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人生哲学论文 >

改革开放后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发展变化(2)

来源:学术堂 作者:原来是喵
发布于:2016-10-26 共6511字
  三、多样分化与整合的时代里,大学生在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整合中追求人生价值,忽视精神价值的追求与人生价值、意义的提升的问题凸显。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文化领域呈现出主导性与多样化和谐发展,交汇、交流与交锋并存,文化领域不断拓展和功能不断发展等基本特征。”[11]在文化多样分化与整合的格局中,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个人需要与社会要求相整合,在此基础上强调与追求自我价值,具有较强的功利性、多样化和自我性。首先,在人生价值评价标准方面,大学生在整合个人与社会要求的基础上遵循个人的价值评价标准。关注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结合的价值取向被大学生普遍认可。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在处理个人与集体关系上,也越来越倾向于互惠互利的双向互动关系”,但“更多地倾向个人发展,以个人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12];“90后大学生价值选择务实多样,他们认同社会主流价值要求,选择其中与自身相关性较高的内容与自身的价值追求相整合,在此基础上追求自我价值,实现个体的发展。质言之,其价值标准就是个人需要与社会要求的双重标准的整合与兼顾”[13].在社会价值标准与个人价值标准整合的过程中,不同的学生整合的程度不同,就会出现人生价值“双重标准”、多重标准和多样化、不稳定的特点。其次,在人生价值手段方面,大学生崇尚“自我”权衡和自己决定,强调依靠“个人能力和自我奋斗”实现人生价值,表现出手段日趋多样化,个性色彩明显,自主性较强的特点。再次,在人生价值目标方面,注重短期规划,致力践行于实在的、与切身利益相关的具体目标,以利于自己实惠的标准来取舍人生目标,体现较强的功利性。
  
  由此看来,21世纪以来,大学生人生价值观中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矛盾在诉求整合中得到了缓解,而多样性、功利性倾向仍为鲜明特点,同时,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开始凸显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的失衡,“精神”匮乏的问题。虽然物质价值并不是大学生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但其对人的需要满足的基础性、优先性,以及作为衡量人的价值的直接性,使它成为大学生重视的人生价值的主要内容。大学生注重自身利益的得失,注重从具体的、短期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不太在意远大的人生价值目标,理想缺失,这已经成为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的基本走向。长期的关注物质价值,注重功利的思维带来的负面影响是精神价值的忽视,缺少人生意义的体验和提升。《中国青年报》在刊登大三学生杜克海的来信《为什么我的大学越上越迷茫》中写道:“他曾经是社会活动的积极分子,但忙忙碌碌之后又觉得失去了自我;他不愿意被动地为了就业去加入考证大军,但又常常担心将来找不到工作;他想按自己的意愿简单生活,可又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找不到奋斗目标。我们认为,这种焦虑和迷茫并不是这名同学独有的状态,而是有一定的共性”.[14]调查也表明,有57.9%的受调查的大学生“不满足于无聊的生活和现状,又不知道该做点什么”.[15]这些困惑都是大学生精神价值追求与人生意义体验缺失的表现。
  
  虽然,这一时代的大学生业已对个人的社会价值越来越关注,力求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兼顾与结合,但仍没有达到集体主义以社会价值取向作为主导的要求,更多的是将社会价值作为自我价值实现的保障,甚至只是一种手段。调查表明,“在人生价值目标上……多数学生同时选择奉献社会、个人的事业有成和名利双收,但问题一旦深入到当他人、集体、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利益无法同时兼顾时,可以发现能够坚定地选择前者的学生并不很多”.[16]由此,大学生追求社会价值的实现的意义仅仅停留在个人层面,难以超越个人利益狭隘瓶颈,提升人生价值与人生意义的境界。人生价值与意义的忽视,以及由此造成的精神世界的迷茫与失落是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存在的突出问题。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的大学生人生价值观从80年代的感性与理想化到90年代的理性与务实化,再到21世纪以来的多元与整合,表现出鲜明的功利性、多样性和个性化,明显地存在着人生价值与人生意义忽视、迷茫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演变表明:
  
  第一,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变化发展与社会文化多元化的进程具有一致性,体现鲜明的时代性。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引导应当重视社会文化的建设,积极发挥“以文化人”、文化育人的作用。
  
  第二,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始终是以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以探寻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矛盾的处理为主线变化发展的。应当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与大学生自身价值追求的结合,促进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辩证统一发展。
  
  第三,当代大学生在物质生活相对富足、强调物质财富创造与奉献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忽视精神价值在人生价值与意义中的作用,出现精神世界的迷茫是突出问题。需要重点关注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加强大学生精神世界的教育引导,促进大学生精神的健康成长。
  
  总之,“杜克海不会是第二个潘晓”,但他的现象告诉我们:当代的大学生“可以路‘茫',但别’心‘茫”[17].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应当得到有效的教育引导,以使大学生过有价值、有意义的大学生活。
  
  参考文献:
  [1][14]杜克海。一名大三学生致信本报:为什么我的大学越上越迷茫[N].中国青年报,2012年1月7日第3版。
  [2]高瑞泉。激情与土壤---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背景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3):1~6.
  [3][5]陈科文。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调查[J].青年研究,1985(04):20~29.
  [4][8]苏颂兴,胡振平。分化与整合: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39~42,51.
  [6]王岳川。中国镜像:90年代文化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216.
  [7][12]余双好。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及健全措施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46~47,233.
  [9]沈壮海。九十年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分析[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5(04):8~13.
  [10]张进辅。我国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特点的调查研究 [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02):26~30,44.
  [11]郑永廷,罗姗。中国精神生活发展与规律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2:170.
  [13]万美容,胡咚,叶雷,曾兰。湖北省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实证分析报告[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0):15~18.
  [15]万美容,胡咚,曾兰。论影响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1):20~24.
  [16]周海燕。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调研与对策研究[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01):36~39.
  [17]王选辉。可以路“茫”,但别“心”茫[N].中国青年报,2012年02月03日第03版。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价值观论文人生价值观论文
返回:人生哲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