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赏识教育在中职《就业指导》课中的应用措施
(一)提高教师的洞察力,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赏识措施
一个成功的教师必须拥有一双善于捕捉学生特点的眼睛,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比如有的学生虽然学习基础较差,但口才、组织能力却很不错;有的学生虽然学习成绩很好,但综合素质较差等。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教师应该提高洞察力,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赏识措施。以下是针对几种常见类型学生的具体赏识:
1.针对特长学生的赏识
特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有很多优点。他们更容易引起老师的注意,同学们的拥戴等等。但他们也经常有一些缺点,如我行我素的个性,比别人强的优越感,骄傲自大等等。他们有自己特长的一面,但也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改进,因此,如果我们只看到他们的特长,而看不到他们的缺点,不及时进行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可能就会延续下去。因此,对于特长学生,我要进行一分为二的看待。首先是看到他们的优点,在认识优点的基础上了解他们的不足之处。从而弘扬优点,改正缺点,让他们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发现学生的特长。其一,让学生毛遂自荐;其二,组织多种活动,给学生展示自己的平台;其三,同学及家长的推荐;其四,教师的细心观察等等。有优点固然可贵,但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所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优点的同时,提醒他们反省自身的不足之处。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让他们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鼓励他们每日进行省察,与同学及老师多沟通,正视自己的不足,并给自己设立一个完善计划等等。从而发挥优点,完善缺点。对于特长生的赏识,还要注意的两点是:首先要营造适宜的环境任用他们,让他们尽情发挥出自己的特长,并在这个过程中给予细心的指导和耐心的培养。同时要注意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让他们更清楚的认识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其次是给他们自由,让他们尽情地发挥特长。这样有利于他们的个人潜力的进一步发挥。
2. 针对自卑学生的赏识
造成学生自卑的原因是很多的,但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学生因为在某一方面稍有欠缺,便认为自己整体都不好。其实,他们并不是样样不行,很多情况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悲观。因此,教师应该了解学生问题的症结所在。对于不同原因造成的自卑,我们要采取不同的赏识方法。例如信号班的陈爽同学上什么课都趴桌子。课下我们几个老师在交流时也都觉得这个孩子有点奇怪。后来,有一天,我把她叫到了我的办公室,问她为什么啥课都不学,她说学了也学不会。我说那可不是那么回事。以我教的《就业指导》课程为例,当她听见我说“如果你能把自己的简历设计得很好,我就肯定给你及格。如果你设计一个比较完整的职业规划,我就给你打优”时,她的眼睛突然泛起了光芒,并说“真的,我这个学期基本上每门课都是不及格的”我肯定的回答了他。结果在第五天时,该同学就给我拿来了自己亲手设计的简历和职业规划。我仔细一看,这份简历与职业规划做得还挺有可行性的。而且这名同学也不是像以前老师印象中每天什么事都不想的样子,人家还是挺有想法的。原来这个学生特别喜欢舞蹈,但家里人因为都是铁路系统的,为了让孩子将来能有个工作,就让她来铁路院校读书,但孩子老是觉得自己不具有学习的天赋,因为以前在初中时考试总是不及格,所以对学习充满恐惧感和自卑感,其实孩子还是很聪明的。通过与她聊天及观察她交的“作业”,使我认识到,这名同学不是笨,也不是不想学,而是缺少对学习的信心。为了鼓励他学习,我首先履行了我的诺言。同时,我和她的英语老师沟通了一下,如果她把近几个单元学过的的单词背会,并能念出两篇英语课文,英语老师也给她及格。结果她真的做到了。这两门课程的顺利通过,使她对学习开始充满了信心。
其实对于自卑的学生,一方面我们要找到突破口,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他们一点成绩,当他们尝到甜头后,自然而然就更加自信了。另一方面,让学生看到成功的可能与希望,只有看到希望,他们才会付诸行动。
3.针对贫困学生的赏识
中专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农村,这些孩子背井离乡,突然来到了大城市,对城市充满好奇的同时,与周围穿着时髦、出手阔气的城市同学相比,容易产生自卑感或落差感。城轨 1201 班章强同学是一个很帅气的小伙子,但就是有一个缺点,不爱与同学交流。班里的同学也说他有点怪。后来经过了解得知,章强是一个来自东北农村的孩子,从小就没了父亲,母亲身体不好,而且章强还有一个姐姐在读大学。他与姐姐的学费都是从别人家借的。为了节省在学校的开支,章强很少去食堂吃饭,开学初经常吃自己从家里带来的干粮,后来干粮吃完了就开始吃方便面了。平时的衣着打扮也很“落伍”.为了避免同学笑话,他很少与同学一起吃饭或出入。了解到章强的情况,我决定帮助他。首先,和学校争取到了减免学费和助学金的政策,使他在经济上有了一定的缓解,其次,通过关系还给章强找到了一个勤工助学的活。章强通过勤工助学,一方面在生活上得到了改善,另一方面也加强了与人的交流,使其在学习和生活中有了很大的改变。对于贫困生的赏识,一方面我们要在经济上给予适当的帮助,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利用生活中他们比较强的方面去帮助别人,例如大多数贫困生具有朴实、吃苦耐劳、独立生活能力强等特点。对于这些优良品质,我们要及时赞扬与肯定,以增加他们的信心。对于这些学生,我们还可以让他们多读一些关于自信、自强、名人传记等书籍,让他们从中受到启发,增强自信,奋发图强。
4.对于胆怯学生的赏识
胆怯学生一般表现为胆小、怯懦。学生过分的胆怯,一方面对自己的身心不利,另一方不利于与同学之间的交往和与老师之间的沟通。尤其是对于即将走向社会的中职生而言,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他们将来的就业。因此,教师应该对这部分学生予以重视。很多人,虽然表现得胆小、怯懦、害羞,但并不代表他们的能力不行。有些人在某些方面的表现可能还会很突出,只是可能因为性格比较内向,或者平时参加的活动较少,缺少相应的锻炼,对环境不熟悉等原因,导致他们胆小、怯懦、容易紧张等。因此,教师应该了解各自情况,有意加强对他们的锻炼。在平时的教学或举行活动中,多让这些学生参加,如果不主动,可以点名让其参与。随着他们参与活动的增多,能力的逐渐提高和对环境的逐渐适应,他们会慢慢变得主动与活跃起来,胆子也会越来越大,性格也会越来越勇敢。
5.针对后进学生的赏识
后进生在各班中是比较容易忽视的一个群体,其实他们更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与肯定。如果教师能及时发现他们的进步,并予以表扬,他们要求进步的动力就会得到进一步加强。这种进步不仅包括学习上的进步,也包括思想、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进步。因此,对于后进生而言,教师更应该多加留心观察,并用平和的心态和锐利的眼光去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甚至创造机会让他们进步。在后进生的教学中,教师应对不同学生设置不同的目标,对于基础底子差的学生,要求他们首先要跟上大部队的步子,然后再谈超越的问题。而对于底子比较好的学生,对他们的要求就要与底子差的学生区别开来,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针对于不同基础的学生,要求也应该有所不同,并采取渐进提高的方式进行教育教学,这样才能让他们不断尝试到成功带来的喜悦,才会更有奋斗的动力。
总之,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成长经历,也有着不同的外部表现形式。在日常教学中发现,无论是好学生,还是坏学生,他们都喜欢得到老师的关注与赏识。
但毕业多年后,能记住当年老师的人,往往不是成绩最好或表现最佳的学生,而是当年被人为是“坏学生”或“问题学生”的人。因为他们平生第一次被看得起,也许就是当年的一句话,照亮了他们一辈子。因此,无论是好学生,还是坏学生,都值得我们对他们充满期待。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赏识教育的开展
古有“亲其师,而信其道” 的说法,现在社会的师生关系也是如此。试想,如果师生关系紧张,学生与教师横眉冷对,那么再好的教育方法,再精彩的授课内容,对学生而言都是无济于事的。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会进一步促进赏识教育的开展。那么如何搞好师生关系呢?在多年的教学经验中,笔者认为以下几点非常关键。
1.尊重学生
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学会尊重别人。同样的道理,要想得到学生的尊敬与爱戴,教师也应该给与学生足够的尊重。搞好师生关系的第一步就是彼此尊重。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他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中职生的教育教学更应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与友好。在这些学生中,有很多人在小学或初中上学时,都被老师骂习惯了,这种强制性的“棍棒教育”
对他们已经不起作用了。而且随着年龄与“受挫”经验的增多,他们也有了自己的应对办法。比如有的同学表面上好像是听老师的话,其实内心充满了反抗的情绪。所以,对于现在的中职生,“疏”的教育方法比“堵”的教育方法更有效。
我在刚开始做班主任的时候就犯过这样的错误。有几个学生在课堂上老说话,作为班主任很想把他们各方面都管好,于是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我狠狠地批评了他们,虽然他们在以后的课上没怎么再说话,但一到我的课,就趴在桌子上,而且每次在给班级布置任务时,他们总是以各种理由来搪塞,很少配合。由此,我开始反思自己批评学生的方法是否得当。其实学生也没犯什么大错,不就是课堂上讲几句话吗!说不定他们真的有什么启发或灵感需要讨论呢!即使他们有不对的地方,也不至于那么大动肝火让师生都尴尬吧!后来我改变了批评学生的方式。
如果批评全班学生尽量先扬后抑,先说这个班好的地方,然后再说需要改进的地方;或者不说不好的地方,而直接说如果那样做会更好等等。如果批评个别学生,尽量把学生叫到外面或办公室去说,而且要沉着冷静,即使学生犯了“大错”.
其实像大人一样,学生都有自己的自尊心,而且也很好面子,尤其是对于青春期或青春期后期,趋于成熟但又不太成熟的中专生而言。如果教师当着很多人的面,大声叫嚷或训斥,特别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更容易导致紧张的师生关系。
教师对于学生的尊重还体现在语言表达方面,如对于穷人、富人、农村人等相关话题的讨论,表达一定要谨慎。因为中职学生中,很多来自农村,他们的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在心理上对于贫富的评价很敏感。如果教师考虑欠佳,表达欠妥,势必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从而使学生厌恶老师。所以尊重学生,应该注意很多细节的把握,真正从他们的内心着想,考虑他们的内心感受。这样才能有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谈到如何教育学生的问题。否则,任何再好的教育方法都起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2.理解学生
理解是沟通与交流的前提和基础,如果学生总是觉得有些事情和老师说了也不会被赞成或者不会被理解时,他们就会渐渐失去与老师沟通的积极性,与教师关系疏远。因此,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一定要学会理解学生,并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并给予他们心灵最想要的东西。现在学生最需要的不是物质条件有多么的优越,他们更注重精神上的理解与支持。他们最害怕的是内心的孤独,孤独容易让人产生恐惧,恐惧会让人产生冷漠,冷漠容易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等。所以,才会出现很多不愿与人交流和帮助别人的学生。其实,这些人是很可怜的。如果他们内心的阴云与顾虑无法散去,那么心灵的阳光是很难照射进来的。因此,教师只爱学生是不够的,关键是要读懂学生的心理,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们,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就像农民肯定都爱自己的庄稼,但光爱是不行的,最主要看懂不懂庄稼的生长规律,会不会按规律办事。教师如果按照学生内心的发展需要了解学生,并按照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教育,那么这样的教育方式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其实有的时候,学生的要求并不高,他们只是想听到一句温柔的话语或者一个理解与信任的表情。因此,教师应与学生多接触、多沟通,从而加深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信任。因为短时间的接触,学生并不了解老师的脾气和特点,对老师往往会存有“戒备”之心,不爱和老师说实话等等。时间久了,互相了解之后,如果学生觉得这个老师会理解或支持他的想法时,他会主动与老师沟通的。教师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与学生进行沟通。如在判作业或批改卷子时,针对于不同学生的情况,可以运用符号、语言等方式对学生进行鼓励或指导。另外,教师还要学会“与时俱进”,了解现在学生的语言及生活习惯,使师生之间的交流没有距离感。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学生将会更加亲近教师,教师也将会更加了解学生、理解学生。这种微妙的师生关系,为赏识教育的开展提高了良好沃土。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有一个习惯,在课下经常与学生聊天,了解学生家庭情况、生活学习情况等。这样做有助于了解学生,同时更容易理解学生的日常行为。通过聊天还可以了解到学生的性格、特点,并及时进行指导。例如,在一次与客运服务学生聊天的过程中,发现她们对化妆特别感兴趣,而学校要求学生一律要穿校服,不许化妆、头发不许染色等等,这些都令她们感到十分反感。对于这种情况,我首先对她们的想法表示理解,因为她们的想法确实有一定道理。客运班的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每天必须要化淡妆。但要告诉她们的是,化妆与着装有一个要点必须注意,那就是要注意时间和场合的要求,她们现在的身份是学生,虽然将来工作需要,要求化妆,那是将来的事,学校是一个几千学生共同生活的大环境,如果只有他们浓妆艳抹、奇装异服,必然会给学校的管理带来麻烦。虽然爱美的想法可以理解,但暂时并不可行。可以让她们先学一些关于化妆的知识和技巧,将来实习或工作时再具体实施。通过老师的理解和耐心解释,学生是能听得进去的,也是能够接受的。
3.信任学生
对于中专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而言,他们特别想表现自己成人的一面,更希望得到老师的信任与支持。但在日常学生的管理中,教师对于中专生的信任度却很低。很多教师对于中专生存有偏见,认为中专生素质差,很难胜任老师教给的任务,这严重影响了他们学习和劳动的积极性。其实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不仅有利于增强他们信心,更有利于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挖掘他们潜能。
在教学管理和实习、实践中,我经常会选一些在别人眼里所谓的“坏学生”充当组织者或管理者,并把老师的相关要求和期望告诉他们,面对这种“殊荣”与信任,他们会竭尽全力完成老师教给的各项任务。所以,信任的力量是巨大的。教师的信任,就是学生前进的动力,有了教师的信任与期待,他们在做起事情的时候,就像打了兴奋剂一样,会超常发挥,更会信心百倍,干劲十足。
对于学生的信任是有很多技巧可言的,即使教师已经看出了学生的破绽,但也不要立即戳穿他们的“阴谋”,应该给他们一些自我反省和认识的时间。例如,在给测量 1301 班上课时,有个叫韩通的学生经常迟到,每次的理由要么是路上堵车,要么就是自行车坏了。在经过思考之后,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我说“韩通同学家远,这几天车子又不太给力,迟到了两次,老师相信他说的话,但老师也相信这个星期他肯定会把自行车彻底修好,以后就不会迟到了。”听到我这么说,有的同学还在偷偷的笑。其实,我也知道,他每次只不过是找个借口而已。但在我这次“足够”的信任下,他迟到的次数真的减少了许多。总之,教师应该对学生予以足够的信任,这样他们才会觉得更有尊严,身上也似乎肩负了更多的压力与动力,从而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三)提高教师的人格魅力和素养,增强赏识教育的原动力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即使是教同一门课程的老师,有的老师很受学生欢迎,而有的老师却要遭受学生的冷遇,其教学效果也相差甚远。同样的课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不同的效果呢?这与教师的个人魅力和职业素养有着密切的关系。
教师个人魅力和职业素养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教师的知识构成、文化素养、性格、品德、幽默感、多才多艺等都是构成是否影响学生对教师产生好感的因素之一,因此,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加强自身知识的储备、锻炼自己的口才、提升自身幽默感等。尤其对于教《就业指导》课程的老师,还要对学校各个专业的设置及就业情况有所了解,只有这样才会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学生喜欢听老师的课,教师讲课的内容和教学方法是很关键的。在学习和听课的过程中,如果每节课学生都有所收获,并能与老师产生共鸣或者受到启发,那么不听课或逃课学生的数量肯定会有所减少。作为教师,在讲课时,如果每个班的学生都对你的课不感兴趣,是值得让人反思的事情。倘若老师总是照本宣科,学生肯定不爱听,因为书上的内容自己也能看。因此,教师必须广泛收集资料,并进行各方面的知识储备,这样才能驾驭得了教材,并做到游刃有余,同时也会让学生感到喜闻乐见。尤其在目前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中职学生的心理及视觉会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信息传播渠道的日益增加,使得各种价值观、生活方式等都会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一定影响。为此,教师有必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广泛收集现实材料,将课堂内容与现实紧密结合,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此外,教师讲课的激情、语速的快慢等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够精神饱满、激情澎湃,那么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很容易被调动起来。相反,如果教师讲课无精打采、有气无力,学生肯定没有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在平时的着装中,还要注意个人形象的修饰。在《就业指导》课程中,有一章节专门讲个人着装技巧与面试。所谓“身教重于言教”,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提前做到。教师如果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注重自己的着装、形象,容易给学生留下邋遢、工作不严谨的印象。对于某些衣着不整的教师来说,学生还经常会给他们起外号,而且在心里上更容易对其产生轻视情绪。据调查,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中专院校的学生,在教师各方面能力都一样的情况下,他们更倾向于喜欢漂亮的老师,而且也更愿意上他们的课,因为一方面可以在精神上获得愉悦,另一方面可以在视觉上获得美感。当然,教师的着装也不易过于新潮、过于露骨,一定要符合自己的职业形象。由此可见,教师的仪容、仪表、体态等都是给自己加分的一个重要方面。以下是笔者对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关于学生喜欢教师类型的调查问卷。在只能选择一种条件的情况下,72%的学生喜欢善于赏识,善于挖掘潜能的老师;25%喜欢有学识,但方法欠佳的;3%选择古板、严厉的。具体内容见附表一。
(四)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赏识教育的教学效果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赏识教育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尤其是对于实践性很强的《就业指导》课程而言。一方面多样化教学方法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赏识教育的开展进行;另一方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他们将来的就业打下良好功底。笔者在该课程的教学中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法
课堂讲授法是一种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在授课内容的多少与效率上有一定优势,是目前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中职《就业指导》课在前几章的授课方式中,主要以这种教学方法为主。但由于中职《就业指导》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即使是同一章节的内容,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于授课内容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如客运班在讲《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这一章节时,应该重点强调对人平等、对人公道,因为客运服务工作的对象千差万别,如果工作人员对乘客的需求区别对待、看人下菜碟,那将会严重影响企业的形象;而在给电力机车运用与检修专业学生讲此课时,更应强调其敬业与奉献精神,对他们的要求不是强调让他们学会如何微笑,而是让他们时刻记住,他们工作的精细程度与严谨程度直接与人民群众的安全挂钩,无论他们在多么危险与紧急的情况下,必须具有敬业精神与奉献精神,决不能麻痹大意或存有侥幸心理。在讲《就业心理测试与职业类型选择》这一章节时,让学生对自己的兴趣、性格、气质类型等有一定了解,最后老师让其找出自己更适合的几大类职业,但教师需要同时指出的是,性格没有好坏之分,不同性格的人都有适合他的工种。如性格内向、偏细腻的学生,可以建议其学习技术性较强且比较严谨的专业,如电力机车运用与检修、铁道供电、铁道信号等专业。对于性格外向的学生,可以从事运输管理、高铁服务等专业。
中专院校的课程设置一般都是一年级学习基础课,每个专业学生学习的内容基本一样。二年级才开始上专业课,各班学生的学习内容也会有所区别。在二年级之前,一般是可以调整专业的。因此,在课堂讲授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应尽早认识自己,并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情况,这样有利于未来的专业定位与职业规划。另外,由于学生与外界社会接触有限,对职业及社会发展情况的了解也不够全面。教师应该加强对专业特点、专业所对应职业群的介绍,让学生早有准备。
职业学校学生上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就业,所以他们对此话题、对本专业相关知识、内容、发展前景等都比较感兴趣,这样讲起来更容易引起师生共鸣。与此同时,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家庭情况和自己的兴趣特点,进行自我规划,从而,更加明确自己的努力目标和奋斗方向。如在给客服班学生上课时,形象好的,可以让其从事高铁服务及客运服务行业,而对于身高较低或身材较胖的学生,可以让其倾向于幕后的技术工种,如货运、餐车等。总之,同样是课堂讲授法,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讲授的侧重点和课程的设计也会有所区别,这样才能满足各种学生的要求,从而达到有的放矢的教学目的。
2.专题讲座与交流讨论法
专题讲座法是就业指导的常用方法,其特点是有很强的针对性。各个学校可根据在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就业总体形势,组织一些专题讲座,分析全国、某些地区、相关院校、相关专业近些年的就业形势及就业前景等。还可以聘请人事部门的负责人,给学生介绍国家的就业政策、法规等;聘请用人单位的负责人,给学生介绍人才的需求状况及行业发展情况等等。这种模式远远比只有教师一个人在那讲就业效果要好,因为如果总是一个人在那讲,一方面,每天一个面孔,学生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另一方面,教师由于工作环境的限制,对各行各业的了解是很有限的。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能够聘请各行业、现场的专家来进行“现身说法”,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另外,还可以邀请历届毕业的学生与在校学生进行直接座谈,并鼓励他们留下联系方式,以便保持联络。往届毕业生对各个单位的基本情况如工资、福利、各单位的体制、发展前景等,都比较清楚,这种信息更直接、更准确。而且在往届毕业生中,多年以后,很多人都成了单位的负责人,他们有时也会需要一些实习生。他们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既有利于互通信息也有利于资源共享。另外,他们在交流就业过程和工作体会时,在校生能更真切地感受到就业过程及就业前应该具备的能力及素质,对他们的影响作用更具体、更直接。
3.教育活动法
教育活动法就是通过举行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丰富和促进教育教学的内容和教育教学的形式,是目前很受学生欢迎的一种教学方法。如在讲《面试与应聘技巧》这一章节时,把课程内容中的要点都讲清楚后,让每一个学生都“身临其境”
地进行面试或当考官。在角色扮演与互换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表达与应变能力,让每个学生都能禁得住面试的“考验”.目前各个学校的就业方式都是“推荐就业,双向选择”,在供需见面的过程中,学生面试成为必过的一关。然而很多学生害怕面试,更有些学生即使是在自己班级的讲台上说几句话都紧张得语无伦次,这将严重影响就业的成功率。为了鼓励学生“上台”,我采取了“软硬兼施”的办法。“软”指的是鼓励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很有潜力的“演说家”,每个人都有能力把自己推荐和介绍出去。“硬”指的是,每个学生必须都要来前面“面试”,否则期末考试成绩为不合格,但只要是上台的,不管表现是否完美,最后成绩都是优秀。其实,即便条件已经“优惠至此”,仍有一些学生不敢上台。
记得运输班有个叫王群的女同学,快轮到她面试时,主动找到了我,说“老师我能不能不面试啊?”我说“为什么啊?”她说以前上初中的时候,在班里一念课文,同学们就笑话她,说她语速慢、说话像唱歌等!我说“那是以前的事了,和现在情况不一样了,一方面你已经变了很多,另一方面,现在的同学比你们以前的同学年龄大了,都懂得尊重人了。只要你自己相信自己,其他人不会把你怎么样的。既然是你上台,舞台就是你的,别人不可能把你从上面拽下来,相信老师的话,你肯定行的!”就这样,王群将信将疑的上了讲台,虽然略有些紧张,但最终还是战胜了自己,在我的鼓励下和同学们的掌声中,她找回了自信。因为从那以后,我们再举行类似的活动,她都愿意积极的参加与配合,而且一次比一次效果好。总之,通过“面试闯关”“模拟面试”等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另外,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现场招聘会,让他们真实感受现场招聘的情况,从而获得更直接的面试经验。
就业指导还可以举行其他丰富的活动。如“职业生涯设计大赛”“创业策划大赛”“模拟竞聘”“就业沙龙”“职业问答”“面试闯关”“礼仪演示”“演讲会”“辩论会”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锻炼他们的才干,为将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另外,可以与相关企业加强合作,进行校企联合培养。例如我校铁道运输管理的学生,在每年的春运与暑运中,铁路系统经常会缺少一些一线工作人员,我校会与各车站及时联系,让学生参与到实践工作中来,既解决了企业的用人压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使他们对专业和就业环境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校企联合的教学模式,对于职业学校学生提高动手能力,增强实践经验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是值得推广及运用的一种教学模式。除此之外,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积累丰富的社会经验,为将来步入社会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