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心理学论文 >

网络共识的概念界定及实际运用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10-12 共8801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在进入到 21 世纪的 10 多年时间里,网络以惊人的速度传遍了我国的各个角落,网络就此开启了它的新时代,其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以及我们的传统公共生活。现如今,网络已经大面积覆盖我国,每个人都是网民群体的一份子已经成了寻常的事情。当下社会,中国人的生活早已离不开网络,从衣食住行用到社交参与,甚至到公共社会活动的组织和运行,都将借助网络的力量进行。网民们借助网络中的 QQ、微博、论坛和 APP 等各类社交平台进行情感的交流,使得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实现即时互动和交流,这导致了网络能够在极短的时间里创造出巨大的信息流和情感流;除此之外,网络媒体相比传统的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虚拟互动等特点,因此网媒会在第一时间对某一现实热点事件进行传播,这就使得网民更加依赖于网媒,并热衷于在网络中针对热点事件产生浪潮般的议论和舆论效应,网民的情感也会在激烈的网络环境中变得积极且富有感染力,这不仅带动了网络场域内的人际互动和信息传播,同时也影响了网民线下的真实社会生活。可见,我们的日常生活已逐渐被网络包围,网络影响了现实生活,现实又将反作用于网络,有时我们甚至会被网络绑架。

  网络集体行动的萌芽始于 2003 年发生的"孙志刚"事件上,此事件一经出现人们对网络掀起的讨论浪潮产生极大的好奇,网络讨论和舆论的现象就此出现;而网民真正进入到了网络引领公共话题的阶段则是 2007~2008 年间:2007年出现了"华南虎事件","厦门 PX 事件"等开启了网民的网络讨论和舆论时代。2008 年由于汶川地震的发生,网络彰显出其极大的力量,不仅出现了"关注绵竹"的大型抗灾公益集体行为,也出现了"范美忠"导致的网络群体事件;此事件极大的带动了网民参与公共事件的兴致,对于"范美忠"身为教师在地震发生的瞬间弃学生而"逃跑"的行为引起了人们对"师德"和"教师伦理"的热议,网民在网络中进行了十分激烈的口水战,引爆了当年网络集体行动的炸弹,网友也讥讽的称其为"范跑跑",后范美忠的教师职业生涯也就此落幕。

  就此,经由"范跑跑"事件的带动,2008 年成为了中国互联网时代的重要转折点,其开启了我国网络公共领域的新篇章。从 2008 年至今,由网络热点事件带来的网络集体行动层出不穷,影响较为广泛的有 2010 年的"李刚之子"事件,2011 年的"郭美美炫富"事件,2012 年的"钓鱼岛主权"事件,2013 年的"北京大妈被撞"事件、"校长开房"事件等等。现如今,打开电脑,进入到各类网络社区、贴吧和微博中,我们会经常不由自主的投入到讨论热烈的网络焦点事件中,也会积极的与其他网民互动沟通形成信息流,进而产生网络集体行动事件。这些影响极大的网络集体事件,不仅会引起网络空间内的轩然大波,也同时会对我们的社会生活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我们不经意之间就会受到网络观点的影响,甚至在长期的网络环境熏染下还会改变我们的自身价值观,干扰我们的正常生活。由此可见,网络确实是一把双刃剑,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会让我们陷入到无底深渊。作为网民的一份子,我们应该意识到网络环境的优劣和其两面性,同时应该时刻保持自律性,善于面对网络带给我们自身和社会的各项挑战。

  各界学者针对我国网络发展现状早已对网络集体行动的内容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但是单纯的对网络集体行动自身的研究还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进一步探索促成集体行动产生的动力和源头。究竟是何种力量导致了网络集体行动的产生?网络集体行动是否需要一个实现的前提条件?此问题被提出后,我们会发现:网络集体行动的产生和实现首先需要经过一系列的过程来集结不同的网民产生同理心的一致认同,然后通过网络事件的刺激激发出网民的心理底线,进而使得网民对某一事件产生共同的认可和回应以达到一致性态度和行为。只有实现了众多网民的共同理解和认识即实现共识,网络集体行动才会产生。因此,研究作为网络集体行动基础的网络共识就显得十分重要,只有通过对网络集体行动的真实案例进行研究,运用严密的学术逻辑,条理清晰地分析出共识达成的形式和过程,才会真正揭示出网络集体行动得以实现的基础和其中蕴含的秘密。

  在本文中,笔者以网络事件为起点,以分析"共识达成"为最终目的,对"网络共识的类型划分"和"网络共识的达成过程"两个部分进行拆分性和整合性综合分析。通过对经典网络事件的过程进行详细分析,探讨网民在网络集体行动实现前究竟对哪些内容产生了共识,即:不同身份网民身处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具有不同的观念和意识,为何他们还能在网络中实现共识?究竟是哪些观念的一致性导致了网民实现共识?这些共识表现内容有哪些,且这些共识内容之所以产生有哪些深层原因?这些共识表现形式能够得以最终达成经历了何种路径和过程,即:网络共识的达成机制是什么?其对网络集体行动的产生又有何种促进和推动作用?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本文从网络焦点事件入手,对已经发生且历经过程较为完整的经典网络事件进行细节分析,对事件过程进行阶段性的归纳和整理,并对每个过程网民达成的共识内容和理论进行提取,同时对该共识点得以达成的表层原因和深层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以焦点事件为基石,对这些共识表现形式的达成机制进行详细论述,同时对这些共识点如何促进网络集体行动进行概括和解释。

  对网络共识的达成机制进行研究,有如下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理论意义 本文通过对网络焦点事件的概括和归纳,同时在现有社会共识理论的基础上推理出适用于网络共识达成的理论,即:网民在网络事件的互动中,网络共识产生了哪些表现形式,这些表现形式又是如何得以实现的。

  通过对网络共识达成的两大方面--"共识"和"达成"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挖掘网络共识研究中的不足和缺陷。通过对网络集体行动实现的前提--共识进行研究,可以填补该领域的研究空白,扩展学术视野,并且使得网络集体行动领域的研究更加细化,最终实现更深层次的学术突破。

  (2)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对网络集体行动中的共识达成进行分析描述,可以更详尽的归纳出网络共识的多种表现形式及网络共识的达成过程,明晰地认识网络共识达成的重要环节和必经过程;同时通过分析这些网络共识的表现形式和达成机制,可以使学者和政府更好的把握网络共识实现的过程,并且运用更加科学的方式手段控制共识走向,实现社会秩序和舆论环境的健康发展。

  1.3 文献评析。

  我国的共识研究大抵以政府的引领为开端,经历了由"社会共识"向"网络共识"转型的过程。最初的共识是建立在传统的公共领域中,以人与人之间的真实互动为基本进行共识达成的;随着网络介入到公共领域和生活后,人们的公共生活和公众参与逐渐从现实互动转向了网络空间的互动,网民可以在网络中借助各类社交平台进行多种多样的情感交流并积极参与各类活动。目前,学者对网络共识的研究基本上是建立在传统的共识及社会共识概念之上的:有的采用传统共识的概念与内涵,有的采用社会共识的概念与内涵。但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研究,其均是指价值多元、道德多元、话语多元、阶级多元的网民群体在无序的环境中受到某些社会现实事件的影响和刺激,通过网络沟通和争论实现统一的意见和共同的认识。

  1.3.1 共识的概念界定研究。

  目前,学术界关于共识的概念界定研究大致从两个方面入手--共识的前提和共识的特征。

  1.3.1.1 基于共识前提的概念界定。

  从共识的前提角度进行概念界定的学者们一致认为共识是建立在多种意见的前提之下而形成的。牛津大字典中,共识(consensus)即被称为意见统一,它是指原本持不同意见的主体通过一定过程实现的对待同一对象所具有的相同概念、相同理解。[1]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共识是指社会不同主体之间所形成的一种共同的认识和理解。共识指涉的范围很广,有政治共识、文化共识、伦理共识等。从共识的概念结构体系来看,有价值共识、道德共识、社会共识、话语共识等[2]Hennen 则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兼容并包的地球村,每个人都强调自身的差异而忽略高度的一致性,因此任何一种群体的共识都是建立在多元差异的主体之上的[3].Corley 更明确的指出:共识功能的体现均建立在多元与差异基础之上,其受到多元主体的影响[4].Peng, ZX 则通过运用高科技的方式直白的得出共识的概念,即:共识的形成和控制都是以多元化为前提条件的[5].沈湘平也认为共识是以分立、差异为前提和基础的:"共"依赖于"非共", "共"应该更多地理解为"公共", 非多元、差异状况下的一致不应该称为共识。这同时也意味着"共识 "的主体是平等的、多元的,共识存在于主体之间[6].

  1.3.1.2 基于共识特征的概念界定。

  从共识的特征角度进行概念界定的学者们通常认为共识是具备平等、自由、信念和对话等特征的,也是这些特征才促成了共识的实现。罗尔斯的"重叠共识"认为"共识是以民主政治主义为核心,自由平等公民为主体,多元民主和秩序良好社会为现实与理想、公共理性为实现途径,具备了这些特征才能实现人们的共识"[7];而哈贝马斯则强调所谓的"商谈共识",其核心的特征要素是"商谈"和"共识",即:共识即是具有协商、动员、讨论及对话等特征的公民之间形成的一致性结果;在价值多元的时代,没有任何一种权威能够统一公民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调整必须依赖于公平的商谈[8].在 Gumble 看来,共识是建立在一定地域和环境之上,以人们共有的一系列信念、价值观念和规范准则为特征的,同时共识并不排除异见或分歧[9];Russell甚至认为共识的概念就是建立在多元差异及分歧等特征之上的,且共识具备平等、自由、沟通交流等一系列特征[10].学者许江则认为共识的特征就是共同体内成员思想上的一致与相同[11].学者何玉兴认为同意是共识概念的最重要特征,其具体提出"共识是指经过同意而来的文化秩序的统一,特别是在社会整体和社会集团中的人们,彼此之间通过竞争和协商出来的集体性同意"[12].沈湘平则认为共识的特征是澄清的、追求的、形成与达致的结果,这种共识的实现是一种过程,是需要不同个体之间的共同努力和争取,并非是主动形成的[13].

  1.3.2 社会共识的概念界定及达成机制。

  当下,中外学者们社会共识的概念界定主要从价值、伦理和政治三个方面的表现入手形成价值共识、伦理共识和政治共识;这三个大类是按照社会共识研究涉及的领域进行归纳的,其中伦理共识还包括两类结构性共识,即:道德共识和话语共识;政治共识包括法治共识及制度共识等。美国学者 Chan, Alan KaKi 也认为"社会共识或群体共识即:能够促进社会复杂结构和多元个体行为整合的必经过程和阶段。同时人与人之间的协商共意还能促进家庭的共识达成,进而实现家庭的安定与团结,这对于整个社会的凝聚与团结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4].

  1.3.2.1 价值共识的概念界定及其达成机制。

  中外学者目前对价值共识的认识和概念界定主要从差异性和多元性来进行分析和总结,认为多元的价值观导致了价值共识的出现和达成。沈湘平认为价值共识的前提是每个人都具有的特质,其根据我们生活的时代、成长的过程,文化教育的程度不同因人而异,其导致了我们针对同一问题会产生不同的解释和想法;但是,"人与人之间总要形成紧密或松散的群体关系,在群体形成后,人们并不会满足价值多元主导下的'怎么都行'的状态,于是寻找'价值共识'

  成了群体结合的目标。在诸多学者的研究中,大家在一方面都是十分一致,就是解决价值'多'与'一'的关系"[13].美国学者 Wisecup, Allison K 曾说:任何一种或一套善、价值在指导人们的行为时都不是高于一切的,多元价值论是客观的、多变的,是事实的[15].我国学者韩东屏就试图运用新方法来解决价值共识达成的问题,他认为价值判断是主观能动的不是客观的,因此极易出现价值纠纷,应该用公开理性讨论与民主抉择等能够具体调动个体能动性的方法,确立有关社会终极的价值共识。韩东屏也率先对用于达成价值共识的代表性说理方法对价值共识的概念进行了总结,认为价值共识包括金规法则;康德的普遍法则立法;黑尔的价值判断可普遍化法等六个理论方法[16].沈湘平明确的指出:价值共识的基础是"差异性",价值共识的前提是"可知论",价值共识的方法论原则是公共性原则,价值共识的政治前提是社会的正义良序[13].

  部分学者对社会价值共识的达成机制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学者陈仕平认为价值共识实现的前提需要有历史性的发展且有待于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他认为应该突破认识的悖论,对价值共识形成可取的认识[17].哈贝马斯基于合理交往理论的有效性原则,认为真实、正确和真诚是实现价值共识的前提条件[21].

  何玉兴对价值共识进行理论分析,认为价值共识的达成路径有如下三种:进行范式修正;重视底线价值;加强中介转化。他认为实现价值共识最关键的是要找准"中介",因为社会功能的实现是通过一系列中介来实现的,包括"中介语言"、"中介人"、"中介组织"和"中介空间"等[18].

  1.3.2.2 伦理共识的概念界定及其达成机制。

  学者们对伦理共识进行概念界定主要认为:伦理道德是社会群体必须具备的基本属性,其不同于个性鲜明的"价值观",伦理道德从一定程度上说是基于某个群体的文化认同,是群体存在的特征[19].樊浩在研究中阐述到:30 多年以来,由于不同群体的伦理境遇和道德气质存在不同,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诸群体展现出了伦理道德的多样性。但是,多种伦理道德的出现必将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因此,将伦理共识从"多"转"一"变成了学者研究的另一个目标[20].

  外国学者对于伦理共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哈贝马斯的理论,其将伦理共识进行如下两个方面的拆分:道德共识和话语共识。他认为道德共识本质上是存在的界域,即:"生活世界",道德共识的内核是"交往理性",而实现道德共识的沟通中介是"话语"[21].由此可知,道德共识是伦理共识最重要的一个方面,而其实现的路径是通过"话语共识",同时对话原则是实现道德共识的基本保证。Kenworthy 指出:道德共识的达成也十分依赖于个体对社会身份的认证和认识,社会地位是道德共识的达成的重要因素。于馥颖认为道德共识形成的过程就是一个"去中心化"的过程,即每个人观点和利益均能得到承认和尊重,同时每个人又不断包容和理解他人[23].罗明星则对道德和共识的关系进行了中肯的辨析,他认为:任何道德都是共识的道德,共识是道德存在的本然状态,共识也是道德契合于人类本性的必然结果,即:通过道德妥协实现不同类型道德共识的兼容及和谐生存;承认有限共识以实现道德共识的最大化[24].

  甘绍平则对道德共识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他认为:伦理原则是道德共识形成的哲学依据,道德共识取决于建构程序,体现着道德共识的协商结果并非先定的,而是个体之间协商的结果。道德共识不是众多意见的任意累积而是参与者在讨论过程中对不同立场和观点的不断沟通协商,因而从不同观点中融合而成的一种为群体中绝大多数成员所认可的结论[25].

  1.3.2.3 政治共识的概念界定及其达成机制。

  政治共识是学者基于当下国家多元政治模式进行的概念界定。寇鸿顺认为政治共识包括制度共识、法治共识和空间共识等多种类别,他认为"政治共识即是从整合党政制度、规范来平衡多元政治共识和稳定民主协商的角度来达成的共识"[26].杨礼银就试图分析多元社会的政治现状并尝试找到解决政治"多"变"一"的方法[27].刘杰从国家关怀的角度对政治共识概念进行建构,认为"关怀意识是实现政治共识的基础"[28].利普·哈特则认为"从民主理论的角度入手对多元分裂社会的政治进行整合"[29].张树平将政治共识划分为:时代共识、空间共识、主体性共识和合法性共识等四个主要方面;同时认为实现政治共识需要通过三个途径,即基于生活世界的基本经验,基于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理想[30].

  吕元礼则以邓小平的"南方讲话"为例试论了社会转型期政治共识的达成方式,其认为中国应该运用"诉诸常识"、"自由兼容"和"存而不论"的方式达成政治共识[31].十八大以来,国家提出了一些列政治共识内容,并十分强调凝聚社会从"多"到"一",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理念的价值共识,以"中国梦"为理念共识,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为政治共识的社会共识实现路径[32].

  1.3.2.4 社会共识达成的影响因素研究。

  西方学者对于社会共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运用系统的资源理论"共识"的达成因素进行分析。杜克大学的 Alison 教授分析了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中,共识的系统概念和涵义,他认为共识的达成最重要的是人们对社会身份情感的认同,即:自身的社会资源和个体的社会情绪以及所处的社会网络是影响人们达成共识的最重要因素;共识就是衡量并整合个体社会情绪、阶级感情和阶级资源后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协调和妥协[33].除此之外,Patridge 教授在其文章中对共识概念进行了历史性的分析,认为共识的达成是建构在自身对其社会资源的控制多少上,从历史进程上看,自身对社会资本的掌控决定了人们是否进行针对某一事件的共识参与并达成共识[34].Graham,F,G 则在其着作中认为,社会共识的达成是建立在个体对社会资本等资源占有基础上的,个体对社会资本占有越多,其越有可能参与公共事件,并以其达成共识[35].

  由此可看出,国外学者对"共识"的研究大多建立在个体阶级情绪和社会资源的占有和整合基础之上,他们更重视对主体之间自由互动和自身阶级的研究。

  1.3.3 网络共识的概念界定及实际运用。

  网络共识是建立在对社会共识的研究基础之上的:若将网络作为一个空间,那么网络共识就是建立在网络环境中的社会共识;若将网络作为一个工具,那么网络共识就是借助网络实现社会共识的一个手段。国内外诸多学者对网络共识也进行了很多研究,该部分就对网络共识的研究内容进行梳理。

  1.3.3.1 网络共识的概念界定。

  手段层面上的网络共识。学者对于网络共识的概念大多建立在社会共识的基础上,同时将网络作为一种空间以及将网络作为一种工具手段,较为一致的网络共识概念为:网络共识就是在互联网空间中,网民通过对某一事件进行沟通、互动和协商等最终达成的对该事件的共同理解和认识[36].李胜军认为:网络共识即是网络环境领域内的多元差异化及利益、阶级多元化而导致的人们寻求平等和基本共识的过程[37].学者苟欣文就曾将网民群体的共识进行分析:其认为网民在网络空间内的"交融"是实现网络共识的基础。网络共识的形成具有多元、多变、多样和多向的特征,网络共识是通过网民之间持续不断的"交融"从而实现的[38].

  功能层面上的网络共识。目前,学者对网络共识的概念界定过程中将网络共识普遍界定为价值层面的网络共识、制度层面的网络共识及政策层面的网络共识。褚松燕从价值层面对网络价值共识进行概念界定,其认为:网络价值共识是不同的网民针对不同的事件和人物均会产生不同的意见和看法,体现着不同的价值观;"有的人追求自由主义,有的人崇尚公正,有的人信奉实用主义,有的人首推整体利益",这就形成了网络价值的多元化;而政府和国家需要以制度和途径来维持一定的网络秩序,网络价值共识就此出现[39].迈克尔·爱德华兹从制度层面对网络共识进行界定,其认为:互联网的集体规模提高了凝聚社会共识的难度,我们并不是要求建立高度一致的意见,而是要达到基本的共识,网络社会是公民社会的延伸,因此政府对于网络的监管同时形成制度共识是十分重要的。在政策层面上,Livia Markoczy 将共识视为一种过程和一种结果,其强调在政策制定的过程中,不同的利益主体根据自身的利益进行策略分析,最终实现一致性的共识,而其认为网络作为一种工具和手段,同样适用这一原理[40].

  话语层面上的网络共识。对网络共识的概念界定,除了以上两大方面,还有学者对网络共识的实现的基础--话语进行概括。苟欣文认为:网民共识的形成与网民在网络空间中的"注意力"密切相关,没有网民的"注意力"再正确的事件也发挥不了其实际作用。其中,所谓的"注意力"就是网民针对某一事件进行的停留观察、讨论与争辩,即话语[38].网络话语共识实现的基础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包括团体影响法、"网来网去"法以及运意见领袖来促进网民的交流和交融。

  1.3.3.2 网络共识的目前运用。

  国外学者对于网络共识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网络共识对于科技的运用,诸多学者有别于国内学者对网络共识的研究,他们侧重将网民在网络中形成的共识体系运用于大数据和科技领域,以期实现科技的突破。Kirti、Matei 和 Coduti在基于网络共识进行的社会管理研究后发现,将网络共识与高科技及大数据进行整合,可以使得网络共识行为服务于高科技的应用以及用于完善更高水平的政府之间网络合作模式[41-43].

  1.3.4 文献简评。

  上述文字详细的对共识的内涵进行了梳理,并沿着社会共识发生的背景展开论述,对社会共识的表现形式--价值共识、伦理共识和政治共识进行了内容概括,其中这三大类共识产生的前提条件都是由于"多元化"的出现而导致的,然而社会的发展并不满足各类声音并行发展,"怎么都行"的结果是不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因此就产生了由"多"化"一"形成社会基础共识的目标。

  由于社会共识是在社会真实环境中进行的,因此对其达成途径的研究较为明晰,大多是通过个体之间的实际沟通与交流进行磋商、互动及协议等一些列的实际行为最终实现了社会共识。

  较之社会共识,网络共识因其环境是架设在网络空间中,具有虚拟匿名、高度自由及高速传播的特点,所以研究起来会比较复杂且容易受到网络环境瞬息变化的影响。但是学者们对网络共识的研究也已形成一定的规模,本文笔者对当下网络共识的概念界定和运用进行梳理和总结,主要从作为空间和工具的角度、不同层面角度及话语角度总结学者对概念的界定,从外国学者对网络共识的运用进行总结。

  然而,学者对于网络共识的表现形式和达成机制的研究尚有待深入,当前的研究尚停留在浅层和表面(手段、功能、话语),并没有细致的从主体意识角度入手分析,同时也没有将主体情感层面的内容作为主要研究角度,而是较为注重利益权衡和理性分析。因此,本文为了弥补这一空缺,试图从作为主体的网民意识层面和网民情感等角度入手,对网络共识的概念和内涵进行重新的建构,并运用文本分析及归纳的研究方法分析网民到底是对哪些内容和意识形式达成了一致性理解和赞同;并达成网络共识同时将此扩散出去;这些共识点和内容之所以出现的深层次原因又是什么;达成这些共识点需要经过哪些环节。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研究和分析,以期进一步完善网络集体行动领域的研究。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社会心理学论文