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组织行为学论文 >

组织行为学领导论文:中国新领导力的研究(3)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李宜馨
发布于:2015-09-08 共9856字
  三、在治国理政过程中培育新领导力

  春秋时,郑国名相子产说:“政如农工,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意思是说,从政要像农民种地一样上心,要在其位谋其政。培育新领导力,必须围绕中心、把握大势、胸怀大局、着眼大事。***在论及宣传思想工作时指出,“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这些论述也指出了新领导力的精髓所在。在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又强调,“要善于观大势、谋大事”.提高新领导力,关键在于知大局、明大势。中心与大局是统一的,大势与大事是相连的。只有对大局、大势了然于胸,才能进退有度、应付自如。如果胸中无数,局势不明,必然进退失据、手忙脚乱。

  1.把握大势。大势乃大的形势。何谓形势?简单地说,就是领导者所面临的客观环境和现实条件的具体态势及发展趋势。“态势”是“形”,“趋势”是“势”,“形”和“势”是密不可分的。“形”主要表现为现状如何,“势”主要表现为未来的发展趋向。桓宽在《盐铁论》中说:“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我国古人深知“势”的重要和知“势”之难。比如,“虽有智慧,不如乘势”,“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肯取势者可为人先,能谋势者必有所成,会用势者可得天下”等。在把握大势方面,我们民族是有过深刻教训的。清朝康乾盛世时,世界发生了重大变化。

  1792年,英王乔治三世派遣使团访华,带来了工业革命的成果。但乾隆不屑一顾,闭关锁国,盲目自大,最后致使我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把握大势,就是要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因势而谋,就是要提高洞察力,对那些趋势性、苗头性问题进行敏锐观察,做出科学判断。应势而为,就是要提高应变力,在看到事物发展的“势”之后,及时行动,沉着应对,加强引领引导,不能落后落伍。顺势而为,就是要提高驾驭力,既发挥主观能动性,又借助事物自身发展的力量,有所作为,有效作为。总之,只有把握大势,谋而后动,预而后立,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争得主动,求得先机。

  2.胸怀大局。讲全局、懂全局、谋全局是领导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胸怀大局,就是我们从大局上着眼,在大局下行动,服从服务于大局。我们党是一个团结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讲大局顾大局,这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政治优势。哲人有言:“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东汉末年,诸葛亮作为一个伟大的战略家,从当时的天下大势出发,深入分析各种力量的对比及其发展趋势,未出茅庐就先分三国,可谓懂全局、谋全局的典范。对于领导者来说,没有对全局的深谋远虑,就难以从趋势上准确把握规律,就可能以偏概全甚至产生误导,影响或干扰大局。近人张謇说过:“办一县的事,要有一省的眼光;办一省的事,要有一国的眼光;办一国的事,要有世界的眼光。”凡事唯有跳出来看到全局之后,再回头看细节枝节,细节枝节才看得清楚。看到明天之后,再回头看今天,今天才看得真切。因此,新领导力要求用大局看小局,用明天看今天。这种眼光是怎样实现的呢?从能力倾向和类型看,有这样一个阶段性的转换:先是就小局看小局,就今天看今天;然后是跳出来,得到了全局和明天;然后再回头看小局看今天,这样才能把小局和今天看得更清楚了。胸怀大局,必须经过这个能力倾向和类型的转换。

  只有经过这个质变,才能成为政治家。这就要求我们全面认识当代中国、客观看待外部世界。我们要胸怀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全面深化改革全局,把各种问题放在大局中去考虑、去掂量。只有这样,各项工作才能找准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定位、把好导向,提高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否则,如果我们解决问题就事论事,不是从长远和全局出发,不是系统思考、总体设计、谋求系统改善,那就一定会在解决一个问题的同时带来更多问题,就会“按下葫芦浮起瓢”.

  3.着眼大事。善于抓大事,是一种重要的领导艺术。着眼大事,就是要区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区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集中精力在大事、要事上。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弹钢琴”,又要集中力量,“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红军时期,有人缴获一把白银做的袖珍手枪,层层上交到毛泽东处。毛泽东看也不看,把枪扔在地上说“到我用得着这把枪的时候,咱们红军就完蛋了”.延安整风时,周恩来作自我批评,说自己抓得太多、抓得太细、抓得太碎、抓得太小,今后要丢开这些小东小西,跟毛泽东学统筹全局。抓大事,既包括认识问题,也包括解决问题。要特别善于解决那些在改革实践中反复出现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更值得我们关注和解决。善于治标,一个一个地排雷,是一种本事;善于治本,更是一种本事。要防止盲人摸象和眉毛胡子一把抓,防止捡了芝麻丢了西瓜,防止日计有余、岁计不足。

  我国目前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发展和党的建设新常态需要与之相应的新领导力。这种具有前瞻性的新领导力一经形成,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意义十分重大。因为只有领导干部的领导力增强了,领导艺术提高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才能实现。战略是管长远的,要体现长远的预见。这种新领导力,是一种战略领导。对于战略家来说,应当看得更远。苏轼所说的,“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讲的就是“智者见于未萌”,并学会下“先手棋”,“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思想是有行动的逻辑和有逻辑的行动,是茫茫大海中的一盏明灯,它既可以帮助人民群众认识世界,也可以帮助人民群众改造世界,从而生成巨大的物质力量。处于新常态的领导者唯有培育基于价值观和思想引领的新领导力,才能在思想准备、心理准备、组织准备和力量准备上,具有大眼光,生成大境界。大眼光、大境界之综合,便是新领导力的大格局。

作者单位:
原文出处:李宜馨. 治国理政与中国新领导力的培育——从组织行为学视角看领导科学的新变化[J]. 领导科学,2015,(17):8-12.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组织行为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