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区域经济学论文 >

水资源控制与经济发展协同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10-14 共7470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结论。

  本文以皖北 6 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 2000-2013 年期间皖北地区水资源与经济发展现状,测算了两者之间的协调度,并对水资源短缺对皖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分析和测算,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水资源约束下皖北地区经济发展适度规模的测算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

  (1)2000-2013 年期间,皖北水资源总量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除 2003 年和2007 年等个别丰水年外,其余年份皖北水资源总量均处于较低水平;用水结构主要以农业和传统工业用水为主,用水方式过于粗放,水资源承载力较差,总体属于Ⅲ级标准,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潜力较小,水资源短缺已经严重威胁到皖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005-2013 年期间皖北水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2006 年和 2011 年甚至出现极度失调状况,水资源有现有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皖北水资源与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和城镇化水平 3 个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度全部达到红色预警,均处于轻度甚至极度失调状态,与皖南、皖中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3)2000-2013 年期间,皖北由于水资源约束每年经济增速要减少 0.77%;皖北内部的淮南市和阜阳市的经济增长受到水资源约束的影响最大,年均分别降低2.84%和 1.35%;水资源约束对皖北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可分为 2 个阶段,2001-2005 年期间,水资源对皖北地区经济增长的尾效由 2001 年的 1.93%增加到2005 年的 3.94%,水资源短缺对皖北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大,2005 年之后水资源对皖北地区经济增长的尾效呈波动下降趋势,由 2005 年 3.94%下降到 2013年的 0.53%;水资源约束使皖北城镇化进程年均减少 0.28%,从 2006 年开始,水资源约束对城镇化进程的影响逐渐减弱,并在 2013 降到最低的 0.16%.

  (4)2020 年皖北地区生产总值的适度规模为 9190.71 亿元,人均 GDP 的适度规模为 32834.16 元,2013-2020 年期间经济增速降为 7.90%,与 2005-2013 年期间年均 15.65%的经济增速相比下降明显,三次产业增加值的适度规模分别为1531.06 亿元、4077.58 亿元和 3582.08 亿元,适度的产业结构为 16.7:44.4:38.9,与 2013 年相比,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下降 3.2个百分点和 2.2 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则上升 5.4 个百分点,水资源所能承载的常住人口总数为 2799.13 万人,比 2013 年增加 217.53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减少 70.24 万人,说明当前皖北地区的城镇化率已经超过了水资源所能承载的最大规模,城镇化率由 2013 年的 46.20%减少到 2020 年的 40.10%,下降 6.1个百分点。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优化产业结构,降低水资源耗用量。

  2013 年皖北地区三次产业结构为 19.9:46.4:33.5,工农业作为耗用水量的主体,在皖北地区经济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相对于皖中和皖南地区,皖北地区第三产业产值所占比重较小,因此当前的产业结构不利于总耗用水量的降低。

  未来皖北地区在完成跳跃式发展的过程中,应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及低耗水量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降低水资源耗用量,从而保证水资源对皖北地区经济的持续支撑能力。首先,皖北地区缺水和生态环境脆弱状况不可能明显改观,必须正视这些发展的制约因素,改变粗放式发展模式,提升发展质量,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要加快煤炭、电力等产业低碳化改造,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改变资源开发为主导的产业结构,积极承接产业转移,迅速壮大汽车及零部件、煤机装备、工程机械等产业规模,形成新的支柱产业。依据皖北地区水资源状况确定市区建设和工农业生产布局规模。未来皖北应重点推进高耗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矿井水资源化利用,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和利用效率。

  禁止新上高耗水项目,合理优化配置水资源,围绕加快皖北崛起等各项目,大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其次,未来皖北应发展节水农业和设施农业,调整农作物布局,扩大节水作物品种和种植面积,多种植旱作物,如棉花、大豆、花生,扩大井灌区范围,通过管道输水、渠道防渗和喷灌、微灌等节水工程措施,减少河灌输水损失;在江淮丘陵、淮北平原等地建设高效农业节水农田示范地,着力提高农业节水规模和效益。再次,皖北应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优化空间布局,立足皖北地区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加快推进一批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周期短、见效快的"短平快"重大项目,引导服务业优质资源合理集聚发展,不断拓展服务业新的发展领域和空间,重点规划和建设现代物流、商贸流通、文化旅游、金融服务、科技信息和教育医疗等服务业集聚区,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带动服务业上层次、上水平,增强服务业发展后劲,为地区水资源与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二)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提高供水保障程度。

  目前,皖北地区已有的或者即将建成的跨区域调水工程有引江济淮工程和淮水北调工程。这些工程的建设竣工将有助于实现省域内水资源相互转化,实现地表水和地下水、河流上游和下游、河流与蓄水之间的水资源控制与调度,水源间互补、调济,能够显着提高皖北地区的供水保障程度。因此,皖北地区要以引江济淮和淮水北调工程建设为契机,加强相关配套工程建设,提高地区防洪安全。

  首先,应加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科研基础方面的研究,以国家或流域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为目标,分析水文水资源不确定性和系统风险在经济发展、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下的变化规律,建立一整套以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为目标,分析水文水资源不确定性和系统风险在经济发展、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下的变化规律,建立一整套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水文水资源信息评价系统。加强水资源统一规划管理,以水量和水质两方面为目标,进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风险管理。科学制定皖北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发展战略,因地制宜,提高皖北地区水资源利用水平。其次,应推进跨区域调水重点工程建设,积极规划建设淮水北调、引淮入亳、洪水资源利用等工程,推动引江济淮工程尽快实施。

  强化河流河段治理,推进治淮工程,加快启动淮河行蓄洪区调整和改造、淮河下游主要行洪通道堤防达标及河道治理、重点平原洼地排涝等治淮新三项工程和其他治淮工程建设。再次,应完善城市及园区防洪排涝工程,完善城市防洪规划,积极推进城市主城区和县城防洪保安工程建设,全面完成皖北各城市和主要园区的防洪排涝工程建设,提高防洪除涝能力。加强资源水利建设以淠史杭水量重新配置为契机,加快引入大别山优质水源,建立适合水源置换、兼顾城市生活与农业灌溉的水量分配机制。加快建设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加强洪水资源利用、雨水集蓄利用、中水回用等非常规水源工程建设。最后,应加强民生水利建设实施新一轮小型病险水库、大中型病险涵闸除险加固工程,更好地发挥防洪、灌溉等作用;推进怀洪新河、新汴河等灌区建设,支持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和专项县建设。

  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优先建设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加强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水源、供水水质的保护和监督管理。?

  (三)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推进生态移民工程。

  由于皖北地区水资源极度缺乏,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条件下区域水资源供给量具有一定限制,因此,要根据皖北地区水资源的实际供给能力,按照以供定需、供需平衡原则,严格控制地区用水总量,确定地区经济发展在水资源约束下的适度规模。首先,应严格控制地区取用水量规模,确定各用水部门适度的水资源分配标准,通过健全制度,强化监管,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明晰皖北各市的初始水权,分类确定各用水部门供水量控制指标,不断加强各地区用水计划管理,强化各用水部门的用水定额管理,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其次,皖北地区应严格规范取水许可审批管理,对用水总量已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取水;对接近控制指标的地区,应严格限制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取水;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符合行业用水定额标准、在城市公共供水管网能够满足用水需要却通过自备取水设施取用地下水以及地下水已严重超采的地区取用地下水的建设项目取水申请,审批机关应不予批准。最后,由于皖北地区现有的城市人口规模已超过区域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因此应推进生态移民工程,坚持统筹安排、群众自愿原则,以市场引导为主,政府调控为辅,尽量选择皖南地区的黄山、宣城、池州,皖中地区的六安和安庆等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作为规模移民地区;同时,政府应从实际出发,统一规划,统筹安排,有计划地引导个人自发移民、投亲靠友移民、劳务输出移民、教育移民、培训移民等方式多头并进,并对移民人员给予一定奖励,缓解皖北地区水资源压力。

  (四)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为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皖北地区应强化水资源管理,实行量水发展,避免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水阈值效应".树立以水兴城、科学用水的水资源战略发展观,以水资源现状为依托,优化产业结构和生产力空间布局,实现资源的高效战略配置。首先,皖北地区大力开展节水行动,在既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同时做到节约用水,对任何主体违反水资源保护义务的行为予以及时纠正和处罚,倡导水资源节约利用,并不断加大节水设备和器具的推广,指导各地加快供水管网改造,降低管网漏失率,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其次,建立完善的水权管理制度,明晰初始用水权分配,加强水权管理,允许水权交易,培育和发展水市场,规范皖北地区水资源供需关系变化时的经济利益变化,促进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再次,应该建立和完善皖北地区水资源及水环境实时调度管理和安全保障体系,实现水资源统一调度,防止和避免水污染事故的发生,保障区域水资源和水环境安全,促进皖北地区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最后,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水资源知识宣传,号召皖北人民节约用水,加强舆论引导,形成节约用水良好氛围,引导人们加强环境责任意识和水资源永续利用意识,广泛深入开展基本水情宣传教育,加大对水法律、水法规的宣传,将水资源保护和节水教育纳入国民素质教育和中小学教育课程体系,增强全社会水忧患意识和水资源节约保护意识,促进用水观念的转变,推进节水型社会的建设,形成珍惜水、保护水、节约水的良好社会风尚,为可持续发展水利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 卜楠楠,唐德善,尹笋。基于 AHP 法的浙江省水资源承载力模糊综合评价[J].水电能源科学,2012,30(3):41-44.
  [2] 常炳炎,薛松贵,张会言等。黄河流域水资源合理分配和优化调度[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1998.
  [3] 陈明星,陆大道,张华。中国城镇化水平的综合测度及其动力因子分析[J].地理学报,2009,64(4):387-398.
  [4] 陈南祥,陈可飞。基于物元分析法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研究[J].人民黄河,2010(8):71-75.
  [5] 陈守煜。工程可变模糊集理论与模型--模糊水文水资源学数学基础[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5,45(2):308-312.
  [6] 崔海升。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哈尔滨市水资源承载力预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7] 邓晓军,杨琳,吴春玲。广西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度评价[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3,(3):14-23.
  [8] 付 湘 , 李 娟 , 梅 亚 东 . 武 汉 市 水 资 源 承 载 能 力 研 究 [J]. 水 电 能 源 科学,2006,24(1):84-86.
  [9] 盖美,李伟红。基于可变模糊识别模型的大连市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资源科学,2008,30(8):1141-1146.
  [10]高杨,苏海民,张勇。基于物元分析的皖北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J].井冈山大学学报,2013,34(5):36-40.
  [11]基 于 可 变 模 糊 识 别 模 型 的 现 代 海 洋 产 业 发 展 水 平 评 价 [J]. 资 源 科学,2015,37(3):534-545.
  [12]蒋元勇,章茹,丰锴斌。南昌城市化与水资源环境交互耦合作用关系分析[J].人民长江,2014,45(14):17-21.
  [13]李德一,张树文。黑龙江省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度评价[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24(4):8-11.
  [14]李韩笑,陈森林,胡士辉。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多目标分析评价模型及应用[J].人民长江,2007,38(2):58-60.
  [15]李淑芹,董洁,李恩博。基于多目标决策的临沂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J].人民黄河,2008,30(6):55-56.
  [16]李雪铭,李碗娜。1990 年以来大连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定量分析[J].经济地理,2005(3):383-390.
  [17]梁中 , 黄杜鹃 . 皖北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发展研究 [J]. 蚌埠学院学报,2014,3(4):82-86.
  [18]林凯荣,陈钊华,黄淑娴。广州市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分析[J].珠江现代建设,2012,167(3):1-5.
  [19]刘耀彬,陈斐,李仁东等。区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模拟及调控策略--以江苏省为例[J].地理研究,2007,32(1):187-196.
  [20]刘耀彬。城镇化与资源环境相互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351-367.
  [21]龙腾锐,姜文超等。水资源承载力内涵的新认识[J].水利学报,2004,(1):38-45.
  [22]宁立波,刘新宇,仝晓霞。基于物元分析的武汉市水资源承载力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8(4):76-80.
  [23]钱筱暄,孙传辉,许一等。基于负载指数的皖中皖北地区水资源开发潜力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3,10:49-50.
  [24]曲耀光 , 樊胜岳 . 黑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分析计算与决策 [J]. 中国沙漠,2000,20(1):1-8.
  [25]阮本青,沈晋。区域水资源适度承载能力计算研究[J].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1998, 4(3):57-61.
  [26]邵金花,刘贤赵,李德一。烟台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协调度分析[J].经济地理,2007,27(4):599-602.
  [27]苏伟,刘景双,李方。BP 神经网络在水资源承载能力预测中的应用[J].水利水电技术,2007,38(11):1-4.
  [28]田静宜,王新军。基于熵权模糊物元模型的干旱区水资源承载力研究[J].复旦学报,2013(1):86-93.
  [29]万永坤,董锁成,王隽妮。北京市水土资源对经济增长的阻尼效应研究[J].资源科学,2012,34(3):475-480.
  [30]王浩。西北地区水资源合理配置和承载能力研究[M].水利出版社,2003.
  [31]王 家 庭 . 中 国 区 域 经 济 增 长 中 的 土 地 资 源 尾 效 研 究 [J]. 经 济 地理,2010,30(12):2067-2072.
  [32]王怡宁 , 孙乐强 , 王振龙等 . 皖北地区供水安全综合评价 [J]. 水利水电技术,2012,43(1):30-34.
  [33]王宇飞,盖美,耿雅冬。辽宁沿海经济带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32(2):96-201.
  [34]夏富强,唐宏,杨德刚。干旱区典型绿洲城市发展与水资源潜力协调度分析[J].生态学报,2013,33(18):5883-5892.
  [35]新疆水资源软科学课题研究组。关于水资源承载力理论与方法的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1989,(6):2-9.
  [36]熊彼得着,邹建平译。熊彼得: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12,06.
  [37]徐迎春。皖北地区治水与经济发展[D].安徽: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38]俞峰,杨成梧。物元分析方法在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5,16(2):35-38.
  [39]张国兴,中原经济区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14,10(2):107-109.
  [40]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 [J]. 经济研究,2004(10):35-43.
  [41]赵筱青,饶辉,易琦。基于 SD 模型的昆明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12):339-342.
  [42]Ciccone, A., R. E. Hall. Productivity and Density of Economic Activity[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6, 86(1):54-70.
  [43]Daily GC, Ehrlich PR. Population, sustainability, and earth's carrying [J]. Bioscience, 1992, 42(10):761-771.
  [44]Evan G.R. Davies, Slobodan P. Simonovic. Global water resources modeling with an integrated model of the social-economic-environment system. Advances in Water Resources,2011.684-700.
  [45]Harris Jonath Falkenmark M, Lundqvist J.T. Towards water security: political determination and human adaption crucial [J].Natural Resources Forum, 1998,21(1):37-51.
  [46]M.et al. Carrying in agriculture globe and regional issue [J].Environment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 1999, 129(3):443-461.
  [47]Harris Jonathan M.et al. Carrying in agriculture globe and regional issue[J].Environment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 1999, 129(3):443-461.
  [48]Mashed. Jahangir, Kaluarachchi. Joah.J. Enhancements to genetic allsorts foroptimal groundwater management. Journal of Hydrologic Engineering,2000ASCE:67-73.
  [49]Michiel A. Rijiberman .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assessment of design and management of sustainable urban water systems [J].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 2000, 129(3):333-345.
  [50]Murray Lane. The carrying capacity imperative: Assessing regional carrying capacity methodologies for sustainable land-use planning [J].Land Use Policy, 2010,27(4):1038-1045.
  [51]Noel, J. E., and R. E. Howitt. Conjunctive multibasin management: An optimal control approach.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1982,18(4):753-763.
  [52]O Regan B, Moles R. Using system dynamics to model the interaction between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factors in the mining industry [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06,14(8):689-707.
  [53]Olivira C, Antunes C H. A multiple objective model to deal with economy-energy-environment interaction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4,153(2):370-385.
  [54]Slobodan P. Simonovic Evan g.r. Devies. Global water resources modeling with an integrated model of the social-economic-environmental system [J].Advances in Water Resources, 2011, 34(6):684-700.
  [55]Souro D Joardor. Carrying capacities and standards as bases towards urban infrastructure planning in India: A case of urban water supply and sanitation[J].Habitat International, 1998, 22(3):327-337.
  [56]Wang Shuo, Xu Ling, Yang Fenglin, etc. Assessment of water ecological carryingcapacity under the two policies[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14472(15):1071-1081.
  [57]World Bank.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1992: Development and the environment.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UK, 1992.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区域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