展的耗散结构。

  (2)通过剖析我国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特色,结合经济新常态和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新特点,构建资源型地区科技人才对经济转型的支撑力评价体系,并以典型的资源型地区山西省为例,检验科技人才对资源型经济转型支撑的实际效果,为我国资源型地区实施科技人才战略支撑提供科学的评价方法、可操作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可借鉴的实例指导。

  1.2.2.2 实践意义。

  本文研究的实践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科技人才对促进区域经济转型有一定的支撑作用。然而,由于缺乏对科技人才支撑力的评估,人才政策的预期目标、实施效果及其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贡献度如何都不得而知,这也可能导致区域人才政策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降低区域科技人才开发和利用效益,从而影响区域经济的转型发展。因此,对资源型地区科技人才支撑力进行研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将为改进资源型地区科技人才管理工作,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决策依据。

  (2)提出的科技人才支撑力提升对策对于我国资源型地区科技人才管理工作具有针对性的借鉴价值。以实证研究结果为出发点,对山西省科技人才对经济转型的支撑效用进行分析,借鉴国外资源型地区先进的科技人才管理经验,结合当前经济新常态时期的特点,从推进科技人才的供给侧改革、打造科技人才与企业的技术对接平台和提升科技人才的外部环境保障三个方面,提出提升资源型地区科技人才支撑力的对策建议。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企业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